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位當了三十幾年媽寶的人來說,母親的離開是此生最大的打擊。
從小,無論遇到什麼事,母親都是我最後一道防線、最後一層溫暖,舉凡買東西買到卡爆炸、被男友劈腿狠甩、在公司當受氣包委屈落淚、生病住院開刀⋯⋯她都用那看似無為而治的教育法支撐著我,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她都在。
直到,有一天,她真的走了,留下一間空蕩蕩的房子,每每經過她的房間,彷彿看到她仍然在一貫坐著的小沙發上看電視、彷彿只要我進去和她訴苦,都會得到一句句的金玉良言,讓我至此解惑。在我終於受不了的那天,找了仲介來估價,準備賣掉從11歲父親離開之後,一直和母親相依相存處處充滿著記憶的房子。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我要這麼快速的準備賣房子搬家,以為我無情,事實是,只要多待上一刻,我都會隨時隨地崩潰無助的無法再如常生活,於是,我一個人賣房子、一個人看房、一個人買房子、最後也一個人搬家。
雖說是一個人搬家,當然還是找了仲介幫忙介紹搬家公司,他介紹了我一位只要把想帶的東西帶走、剩下不想帶走的物品會幫我處理的先生,我就這樣跟著一車家具到了走路應該不到20分鐘的新家。
前幾天有位正在搬新家的朋友問我,是不是搬了一次家之後就不想再搬第二次?的確是。物品斷捨離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容易的,只要評估之後應該用不到的東西我就放在原處,當然包含了很多的過往記憶:紅色沙發是每天晚上看電視躺著的地方,凹陷的座椅是我每天習慣的位置;大大的圓形餐桌是我每天回家後,媽媽會放煮好飯菜要我記得吃的記憶;房間的書櫃是從小到大睡不著時會翻書出來看的寶庫,有姊姊留下來的九歌、爾雅,也有自己的張愛玲、村上春樹;廚房的大同電鍋已經二十年了,蒸蛋、熱飯菜、蒸早餐包子都是它的功勞;媽媽房間的梳妝台有她過期好久的化妝品、捨不得丟的空珠寶盒⋯⋯一點點一滴滴都是回憶,但既然要準備開始自己的新生活,這些都必須要斷捨離。
帶了幾條媽媽的圍巾、自己的衣服鞋子、包了幾個鍋碗瓢盆和捨不得丟掉的書,雖說已經丟了許多,仍然一箱箱的往新家放。打包不是問題,歸位才是大學問,從來沒有擁有自己的家過,以前連房間都是照媽媽的意思擺放的佈置,當把那一箱箱的記憶拆封歸位時,我告訴自己:「以後,你就是一個人了,你不只有這些物品擺放的自主權,這間房子裡的一牆一抽屜、一櫃一格,都由你自己安排,你是這間房子的主人、也是自己的主人。」
我們都是自己的主人,家是我們的避風港,無論在外如何打拚、受到多少委屈,或是周遊列國多久,家,永遠都是我們最後的一道防線,即使現在的家中沒有母親在等我,但我知道她一直都在。偶爾,我會帶著她的手環、戒指、包包、耳環在身上,那是一種安心的感覺,就算已住在新家七年多了,就算這已經不是我和媽媽一起度過悲歡離合的家了,但那一件件從舊家帶來被我擺放在角落、在櫥櫃的物品,仍然滿載著我們曾經有過的記憶,只要我怕我忘了媽媽,只要我怕我腦中對媽媽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就會拿起來翻翻看看,因為我知道,她一直都在,從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