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長期小國林立的原因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相較於中國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除了幾個特殊時期,大部分時間都維持郡縣制的中央集權官僚統治方式,歐洲自從西羅馬帝國覆亡後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大一統的環境,那是什麼因素造就兩者間的差異呢?

羅馬帝國靠地中海航運維繫

羅馬帝國最初由台伯河下游平原的部落開始,經過幾百年的擴張,到了共和時代晚期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地區,之後逐步征服高盧與不列顛南部等地,控制近東、巴勒斯坦、北非與萊茵河以西的歐洲,而這幾個地區之間,就是地中海橫亙其間,因此地中海的航運對帝國的交通往來便極為重要。
比起中國依靠內河航運維持帝國,這種依靠內海航運的交通方式較為靈活(航道與港口較不受限制),但相對的穩定性也比較低,同時也因為水域範圍龐大也造成帝國維持航線暢通的成本大幅上升,在帝國強盛期尚不成問題,但當帝國財力、物力與人力等綜合國力衰退到一個臨界點,整個帝國結構就會從交通運輸開始迅速的土崩瓦解。
從西元二世紀開始,羅馬帝國經歷了享樂主義、少子化與多次的瘟疫,造成人口大量的損失,間接導致帝國兵源不足、財政困難,也弱化帝國的控制力,當帝國無法給予地方上實質的支援時,地方豪族與仕紳為了自保紛紛開始自行招兵買馬,逐漸與帝國中央漸行漸遠。
在四世紀以後匈奴與日耳曼蠻族接連入侵西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部分又是另外一個故事),此時帝國已無力協助地方對抗外侮,甚至羅馬城也數度被這些入侵者洗劫,從不列顛與高盧開始,各地的莊園紛紛擁兵自保,不用等到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在這之前的一百年帝國早就名存實亡了。

中世紀及其之後的歐洲世界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整個西北歐與南歐(巴爾幹半島除外)進入四分五裂的封建體系,雖然貴族有高低等級之分,但也僅限於繳稅與戰時徵召,平時各個貴族在自己的領地裡都具有高度的統治權。換句話說,一個領地就相當於一個國家,不同貴族轄下的領地制度都大不相同,領地之間幾乎只靠著以教宗為中心的教會體系相互維繫。
直到百年戰爭後,先是英國與法國逐漸往以王權為中心的民族國家發展,而後隨著熱兵器的發展令傳統貴族喪失軍事功能,進一步鞏固王權。之後各個歐洲王國也一樣有一統歐洲大陸的想法,而且拿破崙與希特勒真的都付諸實踐,但都維持不久,很快又回到小國林立的狀態。
那為什麼中國做得到,歐洲卻是困難重重呢?

關鍵原因仍然出在河流上

歐洲河流分布圖
如同前篇探討中國長期維持大一統的文章,在鐵路出現以前,雖然有馬車之類的交通工具,但基本上是以載人與少量物資為主,真正重物資如糧食與木材很多時候仍仰賴水運,而且在古代河流也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河流可說是古代疆土領域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詳細說明請參考上面文章)
從上圖可以看到相較於中國,歐洲的河川多且短,連帶影響不同區域間的互依程度,要知道共同意識的形成有賴於長時間的物資往來與利益互賴,歐洲大陸上的河流流域又多又小,互依範圍也就小,長期而言便不易產生共同體意識,自然就難以維持大一統的局面。
而歐洲這種小國林立的局面雖然在古代並不利於長時間和平,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也促成歐洲國家普遍往外發展,同時也間接促成資本主義與科技產業的發展,從而令歐洲在近現代領先全世界。(相對而言中國的大一統確保了和平,但也因此缺乏提升自我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65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綜觀世界各國的歷史,包括舊大陸上的兩河流域、波斯、印度、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內陸,大多數時間都是小國林立,就算有統一的大帝國在歷史長河中也不是常態,通常都是某個打仗能力特別強的團體四處征服,過一段時間後又回復到原本小國林立的狀態。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上週我們談到當今的尖端知識已經非常複雜抽象,即便是那些天才也必須窮盡一生的精力去鑽研,說到這很多人會認為技術的實踐並不需要如此高深的知識啊。其實這也不能說錯,只是技術發展也是有他要面對的課題,以下詳述之: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擺脫當前的困境呢?下週我們再來聊。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數十年來科技發展逐漸放緩腳步呢? 上述報導中幾個年邁的科學家畢生都在研究有限單群分類的證明,而有限單全分類主要是各種群論的大統整,何謂群論?首先來介紹群,「群」在數學上主要是一種對稱的概念,群公理所述的四個性質為: 1.封閉性:對於所有G中a, b,運算a·b的結果也在G中。
    這個禮拜六不是要公投,其中一個題目就是關於核四存廢的議題,啟用有可能會有安全疑慮,若廢掉又有可能缺電。其實筆者對這個議題並沒有非常感興趣,因為這個問題本質上就是一種資源上的零和遊戲,在沒有更進步的發電方式,或者是得以替代電力的能量運輸方式前,基本上都不具根本性的解決方法。 更先進的技術?筆者相信讀者
    前面幾篇文章一開始先講到經濟行為的產生,以及交易與貨幣制度的演變,這些都與當今經濟運作模式息息相關。至於筆者為何後來幾周又先講能源的運用史,那是因為在人類歷史裡,經濟與能源科技都是不可分割的。 當今台灣乃至於世界的經濟悶局,如果只是一味的印鈔票,而物資與勞務的供應卻未能同時增長,後果各位在這一兩年內
    綜觀世界各國的歷史,包括舊大陸上的兩河流域、波斯、印度、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內陸,大多數時間都是小國林立,就算有統一的大帝國在歷史長河中也不是常態,通常都是某個打仗能力特別強的團體四處征服,過一段時間後又回復到原本小國林立的狀態。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上週我們談到當今的尖端知識已經非常複雜抽象,即便是那些天才也必須窮盡一生的精力去鑽研,說到這很多人會認為技術的實踐並不需要如此高深的知識啊。其實這也不能說錯,只是技術發展也是有他要面對的課題,以下詳述之: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擺脫當前的困境呢?下週我們再來聊。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數十年來科技發展逐漸放緩腳步呢? 上述報導中幾個年邁的科學家畢生都在研究有限單群分類的證明,而有限單全分類主要是各種群論的大統整,何謂群論?首先來介紹群,「群」在數學上主要是一種對稱的概念,群公理所述的四個性質為: 1.封閉性:對於所有G中a, b,運算a·b的結果也在G中。
    這個禮拜六不是要公投,其中一個題目就是關於核四存廢的議題,啟用有可能會有安全疑慮,若廢掉又有可能缺電。其實筆者對這個議題並沒有非常感興趣,因為這個問題本質上就是一種資源上的零和遊戲,在沒有更進步的發電方式,或者是得以替代電力的能量運輸方式前,基本上都不具根本性的解決方法。 更先進的技術?筆者相信讀者
    前面幾篇文章一開始先講到經濟行為的產生,以及交易與貨幣制度的演變,這些都與當今經濟運作模式息息相關。至於筆者為何後來幾周又先講能源的運用史,那是因為在人類歷史裡,經濟與能源科技都是不可分割的。 當今台灣乃至於世界的經濟悶局,如果只是一味的印鈔票,而物資與勞務的供應卻未能同時增長,後果各位在這一兩年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十五世紀末,葡萄牙發現了往印度的新航路,西班牙則往西意外到了美洲。這個「地理大發現」對威尼斯這個老牌海上強權的影響是可驚的:從此歐洲香料貿易,再也不是它一家獨大。 但與其說這讓威尼斯的生意一落千丈,不如說,這是在心理面上摧毀威尼斯。 就貿易實務來看,葡萄牙開闢的新航路不只非常遙遠,還相當危險
    Thumbnail
    歷史上的大帝國,到鼎盛之時,有時不會繼續擴張,相反地,反而有可能主動立下規矩,禁止本國擴張。 例如羅馬帝國的創始人屋大維,明確為後繼者提比留立下指示:「帝國版圖應限於既有疆界之內」。 或者明太祖朱元璋在局勢大定之後,直接頒布十五個周遭鄰國為「不征之國」,並且斥責後代子孫不可妄興刀兵。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一起來讀《興亡的世界史—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一部充滿人類歷史經驗結晶的世界帝國千年史》,一起來解決羅馬帝國留給我們的幾個難題吧!
    Thumbnail
    「治理黃河」這件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幾乎沒有之一。 所謂的「中國史」也可以說是一部「治水史」,中國之所以在幾千年前就組織起了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就是因為最早的中原土地雖然肥沃,但黃河水卻總是怒號滔滔,太多的部落、村莊、家庭因此流離失所,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如果說殘酷的氣候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十五世紀末,葡萄牙發現了往印度的新航路,西班牙則往西意外到了美洲。這個「地理大發現」對威尼斯這個老牌海上強權的影響是可驚的:從此歐洲香料貿易,再也不是它一家獨大。 但與其說這讓威尼斯的生意一落千丈,不如說,這是在心理面上摧毀威尼斯。 就貿易實務來看,葡萄牙開闢的新航路不只非常遙遠,還相當危險
    Thumbnail
    歷史上的大帝國,到鼎盛之時,有時不會繼續擴張,相反地,反而有可能主動立下規矩,禁止本國擴張。 例如羅馬帝國的創始人屋大維,明確為後繼者提比留立下指示:「帝國版圖應限於既有疆界之內」。 或者明太祖朱元璋在局勢大定之後,直接頒布十五個周遭鄰國為「不征之國」,並且斥責後代子孫不可妄興刀兵。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一起來讀《興亡的世界史—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一部充滿人類歷史經驗結晶的世界帝國千年史》,一起來解決羅馬帝國留給我們的幾個難題吧!
    Thumbnail
    「治理黃河」這件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幾乎沒有之一。 所謂的「中國史」也可以說是一部「治水史」,中國之所以在幾千年前就組織起了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就是因為最早的中原土地雖然肥沃,但黃河水卻總是怒號滔滔,太多的部落、村莊、家庭因此流離失所,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如果說殘酷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