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三季大銀微系統法說會:明年展望好、半導體是最大客戶、力矩馬達將是未來主力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元宇宙、電動車、低軌衛星,大銀有參與?
我們沒有直接參與,但是有間接參與,因為我做的是元件和定位系統。舉例來說,美國很有名的電動車廠,他在德國有投資、在生產線裡面就用了我們的訂位平台,就會有間接貢獻。
其實不只有協作型的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用量更大,機器人裡面的控制系統、驅動系統,都會用到大銀產品,我們有間接參與。
擴廠計畫?
我們在大埔美有一萬多坪的土地,你不會要場地就忽然有遞給你,所以我們會事先佈局,要用的時候才有地可以擴充。這是一塊。
目前,我們精密園區有兩個廠區,除了第一期這邊,第二期也有兩千多坪的土地,現在有部分產線在那邊,隨著營業額增加,產能會持續擴充。
本益比高?價值所在?
首先,半導體景氣很好,需要的定位系統比以前多,所以本益比高。其次,大家仔細看,我們有精密運動及控制元件,還有微奈米及奈米級定位系統,大家可以看到,近半年來,精密運動及控制元件在歐洲發展比較快,因為我們在海外上銀的通路,逐漸加強人力、進展也不錯,所以歐洲這些產品銷路逐漸增加。
尤其現在電子產品,很多控制產品,日本供不應求,我們就有很多擴充機會。所以從2020年第三季,到2021年第三季,精密運動控制元件佔比顯著提升。我們研發費用都投入了,所以量愈大、毛利愈高,本益比增加一部分來自這邊。
2021q4和明年展望?
都還不錯,尤其隨著精密運動控制元件,在日本、美國、歐洲有進展,所以相信明年展望不錯。
未來各產品要提升營收多少?
驅動器、力矩馬達,會隨著市場拓展,會逐漸增加。尤其力矩馬達,除了在機台、設備裡面運用,我們在工具機的定位平台、電子設備中,應用愈來愈多。因為力矩馬達應用增加,上銀跟大銀買的力矩馬達,今年也比去年多了一倍以上,所以明年預計還是有倍數以上成長。
所以,不管驅動器、力矩馬達、前製程奈米跟半導體目前的定位平台,明年展望都還是很好。
公司是否有產能限制?
當然。除了前端研發,後端有製造、產能,尤其做定位平台大量用到磁鐵,有原料的、國外關鍵零組件,他們的產能也會影響我們產能。
產品狀況?
都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未來兩三年成長空間?
不做預測。但是看起來,我們朝著每年兩位數以上成長來努力,打破以前廣泛研發,現在走上聚焦、行銷,未來兩三年成長趨勢不錯。
訂單能見度、產品交期?
都不同,有些關鍵零組件國外要半年才交貨,會受他們影響,但是有些我們有庫存、有不同來源,也有一個月就可以交貨。就看每個廠商、產品有不同交期。
原物料大漲、中國缺電,影響?
原料漲價當然會影響到毛利率,但是我們績效提升、製程改進,也會吸收物價上漲比例,這是相對的。中國缺電方面,我們蘇州那邊只有第一次限電有受到影響,其實後面蘇州缺電就緩解了,每間廠商都不同。
現在蘇州缺電已經對我們沒什麼影響了。大陸不同區塊有不同策略,對我們影響比較微小。毛利率會不會下降?我們成本、運費、人力費用都上升,但是我們透過量產、製程、研發精進,把成本也吸收了。所以毛利率目前還好。
大銀營收成長、股價不動?
我們從來不介入股票市場。我們除了因為美國應材希望,2008年接下他的控制系統供應商,其實大銀跟一般上市公司一樣,沒有免稅天堂公司,該繳稅就繳稅。企業經營能耐,是來自研發、行銷,不會介入股市、護盤。
請問長期毛利率落在?
毛利率基本上除非很不合理的高,毛利率愈高愈好,所以要透過產品組合、研發能力精進,來提高毛利率水準。所以將來可以看到大銀毛利率應該會逐步改善,今年進步蠻大,希望將來持續精進。
市佔?
每個產品、每個時間不一樣。一間企業經營的話,會有更多平台導入上銀,但是隨著上銀的旋轉工作台、定位平台上升以後,也成功打入日本三大工具機場。明年有新機型展出,就是用我們上銀的定位平台、裡面的力矩馬達就是大銀的。還有像半導體的機器人,供不應求。這對我們大銀產品,向馬達、驅動器,都有幫助,所以成長性蠻大的。
另外,我們也特別應晶圓大廠要求,其實我們本來沒有做完整的機台,因為我們是關鍵零組件和系統件,但我們現在也應晶圓大廠,生產一台他所需要的,大銀現在進行將近一年,還蠻順利的。希望明年這部分會看到成果。
大銀逐漸升級、朝核心競爭力發展,隨著新產品應用增加,大銀透過上銀也會逐步成長。
毛利率?
毛利率跟產品組合有關,比如有些產品因為季節性因素影響。2022年希望有比今年第三季好的表現,要看我們努力。另外是,其實第三季的毛利有上升、沒下降。價格調漲方面,因為訂單接到2022年,會逐漸反映出價格。
miniLED帶動成長?
這主要是設備上,我們本身不做miniLED,要做miniLED很需要自動化奈米級的設備,這是大銀的強項、主力產品。所以這個產業發展,大銀產品需求也會增加。
手機大廠機電整合?
我們沒有去做手機大廠的機電整合產品,當初為了打進汽車產業,所以聯合上銀,去接下機電整合的案子,往豐田汽車的第四條生產線、焊接生產線,這在今年7月就量產了。我們長期來說,大銀、上銀的產品都可以用在汽車領域,因為汽車是很保守的。
我們做機電整合,下面有四家系統商去做,我想是讓各位能夠了解,現在進行很順利,並沒有說其他案子因此不做。
我想跟各位說的,全世界做末端產品的廠商,規模都沒有關鍵零組件來得大,所以可以看到,像是美國GE、德國西門子等,他們的規模、獲利都超過所有的機台廠商,這也是我們發展的。
所以我們會做整機的,通常是特別的要求才去做,不然我們都會專注在關鍵零組件、控制系統的供應上,不會刻意去做整機。除非有少數需要,要去證明我們的能耐、打開市場,才會去做機電整合。但我們自己錯客戶服務時,會針對客戶需求去做一些機電整合,但不會是我們主業。
營收多少是半導體相關?
半導體和3C產業是目前大銀最主要的顧客群,可以說半導體相關產業,是大銀微系統最主要的顧客群。至於佔的百分比,每個廠商定義都不同。
將來營業成長,半導體擴充也會到一個段落,所以我們積極在控制系統、驅動器上,培養成為主力產品,因為它可以賣到各種市場、不同領域。
各地需求狀況?
我想各地區,歐洲景氣比較好,尤其是義大利,再來是德國,歐洲景氣再上升,那美國製造如火如荼、也不錯;東南亞短期受疫情影響,不過基本面向上有中國因素,還是成長的。中國比較平穩,因為他很多策略改變,不像以前那麼熱。2020年中國要當製造大國、產品升級,還是會需要用到大銀的產品,展望還是不錯。
力矩馬達、驅動器?
展望都不錯,力矩馬達再過兩年會變成大銀主力產品之一,驅動器已經逐漸展現規模,我們最近在德國、義大利進展也不錯,同仁努力下,逐漸打出市場。
接單到2022年?
要看不同產業需求,有的到明年第二季、有的到第一季,也有需求很熱到第三季的。有些關鍵零組件是美國做的,交期都不一樣。一般來說,到第四季的訂單都很充裕,到明年第一季訂單也是滿額。
2022年公司新產品?
我們推出、這次參加國家精品獎得獎的,有超薄型的線性馬達,就是我們新產品;力矩馬達也有新產品,荷重、出力都比以前更好。
2022將強化歐洲、日本、美國,台灣因為現在半導體、3c產業很熱,我們如何服務更多顧客、更完整產品?我們目前內部也在調整,會看到機會點。
力矩馬達主要哪些產業需求?
電子產品跟工具機裡面,很多軸需要力矩馬達做平台,有兩種,一種是定位平台裡面要力矩馬達,以前定位平台是機械式的,但是會磨損、精度不好、加工不夠密。
所以最近大陸有篇文章提到,他做了五軸機,但是他秀出來是機械式的,他說的五軸機的優點,就是力矩馬達的優點。所以雖然工具機在大銀比例不高,但隨著力矩馬達成功拓展、在定位平台上,佔有率愈來愈高。
尤其我們打入日本,我們是亞洲唯二可以量產力矩馬達的,隨著定位平台拓展,力矩馬達機會點愈來愈高,兩三年後會成為大銀主力產品之一。
三大產品線而言,明年最具動能的?
其他的佔比不大,明年再精密運動、控制元件會有不錯成長,最主要隨著我們在歐洲成功導入,還有在日本成功導入,這部分不錯。
其次,奈米級定位系統,因為現在半導體產業持續升級,成長也是可期的。
驅動器發展?
驅動器是馬達要能夠動、去驅動它的。大銀是唯一可以製造線性馬達驅動器的廠商,一般伺服馬達、感應馬達都有了,但是我們馬達的品質、功能都很強大,很多定位系統都用我們自己的驅動器。隨著歐美、日本市場擴展,驅動器在大銀佔有的地位會愈來愈多。我們第三季來看,這兩個都佔據49%,明年展望也不錯。
隨著這兩個市場擴展,利潤會逐漸增加,研發費用逐漸也回收,對於大銀業績、發展很有幫助。
亞德客跨入線性馬達,影響?
這個市場是開放的,競爭者很多不只一兩家,現在大銀很多競爭者在美國、德國、日本大廠在競爭,所以多出一家影響不大,因為我們放眼全球,我想大家要有不同思維。
驅動器、力矩馬達有兩種,有的驅動器,是某些客層有額外需求,我們會為他們額外加功能,但基本上,驅動器是你發展出幾種類型,就可以適應不同種類客戶,比較可以去量產。力矩馬達也是,在定位平台的需求,大概比較定型,所以力矩馬達用在這裡規模就可以放大。
驅動器分等級?
我們有不同種類、等級,按照不同客戶生產,但是沒有國際標準。
力矩馬達競爭對手?
力矩馬達沒有市場規模調查,對手主要是日本、德國和美國一部分。這個產品是跟先進國家在競爭,我們有一些優勢。如果是跟落後國家競爭,你的優勢比較少。
力矩馬達現在因為科技發達、有ai、智慧自動化,就取代過去一些鏈條、油壓、機械式的,把業務範圍擴大,讓他更精準、省能源。因為他也是磁浮的,就不用污染環境,符合現在的esg,我想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力矩馬達優勢?
就是剛剛說的,本來當初發展力矩馬達是希望,能夠跟做平台的廠商合作,但是努力很多次沒有辦法,後來幾個工具機業大老就來找我們,從台灣來看,大概只有上銀有這個能力發展這產品。他說台灣工具機要走上五軸、高精密定位服務化的話,力矩馬達不可或缺。
可是問題是,其實日本以前也發展機械式的定位平台,所以自從我們發展以後,現在日本有家廠商大部分新推出的、因為中國競爭、機台要升級,現在也改成力矩馬達。力矩馬達以前會受平台競爭,但是後來我們供應他,是整個平台、裡面用了大銀產品,所以就縮短我們和使用者距離。
所以我們的優勢就是,如果單獨要用力矩馬達我們可以供應;如果工具機要用平台,我們可以結合上銀高精密加工的專長,做成一套產品,去滿足顧客、提供高附加價值服務。這是我們的優勢。
我們還有一個優勢,結合以色列、德國、俄羅斯研發中心一起合作,很多基礎的研發我們彼此合作,量產後端,再由大銀努力發展、整合、服務顧客。有這樣的先天條件、過去努力的成果,現在變成我們的優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3會員
109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2021第三季 上銀法說會 逐字:中國需求短期為何趨緩?歐美需求依舊強勁,上銀表示短期不漲價?海運之亂已造成原物料、庫存、出貨困擾?究竟工具機產業接下來怎麼看?
2021 大銀微系統法說會:目前線性和伺服馬達市占仍不高?大銀要走向最大奈米級半導體定位系統商?展望電動車/半導體設備,訂單好到明年?大銀步向百億營收目標,驅動器和力矩馬達是下個關鍵?
第四季營業收入部分,我們貨運收入佔了91%,為什麼這麼大?就是因為運費高。營業成本部分,大部分變化不大,影響獲利最大的是燃油成本,燃油成本跟運費高低,是影響船公司獲利最大的兩個因素。第四季燃油成本佔13%。油價低、運費又高,我們才能創造第四季這麼好的收益。 (大家還是很關心長賜輪之後會有的影響?)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月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全球經 濟成長率今年為5.6%,明年為4.0% ,受惠於新冠疫苗在部分國家加速施打 與美國政府紓困法案,全球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同時呼籲政府加快疫苗生產 與推廣,並視復原狀況來調整財政支持。 2021年整體航運市場供需狀況最新預測:
航運產業概況: 全球經濟展望,光明且漸進式復甦的前景 產業供需,疫情發展為首要下修風險 油價展望,以新加坡市場價格為基準 今(2020)年因COVID-19疫情蔓延導致整體經濟需求減弱,油價走勢較為低迷,但各國對於疫苗研發有望,預計將有助於緩解經濟疲弱的憂慮,縮限了原油價格的下行程度。
捷流閥業 如何產生差異化?其實業界有很多不同標準和規範,不是所有閥門廠能做到,因為要技術也要資金。所以除了生產以外,技術也領先,我們也取得世界各地的技術和認證。 …… 上頁可看到,我們控制閥比重,大家把手動閥改成控制閥比例越來越高,不只單純買手動閥,而是買全套控制閥越來越多。 (台積電?)
2021第三季 上銀法說會 逐字:中國需求短期為何趨緩?歐美需求依舊強勁,上銀表示短期不漲價?海運之亂已造成原物料、庫存、出貨困擾?究竟工具機產業接下來怎麼看?
2021 大銀微系統法說會:目前線性和伺服馬達市占仍不高?大銀要走向最大奈米級半導體定位系統商?展望電動車/半導體設備,訂單好到明年?大銀步向百億營收目標,驅動器和力矩馬達是下個關鍵?
第四季營業收入部分,我們貨運收入佔了91%,為什麼這麼大?就是因為運費高。營業成本部分,大部分變化不大,影響獲利最大的是燃油成本,燃油成本跟運費高低,是影響船公司獲利最大的兩個因素。第四季燃油成本佔13%。油價低、運費又高,我們才能創造第四季這麼好的收益。 (大家還是很關心長賜輪之後會有的影響?)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月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全球經 濟成長率今年為5.6%,明年為4.0% ,受惠於新冠疫苗在部分國家加速施打 與美國政府紓困法案,全球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同時呼籲政府加快疫苗生產 與推廣,並視復原狀況來調整財政支持。 2021年整體航運市場供需狀況最新預測:
航運產業概況: 全球經濟展望,光明且漸進式復甦的前景 產業供需,疫情發展為首要下修風險 油價展望,以新加坡市場價格為基準 今(2020)年因COVID-19疫情蔓延導致整體經濟需求減弱,油價走勢較為低迷,但各國對於疫苗研發有望,預計將有助於緩解經濟疲弱的憂慮,縮限了原油價格的下行程度。
捷流閥業 如何產生差異化?其實業界有很多不同標準和規範,不是所有閥門廠能做到,因為要技術也要資金。所以除了生產以外,技術也領先,我們也取得世界各地的技術和認證。 …… 上頁可看到,我們控制閥比重,大家把手動閥改成控制閥比例越來越高,不只單純買手動閥,而是買全套控制閥越來越多。 (台積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北美車市需求回升,特斯拉升級高續行反應樂觀,韓國出口顯示美國對半導體需求有所支撐、尚未放緩,上週五美股延續支撐買盤,位階輪動的分歧震盪,盤勢溫和,靜待本周經濟數據。
Thumbnail
台達電 (2308) 為全球最大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擁有自有品牌Delta行銷全球。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 先進製程、先進封裝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AI未來發展狀況?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而且對於台灣民生消費、房市更是
Thumbnail
昨日市場受到AMD、微軟財報激勵,科技、半導體吸引回流的逢低買盤,符合預期,午盤受到聯準會利率決議維持不變,但並對經濟穩健、物價壓力下降的目標表示肯定,激勵午盤整體股、債市與黃金等全面商品表現。
Thumbnail
全球下週股市動能配置建議: 半導體科技股(費半、台股)和日股(日經)為主的指數維持強勢。 台股下週動能模型推薦:其他電子,(漢唐2404,碩天3617,亞翔6139, 電機機械,(士電1503,中砂1560,中興電1513, 台積電, 營造建築(愛山林2540,聯上發2537,夆典3052,
Thumbnail
2024年半導體產業景氣逐步復甦中,新一波的資本支出潮尚未開始,但2025年將有機會迎來較大的成長。本文提供了四大設備廠對景氣的看法與各方面展望。文章指出AI、先進製程和DRAM(HBM)為投資焦點,並提供了相應的投資建議和評價比較。最後,文章也闡述了美中貿易戰對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和未來觀察重點。
抓住半導體商機,擁有全球頂尖設備和材料廠,半導體產業是科技發展的核心動力,從智慧手機、電腦、雲端運算,到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都離不開半導體的支持。
Thumbnail
台積電(2330)在1月18日的法說會中,揭露了許多重要的產業訊息。包括: 1. 2024年半導體先進製程將重回強勁成長,主要受惠於AI應用需求的帶動,其中3奈米對於公司營收的貢獻度,將由2023年的6%提升至今年的14%。當然,5奈米的訂單也會同步成長。 2. 2奈米製程將於今年下半年試產,並
Thumbnail
本周S&P 500能突破兩年前的歷史高點4818.62,最大的功臣非半導體莫屬;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台股,台積電優良的財測成功使得台股V轉。 身為一個總經頻道,我更關注的是整體情況。這邊附上全球半導體產業銷售年增率,在經過一年的削減後首次回正,也符合我常說的:全球製造業景氣已落底。
美銀證券預估,全球人工智慧(AI)伺服器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156億美元激增至今年的875億美元、2025年再跳增至1,750-2,190億美元,連二年數倍翻揚。在台廠中,美銀建議「買進」廣達(2382)、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緯創(3231)、金像電(2368)等五大業者。
Thumbnail
北美車市需求回升,特斯拉升級高續行反應樂觀,韓國出口顯示美國對半導體需求有所支撐、尚未放緩,上週五美股延續支撐買盤,位階輪動的分歧震盪,盤勢溫和,靜待本周經濟數據。
Thumbnail
台達電 (2308) 為全球最大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擁有自有品牌Delta行銷全球。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 先進製程、先進封裝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AI未來發展狀況?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而且對於台灣民生消費、房市更是
Thumbnail
昨日市場受到AMD、微軟財報激勵,科技、半導體吸引回流的逢低買盤,符合預期,午盤受到聯準會利率決議維持不變,但並對經濟穩健、物價壓力下降的目標表示肯定,激勵午盤整體股、債市與黃金等全面商品表現。
Thumbnail
全球下週股市動能配置建議: 半導體科技股(費半、台股)和日股(日經)為主的指數維持強勢。 台股下週動能模型推薦:其他電子,(漢唐2404,碩天3617,亞翔6139, 電機機械,(士電1503,中砂1560,中興電1513, 台積電, 營造建築(愛山林2540,聯上發2537,夆典3052,
Thumbnail
2024年半導體產業景氣逐步復甦中,新一波的資本支出潮尚未開始,但2025年將有機會迎來較大的成長。本文提供了四大設備廠對景氣的看法與各方面展望。文章指出AI、先進製程和DRAM(HBM)為投資焦點,並提供了相應的投資建議和評價比較。最後,文章也闡述了美中貿易戰對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和未來觀察重點。
抓住半導體商機,擁有全球頂尖設備和材料廠,半導體產業是科技發展的核心動力,從智慧手機、電腦、雲端運算,到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都離不開半導體的支持。
Thumbnail
台積電(2330)在1月18日的法說會中,揭露了許多重要的產業訊息。包括: 1. 2024年半導體先進製程將重回強勁成長,主要受惠於AI應用需求的帶動,其中3奈米對於公司營收的貢獻度,將由2023年的6%提升至今年的14%。當然,5奈米的訂單也會同步成長。 2. 2奈米製程將於今年下半年試產,並
Thumbnail
本周S&P 500能突破兩年前的歷史高點4818.62,最大的功臣非半導體莫屬;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台股,台積電優良的財測成功使得台股V轉。 身為一個總經頻道,我更關注的是整體情況。這邊附上全球半導體產業銷售年增率,在經過一年的削減後首次回正,也符合我常說的:全球製造業景氣已落底。
美銀證券預估,全球人工智慧(AI)伺服器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156億美元激增至今年的875億美元、2025年再跳增至1,750-2,190億美元,連二年數倍翻揚。在台廠中,美銀建議「買進」廣達(2382)、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緯創(3231)、金像電(2368)等五大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