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的性別困境:《美國女孩》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每個母親,都曾經是個對未來懷抱著希望的女兒;而每個女兒,則都會把母親視為人生的教材──往往是負面的那種。
  《美國女孩》敘述國二少女梁芳儀,因為母親王莉莉罹癌,不得不從美國回到台灣,然因難以適應環境,加上家中被死亡陰影籠罩,一心想回到美國的她,和母親衝突不斷;爸爸梁宗輝與妹妹梁芳安夾在中間盡力化解衝突,卻無從著力。
  在這個小小的家庭裡共有四人,亦分別各有私下相處的對手戲。宗輝與莉莉無疑是家中的守護者:父親留在台灣工作,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去圓美國夢。然而回來之後,夫妻之間原有的親密已然疏離,莉莉責備宗輝對生活的漫不經心,不願用他枕過的枕頭,責怪他無法了解自己為家庭著想的心意;宗輝則逃避莉莉的病與對未來的不安,拒絕為身後之事溝通,責怪莉莉總是提起這些事。
  我們可以從互動與台詞中得知:堅持美國夢的是莉莉,為了這份堅持,她獨自帶著兩個女兒到美國排除萬難;即使回到台灣,她同樣打算著要換大一點的房子,好讓芳儀和芳安有自己的房間;要化療之前,考慮的是否要等女兒們適應環境;即使與旁人喝下午茶,她還會把宗輝在芳安的炒飯裡澆番茄醬當笑話來講,喃喃地說:「他們要是沒有我該怎麼辦?」
  跟台灣大部分的母親一樣,莉莉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把人生奉獻給家庭的媽媽,即使癌症的陰影籠罩,她也選擇嚥下恐懼,繼續照顧年紀尚輕的孩子,負責大部分的家事,希望家中維持常態;但當病痛的不適和生活的困難一再讓恐懼甦醒時,用言語吐露內心脆弱的訊息,在家人抗拒時以負面情緒勒索,就成為她表達「尋求安全感」的方式,希望家人安慰、包容她的軟弱。然而,無論是同情感受或同理處境,都必須分擔一部分的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加上疾病是身心長期的調整與抗戰,如果當事人未有決心、覺悟,即使是親密的伴侶、親友,也難以負荷不時把「死」當口頭禪的情緒壓力。
  宗輝主要負責的則是經濟,過去與妻女分隔兩地,從不時出差與屋子的狀況可知,他過去的生活都被工作填滿,一家團聚之後,他才開始學習如何照顧、甚至熟悉、親近家人。當莉莉生病,對生活的感知也因病而恐懼失衡,他同樣會抗議,表達「我無法負擔你當下的情緒」;當芳儀問「為什麼不在美國治療」,他會半開玩笑地回答「你真的當我是ATM啊?」我們可以從他的「選擇」裡知道他內心的排序:放下痛苦選擇適應、放下陪病選擇出差、放下出差選擇家人、放下無措選擇堅強。
  「難道我在你眼裡就這麼自私?」
  宗輝與莉莉的爭吵看似劇烈,卻能看到莉莉的發洩當中,實仍帶有對丈夫「願意承擔」的信任,同時也有長期累積的不滿。親職教育向來由母親當「神隊長」,父親願當「隊友」就該心懷感激;在莉莉接受化療的同時,仍做著「神隊長」的工作,同時希望宗輝能立刻成為「神隊友」,將問題一舉解決:包括提供使家人生活無虞的金錢,又能陪伴她與孩子度過生病與適應的難關。
  兩面兼顧是必要的,然而與妻女遠隔數年的宗輝,卻顯得格格不入:工作因SARS遇到困境,不時需要出差;即使在家,也常跟不上莉莉的步調,弄不清楚女兒的愛好與需要──但他還是盡量去做,包括那幾個試圖和緩氣氛、在「可預期」的範圍內誇張情緒與認知的「笑點」。直到確認芳安沒事,他說著「我去接她」卻在樓梯轉角坐下哭泣的一幕,都能看到他的承擔與適應的壓力。
  但他並非不了解妻子的感受。相較於年幼乖巧的芳安,屢屢與母親衝突、開始進入青春期,有了自我意識的芳儀,自然與宗輝有較多的互動,也能從中透露宗輝的認知與想法。
  「在你媽生病之前,她比你更愛美國。」
  「那你怎麼知道我們就想當美國人?」
  或許是久別後才相聚,宗輝較能意識到芳儀已長大,除了依她的意買梳妝台與腳踏車給她,也試圖安撫她對母親總是漫溢恐懼的不滿,學著親近孩子、理解孩子,也引導孩子。照理說,現在能共同生活的父親,就像「未生病前的母親」,可以依靠與信任,但很明顯,數次跟父親談過的芳儀,並沒有放棄想回美國的希望,更沒有放下對母親的怨懟。所以當宗輝看到芳儀衝撞母親的時候,他對芳儀的體罰,不只是站在維護莉莉的立場,更多的是對教養、對親職、對現實的無力與憤怒──畢竟他在妻女回來後才開始學習,同樣累積了過多的挫折與壓力(這也是芳儀兩次被體罰的共通點:理由再怎麼正當,施罰者實則證明了自己的無力教育)。
  這個家中的另一個潤滑劑是芳安。宗輝因現實壓力不得不迴避,芳儀因怨懟而多次頂嘴,身為家中最小的孩子,除了「不讓大人擔心」,芳安幾乎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芳儀有時還要照顧妹妹),往往為了生存需要更貼心、更敏銳。當莉莉跟芳安解釋「紙錢」是為了讓外公外婆在另一頭經濟無虞,芳安天真的回答讓母親的身心脆弱一度得到了安頓:在美國改變的信仰,回到台灣後又恢復了燒紙錢的傳統,換房子的願望難以實現,妹妹的反問點出了現實的困境,同時也從貼心與著想當中,預示了家人之間的依賴,讓莉莉看見自己需要家人,也希望被家人需要──她真正想要的,不只是問題一舉解決,更是願意理解與傾聽。
  芳安是這個家裡的小天使,但小天使同時也會因為討厭番茄醬而挖花生醬來吃,會屢屢忘了帶鑰匙。由於家內母親與姐姐是主要衝突者,芳安必須扮演「有大人心思的孩子」,一如《玩偶遊戲》的主角倉田紗南,卻也很容易被忽視而遭到危險,例如被姐姐關在外面,單獨和養鳥的鄰居在一起。如果不是因為肺炎,在適應與負面情緒中緊繃的家人,很可能會忘記她同樣是需要被照顧與關愛的孩子。
  「你就是希望他們離婚,然後你就可以回美國了。」
  「你知道媽媽愛你,對吧?」
  芳安還是孩子,芳儀則已經成長到有了自我意識;相較於芳儀困在生活裡痛恨自己別無選擇,只看得見無從伸展自我的挫折,芳安卻像冷靜的旁觀者,看見姐姐的自私,母親的軟弱,和她們對彼此的愛。彷彿手足就是這樣,當家人彼此任性賭氣、無法溝通的時候,另一個家人就會試著當傳聲筒、翻譯機和潤滑劑──無論你贊同哪方,或者兩方都不贊同,更或者是如同翹翹板的選擇:芳儀的不滿未必不是芳安的不滿,但當姐姐已經在伸張的時候,芳安就能選擇體貼──芳儀亦然。有時候手足之間,就是這樣各自扮演適合自己的角色,卻未必不羨慕對方的選擇。
  「你到底在氣你媽什麼?」
  「我只是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
  「但⋯…這如果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
  兒女對母親的仰望與依賴,即使長大學習獨立,也難以斷絕,而且會以社會上對母職的嚴苛標準,希望母親「完美」。然而莉莉在成為母親之前,也曾是女兒、曾是做夢的少女。美國夢是由她起始的希望,流利的英語和獨自帶著女兒適應美國的生活是她付出的努力──直到她不得不回來,不得不接受夢碎。莉莉希望女兒「可以更好」,包含了以自己做為標準:我好的地方你要更好,我不好的地方你更要好。但無論去美國還是回台灣,都非芳儀能夠決定。去美國時的芳儀或許正如回來的芳安,努力適應環境,成為母親心中更好的自己(每天背二十個單字、教妹妹英文、成為資優生);但在美國好不容易塑造的自我與建立的人際關係,卻因為母親生病而歸零,她在台灣必須剪掉長髮、穿上齊一的制服,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一落千丈的成績,和被貼上「美國女孩」甚至是「壞學生」的標籤。這些挫折、失落、自我懷疑,在美國經歷過一次,而想來那時母親是最可靠、給予她最多信心的陪伴者;在台灣再經歷一次之時,生病的母親卻成了壓力的最大來源,無法做得「更好」。她不明白母親為何做不到,無法像往常那樣依靠母親,怨懟更使她說不出需要母親,轉而用譏刺與頂撞來發洩。
  「你一天到晚就說你要死。」
  「我不想成為的人是我的母親,她的恐懼使我恐懼,她的軟弱使我軟弱。」
  「你又沒有想好好的活著!」
  或許即使生產、成長、乃至獨立,我們都有一條臍帶和生養我們的母親相連,能感染母親的恐懼與軟弱,這不僅因是愛,更因她始終是孩子堅強的來源;「老是說你要死」和「沒有想活著」甚至「怎麼不去死算了」的潛台詞,都是「我那麼需要你」所以「求你不要死」。
   爆發衝突而對母親潑灑傷害、被父親抓起來痛打的芳儀,終而逃出家門,坐上公車,尋找之前上網查詢到的馬場時,決意去找她美國夢的寄託,找到那匹神似「Splash」的白馬,彷彿只要乘上牠奔馳,就能回到那個「跟現實相反」的美國,就能施展「時間像是暫停了一下下,什麼都不重要了」的魔法。但馬兒左右擺頭的抗拒,讓芳儀在哀求中不得不明白:夢終究虛幻,時間始終前進,現實裡要承擔的一切沒有什麼是不重要的,她無處可逃;即使拚命抗拒現實的韁繩,卻也困在馬廄(學校、台灣與美國不同的環境使之成為「異鄉人」)無法恣意奔馳;她抗拒媽媽,不肯舉步,她此刻無助的眼淚,就是媽媽無助的眼淚。
  莉莉對孩子的愛用恐懼與不確定包裝,再用她的「死」傳達;芳儀對母親的愛用不甘與頂撞包裝,再用她的「恨」傳達。然而當芳儀與芳安為宗輝染髮的笑聲,母女三人在双葉吃冰淇淋、呼吸「加州」空氣的笑容,其實都昭顯了她們內心真正希望的願景,只是不知道怎麼走才能確認找到對方──莉莉的惶懼不安,在看見芳儀被侮辱、被打,毫不猶豫去護著她,和得知芳安生病,張開羽翼為她打算的本能反應裡遺忘,憶起無論如何,她最想做、最該做的是守護她的女兒;而芳儀要回的,或許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美國,而是有媽媽陪伴、發生什麼事都會守護自己、站在自己這邊的生活──電影很巧妙的讓莉莉在「芳儀不在」的家長會裡呈現出來:她們的愛只是因為錯過而看似「不在場」,其實從未缺席。
  所以電影的最後,芳儀要求母親為她掏耳朵──這是一個親密、信任,可以表達依賴與依戀,但又同時不用「看著對方說話」的姿勢。她們談起過去討論過「想變成什麼動物」,芳儀自然是想變成馬,莉莉卻說不記得了,是芳儀說「你說你下輩子想當男生。」這使我想起在電影開頭,宗輝在送芳儀去學校時,芳儀問父親「你不是說你想要的是男生?」彷彿在這一刻,窺見了母女之間某個細微的連結與矛盾:母親莉莉的不如意來自對現實生活的無力感,先是性別限制了她(「下輩子想當男生」幾乎是女生因性別受限、甚至受傷的潛在願望),她把願望寄託在女兒身上,希望她「更好」,卻因為乳癌而不得不中止夢想,對抗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和現實再次摧折她的怨恨糾纏著她;女兒的怨恨則含有母親不滿意自己的人生,強迫女兒完成自己的美國夢與彌補遺憾,卻又因為力不從心而中斷,造成她無法適應的困境──不再需要如花木蘭「代父從軍」,代母圓夢的梁芳儀,無法成為母親心中「更好」的女兒,而期許她的媽媽卻成為現在她不想成為的樣子,造成這種結果的正是母親,她焉能不恨?
  但別人都認為可以做得「更好」,實則已經是她們「最好」的莉莉與芳儀,都必須面對自己、也理解對方的怨,才能真正同理彼此。所以,不再需要宗輝或芳安傳達,莉莉終能說出「媽媽真的好愛你,你知道嗎?」,而芳儀終於可以像孩子一樣直言「你不要死好不好?」
  無論是莉莉或芳儀,她們曾將自己的夢寄託美國,但其實一如生病的芳安解除隔離後說「我想回家」,她們想回的,是過去可以彼此依賴、一起歡笑、好好活下去的家,即使不可期的現實會使夢想消殞,即使疾病與死亡會帶走所愛的人,但相處相愛相爭相恨的當下會留下理解與力量,即使不在場也永遠不會缺席。
    avatar-img
    111會員
    212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偶然與想像》(偶然と想像, 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是我第一次看濱口竜介導演的作品,為三部短片集結,除了片名,角色與情節之間看似毫不相關,導演以大量對白敘事、調度角色之間的關係、情感與意向,卻奇妙的能彼此互文、解讀。
          本文涉及劇情,還請慎入。   由於只有一刷,細節與理解或有錯誤,還請包涵。    
        本文會提及劇情,建議觀賞過電影後再行閱讀。    
        更重要的是,電影看似試圖打破框架,實則是陷入更大的框架裡。   但在那之前,可能要先了解「框架」是什麼,還有因何存在。
      《愛.殺》這部電影看似類別是LGBTQ,但內在劇情是在試圖打破「性向」的界線;說「慾望是最真實的,身體不會說謊,心才會」彷彿要釋放慾望,追求愛,但事實上要面對的是自己內心的渴求。
      從題材來看,《花漾女子》看似是一部強暴復仇電影,核心卻是自咎與贖罪。所以觀看的過程裡,殊無復仇的快感,只有無盡的擔憂;而幾乎、幾乎凱西面對每一位復仇對象,除了懺悔的律師之外,對妮娜事件的回應,對女性的反應,都毫無新鮮感,彷彿從女性的生活片段剪接進去。
        《偶然與想像》(偶然と想像, 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是我第一次看濱口竜介導演的作品,為三部短片集結,除了片名,角色與情節之間看似毫不相關,導演以大量對白敘事、調度角色之間的關係、情感與意向,卻奇妙的能彼此互文、解讀。
          本文涉及劇情,還請慎入。   由於只有一刷,細節與理解或有錯誤,還請包涵。    
        本文會提及劇情,建議觀賞過電影後再行閱讀。    
        更重要的是,電影看似試圖打破框架,實則是陷入更大的框架裡。   但在那之前,可能要先了解「框架」是什麼,還有因何存在。
      《愛.殺》這部電影看似類別是LGBTQ,但內在劇情是在試圖打破「性向」的界線;說「慾望是最真實的,身體不會說謊,心才會」彷彿要釋放慾望,追求愛,但事實上要面對的是自己內心的渴求。
      從題材來看,《花漾女子》看似是一部強暴復仇電影,核心卻是自咎與贖罪。所以觀看的過程裡,殊無復仇的快感,只有無盡的擔憂;而幾乎、幾乎凱西面對每一位復仇對象,除了懺悔的律師之外,對妮娜事件的回應,對女性的反應,都毫無新鮮感,彷彿從女性的生活片段剪接進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夢醒,換來一場空》  歲月如梭,史密斯即將於民國 102 年 (2013 年) 退休。在他的計畫裡,似乎沒有林立蓮和那孩子的存在。退休後他將前往美國找自己父母親,跟一個姊姊都在那兒。早在林立蓮和史密斯結婚後,他們就移民至美國定居了。 史密斯也曾希望林立蓮和那孩子移居到美國,理由是因為先進國
    Thumbnail
    《信念崩潰、勇於面對》 一人做事一人當。習慣獨來獨往,奠定林立蓮韌性。自己碰到難題都自己想,娘家兄弟誰也不能說。因為在家是獨生女,況且事關自己的面子,也要顧及史密斯的自尊。雖然各據一方,他們倆也多不敢造次。這個家幾乎都是林立蓮說了算。人一旦處於劣勢,無辜是最好的盾牌。 台灣一路走來,不管是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看到小芙蓉度家人失敗,忽然驚覺:我們為什麼沒有家人?林小清求佛把自己變成小芙蓉再去度父母和妹妹,阿彌陀佛答應了說:阿彌陀佛二十六願就靠你來寫了。父親一見我就對我說:容兒,你為什麼回來了?父親說過不去見阿彌陀佛,不去極樂世界,是了,這個男人是誰?小芙蓉說:爸爸,我忘了對你說,這是我極樂世界的男朋友,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林嘉玲在導演和商業帝國的交錯背景下,投資方而非醫生的方思語又是什麼樣的神祕魅力人物?林超民的母親葉羽婷是「傳奇」,方思語像神話女神一般神祕存在。擁有商業帝國支持的「婦愁者聯盟」為婦女提供全方位的保護與支持。林超民看不透林嘉玲的潛力,但他已經擁有了一個了不起的計劃,能不能實現,就看林嘉玲的真正能力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嘉玲的媽媽過世了,方思語在治療的過程中,同時也在為自己的遺憾找到了彌補的方法。四年後,方思語與林玉芳相遇,展開一段觸動人心的故事。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含煙回到台灣養身體,臉色愈來愈紅潤,體重也逐漸增加,但卻發現該來的月事卻沒來,難不成懷孕了?她驚慌地告訴阿成,兩人還沒結婚,含煙沒有工作,一旦回美國,恐怕得自費負擔醫療費用,阿成說:「要不你就留在台灣待產,等孩子出生再回來美國?」 含煙驚慌地找母親商量,家裡還有古板的老奶奶掌家,爸爸是德高望重的文
    Thumbnail
    晴天媽媽離開我們,去當小天使了,《隔壁的桌子》Podcast的起點是因為晴天和我媽媽罹癌,共同經歷陪病的心路歷程。本集聚焦以晴天的故事探討照顧者面對台灣孝道的倫理文化所承受的壓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考。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夢醒,換來一場空》  歲月如梭,史密斯即將於民國 102 年 (2013 年) 退休。在他的計畫裡,似乎沒有林立蓮和那孩子的存在。退休後他將前往美國找自己父母親,跟一個姊姊都在那兒。早在林立蓮和史密斯結婚後,他們就移民至美國定居了。 史密斯也曾希望林立蓮和那孩子移居到美國,理由是因為先進國
    Thumbnail
    《信念崩潰、勇於面對》 一人做事一人當。習慣獨來獨往,奠定林立蓮韌性。自己碰到難題都自己想,娘家兄弟誰也不能說。因為在家是獨生女,況且事關自己的面子,也要顧及史密斯的自尊。雖然各據一方,他們倆也多不敢造次。這個家幾乎都是林立蓮說了算。人一旦處於劣勢,無辜是最好的盾牌。 台灣一路走來,不管是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看到小芙蓉度家人失敗,忽然驚覺:我們為什麼沒有家人?林小清求佛把自己變成小芙蓉再去度父母和妹妹,阿彌陀佛答應了說:阿彌陀佛二十六願就靠你來寫了。父親一見我就對我說:容兒,你為什麼回來了?父親說過不去見阿彌陀佛,不去極樂世界,是了,這個男人是誰?小芙蓉說:爸爸,我忘了對你說,這是我極樂世界的男朋友,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林嘉玲在導演和商業帝國的交錯背景下,投資方而非醫生的方思語又是什麼樣的神祕魅力人物?林超民的母親葉羽婷是「傳奇」,方思語像神話女神一般神祕存在。擁有商業帝國支持的「婦愁者聯盟」為婦女提供全方位的保護與支持。林超民看不透林嘉玲的潛力,但他已經擁有了一個了不起的計劃,能不能實現,就看林嘉玲的真正能力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嘉玲的媽媽過世了,方思語在治療的過程中,同時也在為自己的遺憾找到了彌補的方法。四年後,方思語與林玉芳相遇,展開一段觸動人心的故事。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含煙回到台灣養身體,臉色愈來愈紅潤,體重也逐漸增加,但卻發現該來的月事卻沒來,難不成懷孕了?她驚慌地告訴阿成,兩人還沒結婚,含煙沒有工作,一旦回美國,恐怕得自費負擔醫療費用,阿成說:「要不你就留在台灣待產,等孩子出生再回來美國?」 含煙驚慌地找母親商量,家裡還有古板的老奶奶掌家,爸爸是德高望重的文
    Thumbnail
    晴天媽媽離開我們,去當小天使了,《隔壁的桌子》Podcast的起點是因為晴天和我媽媽罹癌,共同經歷陪病的心路歷程。本集聚焦以晴天的故事探討照顧者面對台灣孝道的倫理文化所承受的壓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考。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