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書》系列劇評寫到現在,角色、劇情、演員都有稍微提過了,今天我們換個視角,改來聊聊視覺呈現的部分吧!
首先,我想先從導戲及運鏡這兩塊討論起。這兩處可說是所有呈現手法裡最容易影響觀劇體驗的部分,想必大家多少有遇過導演用了超奇葩運鏡而導致瘋狂出戲的狀況吧?像我自己就曾經看過一部韓劇會在角色說話時把整張臉塞滿 80% 的畫面,這在感人橋段的時候真的超難入戲的啊!
不過同樣的,今天分享的內容都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我也並非專業背景出身,只是單純針對追劇時得到的感受抒發見解,如有不同意見都歡迎留言或來信給我喔!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導演
《枕上書》的導演是同樣出生台灣的楊玄先生。不過在接觸《枕上書》前,我並沒有關於這位導演的印象,因此這裡就只針對這部作品的幕後花絮及採訪影片內容進行討論。
記得最一開始我會對楊玄導演留下印象,是由於那部講述,他在影片最後作結的一段話直至今日仍讓我記憶猶新。
「我們也可以去思考一下:我這一生走過的情感到底有哪幾段?我做了什麼?我得到了什麼?我現在還能記住什麼?」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你對某些細節還能仔細地回憶起來的話,那個時光都是你將來最值得珍藏的。」
看著眼前這位操著無比熟悉的台灣腔,外表看起來還有些憨憨的大叔導演說著這些感性的話,我也就不意外為何劇版《枕上書》的情感鋪陳如此成功了。
有一位能真正走入故事的導演,才能將劇本中的文字準確傳達給演員及團隊。特別是從採訪當中,我更能感覺到楊玄導演對作品投注的感情並不亞於演員或編劇。他能清楚理解東鳳在愛中的成長跟轉變,知道每個當下該傳遞何種情感,甚至會思考這部作品究竟為自己為別人帶來了哪些意義,這都是深愛一部作品的人才會表現出的態度。
不過,即使導演對作品有著深刻了解,我不否認他仍有掌握不好的地方,因此下面我便分角色及劇情兩部分來談談各自的優缺吧!
▸ 角色塑造
在鳳九與東華兩位主角的塑造上,我覺得導演對東華的拿捏明顯是比較成功的。
所有和東華相關的劇情幾乎沒有不連貫或過於薄弱的地方。無論收與放、神格與人格、冷漠與熱情、快樂與悲傷等極富對比的反差都安排得恰到好處,可以從淡然睥睨的眼中感受到他的威儀,在鳳九面前的撒嬌示弱感受到他的可愛,漫步於碧海蒼靈的單薄感受到他的失魂落魄。
這些情緒及畫面上的鋪排都十分到位,採訪中也能看出導演對東華一角的透徹了解,他知道東華的轉變是在「神格轉人格」的主軸上,也明白鳳九沉曄等人對東華帶來了哪些影響。
然而在鳳九的角色塑造上,導演的引導就變得稍微有些扁平。即便他有抓到鳳九因下凡成長的轉變,也知道鳳九想逃離東華卻因他接近而不知所措,但就如我在所提到,他有點太著重於鳳九要像小狐狸一樣可愛這件事,以致於導戲時也常要求熱巴表現出鳳九的萌或者傻氣。
追求鳳九的可愛並不是 OOC,只是這個設定一但放得過頭,就會導致鳳九的成長線流於薄弱,無法感受到原著鳳九身上堅強獨立的那一面。
其實依我觀劇後的感受,我認為楊玄導演最大的問題是他的導戲方式一直帶著過時的色彩──男主角必須霸氣、主動、具男子氣概;女主角則必須總被保護、傻氣、單純。
因著這樣的觀點,劇中強化了東華保護鳳九、鳳九總被呵護著的父權表現;弱化了原著中鳳九堅強獨立、單靠自己也能活下去的自強意識。
除此之外,在鳳九的情緒引導上導演也沒有做得很好。例如鳳九大婚後回青丘大哭的那場戲,在熱巴哭完後,導演的反應卻是「哭得很漂亮」。這樣只在意畫面美不美而非情緒到不到位的導戲方式,會直接導致演員的表演張力不足。
就拿執導前作《十里桃花》的林玉芬導演作對比好了。林玉芬導演在引導素素被夜華挖掉眼睛的戲中,曾問過飾演素素的楊冪:「妳覺得素素知道這件事(夜華要挖自己眼睛)當下的心情是如何?」
當時楊冪的回答是「害怕」,導演卻回答了她:「不,是震驚,震驚為什麼眼前這個深愛她的人會不相信她。」
單憑這段對話,就能感覺到林玉芬導演對角色的心理狀態捕捉地有多細微,她能深度共情作品中的每個角色,所以知道素素在親眼見證愛人傷害自己的當下,由內而外的震驚遠比單純的害怕要更貼切心境。
不得不說,林玉芬導演真的能把作品的情感鋪陳地很細膩,《步步驚心》和《花千骨》等讓人回味無窮的情感大戲也都是由她所執導。
與林玉芬導演相較,《枕上書》的楊玄導演在情感引導上就明顯來得不足。他的導戲比較著重於外在動作的呈現,而非建立起豐沛的內在情感,以致於許多重情緒的場面張力遠比小說薄弱很多。
▸ 劇情指導
討論完大方向的角色塑造,再來就是針對劇情來討論楊玄導演的導戲成果了。
▫ 傳統老套帶來的尷尬
上段有提到我認為楊玄導演導戲時常會帶著傳統色彩,這個問題也有出現在劇中某些畫面和動作設計上,像東華搬到疾風院後的華爾滋摟抱,那個抬手抬腳的定格畫面我真的看一次就尷尬一次。
第二個案例則是入夢後的滾滾吻。這段劇情中演員的表演其實沒什麼問題,但那個滾過去滾回來的動作本身就非常不自然,更別提同樣俯視的鏡頭還出現兩次,讓整段畫面看起來更加尷尬。
我能理解導演是想放大呈現東華動情後的情感釋放、傳達他的熱情,可是正片的呈現方式反倒給人一種滑稽的喜感,至少我自己從第一次看就完全無法進入這段本該洋溢粉紅泡泡的劇情中。
除了這兩段本應浪漫的劇情外,最後一個略顯過時的案例則是緲落的出場。
在劇中,緲落幾乎每次出場都要伴隨仰天狂笑,這種反派一出場得先大笑三聲的安排放在十幾二十年前或許不會怎樣,可到了現在還繼續照搬,是真的有些過時了。
▫ 拿捏得宜的粉紅泡泡
說了安排不好的地方,當然也要提一些拍得好的案例囉!撇除方才提過的幾個場面,楊玄導演在其他甜蜜劇情的處理還是很不錯的。
其中我最認可的就是他對甜戲的分寸把握,既不會猛發糖導致畫面看起來油膩,也不會鋪陳太少沒辦法讓觀眾感受到愛意。也許就是這樣濃烈適中、循序漸進的撒糖方式,才讓東鳳的 CP 故事看起來更自然吧!
像我自己就很喜歡第三集鳳九做夢的鼻尖吻。說實話,這種在劇情一開始就因為幻想或意外安排的吻戲我都會覺得難以入戲,看起來尷尬不說,也沒什麼劇情推展的重要性。
鳳九作夢的這場戲若單論劇情,的確也不在我的好球帶內,但我私心很喜歡導演打破既有框架,改用磨鼻尖取代吻戲的手法。
這樣的呈現除了保有鳳九夢中的不真實跟少女心外,也側寫了這時的鳳九對風月之事仍然一知半解的童稚(在東華靠近時不會像入夢一樣親回去,而是用鼻尖磨蹭)。這是我認為這個鼻尖吻最巧妙的地方。
東鳳後期滿多的額頭吻也是同樣道理。如果換成其他愛情劇,通常男女主角在一起後,導演就會安排非常多吻戲去堆高熱度。當然這樣的安排會讓 CP 粉嗑得很愉悅,可吻戲一旦安插過頭就會顯得油膩,尤其偶像劇還會講究每個吻都要很特別,如此一來就容易有為甜而甜的刻意感。
不過《枕上書》就完全不會有這種狀況,劇中比較熱烈的吻戲幾乎都是在圓房之前,圓房後親密的鏡頭幾乎都是以輕吻額頭或手帶過,淡淡的甜蜜氛圍反而更真實,也更讓人百看不膩。
(當然這也可能是我更偏好自然平淡的 CP 類型,畢竟還是有看到滿多仙友對過於清水的吻戲打抱不平的 XD。)
▫ 渲染不足的悲情
相較甜戲的適切,我覺得導演在悲戲的拿捏就稍微有點過輕,以致於該渲染的情緒都沒有到位。最明顯就是鳳九受困九曲籠及大婚後失魂落魄這兩段劇情。
相信有讀過原著的仙友都會覺得劇版呈現得差強人意,完全沒有將小說裡鳳九該有的心傷傳達出來,只給人單純把台詞動作照搬到電視劇的過場感。
(關於這部分劇情我會在另一篇討論的文章中詳細探討,這裡就先不贅述了。)
可能就像我前面說的,這是由於導演導戲時太看重演員哭得美不美,才導致情緒渲染力不足。不然反觀東華的悲情戲其實效果就挺不錯的,尤其是青雲殿重逢和開結界前遊走碧海蒼靈這兩段劇情,運鏡和情緒都有很好地傳達出東華的悲涼。
當然這也可能是演員本身實力的問題,不過這部分有在中稍微提過,就不特別說明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連結過去看。
▫ 力度十足的動作場面
再來要提的就是劇中為數不少的武打戲了!剛剛說過林玉芬導演在情感戲的安排最是爐火純青,而我認為楊玄導演把握最好的部分,便是武打戲了。
劇中打戲我最印象深刻的橋段莫過於東華的十惡蓮花境、鳳九的兵藏之禮、梵音谷雙人舞劍及出夢前跟夜梟族(實為緲落)對打這四個場面。
這些場面從場景、運鏡、特效到人物動作都安排地鏗鏘有力,武打時的力度跟氣勢也非常磅礡。
就拿最初的十惡蓮花境為例。東華使劍清完濁息後順勢將劍揮向後方,而後巡視一下附近,再將蒼何往天空一扔,整套動作行雲流水不說,運鏡的切換也打出了有收有放的節奏,再配上蒼何分身的特效,看起來更加震撼。
▌攝影
既然提到了運鏡,再來就專心聊聊攝影這塊吧!這也是從開播到結局都陸續有許多仙友討論的話題,而且評價滿兩極的(搞不好負評還比較多),因此待會我也會針對幾個常被拿來討論的面向,分享自己的看法。
▸ 打光
首先要談的就是幾乎每個仙友都吐槽過的打光跟鏡頭清晰度了。
先論打光的部分,我個人覺得劇中的打光大多還是合格的,至少我們能輕易從色調上獲取時間、場景等背景資訊,能呈現出這些差異,基本就已經不算失敗了。
我想劇裡打光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出在暗場景。像是剛入夢東鳳在水月潭邊的對話、鳳九元神歸位後的告白、星光結界裡的打鬥跟死別等。
這些都是亮度本就偏低的橋段,後製又特別強調暗景氛圍,這在目前觀眾普遍會調暗 3C 螢幕亮度的情況下,真的很難看清楚畫面發生什麼事。
(像我寫分析文要截圖的時候,這幾個場景的圖我都必須先加亮 40% 再傳上來 XD。)
除了光線,劇中另一個常被觀眾調侃的就是過於清晰的畫面。大約是因應拍攝技術提升,《枕上書》正片中每個畫面都「非常」清楚,連演員臉上的毛細孔都能看得仔仔細細的程度。
如此清晰的鏡頭會讓演員臉上的瑕疵被放大,並容易讓皮膚顯得蠟黃,重視顏值的觀眾可能就容易有不好的觀感。或許也因為這樣,才有許多人認為花絮的畫面要比正片唯美。
不過我覺得清晰倒不見得全是缺點,畢竟畫面清晰,細節就看得清楚,尤其像東華這樣高冷的角色,更要透過細緻的鏡頭才能捕捉到演員的微表情。
而且另一方面,清晰的畫面也會讓觀眾更容易注意到場景、道具、特效等設計物的細節,這在細節安排極其細膩的《枕上書》中更是重要。若不是透過清晰的鏡頭拍攝,這些細節就會像花絮一樣被模糊掉,不但可惜了劇組的安排,也沒辦法讓觀眾在 N 刷時尋找各種彩蛋了。
(如果有讀者對劇中有哪些細節感興趣的,可以翻閱這篇文章。)
因此,我並不認為《枕上書》使用過度清晰的鏡頭是失敗的決定。它的確有呈現不好的地方,可對我這個追劇不單只欣賞演員顏值,更會觀察細節的觀眾而言,《枕上書》可以說徹底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如此充實的觀劇體驗是我不曾在哪部戲體會過的,所以比起抨擊那些不足之處,我寧可選擇著重它帶給我的充實。
▸ 運鏡
攝影除了靜態的畫面呈現,動態運鏡也相當重要。而就像我上一節提到過的,光是劇中為數不少的打戲都能做到場場精彩,不難想見這部戲的運鏡有多專業。
這裡我就截幾個自己滿喜歡的運鏡手法來分享,有興趣的大家可再自行翻閱正片觀察喔!
▫ 天地共主的倨傲
第一個是劇中用了不少特殊鏡頭去呈現東華身為天地共主的氣勢。
例如透過人數多寡、動靜、色彩的對比,配上東華緩步移動的鏡頭,讓進場的畫面顯得更有魄力;
或是透過仰視的鏡頭將東華睥睨天下的倨傲呈現出來。
▫ 八荒絕色的美
再來就是當鳳九進場時,會透過慢放的鏡頭表現出她的美。
因為《枕上書》的視角主要安插在鳳九身上,加上她活潑的性子太過顯眼,觀眾其實很容易忽略鳳九身為四海八荒第二絕色的事實。
不過劇中很聰明地在初見時會透過慢動作將這個設定隱晦呈現出來,雖是偶像劇常見的運鏡手法,但不得不說,這些運鏡配上熱巴的顏值是真的很有說服力啊 XD!
▫ 孤寂的悲涼
最後就是當劇情需要呈現角色孤獨而脆弱的一面時,會將鏡頭拉遠、縮小角色比例,透過人景占比的顛倒,將淒涼感傳達出來。
以場景為主的遠鏡頭除了能凸顯角色的渺小,也能順勢將細節埋藏於佈景之中,達到豐富劇情的效果。
像是東華思考凡間記憶時,眼神望向的地方是芬陀利池(池中種植著人心所化的白蓮,其中包含凡人之心);遊走碧海蒼靈時,可以發現裡頭的布置跟大婚前一模一樣。這些細節都只有在遠鏡頭之下才得以被發掘。
其實運鏡在戲裡是特別容易被忽略的一環,大部分人追劇時首先注意的會是劇情、角色、演技,而後是服裝、場景、道具或甚至配樂,動態的運鏡卻很少有人提及。
可仔細一想,這樣不常被人注意到的技巧反而是戲劇呈現最重要的關鍵。如果運鏡不好,就算劇情好角色好,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不適的觀感。像有些導演會為求混亂感而不停搖晃鏡頭,反而讓人看得眼花;還有一些較著重武打的戲劇在打戲上卻完全感受不出力度,這也很容易讓觀眾沒有代入感。
今天之所以特別聊到這塊,也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感受到這部作品運鏡的用心。一個好的運鏡可能不會讓你有所察覺,一個壞的運鏡卻足以破壞掉整個追劇體驗。
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感謝《枕上書》的攝影團隊給了我們這麼優秀的成果!每次隨著運鏡和 BGM 沉浸在劇情之時,真的有種身歷其境的快感,也很期待他們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
- 更多《三生三世枕上書》系列文章 ↗
- 索取劇本檔案 or 詢問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