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色身是需要有智慧,才能調理得好....」
這是一句,可能是對,
但也有點莫名其妙的話。
既是有色之身,
自然是隨因緣生滅的。
如何算是調理得好?
何來算是調理得不好?
.
心的覺性,
既不在外求,也不在內求。
如何,求之?
既是本有,何用求?
.
闇藏著,我心燈未明,
虛夢中,吾妄想紛飛。尋啥?
.
.
avatar-img
8會員
109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o.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等待‧‧‧有時,很苦。 但,其實苦的是“恐懼未知”。
有人說, 我們必須先要在不喜歡的領域成功, 然後才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喜歡的事情。
前方的道路 等著我們邁步
成佛,是一條有去無回的不歸路, 準備好了嗎?
樹皮, 像老人的歲月痕跡裡, 充滿著經驗智慧。
時間會改變很多東西, 總有一些堅持會被利益所打敗。 亙古不變的,真的存在嗎?
等待‧‧‧有時,很苦。 但,其實苦的是“恐懼未知”。
有人說, 我們必須先要在不喜歡的領域成功, 然後才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喜歡的事情。
前方的道路 等著我們邁步
成佛,是一條有去無回的不歸路, 準備好了嗎?
樹皮, 像老人的歲月痕跡裡, 充滿著經驗智慧。
時間會改變很多東西, 總有一些堅持會被利益所打敗。 亙古不變的,真的存在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曼婷學姊,昨晚諮商的催眠治療有成功嗎?」 這日中午吃便當時,譚若櫻關心問著余曼婷前一日去諮商做催眠治療的結果,當然也是譚若櫻對催眠治療很感好奇。 「沒有成功。」余曼婷苦著臉搖搖頭。 「妳們剛剛是在說催眠嗎?曼婷妳的諮商師會做催眠的意思嗎?」 正當譚若櫻要出言安慰時,先吃完便當的王大年驚訝搶
Thumbnail
持續紀錄時間運用方式,也漸漸觀察到一些模式。 清晨是腦袋最清楚的時刻,也是獨處的時機,我喜歡在這段時間寫字和自己對話,這時是靈感最為充沛,時常能想出許多想要嘗試的事,感覺躍躍欲試!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來,就在你的選擇之中,就在你的心裡。相隨心生,緣由心定,緣起於心,而修於心。
試著選了一個吸睛的標題, 不過每個當下不就是這樣的嗎,這個想法來自某個時刻我心裡的念頭, " 一定有什麼好的,只是我還沒發現而已 " 我長時間一直習慣去注意壞的不好的, 跟著腦去沉浮在負面的思緒潮裡, 我不是要講腦是個壞東西, 但依我的經驗,自己的思考確實大多數都以"負面的"為終點在運轉
今天來點雞湯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 「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時期 日復一日做著一樣的事 年復一年過著一樣的生活 現在做的事,是我想要的嗎? 我是否在浪費時間? 如果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成果,怎麼辦? 漸漸地,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裡 哪裡看起來都一樣黑,一樣沒有意義 不禁懷疑人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
Thumbnail
「曼婷學姊,昨晚諮商的催眠治療有成功嗎?」 這日中午吃便當時,譚若櫻關心問著余曼婷前一日去諮商做催眠治療的結果,當然也是譚若櫻對催眠治療很感好奇。 「沒有成功。」余曼婷苦著臉搖搖頭。 「妳們剛剛是在說催眠嗎?曼婷妳的諮商師會做催眠的意思嗎?」 正當譚若櫻要出言安慰時,先吃完便當的王大年驚訝搶
Thumbnail
持續紀錄時間運用方式,也漸漸觀察到一些模式。 清晨是腦袋最清楚的時刻,也是獨處的時機,我喜歡在這段時間寫字和自己對話,這時是靈感最為充沛,時常能想出許多想要嘗試的事,感覺躍躍欲試!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來,就在你的選擇之中,就在你的心裡。相隨心生,緣由心定,緣起於心,而修於心。
試著選了一個吸睛的標題, 不過每個當下不就是這樣的嗎,這個想法來自某個時刻我心裡的念頭, " 一定有什麼好的,只是我還沒發現而已 " 我長時間一直習慣去注意壞的不好的, 跟著腦去沉浮在負面的思緒潮裡, 我不是要講腦是個壞東西, 但依我的經驗,自己的思考確實大多數都以"負面的"為終點在運轉
今天來點雞湯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 「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時期 日復一日做著一樣的事 年復一年過著一樣的生活 現在做的事,是我想要的嗎? 我是否在浪費時間? 如果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成果,怎麼辦? 漸漸地,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裡 哪裡看起來都一樣黑,一樣沒有意義 不禁懷疑人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