2021-10-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我們心放在哪裡

大一聖誕節前夕,一個人遠離北部到台南讀書,想趁著節日寫卡片維繫關係,當我寫完寄出去之後,每天都期望收到回覆的卡片,事與願違,我收到的卡片和寄出去的卡片不成比例,一開始還會覺得是不是對方沒收到,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我的心情從期待變成失落,甚至有些憤怒,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不懂做人的道理
大二聖誕節前夕,當我開始要拿起筆來寫卡片的時候,過去的陰影仍然存在,只是我轉念一想,什麼事讓我開心喜悅呢,是收到別人回給我的卡片,還是在寫的當下
那一年,我寫得比往年都多,我不再去計較回報率,因為我知道,當每一個人名浮現在紙上時,當每一段祝福變成文字時,當每一張卡片落在郵筒發出咚咚的聲響時,我已經很開心了.
今年上課從實體改為線上,當有一班畢業後,我逐一發送了電子卡片給每一個人,有一個念頭突然閃過,竟然有許多學員收到卡片連一句謝謝都沒留下,大一寫卡片的心情頓然出現,我趕快轉念,能送出卡片,能鼓勵別人,能祝福別人,應該感恩了
耶穌醫治了10位麻風病人,最後只有一位回來跟他道謝,麻風病被醫治,這是多大的恩惠和恩典,竟然也只有一位表達感謝,我們的小恩小惠,有何足掛齒呢,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只把重心放在別人的回饋上面,卻忘了幫助別人本身的喜悅,那真的就是本末倒置了
另外一個角度是,為什麼我們只在乎那些沒回覆感謝的人,卻忘了有回覆謝謝的人呢
我們到底為何而活?為何而努力呢?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有一個文創團隊到一個村子希望推廣城鄉再造,他們對這個村莊一千多位居民發出訊息要辦一場說明會,結果,當天只有一位到場,這個計劃的主持人在報導中說:當其他團隊成員還在嘀咕,甚至抱怨為什麼居民都沒有來時,他轉頭對他們說:我更在乎的是這位參加的人,為什麼會來
我們的心到底放在哪裡呢?
是擁有的,還是失去的
是不在場的,還是在場的
記得有位學員,在上課的時候分享了一個短講,她說有一次在滷肉和豆干,因為講了一通電話,當她發現時,滷肉已經燒焦了一大半,她很懊惱,看到焦黑的豆干忍不住搖頭,嘴裡碎碎念:「又一片焦了、又一片焦了」.但她轉念一想為什麼我不看沒有燒焦的呢?於是當她再次挑選豆乾時,發現一片沒有被燒焦的豆乾時,她的心情是雀躍的:
「又有一片沒燒焦」
難過也豆乾
開心也豆干
豆乾竟然可以左右我們的心情,而,這其實都是同一件事,所以,重點不是發生的事情本身,而是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
許多年前印度有一部賣座影片《三個傻瓜》(3 idiots)片中主角不僅聰明又有智慧,他對他的朋友說:「心是很脆弱的,要記得時常安撫它。」(This heart scares easily, You have to trick it.),為什麼我們心很脆弱,很容易受到驚嚇呢?原因是遠古時代的人類,環境非常惡劣,天候的變化、野獸的攻擊、食物取得不易,種種原因,使我們的祖先只要一遇到事情必須先往壞處想,總是時時保持警戒,如此演化的結果,一直到現在,我們還留著這樣的基因--習慣負面思考。
這句話中,如果看原文會更覺得傳神,trick其實是哄騙的意思,是的,我們的心很好騙,只是,我們不會騙,不會哄,任憑它往牛角鑽、往胡同走,於是,憤怒、難過、緊張、憂慮常常盤踞在心上。
轉念,讓我們看到另一種角度,發現另一種心情,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習慣,所以,需要常常練習。
感謝到訪的朋友,為我按讚,我們心在哪裡,我們的努力就在那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