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292話:章魚哥的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雖然在「海綿寶寶」裡面,章魚哥是個陰沉的角色,不過真實世界的章魚其實還滿聰明的(還是說因為聰明所以陰沉?),有人認為牠們的大腦認知機能可與一些小型哺乳類動物匹敵。
章魚哥是「海綿寶寶」中的悲觀派哲學家。(來源:Stephen Hillenburg/United Plankton Pictures)
不過儘管科學家對章魚的中樞神經系統與棲地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感到很有興趣,不過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研究都來自沿海附近的章魚。
澳洲昆士蘭大學的大腦研究所與該校的高等影像中心團隊,抓來四種章魚:其中一種棲息在深海,一種是棲息在珊瑚礁單獨行動的夜行性章魚,另外兩種也是生活於珊瑚礁間,但是在日間活動。
深海章魚所處的環境相當單純,除了覓食之外也不會跟其他動物有所互動;夜行性的獨行俠所在的珊瑚礁生態較為豐富,但是基本上獨來獨往;兩種日行性的章魚除了棲地一樣是生態豐富的珊瑚礁之外,跟其他的動物經常互動,之前的研究曾經甚至觀察到,這類章魚會領導珊瑚礁的魚類「協同作戰」進行獵食。
研究團隊把這些章魚抓來作MRI(磁振造影,之前有聊過要用到「超導磁鐵」的儀器,這個研究用到的MRI磁場達到16.4 Tesla,也就是地球磁場的 32.8 萬倍),結果發現,棲地環境生態越豐富、與其他生物互動性越高的,大腦結構越複雜。深海章魚的大腦表面比較平坦光滑,跟陸地生物中的有袋類與齧齒類(如老鼠)的大腦比較像;珊瑚礁夜間獨行俠的腦就複雜一點,大腦中央部位的「垂直腦葉」(vertical lobe,VL)縐摺較多,可以依縐摺型態將VL分為5個腦回;而日行性且高社會性的章魚,VL的腦回有七個;而且左右兩邊的「視覺腦葉」(optic lobe)也被縐摺分割成較多區域。
本研究架構圖,右圖為研究結果摘要,顯示出三種不同棲地與習性的章魚,大腦型態的特性,越往上越複雜。(來源:Current Biology)
領導這個研究團隊的Justin Marshall教授表示;「章魚的大腦構造,與棲地以及和其他生物的互動性高度相關。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研究章魚的大腦構造、行動與視覺能力、認知能力之間的關連性。」
這個研究,發表於2021/11/12的「Current Biology」期刊。
早期的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具有章魚外表的外星人。(來源:藤子不二雄/小學館)
我們台灣在這個領域也有超厲害的科學家,就是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焦傳金館長,研究烏賊的「數學能力」,兩度登上「紐約時報」。
什麼?章魚跟烏賊不一樣?唉呀都很好吃不用分那麼細…
「烏賊先生」焦傳金館長。(來源:國立清華大學)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腦科學列為 #全人類必修
  •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 話都給我講就好其之292
昆士蘭大學新聞稿(2021/11/22):https://qbi.uq.edu.au/article/2021/11/how-smart-octop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8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有如「MIB星際戰警」中的洗腦器般,開發出「以光消除記憶」的技術,醫好了老鼠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未來對於精神醫學將會有極大的影響。對於PTSD的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但是如果把這種技術拿來在人的腦袋裡胡搞瞎搞,後果也可能不堪設想。未來類似的科學研究倫理爭議,也將層出不窮。
如何形容「非常短暫的時間」呢?「一瞬間」?「一眨眼」?「彈指之間」? 答案:「一瞬間」等於「20 彈指」。
各位老爸,好好參與養小孩的工作,可以讓你頭腦發達喔!別再把養小孩的工作都丟給老婆啦!
到目前為止,人類的火星之旅都是有去無回,因為要運送回程的燃料,運費實在太貴了!就算現在是雙11,萬有引力也不會打折的啦!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提出一個「資源現地調達」的解決辦法,關鍵就在每個人的腸胃裡、便便裡都有一大堆的「大腸桿菌」...
高溫超導體應用新技術—持續兩年幾乎沒有衰減的「超電流」(supercurrent),不用持續供電,可持續產生磁場三百萬年!
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聯盟的科學家發現,有兩隻「加州兀鷹」的DNA,全部來自牠們的母親,也就是說,牠們沒有「生物學上的父親」,兩個兀鷹媽媽都是「處女懷胎」!
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有如「MIB星際戰警」中的洗腦器般,開發出「以光消除記憶」的技術,醫好了老鼠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未來對於精神醫學將會有極大的影響。對於PTSD的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但是如果把這種技術拿來在人的腦袋裡胡搞瞎搞,後果也可能不堪設想。未來類似的科學研究倫理爭議,也將層出不窮。
如何形容「非常短暫的時間」呢?「一瞬間」?「一眨眼」?「彈指之間」? 答案:「一瞬間」等於「20 彈指」。
各位老爸,好好參與養小孩的工作,可以讓你頭腦發達喔!別再把養小孩的工作都丟給老婆啦!
到目前為止,人類的火星之旅都是有去無回,因為要運送回程的燃料,運費實在太貴了!就算現在是雙11,萬有引力也不會打折的啦!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提出一個「資源現地調達」的解決辦法,關鍵就在每個人的腸胃裡、便便裡都有一大堆的「大腸桿菌」...
高溫超導體應用新技術—持續兩年幾乎沒有衰減的「超電流」(supercurrent),不用持續供電,可持續產生磁場三百萬年!
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聯盟的科學家發現,有兩隻「加州兀鷹」的DNA,全部來自牠們的母親,也就是說,牠們沒有「生物學上的父親」,兩個兀鷹媽媽都是「處女懷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角色名稱:奧托(Otto) 基本資料 種類:章魚 性別:男性 年齡:15歲(以人類年齡計算) 顏色:紫色,身上有淡藍色的斑點 特徵:八隻觸手,其中一隻觸手末端有一顆藍色的寶石 背景故事 奧托出生在一個神秘的海底洞穴中,洞穴內有許多珍稀的海洋生物和奇特的寶石。自小,奧托就對洞穴內的寶石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一隻海豹的鼻孔裡卡了一條鰻魚。 好奇的我點進去看了針對這現象的相關研究論述,原來,這可能是年輕海豹的一種行為藝術,因為在中老年海豹身上沒看到這種行為。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我是個金魚腦。 很多大事都容易忘的一乾二淨,朋友總能細數那些年做的蠢事,那些無地自容的青少輕狂。 一早的,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最近都只能睡上4小時,為了不讓歲月的流逝在臉上留下步步足跡,特意剪了個瀏海。 瀏海可以蓋住每次一擔憂就會出現的抬頭紋,但我該不會以為它可以遮住些什麼不可訴說的窘境吧。
Thumbnail
未知的生物 在我面前的是一隻未知的生物,牠長相類似於鱉,但整體如同泥鰍一樣濕黏,牠的脖子細長有如長頸龍,更意外的是她的四肢有著不合理的長細爪。 牠就這麼神奇的突然出現在我養的魚缸裡面,我養的魚全都不見了。 我氣憤的大叫,還叫罵著怎麼有這樣的醜八怪在我的魚缸裡面,結果突然有個聲音出現。 「
Thumbnail
書名:鯨落在深海 作者:風淺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19年11月(舊文重發) 文案: 人人都知道郁教授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 他操控最精密的儀器,過最刻板的生活,是一朵不折不扣高嶺之花。 只有他的助理鹿曉知道, 他明明奶—得—不—得—了——! 後來他以研究員身份上了科技頻道,
Thumbnail
神經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事:「好奇」這種大腦狀態,既會比「學習」更早出現,也會促進「學習」。簡單來說,當一個人的大腦想要吸收呈現在面前的資訊時,他的主觀感受就是「好奇」。因此,不論情況為何,當你越感到好奇,你的大腦就越準備好記住接下來發生的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角色名稱:奧托(Otto) 基本資料 種類:章魚 性別:男性 年齡:15歲(以人類年齡計算) 顏色:紫色,身上有淡藍色的斑點 特徵:八隻觸手,其中一隻觸手末端有一顆藍色的寶石 背景故事 奧托出生在一個神秘的海底洞穴中,洞穴內有許多珍稀的海洋生物和奇特的寶石。自小,奧托就對洞穴內的寶石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一隻海豹的鼻孔裡卡了一條鰻魚。 好奇的我點進去看了針對這現象的相關研究論述,原來,這可能是年輕海豹的一種行為藝術,因為在中老年海豹身上沒看到這種行為。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我是個金魚腦。 很多大事都容易忘的一乾二淨,朋友總能細數那些年做的蠢事,那些無地自容的青少輕狂。 一早的,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最近都只能睡上4小時,為了不讓歲月的流逝在臉上留下步步足跡,特意剪了個瀏海。 瀏海可以蓋住每次一擔憂就會出現的抬頭紋,但我該不會以為它可以遮住些什麼不可訴說的窘境吧。
Thumbnail
未知的生物 在我面前的是一隻未知的生物,牠長相類似於鱉,但整體如同泥鰍一樣濕黏,牠的脖子細長有如長頸龍,更意外的是她的四肢有著不合理的長細爪。 牠就這麼神奇的突然出現在我養的魚缸裡面,我養的魚全都不見了。 我氣憤的大叫,還叫罵著怎麼有這樣的醜八怪在我的魚缸裡面,結果突然有個聲音出現。 「
Thumbnail
書名:鯨落在深海 作者:風淺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19年11月(舊文重發) 文案: 人人都知道郁教授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 他操控最精密的儀器,過最刻板的生活,是一朵不折不扣高嶺之花。 只有他的助理鹿曉知道, 他明明奶—得—不—得—了——! 後來他以研究員身份上了科技頻道,
Thumbnail
神經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事:「好奇」這種大腦狀態,既會比「學習」更早出現,也會促進「學習」。簡單來說,當一個人的大腦想要吸收呈現在面前的資訊時,他的主觀感受就是「好奇」。因此,不論情況為何,當你越感到好奇,你的大腦就越準備好記住接下來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