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閱讀心得 | 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認識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己。不過,認識自己的一部分是除去對自己的認識 ── 不再受你告訴自己的、關於你是什麼樣的人的故事所束縛,讓你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被你告訴自己的、關於你的人生的故事困住。

在作者筆下的晤談過程,許多諮商者是否認自己的某些感受的。有一個共通的原因我很能同理:我討厭某一部份的自己會冒出的想法。

我希望自己為善。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們被教導明辨是非,被灌輸價值觀的優劣,所以不希望心中有時候冒出來的負面想法存在。我貪吃懶散、其實不想從事某個人人稱羨的工作、討厭某個跟我關係親近的人?不可能的,我不是這樣的人,沒有這樣的想法。

我們常常覺得某些想法不好所以急於否認,就當這部分的自己不存在。我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正視你的感受,不要認為自己應該如何如何,而去調整你的感受。這些感受無論如何都會在那裡,不妨迎接它們,因為它們有重要線索。」

所以,你我足夠認識自己了嗎?還是曾經為了心目中理想的自己,否認了一大塊內心的想望?也許我們越急著否認不那麼完美的部分,越看不清自己的臉龐。

和不夠好的過去和解

我們在人生的某個時刻,必須放下創造更好的過去的幻想。

作者筆下的一位諮商者,在不穩定的感情中受傷,而後仍選擇相似的伴侶。也有些人童年在父母的欺壓下度過,但仍選擇跟父母相似的伴侶。這些人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是想回去治好很久以前的那道傷,掌控以前無法控制的情境,即使一再受傷。

沒有人能回去修補過去的關係,改變那些已經發生的事實,即使是心理師也做不到。作者的描述讓我得以一窺心理師的工作,「我們都深深渴望了解自己和被人了解」書中這樣寫道。

也許在察覺到自己為什麼一再讓自己受苦的原因後,我們能走上和不夠好的過去和解的旅程,不再想要是那時候我這樣做就好了,不再用過去的困境懲罰自己,開始踏出那微小但確實改變的一步。

永不到來的將來與不遠的死亡

人要是欺騙自己還有無窮無盡的時間,會變得懶惰。

有些人的人生心願清單很長,長到免除了所有可能的遺憾,長到讓我們得以迴避死亡。

年輕的我們做決定的時候不會想到死亡,為自己規劃了一個又一個目標,拼命衝刺,等到我們完成了這些目標後,就可以擁抱舒適而安穩的將來。「然而這個『將來』常常永不到來。」書中這樣說。

這句話我好有共鳴,為了達成一些目標,我有時會犧牲當下的時間全心衝刺,想著考上研究所就輕鬆了、得到這份工作後就輕鬆了,以為人生中存在著某道線,線的對面就是幸福美滿。但現實是目標接著一個,而那些被犧牲的時間也是時間。

以為自己還有無窮無盡的時間而犧牲的今天,永遠不會回來。

作者諮商的一位教授,在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之後,決定去超市打工,而且她很喜歡這份工作,喜歡跟社區的人以這樣的方式建立連結。讀到這裡的時候我想,如果她還有大把時間,大概不會做出這個決定吧,即使這個決定真的能帶給她快樂。

死亡如影隨形迫使他們活得更加充實 ── 不是抱著長串目標活在未來,而是現在

也許只有在察覺死亡不遠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反思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在與他人的關係裡改變

這本書要問的問題是:「我們怎麼改變?」答案是:「在與他人的關係裡改變。」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我該怎麼有安全感?我該怎麼與人建立連結?」書中諮商者的深層疑問,也是許多人的人生課題。

人是群居的生物,周圍形形色色或親或遠的人,為我們帶來了快樂與憂愁。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提到「世界上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我其實也覺得自己所經歷過最深刻的快樂,也是來自於人際關係的快樂。

對關係有所期待的人也都害怕著在關係中受傷,但不管是名為親情、愛情、友情的關係,「不論兩個人關係多好,有時候你就是會受傷;不論你多愛一個人,有時候你就是會傷到對方。」作者大膽指出這點後,細膩的給予回應:「愛的親密關係的美好之處,就是它有彌補空間」

即使在關係中受過傷也可能彌補,即使傷得太重,傷痕也可能在遙遠的未來開始癒合,即使你無法原諒誰,那也沒有關係,你還是可以繼續往前走。即使關係看似結束,誰跟誰永遠、永遠不會再相見:

生命中的關係不會真正結束,即使你再也見不到那個人。關係親的人會繼續待在你心裡某個地方。

這是我很喜歡的書中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寫在最後

我只節錄書中一小部分跟我人生經驗有共鳴的文字分享,但書中有多少故事,就會有多少人有不同的共鳴。這是一本很適合睡前讀一下的書,推薦給大家在一天將要結束之際,看著書中的故事,也看著內心中還沒那麼了解的自己,靜靜的、平和的展開溫暖對話。


書籍介紹

本文有部份摘錄自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並加入個人想法整理成文章。

原書作者: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譯者朱怡康

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歡迎透過下列連結選購或取得更多資訊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軟體工程師的下班隨筆 @ 新加坡
12會員
14內容數
大三開始從材料系轉跑道,現在達成過去憧憬的職涯目標,目前在新加坡美商當軟體工程師。寫職涯觀察、寫生活、寫書摘、寫一路走來,總之下班後隨性寫點東西,不定期更新,歡迎留言聊天交流想法。
2022/03/05
這個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和你一樣,對生活感到不滿,但是又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些什麼。 記得幾年前斜槓青年這個詞突然流行了起來,斜槓指的是擁有多重職業、多種收入管道,斜槓青年一書的作者 Susan 本身就是斜槓的最佳代表,她既經營自媒體、舉辦過畫展、又教授爵士舞蹈與健身課程。
Thumbnail
2022/03/05
這個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和你一樣,對生活感到不滿,但是又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些什麼。 記得幾年前斜槓青年這個詞突然流行了起來,斜槓指的是擁有多重職業、多種收入管道,斜槓青年一書的作者 Susan 本身就是斜槓的最佳代表,她既經營自媒體、舉辦過畫展、又教授爵士舞蹈與健身課程。
Thumbnail
2022/01/15
於是,作者的疑惑在道場裡得到解答,最後他沒有留在道場,卻把僧人的心態與智慧帶入生活。我讀僧人心態這本書的時候,沒有感受到太多宗教色彩,反而我當下因為職場的瑣事而感到煩悶的心情,在讀了幾個章節後釋懷不少,也許這種古老的智慧才真正能從本質解答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說:
Thumbnail
2022/01/15
於是,作者的疑惑在道場裡得到解答,最後他沒有留在道場,卻把僧人的心態與智慧帶入生活。我讀僧人心態這本書的時候,沒有感受到太多宗教色彩,反而我當下因為職場的瑣事而感到煩悶的心情,在讀了幾個章節後釋懷不少,也許這種古老的智慧才真正能從本質解答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說:
Thumbnail
2021/12/25
很多人非常努力工作,卻碌碌無為。 — 安迪・葛洛夫 OKR 之父安迪・葛洛夫的一句話,道盡工作者的辛勤與無奈。很多時候企業或個人無法取得想像的成就,不是因為我們工作得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我們工作得不夠聰明。 OKR 也許是其中一個能幫助我們的工具,
Thumbnail
2021/12/25
很多人非常努力工作,卻碌碌無為。 — 安迪・葛洛夫 OKR 之父安迪・葛洛夫的一句話,道盡工作者的辛勤與無奈。很多時候企業或個人無法取得想像的成就,不是因為我們工作得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我們工作得不夠聰明。 OKR 也許是其中一個能幫助我們的工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 書名: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 A Therapist - HER 2. 作者:蘿蕊.葛利布 ( Lori Gottlieb )
Thumbnail
1. 書名: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 A Therapist - HER 2. 作者:蘿蕊.葛利布 ( Lori Gottlieb )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後心得 我們都該找人聊聊,真的!因為人類從不能單獨存在,在關係連結裡才有成長動力。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後心得 我們都該找人聊聊,真的!因為人類從不能單獨存在,在關係連結裡才有成長動力。
Thumbnail
這是第一本與心理學有關的書,跟想像中不太一樣,沒有深奧難懂的醫學詞彙,從頭到尾都是作者非常真誠的剖析自己,把自己身為心理師以及身為心理治療病人的雙重身分,解開防備,然後掏出一條一條叫做人性的糾結。每一段人與人互動過程都有酸甜苦辣,但我們都會長大,或許不是現在跟上,但都會翻越過去的。
Thumbnail
這是第一本與心理學有關的書,跟想像中不太一樣,沒有深奧難懂的醫學詞彙,從頭到尾都是作者非常真誠的剖析自己,把自己身為心理師以及身為心理治療病人的雙重身分,解開防備,然後掏出一條一條叫做人性的糾結。每一段人與人互動過程都有酸甜苦辣,但我們都會長大,或許不是現在跟上,但都會翻越過去的。
Thumbnail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讓人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提到『心理諮商』 肯定都會有一種:「矮額~」的想法吧 會覺得是爛草莓嗎,怎麼那麼不禁挫折之類的 我原先也是這樣覺得,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幽默的敘事手法、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讓人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提到『心理諮商』 肯定都會有一種:「矮額~」的想法吧 會覺得是爛草莓嗎,怎麼那麼不禁挫折之類的 我原先也是這樣覺得,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幽默的敘事手法、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注意到這本書的理由很可笑,只因為網路陌生書友的介紹: 「這是一本被書名和頁數耽誤的好書!」 我開始上網去找尋這本書的簡介, 而決定買下它來閱讀的理由更是簡單得不足以一提~ 「我好奇心理師找心理師的過程。」
Thumbnail
注意到這本書的理由很可笑,只因為網路陌生書友的介紹: 「這是一本被書名和頁數耽誤的好書!」 我開始上網去找尋這本書的簡介, 而決定買下它來閱讀的理由更是簡單得不足以一提~ 「我好奇心理師找心理師的過程。」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籍全名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因此,誠如書名,這本書以小說型態呈現出心理師與他的個案的諮商現場,以及心理師自己成為個案,和他的諮商師談話的歷程。透過每個故事,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有解方,有的鎖也可能遺失了鑰匙,既然改變不了⋯⋯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籍全名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因此,誠如書名,這本書以小說型態呈現出心理師與他的個案的諮商現場,以及心理師自己成為個案,和他的諮商師談話的歷程。透過每個故事,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有解方,有的鎖也可能遺失了鑰匙,既然改變不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