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人生是一種邏輯構造物?

如果對於眾多事物以某種方式所做的共同運作,我用一個名稱給予名相,同時,對於眾多事物,基於一個標籤加以分類所做的抽象物,也用一個名稱稱呼,這兩個名稱所代表的物,我可以把它們稱為邏輯構造物(logical construction)
前者像是某個歷史事件,例如北美淘金熱;後者像是你我現在使用方格子裡,它計算出來的閱讀時間,基於多數閱讀者的資料所估算出的,不是一個特定的人,而是抽象的人的閱讀時間。
伯蘭特‧羅素所提的這個概念物,直覺上我很容易就能對它有充盈的掌握感。
彷彿,只要是許多單一的物體,無論是多個分類的共同協作,或是同個分類下,大量同一物種集合而出,就可以稱做邏輯構造物。之後,也好似我可以把這種存在智性思考中的抽象物,與一眼望去真實得無法懷疑的單一物體,區別得涇渭分明。
不過,我眼中那張木頭製成的,乾淨實用的椅子,如果看成樹木的細胞,或者再小一點,細胞的原子層級的組成,透過一定的方式共同運作,成為一張椅子,那麼這樣一個單一物體,會不會也能該當要件,而成為一種邏輯構造物呢?
如果邏輯構造物的要件不做修改的話,應該只能肯定了吧。
所有的事件或物體,都是「某個什麼」的邏輯構造物:假如能找到那個「什麼」最小單位的存在的話。
在此之上的物,任憑我看它多麼真實,其實都是我自己的直覺把這個概念物,當成千真萬確的存在。
於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慮,不一定是我自己那麼相信的具體。比起毫不保留地固著在那時的確定感,不如繼續旁敲側擊,看看構成這個東西的,更小的東西是些什麼,以及裡面運作的關係式是什麼。
窮盡一生也或許難以究竟,我覺得讓「追求」的浪漫,成為人生這個邏輯構造物的成分與運作方式,是個良好的忘憂方式,或許更勝杜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