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專注與穩定心態,讓人生更有掌控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我的 33 年人生中,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關鍵在於:

「做事時專注,不做事時心態穩定。」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晨型人的生活習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raw-image


▋做事時要專注

專注是高效率的根本。如果在做事時分心,花 30 分鐘只完成 5-10 分鐘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會消耗珍貴的注意力資源,導致一天的生產力大幅下降。

如何做到更專注?

「早晨是關鍵時段。」

早晨的環境通常較少干擾,身心狀態也更佳,讓人能全心投入於高難度、高回報的工作。這段時間的專注不僅奠定了一天的基調,也讓後續的時間利用更高效。

如果你感覺一天總是忙碌卻成果有限,試著將早晨的時間分配給最重要的事情,這能幫助你更清楚感受到「高效專注」的威力。

▋不做事時心態要穩定

現代人容易因為無所事事而感到焦慮,於是尋求短期的快樂,例如滑手機、追劇或看八卦。然而,這些行為帶來的滿足感非常短暫,甚至可能會讓我們偏離長期目標。

真正的穩定來自於追求幸福,而非追求快樂。

幸福來自能豐富我們生命的活動,例如:

- 寫文章,整理內心的想法。

- 閱讀一本好書,吸收新知識。

- 與有啟發性的人聊天,產生深度連結。

早晨正是穩定心態的最佳時機。充分的睡眠讓身心靈恢復,這時候更容易找到內心的平靜,也能以清晰的目標規劃接下來的一天。

▋為什麼晨型人更能掌控時間?

從 15 歲到 33 歲,18 年的晨型人經驗告訴我:早起能帶來更好的精力,這是掌控時間的秘密所在。

早晨的一小時與晚上的一小時,生產力完全不同。精力是決定性因素。

當你在早晨完成了一天中最困難的任務,整個人都會充滿成就感與動力。相比之下,晚上即使努力工作,往往因為疲憊與分心,效果並不理想。

「結論:晨型人的最大優勢在於更高品質的精力。」

早晨,不僅是專注工作的黃金時段,也是穩定心態、連結內心幸福感的重要時間。

試著早起,將重要任務留在早晨,並用穩定的心態迎接每一天。

你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方式讓你更有掌控感,人生也能走向更大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7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知道如何擺脫分心,找回高效與自在嗎?面對資訊爆炸,專注力似乎成了稀有資源。一起探索大腦運作的奧秘,了解「超晝夜週期」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思緒起伏。掌握90分鐘黃金法則,搭配刻意放空技巧,重新找回專注的力量。我們將會認識到:專注並非無止盡的衝刺,而是有節奏的律動。
Thumbnail
想知道如何擺脫分心,找回高效與自在嗎?面對資訊爆炸,專注力似乎成了稀有資源。一起探索大腦運作的奧秘,了解「超晝夜週期」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思緒起伏。掌握90分鐘黃金法則,搭配刻意放空技巧,重新找回專注的力量。我們將會認識到:專注並非無止盡的衝刺,而是有節奏的律動。
Thumbnail
高效工作的真正關鍵在於聰明運用時間,而非無止境的加班和生活圍繞工作。過去長時間的高壓工作讓人忽視了自我覺察,從而未能掌握情緒調控和系統化規劃。這些習慣的缺乏,往往會讓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被忽略,直到工作壓力升高,才發現自己始終無法突破困境。養成每週的自我反思,並專注於長期目標的進展,有助於在日常忙碌中
Thumbnail
高效工作的真正關鍵在於聰明運用時間,而非無止境的加班和生活圍繞工作。過去長時間的高壓工作讓人忽視了自我覺察,從而未能掌握情緒調控和系統化規劃。這些習慣的缺乏,往往會讓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被忽略,直到工作壓力升高,才發現自己始終無法突破困境。養成每週的自我反思,並專注於長期目標的進展,有助於在日常忙碌中
Thumbnail
在我的 33 年人生中,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關鍵在於: 「做事時專注,不做事時心態穩定。」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晨型人的生活習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做事時要專注 專注是高效率的根本。如果在做事時分心,花 30 分鐘只完成 5-10 分鐘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
Thumbnail
在我的 33 年人生中,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關鍵在於: 「做事時專注,不做事時心態穩定。」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晨型人的生活習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做事時要專注 專注是高效率的根本。如果在做事時分心,花 30 分鐘只完成 5-10 分鐘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在工作和學習中,常常因干擾而無法專注。本文將提供6個技巧,幫助提升專注力。包括冥想、多運動、避免一心多用、番茄鐘工作法、消除周圍干擾及保持充足睡眠。趕快利用這些技巧來加強專注,充實自己的生活吧!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在工作和學習中,常常因干擾而無法專注。本文將提供6個技巧,幫助提升專注力。包括冥想、多運動、避免一心多用、番茄鐘工作法、消除周圍干擾及保持充足睡眠。趕快利用這些技巧來加強專注,充實自己的生活吧!
Thumbnail
★專心,是各界菁英一致認同的成功關鍵。  
Thumbnail
★專心,是各界菁英一致認同的成功關鍵。  
Thumbnail
限制工作時間,是我一個成功戰勝拖延症的方式。 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我必須更加專注,才能讓進度更有效率、效果更出色。這不僅能讓工作變得更有成就感,還能讓我的生活品質大大提升。 在這種限制工作時間的方式的下,我獲得了以下3個啟示:
Thumbnail
限制工作時間,是我一個成功戰勝拖延症的方式。 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我必須更加專注,才能讓進度更有效率、效果更出色。這不僅能讓工作變得更有成就感,還能讓我的生活品質大大提升。 在這種限制工作時間的方式的下,我獲得了以下3個啟示:
Thumbnail
你是否有想過要完成一項重要的事情,但會因為某些因素而影響到自己的進度,例如:想專心閱讀一本書,但手機震動一下卻開始變成滑手機。要處理一件重要文件,但電腦一打開就先看看影片、逛逛其它網站,最後卻回一句沒什麼動力。結果到最後什麼事情也沒完成。 4個小訣竅,教你輕鬆擺脫拖延的壞習慣 !!
Thumbnail
你是否有想過要完成一項重要的事情,但會因為某些因素而影響到自己的進度,例如:想專心閱讀一本書,但手機震動一下卻開始變成滑手機。要處理一件重要文件,但電腦一打開就先看看影片、逛逛其它網站,最後卻回一句沒什麼動力。結果到最後什麼事情也沒完成。 4個小訣竅,教你輕鬆擺脫拖延的壞習慣 !!
Thumbnail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1.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 2. 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流逝了,該如何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3. 一整天下來,重要的事都沒做完,卻忙於處理一些雜事或瑣事,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怎麼辦?
Thumbnail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1.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 2. 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流逝了,該如何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3. 一整天下來,重要的事都沒做完,卻忙於處理一些雜事或瑣事,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怎麼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