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確認的資訊有很多,可能看個一輪就過了一小時了。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一般感興趣的文章,刷文章成了每天的任務之一。好像沒有多看幾篇文章,就跟不上世界潮流一樣。而投資資訊也是一樣,每天都有很多文章或影片等著自己去打開,硬是要找出時間刷完才行。但這些資訊就算全都刷完了,就像解了遊戲每日任務一樣,那又如何呢?就會變成了不起的人了嗎?看起來並不會。有一次跟同事聊天時,他提到已經很久沒有看電視新聞了。當然,這並不代表他完全不看新聞,只是不是從電視上得到最新的新聞消息。
時代在變遷,不僅紙媒在沒落,電視媒體也在沒落。民眾習慣由網路來選擇自己想要觀看的訊息。因此吃飯不再是配電視,而是各自拿著一台手機或平板盯著看。當然這對長輩來說還是很難接受,吃飯就吃飯,怎麼還能看手機呢?但年輕人則是想著:現在資訊量那麼多,利用吃飯空檔多讀幾條訊息或看一下短片,也是很合理的。大家綁在那邊排排坐,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像之前月光打電話回家,都是利用手機撥打市話,因為父母還不常用手機。但現在也在學著用通訊軟體視訊或通話,因為透過網路連線,通話時間上更不受拘束,也使得市話這項功能利用的機會更少了。而對一家公司而言,少了市話的獲利項目,勢必要從其他地方賺回來,如此才能讓公司繼續營運下去。
轉而去看看不同的流行遊戲,感受到不同的遊戲風格與生態,那就是小小的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有這樣的規矩與玩法啊!同一款遊戲雖然可以在世界各地發行,但每一個地區所討論的主題不會是一模一樣,這就是在地化。當然,遊戲業者可以抓幾個聲量領袖,出來造個勢讓他們的粉絲跟隨起來,但這樣就足夠了嗎?是不是真如表象那樣,就可以追蹤一下,是否真的有成效?雖然那看來不關自己的事,因為錢不是流到自己的口袋中,但卻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之前的做法是,先設定好想要了解什麼事情,以及要了解到什麼程度,然後在設定的時間內盡量去搜尋,時間到了就展現出成果,看看是否還需要加時間去尋找。例如最近喜歡看打開名人豪宅這個系列的影片,因為每段影片不長,利用中午空檔時來看剛好。有一天看到了介紹愛黛兒的家以及快問快答的影片。而月光並不認識這位創作型歌手,所以就要去搜尋一下才能有最基本的了解。看看她的維基百科介紹以及聽聽她所演唱的歌曲,大概10分鐘左右就足夠了。至於是否有意要去讀所有與她相關的新聞,或是聆聽她的所有專輯歌曲,要另外再下一次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