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的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部「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是法國版的「無米樂」,討論的一樣是WTO、全球化帶給法國農業的衝擊,當地農民與畜牧業所面對的困境,與台灣幾乎是一模一樣。
在影片播放之前,原本以為會看到法國普羅斯旺地區的葡萄園,充滿美酒、美食與陽光歡笑的農莊生活,或者侯麥電影裏,一群聰明睿智、舉止典雅的男男女女在優美的山坡果園一邊漫步一邊抬槓。
可是等到影片播放不到十分鐘,我就明白為什麼由雷蒙德帕東導演的這部記錄片會囊括2008年歐洲主要影展的各種大獎,雖然畫面與構圖如預期的副有詩意與真實所帶來的感動,但是其中那種因為感同身受的人道情懷以及直視時代變遷的勇氣,難怪在法國知識份子中引起廣泛地討論。
簡單講,這部「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是法國版的「無米樂」,討論的一樣是WTO、全球化帶給法國農業的衝擊,當地農民與畜牧業所面對的困境,與台灣幾乎是一模一樣。
不管是養牛、養羊還是種田,每個最貼近土地勞動的工作者,看著數十年習以為常的生活逐漸在轉變者。因為導演費了十多年的時間紀錄著這個地區,因此與當地農人已成為莫逆之交,所以可以拍到每個人最真實的情緒與反應。影片記錄了十多個人,大部份是老年人,也有幾位年輕人與他們的家庭。
片中有二幕令人印象深刻。一位焦躁懊惱的老人家說他剛賣了二條牛,導演問他為什麼要賣,他說不知道,反正就是有牛販子跑到山區來跟他買。導演問他是不是後悔了?他猶豫了半晌,說不會後悔。可是隨後他卻恨恨地說:「老天真是跟我作對!牛賣了,可是今年的草似乎長得特別肥!」
另一幕是一對年輕夫妻與一個讀小學低年級及襁褓中的嬰兒圍坐在餐桌旁。導演詢問他一些關於他飼養肉羊的工作,以及問候去年得到傳染病死掉一批牛之後的現況,他也有點無奈地期待今年牛不要再生病了。導演轉而詢問他的孩子學校的課程,最後問說:「長大後想做什麼?」結果孩子無視於他爸爸剛剛才提到希望能夠不再養牛、搬離這裏,很天真的說:「我以後要做跟爸爸一樣的工作!」
其實整部影片所記錄的這個地區,這一群以小農方式,幾乎是手工業般的地方農業,像這種老夫妻倆每天自己擠牛奶,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家每天早晚兩次趕著羊走長而遙遠的路去吃草,這種生產量與成本,一定會被全球化大規模工廠式的農業所擊垮,因此,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工作是沒有未來的。
他們的困境其實也是台灣的困境,台灣這十多年來也亟思能為這種小農產業找到新的出路。不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考慮到系統性的結構問題,同時也忽略掉了台灣人善鑽法律漏洞以及土地炒作的習性,政府因應全球化的措施,恐怕會帶來更多不可收拾的後果。
從1993年起,政府開始釋出農地,將國有土地賣給承租戶,自此這些土地就變成私有,可以自由買賣。西元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通過,開放非農民也可以購買農地,並且可以在農地上蓋佔地不超過十分之一,高度不超過十公尺的「農舍」,自此,全台灣滿山遍野就開始出現了豪華大農舍,甚至有些以農舍民宿之名蓋成觀光飯店般大的建築,他們以人頭多人持分的方式來鑽法律漏洞。
假設農發條例當初的理想是為了因應加入WTO之後,希望讓台灣的小面積耕種方式可以集合成較大的生產規模與經營模式,才能和國外競爭,可是幾年下來,農民真的受惠了嗎?還是台灣農業徹底崩盤的開始?甚至造成農地惡化,生態環境遭破壞,將毀損了農業生產的根與土地的生命力?
不管你是認同企管大師梭羅所說的:「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全球化都不可能停止,你若選擇不加入全球化,即等於選擇貧窮,全球化是個屬於勇者和強者的時代。」或是你懷抱著悲天憫人的心情,覺得全球化使得為世界上愈來愈多的人餓死以及帶來生態環境無法挽回的傷害,而選擇反對全球化,在對立之下,有些憤世疾俗者甚至演變成各種激進的「無政府主義者」,以暴力或恐怖手段來對抗大企業或跨國公司。
資本主義最原始的理想是期望大眾的資金能夠經由股市,強化企業推動及運用知識與科技的創新能力,以有效率的方式造就更低廉品質更好的產品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以及分享經營的利潤。
理想很好,但是加上自由化,關稅壁壘的喪失,形成全球化的競爭,初期或許是百家爭鳴,展現市場蓬勃,但是很快的,會以大吞小的方式,形成壟斷性的產業,喪失了生物〈或產業〉的多樣性。而且由於低價的競爭帶來資源浪費,一方面是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是否能夠承受得了競爭所帶來的消耗,另一方面由於競爭及科技,形成產能過剩,供過於求,並且因為過度競爭,利潤消失,形成分貧富不均,廣大基層民眾反而更苦。
再加上大企業是由眾多投資者持股,只在乎企業賺不賺錢,只關心短期股價的漲跌,因此不太可能顧到社會正義,或地區性的永續發展。
甚至我們會發覺,在市場經濟全球化之下,幾乎已經沒有可以自給自足的地區,全世界各地區之間已經沒有緩衝區,在自由競爭市場機制之下,已喪失了多樣性。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單一化是最不穩定的。
因此,面對全球化,我們要以「全球治理」、「全球規範」的角度來著眼。
有人悲觀的說:「全球化是本世紀末人類行為的一個無法回頭的趨勢。」從某個觀點來說,沒錯,正如同人類發現了「火」,就不會再回去過沒有「火」的生活一樣,科技及通訊進步所帶來現代生活的改變,這樣的全球化當然是不可能走回頭路,但是對於「經濟全球化」的改變,我是樂觀的,因為經濟全球化是以法律規範等人為方式產生的,當然可以同樣用人為治理的方式瀰補其不足!
這部電影可以讓我們再思考,我們是如何想像農村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扣除幾張機關單位與商業行銷寄的制式賀年卡之外,今年我只收到三張手寫、貼上郵票,真正的賀年卡。很慚愧的,這幾年我也沒有寄出任何一張真正的賀年卡 賀年卡最興盛的時代,印象中應該是一九八0年代到二000年前後那二十年,每年至少會收到幾十張,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四五百張,那是還沒有網路的時代。
連二年疫情雖然對全世界經濟造成影響,但是台灣在國際情勢的因緣際會之下,股市大漲,單以增加的市值來看,數百萬的投資人在過去一年每人平均獲利在百萬元以上。 有些行業因疫情受災慘重,但是也有不少產業年終獎金創歷史新高,但不管或多或少,大部分上班族還是可以拿到年終獎金。
前些日子預約打第三劑疫苗,剛好碰到台灣疫情再度緊張,民眾搶打疫苗的盛況。 我在診所對面的內兒家醫診所打疫苗,約定時間是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的時段,原本想利用看診前,在九點就去打,結果發現人山人海,一個十來坪不到的小診所,擠了數十人,還排到走廊。 大家猜猜看,這個十坪大的診所,一天打多少個疫苗?
在天下文化企劃的「閱讀的力量―搶不走的競爭力」裡,要求每位受訪者推薦10本書,主題鎖定―我的傳家書,意思是要推薦年輕人,給下一代看的書。 其實我很怕開書單,一方面好書太多,總是會有掛一漏萬之憾,另一方面則是,我喜歡的,別人不見得合適,閱讀是很個人的事,而且閱讀的時機很重要,就像人與人的相遇一樣。
和朋友和家人在同一個時間與空間「一起玩」是每個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可惜這樣的美好經驗,在這個網路與行動無線上網的時代,卻瀕臨絕跡。 很多人雖然一起吃飯,一起聚會,卻是每個人低頭看自己的手機,少了與人直接面對面互動的機會與經驗,除了人際互動能力的缺乏外,也會有情緒發展上的障礙。
小時候媽媽準備的年夜菜一定有魚,而且是連頭帶尾整隻上桌,印象中這條魚似乎不能去吃牠,或者至少不能吃完,這是為了「年年有餘」的諧音,過年討吉祥用的。 亞洲鯉魚不是單一個物種,而是幾種魚的泛稱,這些魚的原生地都是中國,早在數百年前就飼養在池塘裡,並且是庶民重要的食物來源。
扣除幾張機關單位與商業行銷寄的制式賀年卡之外,今年我只收到三張手寫、貼上郵票,真正的賀年卡。很慚愧的,這幾年我也沒有寄出任何一張真正的賀年卡 賀年卡最興盛的時代,印象中應該是一九八0年代到二000年前後那二十年,每年至少會收到幾十張,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四五百張,那是還沒有網路的時代。
連二年疫情雖然對全世界經濟造成影響,但是台灣在國際情勢的因緣際會之下,股市大漲,單以增加的市值來看,數百萬的投資人在過去一年每人平均獲利在百萬元以上。 有些行業因疫情受災慘重,但是也有不少產業年終獎金創歷史新高,但不管或多或少,大部分上班族還是可以拿到年終獎金。
前些日子預約打第三劑疫苗,剛好碰到台灣疫情再度緊張,民眾搶打疫苗的盛況。 我在診所對面的內兒家醫診所打疫苗,約定時間是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的時段,原本想利用看診前,在九點就去打,結果發現人山人海,一個十來坪不到的小診所,擠了數十人,還排到走廊。 大家猜猜看,這個十坪大的診所,一天打多少個疫苗?
在天下文化企劃的「閱讀的力量―搶不走的競爭力」裡,要求每位受訪者推薦10本書,主題鎖定―我的傳家書,意思是要推薦年輕人,給下一代看的書。 其實我很怕開書單,一方面好書太多,總是會有掛一漏萬之憾,另一方面則是,我喜歡的,別人不見得合適,閱讀是很個人的事,而且閱讀的時機很重要,就像人與人的相遇一樣。
和朋友和家人在同一個時間與空間「一起玩」是每個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可惜這樣的美好經驗,在這個網路與行動無線上網的時代,卻瀕臨絕跡。 很多人雖然一起吃飯,一起聚會,卻是每個人低頭看自己的手機,少了與人直接面對面互動的機會與經驗,除了人際互動能力的缺乏外,也會有情緒發展上的障礙。
小時候媽媽準備的年夜菜一定有魚,而且是連頭帶尾整隻上桌,印象中這條魚似乎不能去吃牠,或者至少不能吃完,這是為了「年年有餘」的諧音,過年討吉祥用的。 亞洲鯉魚不是單一個物種,而是幾種魚的泛稱,這些魚的原生地都是中國,早在數百年前就飼養在池塘裡,並且是庶民重要的食物來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揮別北台灣的濕冷天氣,感受一下南台灣的溫暖陽光,和熱鬧滾滾的新春氣氛。今年到高雄佛光山走春,距離上次到佛光山也已有十年之久,感覺改變了不少,也多了不少新面貌。 整片美麗的彩色燈海,是小朋友們的燈籠彩繪比賽作品,參賽期間開放給民眾投票,得票最多者,可獲最佳人氣獎。 關於燈籠
Thumbnail
今天在遊戲中升到了60等,每天的努力能夠逐步累積令人感到滿足。然而,我卻意外地感到沮喪,而不自覺地發呆了很久。明明知道要做的事不難,但動不了身。對未來的焦慮也困擾著我,尤其是碩班指導老師即將退休,若不能在明年一月前完成論文,將面臨換題目的壓力。雖然為其他同學的畢業感到高興,自己卻有種被拋下的感覺。
Thumbnail
在閱讀它的時候,法農的論述一再讓我想起陷入藍綠相爭的台灣政治與台灣民主運動。法農所關切的「如何生活在『二地之間』,又,所有的人為了成為人,如何能領會,並承擔這樣的二地之間。『我並不等同於我的根源,我不棄絕它,但我做為主體的命運卻把我推向他方』」,不也是我們現今的議題!?
Thumbnail
人生不免會遇到沒辦法的時候,如果有那麼一個人願意告訴我「我在這裡」,我相信一切都會沒問題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閉上眼,以舒適的姿勢坐在椅子上,從頭頂,眉心,肩膀,一路到大腿,膝蓋,腳趾,隨著柔軟的音樂一節一節地放鬆。意識就像是大拇指快速翻閱腦海,時而停留在某一幕,又瞬間跳轉到下一幕。是這個嗎?還是那個時候?過了五分鐘,還是沒有一個「阿哈!就是它」的畫面。於是在時光隧道裡繼續兜轉,尋找「去年最珍貴的畫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揮別北台灣的濕冷天氣,感受一下南台灣的溫暖陽光,和熱鬧滾滾的新春氣氛。今年到高雄佛光山走春,距離上次到佛光山也已有十年之久,感覺改變了不少,也多了不少新面貌。 整片美麗的彩色燈海,是小朋友們的燈籠彩繪比賽作品,參賽期間開放給民眾投票,得票最多者,可獲最佳人氣獎。 關於燈籠
Thumbnail
今天在遊戲中升到了60等,每天的努力能夠逐步累積令人感到滿足。然而,我卻意外地感到沮喪,而不自覺地發呆了很久。明明知道要做的事不難,但動不了身。對未來的焦慮也困擾著我,尤其是碩班指導老師即將退休,若不能在明年一月前完成論文,將面臨換題目的壓力。雖然為其他同學的畢業感到高興,自己卻有種被拋下的感覺。
Thumbnail
在閱讀它的時候,法農的論述一再讓我想起陷入藍綠相爭的台灣政治與台灣民主運動。法農所關切的「如何生活在『二地之間』,又,所有的人為了成為人,如何能領會,並承擔這樣的二地之間。『我並不等同於我的根源,我不棄絕它,但我做為主體的命運卻把我推向他方』」,不也是我們現今的議題!?
Thumbnail
人生不免會遇到沒辦法的時候,如果有那麼一個人願意告訴我「我在這裡」,我相信一切都會沒問題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閉上眼,以舒適的姿勢坐在椅子上,從頭頂,眉心,肩膀,一路到大腿,膝蓋,腳趾,隨著柔軟的音樂一節一節地放鬆。意識就像是大拇指快速翻閱腦海,時而停留在某一幕,又瞬間跳轉到下一幕。是這個嗎?還是那個時候?過了五分鐘,還是沒有一個「阿哈!就是它」的畫面。於是在時光隧道裡繼續兜轉,尋找「去年最珍貴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