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天我們來讀書 |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0月初,在竹東一場讀書分享會中,買下了曾寶儀的書《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帶回家後總是想著找一天來讀這本書吧,沒想到延著延著今年就快過完了,選了聖誕節前一個在家的雨天,翻開序頁開始感受,希望讓這本書的閱後心得成為我的《一期一會聖誕禮物》吧(笑)。
右邊為另一本新書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這本書主要是書寫2018年曾寶儀拍攝紀錄片時,將這些跨國境採訪紀錄為四段不同主題的旅程,一開始抓住我心臟的內容,是曾寶儀寫著她在沒有寒暄、互相熟悉時間限制下,必須在短短一、兩個小時要能夠深入受訪者的內心打開心房,對雙方而言都是極大的壓力,再者這趟旅程中,她必須帶著未知心境出發,不能也不該預設答案,更不行用個人價值觀去評判那些受訪者的人生,這些都是紀錄片對她而言最大的考驗,而這也是我對於翻開這本書後,深深著迷的地方。
而第一個直球面對的旅程議題,就是生死相關:安樂死。
  「假設現在在你家,你擁有一顆藥丸可以讓你輕鬆解脫離開人間,你會怎麼想?」這是書中曾寶儀接受到來自執行安樂死醫生的問題,而一般人都會這樣想:「這可不行,這就是在隨時提醒我可以去死,這是可怕的事情」。但死亡醫生菲力普是這樣回答:「當你得到藥丸後,就不用擔心任何事情,可以放鬆的過每一天,因為你知道只要你想走的時候,就隨時可以離開
死亡醫生飛利普:死亡為什麼不能是一場有型又優雅的盛宴?
  其實書中還是有提出其他幾人對於反安樂死的看法,看完這篇章後,只覺得自己腦中複雜的資訊交錯,很難馬上回答:「我贊成安樂死,抑或是我反對安樂死」,也許生死這件事情,基本上很難用是非兩個論點去看,但仍舊很推薦大家閱後好好思考一番。
第二部分是很多人感興趣,就又不敢直接表達的議題:AI性愛機器人。
  章節開始描述了曾寶儀見到了世界第一具AI人工智能性愛機器人 Harmony的情境,從帶著批判的預期心態前往,卻又意識到自己對她產生了認同感,進而開始思考「愛」是什麼? 以及到底為何人類想要愛上非人類的機器人,要如何證明「愛」的存在?
  其實看了這一整段包含與性愛機器人Harmony的訪談過程,曾寶儀與參與訪問的堂弟對話,我都會有種在與自己傳統思考束縛的衝擊跟拉扯,我們都知道食色性也,卻很多時候台灣舊有傳統教育沒有明確的讓大家可以清楚明辨,性與愛之間的糾葛,但更多的是書中提到的論點:「真正想要的是哪種關係?」
  當然一部好的紀錄片本身,一定會需要有另外一方的意見論點才能圓滿,所以書中也將反對性愛機器人的論點闡述,老實說這樣子的假人與真人之爭,大家仍可以如書中說的,試著聽聽兩派說法,然後找出最符合你認同的思維去評論,民主國家中,這樣的正反方資訊消化吸收能力,很重要的阿(呵呵)。
第三階段旅程,是絕大多數台灣人無法感同身受的議題:美墨邊界難民專題
  這段老實說是我比較無法有同感的議題,關於邊境問題、關於難民以及關於戰爭,所以我選擇心境空白的閱讀著,書中要帶給我們跟著曾寶儀思考:「最想要知道什麼問題?」可以看到邊境環境、戰爭議題、甚至是野外求生,以及平衡紀錄後,曾寶儀眼中看到的愛、勇氣與希望。
  其實看這段的時候,內心是很糾結的,也許是因為書中描述的情境,讓我如果將自己帶入角色之一時,我連呼吸都帶著驚恐與害怕。可能是國境兩端的親人、愛人如何因為想觸摸彼此,卻只能夠透過邊境牆細小的縫隙,僅使用手指彼此觸碰那樣讓我心驚。但我仍很推薦大家閱讀這段,因為這真的是台灣人很難理解的生活歷程,更有機會成為大家靜心思考的起點。
以安樂死開頭,最後一個旅程議題卻使用了永生結尾
  這大概是我目前沒有想過的議題,但如同書中說的,世界上很多具有影響力或是有權勢的人,正在研究著如何長生不老這件事情,書中提到在美國聖地牙哥的長生不老大會,我一開始讀到這篇章時候,還真有點直銷大會感受(請原諒我對直銷的刻板印象),但荒謬感又驅使我繼續閱讀下去,我想知道更多人對於永生的觀點,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想要永生」?
  閱後,闔上書本,為自己泡了杯熱咖啡,我靜靜的想著這本書帶給我的所有,不管是微偏激的安樂死與永生議題,或是我感興趣的AI(性愛這功能可先關閉)以及最讓我觸動內心的美墨邊境問題,我好像可以理解書中作者想說的:這是一趟帶給你思考、直視生命旅程。
  感謝在年末閱讀完這本書,好像能為了紛亂的2021年做個完結,也開啟了2022年的新篇章,今天是下雨濕冷的平安夜,希望大家都能更接近自我、更貼近生命,得到屬於你自己的一期一會生命禮物
avatar-img
13會員
22內容數
步道重度愛好者,希望能一直走著走著到七老八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飛呀飛呀小飛俠 的其他內容
   Netflix製作的新檔韓國實境節目《吃貨與阿毛的逍遙遊The Hungry and The Hairy》,是由韓國演員兼歌手Rain鄭智薰(吃貨)和藝人盧弘喆(阿毛) 兩人一起騎著各式摩托車展開的旅行,第一季有10集,每集約1小時左右,帶著大家前往韓國城市、離島、山上或農村地區,感受不同的摩
因為養了貓,才發現原來家中軟爛的極致角色,不是待業時或下班後及假日的我。 他是15歲大齡帥氣阿伯貓-阿胖,名字由來易懂,就是體型勝過其他貓,食量也是。
  10月初的假期,趁著好天氣也趁著微解封的日子,想著來找條舒適人少的步道走走,想起之前在造橋走了口山步道時,看到附近有條熱門賞桐花的景點-劍潭古道,就決定往造橋前進。   劍潭古道跨越造橋大西村境內的山丘,全長大約兩公里,古道路徑上林蔭扶疏,抵達高處時還能遠眺山與海的景致,聽說正值桐花季時,滿山步
訂做一個自己,你會想成為什麼樣子?   記得某天在竹東瓦當人文書屋臉書上看到了曾寶儀分享會的訊息,突然想起2020年底開播的「我們回家吧」節目,主持人曾寶儀跟著每集嘉賓一起回到她的家鄉,一起品嘗嘉賓家鄉風味,還有那些兒時回憶,更多的是介紹當地新舊交迭的特色店家,大概從那時候開始,開始對於曾寶儀有了不
我們穿了短袖長褲本想去觀霧避避這炙熱的尾夏,還好出發前查了一下觀霧山上的溫度,竟然只有18度左右,直接讓沒帶外套的我們打了退堂鼓。在腦中轉了幾個最近聊到的步道景點,決定前往位於尖石的李崠山步道...
記得去年底疫情加上待業時期,跟著申請了探路客帳號,隨手寫了三篇,盤算著也許就可以這樣開始自己的寫文之路,沒想到變化比疫情數字還快的是,探路客在2021年10月初結束了服務,在所有人忙著將文章搬家的時候,只有三篇文章的我沒有動手,一方面笑著自己疫情時期茫然混沌,說好的產文變成了沒下文,一方面又覺得:「
   Netflix製作的新檔韓國實境節目《吃貨與阿毛的逍遙遊The Hungry and The Hairy》,是由韓國演員兼歌手Rain鄭智薰(吃貨)和藝人盧弘喆(阿毛) 兩人一起騎著各式摩托車展開的旅行,第一季有10集,每集約1小時左右,帶著大家前往韓國城市、離島、山上或農村地區,感受不同的摩
因為養了貓,才發現原來家中軟爛的極致角色,不是待業時或下班後及假日的我。 他是15歲大齡帥氣阿伯貓-阿胖,名字由來易懂,就是體型勝過其他貓,食量也是。
  10月初的假期,趁著好天氣也趁著微解封的日子,想著來找條舒適人少的步道走走,想起之前在造橋走了口山步道時,看到附近有條熱門賞桐花的景點-劍潭古道,就決定往造橋前進。   劍潭古道跨越造橋大西村境內的山丘,全長大約兩公里,古道路徑上林蔭扶疏,抵達高處時還能遠眺山與海的景致,聽說正值桐花季時,滿山步
訂做一個自己,你會想成為什麼樣子?   記得某天在竹東瓦當人文書屋臉書上看到了曾寶儀分享會的訊息,突然想起2020年底開播的「我們回家吧」節目,主持人曾寶儀跟著每集嘉賓一起回到她的家鄉,一起品嘗嘉賓家鄉風味,還有那些兒時回憶,更多的是介紹當地新舊交迭的特色店家,大概從那時候開始,開始對於曾寶儀有了不
我們穿了短袖長褲本想去觀霧避避這炙熱的尾夏,還好出發前查了一下觀霧山上的溫度,竟然只有18度左右,直接讓沒帶外套的我們打了退堂鼓。在腦中轉了幾個最近聊到的步道景點,決定前往位於尖石的李崠山步道...
記得去年底疫情加上待業時期,跟著申請了探路客帳號,隨手寫了三篇,盤算著也許就可以這樣開始自己的寫文之路,沒想到變化比疫情數字還快的是,探路客在2021年10月初結束了服務,在所有人忙著將文章搬家的時候,只有三篇文章的我沒有動手,一方面笑著自己疫情時期茫然混沌,說好的產文變成了沒下文,一方面又覺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命終將逝去,戲裡那些用AI模擬出的美好過去,也許都是使用者想留下的記憶” 這部戲裡不管哪一段AI模擬出來的感情,在我看來都是為活著的人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那個他(她),而這些模擬的意識,我看來這並不是懷念而是一種依賴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以動人的方式刻畫親密關係,尤其是關於分離與失去。本文從精神分析角度深入探討了電影中反映的人生經歷,以及對分離與失去的深刻體悟,特別著重在溫尼考特「過渡客體」的闡述。觀眾在經歷了片中角色的心路歷程後,無不感到深深的共鳴與反思。
Thumbnail
雖然追蹤曾寶儀的podcast頻道很久了,但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書本,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他的以前,他的經過。然後比較多是她怎樣接觸宗教,找到自己的過程。 前面幾頁的文字摘要可以當作座右銘來看,這邊我就不多說。 ch1 生命覺醒的那一年 爺爺從小就是對他們兩姊妹最好的人,會把喜歡的東西留
Thumbnail
人生岔路口的抉擇,有時連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原因。
Thumbnail
近期看到YTR有討論到安樂死的話題 我覺得他的影片真的拍的非常的好,很多都切中社會時事,真心給他一個讚! 回到主題,相信你會點進來看這篇文章,代表你對這個議題是有興趣的。 不管你認不認同安樂死,你一定認同我們肯定不知道在台灣何時才會通過"安樂死",這絕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通過,也許五年,也許十年。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命終將逝去,戲裡那些用AI模擬出的美好過去,也許都是使用者想留下的記憶” 這部戲裡不管哪一段AI模擬出來的感情,在我看來都是為活著的人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那個他(她),而這些模擬的意識,我看來這並不是懷念而是一種依賴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以動人的方式刻畫親密關係,尤其是關於分離與失去。本文從精神分析角度深入探討了電影中反映的人生經歷,以及對分離與失去的深刻體悟,特別著重在溫尼考特「過渡客體」的闡述。觀眾在經歷了片中角色的心路歷程後,無不感到深深的共鳴與反思。
Thumbnail
雖然追蹤曾寶儀的podcast頻道很久了,但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書本,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他的以前,他的經過。然後比較多是她怎樣接觸宗教,找到自己的過程。 前面幾頁的文字摘要可以當作座右銘來看,這邊我就不多說。 ch1 生命覺醒的那一年 爺爺從小就是對他們兩姊妹最好的人,會把喜歡的東西留
Thumbnail
人生岔路口的抉擇,有時連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原因。
Thumbnail
近期看到YTR有討論到安樂死的話題 我覺得他的影片真的拍的非常的好,很多都切中社會時事,真心給他一個讚! 回到主題,相信你會點進來看這篇文章,代表你對這個議題是有興趣的。 不管你認不認同安樂死,你一定認同我們肯定不知道在台灣何時才會通過"安樂死",這絕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通過,也許五年,也許十年。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