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中沉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世上沒有一個人不受疫情影響。病的病死的死受感染的受感染,惹出國外播毒的還得疲於撒謊把污水往外潑,然後又有國家得吃力地以高昂代價封關鎖國保護醫療系統和當地老弱,復後更多國家搶購注射完兩劑還會感染和傳播病毒的疫苗……總之家家戶戶雞犬不寧。只要知道疫症的就有影響,不知道疫症如何蔓延的人,只是在不知情底下被影響而不自知。
即使一家平安倖免於難,總有親朋在世界某一角落無聲地離開。2020年時的是:「誰在東岸養老院的太婆過身了,只收到一通電話說明,當局會把遺體火化家人不能送別,遺物會在消毒後和骨灰待疫情好轉後待領。」「誰的老父在家病倒了,發熱不敢看醫生怕被關進醫院復被感染。」「誰的女兒去了留學不到一個月又回來了,反正學校染疫關了門,還只能給學費宿費留着位隔着屏幕網上學習。」
2021年的更多是:「聽到誰的老母打了針死了!很嚇人!新聞沒報道。」「我那親戚上星期打了針今星期入了醫院啊,醫生說肯定和疫苗無關,家人氣死了。」「我城要所有人回來都隔離21天,那在外留學的孩子好不容易於今年復課,卻一整年都沒湊到21天連假能回來見見父母家人。」「那天無端說要所有人去打球游泳看醫生買菜都得打卡,用那個智能電話來做,不然沒法買菜做飯孩子沒能帶到球場。」
如此種種不在話下。何時疫情才完?我細想,也許疫情根本不會完。所謂不會完不是指死傷於疫症的狀況,而是應付疫情或狀似應付疫情的手段不會完結。難得政權拿到抗疫這尚方寶劍還不快刀斬亂麻?唉,憤怒嗎?香港人這陣子有太多人事值得怒憤,反而疫情是世界性,除了想找出源頭起因避免重蹈覆轍,我們其實根本無能為力。
人微言輕,疫情下如何避免抑鬱和疏離又得保住生活質素半點不易。有人在惡劣的經濟狀況下為口奔馳半死不活;也有人因為投資或疫情賺個盤滿砵滿。沒有誰怪誰,人都為自己而活,但有一點每一個人都應該做也必須做,無論肚子吃不吃飽銀包漲不漲滿,就是沉澱一下自己的心靈。
難得社交被疫症設限工作受阻不能公幹親朋限聚不好相見孩子上學因疫情取消所有課外活動,自己甚或反復要work from home,時間變多了,換句話說也許工作忙碌了但總因社交減少了而多了在家的時光,不就是上佳的me time培養黄金時刻?
抽離的不只身還有心。放遠一點眼光,別像疫情前般用放大鏡去看每一件人事,意外地也頗有得着。從來以為get closer是上策,但有時候拉了長距並不等於要矇鏡去看世事。順手拈來一例:政府說要抗疫所以打針,且信誓旦旦道有多少人接種後就能「張弛有道」地稍稍放緩高壓的手法;一年過後她告訴你:原來接種完都會感染也會傳染,所以即使零確診多時我們都不會「張弛有道」地開關……除了一個X字,香港人還得放遠眼光。
你以為政府真的為民服務嗎?沒錯那班狗官廢物的確在用稅金(也是你我他的血汗錢)養着,但他們視北大人為主子而非人民。為了媚上,這班閹人下的是一盤自以為是的大棋:嚴控疫情只是晃子最重要是以此舉向北大人領賞,等其肯定監控能力,好讓每人舉動盡在大數據中掌握。這一點若果死咬防疫而不放遠眼光是不能看清的。
看清了又怎樣?能夠改變現狀嗎?答案至今都是「不」,但沉澱了才成長,沒有人能知道何時再有疫情;也沒有人知道何時疫情會完。不過歷史總是重演,起碼透過這此百年一遇,世人會明白了解暴政專權和民主自由的政制優劣,這一得着已比在世界和平時吃喝玩樂來得更中有意義。
人生福在平凡日,若有波瀾時,就壯麗地走一趟吧。別被潮水弄糊塗,在怒海中你我他選擇當一條有導航的鯨魚還是小魚毛隨水漂流,都是選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64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eresa H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沒當媽的;當媽的;雙職的;單親的都好,在苦悶的生活中打開自己的心,感受一下生活上的選擇帶給自己的恩賜,也算得上是享受人生吧?
寫這麼多何詩蓓,其實半點不想說何詩蓓。我想說若果人家家底厚便行,那香港不可能有張家朗(本屆奧運花劍金牌選手);香港也不佩有伍家朗(世界排名第九的香港奧運羽毛球代表)。香港這彈丸之地,最大的資源從來是人,我們也窮得只剩下人才。香港要在國際發光發熱,一向都只能靠人才而非假大空或爺有的是錢。
遺漏了甚麼?我們的人生都因為追逐分數和別人的肯定,遺漏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
孩子一字一句寫下來、畫出來的,即使是廢紙一張,字體東歪西倒潦草不已,父母都會珍而重之讀完又讀看完又看。自己是很珍惜文字溝通的人,對畫作藝術一竅不通,但文字給我的感染力總是最強烈。對比聊天,文字給人的感覺更揮之不去,而自己更是會反復去讀去消化文字的那種傻人。不為挑剔,就是純粹的喜歡。
懂嗎?官僚殺人不見血,臨臨血的教訓,她血書給香港人知道甚麼是行政失效(教育局/社會福利署);甚麼是以工序代替工作(老師/校長/社工);甚麼是尸位素餐(官員);甚麼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我呸)。
Burberry是「貴買廉用」的大衣,它的衣料多年不變,連我這粗人穿着它上飛機去旅行、出差甚至下微雪時它都沒半點疲態。我第一件Burberry最可恨的地方是永不退休,它總是連鈕扣都不掉一顆,令你沒法有藉口去送舊迎新。
沒當媽的;當媽的;雙職的;單親的都好,在苦悶的生活中打開自己的心,感受一下生活上的選擇帶給自己的恩賜,也算得上是享受人生吧?
寫這麼多何詩蓓,其實半點不想說何詩蓓。我想說若果人家家底厚便行,那香港不可能有張家朗(本屆奧運花劍金牌選手);香港也不佩有伍家朗(世界排名第九的香港奧運羽毛球代表)。香港這彈丸之地,最大的資源從來是人,我們也窮得只剩下人才。香港要在國際發光發熱,一向都只能靠人才而非假大空或爺有的是錢。
遺漏了甚麼?我們的人生都因為追逐分數和別人的肯定,遺漏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
孩子一字一句寫下來、畫出來的,即使是廢紙一張,字體東歪西倒潦草不已,父母都會珍而重之讀完又讀看完又看。自己是很珍惜文字溝通的人,對畫作藝術一竅不通,但文字給我的感染力總是最強烈。對比聊天,文字給人的感覺更揮之不去,而自己更是會反復去讀去消化文字的那種傻人。不為挑剔,就是純粹的喜歡。
懂嗎?官僚殺人不見血,臨臨血的教訓,她血書給香港人知道甚麼是行政失效(教育局/社會福利署);甚麼是以工序代替工作(老師/校長/社工);甚麼是尸位素餐(官員);甚麼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我呸)。
Burberry是「貴買廉用」的大衣,它的衣料多年不變,連我這粗人穿着它上飛機去旅行、出差甚至下微雪時它都沒半點疲態。我第一件Burberry最可恨的地方是永不退休,它總是連鈕扣都不掉一顆,令你沒法有藉口去送舊迎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去年年中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人數以百為單位往上跳,健身房、運動場、KTV等地方連續好幾個月無法營業,然後開始不用到公司上班了,然後再連去外面都人心惶惶,安養院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場所,因為裡面是長輩居多,一旦有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 我記得前一次見到她是四月底,待嚴峻的疫情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去年年中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人數以百為單位往上跳,健身房、運動場、KTV等地方連續好幾個月無法營業,然後開始不用到公司上班了,然後再連去外面都人心惶惶,安養院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場所,因為裡面是長輩居多,一旦有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 我記得前一次見到她是四月底,待嚴峻的疫情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