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你是否絞盡腦汁,尋求心中的那一盞明燈,指引著自己走出陰霾。快樂的祕密並不在於尋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於培養少欲的能力。從以下著三個問題:「什麼事使我感動?什麼人使我羨慕?我對自己滿意嗎? 」去認識自己。明白人的一生是要追求統合,回歸最原始的和諧狀態。
keyword:哲學諮商、認識你自己、生活的意義、回到原點、憂鬱、關懷、陪伴、活得自在
你/妳曾經徬徨無助,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如何走嗎?有此困擾者,總是絞盡腦汁,尋求心中的那一盞明燈,指引著自己走出陰霾。可是,與其求助於人,倒不如反求諸己。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解答卻在心深處。其實,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會找到屬於自己未來的出路 。
遇見蘇格拉底
2007年,因緣際會逛了一趟誠品,讀了由丹.米爾曼(Dan Millman)編著的一本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 a book that changes lives)》,書內作者提及蘇格拉底教他學習如何生活,舉凡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規,掌握某種看待世界的方式,清醒地過著單純、快樂、不複雜的生活,以及「快樂的祕密並不在於尋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於培養少欲的能力。」短短的一段話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一點都不簡單。
2016年,因課程的關係,與學生一同觀賞,一部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改編而成的電影。在這之前,筆者已連續看了好幾回,之所以將它作為課程的一部分,實乃因為與《蘇菲的世界 》有相同的style,有著「哲學諮商 」的處理軌跡摻雜其中,合符課程目標。該書的主要內容描述一個名叫蘇菲的女孩,接連不斷的收到來自神秘哲學家艾伯特的信,所有信件內容皆為各種哲學理念、思想,而蘇菲也逐漸成為神祕哲學家的筆友。在此時,她也開始思索世界各地哲學所探討的問題,並且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如何開始運用自己所學的哲學知識。
讓學生能思索什麼才是「真實的自己 」。與其擔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夢,或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抑或是像蘇菲一樣,像愛麗絲般去夢遊仙境,或者自己單單只是一個思想體,只有精神,沒有實體,並非真實存在?然而,這似乎彷彿是永遠解不開的謎團?其實,如果沒有接觸到這本書,或許有些人永遠會跟書裡的人物所說的一樣:「將這個世界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而體會不到這世上的驚奇與美妙 。」因為我們總是太依賴「習以為常」,平凡的生活、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生活無趣的思考讓人生受到了限制。
筆者試著從這其中讓學生想像自己就是那充滿好奇的蘇菲,以及「腦中存有多餘的垃圾,無法敞開心胸接納自己心中真正的聲音和感覺」的米爾曼,進而學習蘇菲將《蘇菲的世界》的神秘哲學家當成啟蒙自己人生的老師,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著來自哲學家拋出的各種問題。還有,一同進入電影劇情,將主角米爾曼視為己,一同解決所面對的問題,也是課程的另一個目的。
「我體認到,我在那些年中一直沈睡著,只不過夢見自己是醒的──直到遇見待我亦師亦友的蘇格拉底。從此,我的世界再也不一樣了。」米爾曼如是說。
米爾曼曾經因不停的練著沒有人能完成的三空翻與漫不經心的練習,被教練訓斥要他別折斷自己的手,以及乾脆放棄資格別在練習了。米爾曼第一次運用了集中的技巧,漂亮的表現了一連串的鞍馬動作,震驚了教練及隊友;第二次,與蘇格拉底一同爬山後,體現「人生的重心不應在終點,而在到達終點前的過程」,回到體育館,在隊友及教練面前上了吊環,表現超越以往。第三次,不因車禍而與奧運金牌失之交臂,因為領悟了時時刻刻不平凡(There's never nothing going on, there are no ordinary moments.),才能上了吊環後,蘇格拉底的聲音在他腦海裡響起:"你在哪裡 ""此地 "(Here);"現在是什麼時候""此時 "(Now);"你是什麼""此刻"(This moment)。終於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金牌到手。
認識自己
「認識你自己 」,這句鏤刻在特爾斐神廟上的名言,曾賦予了蘇格拉底一種深沉智慧的目光。而今,蘇格拉底的證明則向我們開啟了一扇智慧之門:許多時候,認識自己,或者認識真理,都是從認識自己的無知開始的。
要認識自己,臺灣大學哲學系傅佩榮教授提出三個問題:「什麼事使我感動?什麼人使我羨慕?我對自己滿意嗎?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可以突顯出一個人的個別性和獨特性。
首先,別人做了某件事情讓我覺得感動,不代表我也必須去做相同的事情,但是至少我會知道自己在何種情況下,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這就是「凝聚焦點」。
問自己:「什麼事使我感動」,藉此找到明確的焦點。把事情綜合起來,就可以知道自己在知、情、意三方面有什麼樣的性向,因為能夠使我感動的,必定是自己內心所嚮往的事情。有時候我們甚至可能對自己說:「如果我能做得和他一樣,我就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意。」而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設法「對自己滿意」。
其次,我們詢問:「什麼人使我羨慕」時,就是要選擇典範作為效法的對象,循其腳步前進。看到年輕人崇拜偶像的時候,沒有必要去責怪他們,也不需要過度擔心,因為羨慕的對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並且心中有一位值得羨慕的對象,生命也會比較有方向感,知道自己該往哪一條路走。
最後,對自己滿意嗎?大部分的人對自己是不滿意的,因為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已經感到滿意的話,似乎就表示他這一生到此為止,再無所求。然而當我們說「對自己不滿意」時,應該要考慮到:是否理想訂得太高,與現實脫節?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了解:理想一定要建立在現實上,如果完全脫離現實,則理想只是空談而已。所以,想以某一個目標作為自己的理想時,首先應該思考的是:我的現實條件是什麼?譬如想當律師,就得先喜歡法律以及複雜的推理過程,並且要有善辯的口才。如果這些都具備了,才有條件以「成為律師」作為自己的理想。再如現在覺得不快樂,就可以問自己:「過去我什麼時候快樂?為了什麼事快樂?」接著,進一步分析:「過去的快樂是什麼樣的情況?哪些條件促成了這樣的快樂?」然後再問:「現在同以前不一樣了,那麼我現在有沒有可能再重複那些條件,或者是把那些快樂的條件轉變成為現在可能的條件?」如此一層層抽絲剝繭,就比較容易找出關鍵所在,並且能夠想到務實的辦法。
人生需要回憶,如此才能對未來有所憧憬,否則瞻望未來會覺得很模糊。「人有未來」,主要的目的在於: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所以要努力在將來讓自己變得更好。所謂「變得更好」,就是要活得更充實。
許多人活在世間並不快樂,最近有一項統計指出:高達26%的年輕人考慮過要自殺。然而一個人為什麼會想自殺呢?根據美國的研究,自殺者75%以上都是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因此,碰到一個覺得活著沒有意義的人時,就要請他思考:在過去的時日中,什麼時候曾經感覺活得有意義。
關於生活的意義 ,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屬於心理學,可以作為參考。依據佛朗克(Frankl)解釋認為:人在出生時會放聲大哭,是因為離開了母親的子宮。在母親的體內,是平靜安詳的,一旦脫離母體,人就無所依憑 。
人的一生,一直都在尋找一個能夠讓自己感覺同樣平靜安詳的環境,這個環境能夠讓我們好像回到最原始的狀態一樣。換言之,人生走這一遭的目的,就是要「回到原點」 。當然,母親生產的過程只是一個象徵,每一個人所要回歸的,並不是擁有身體的母親,而是指真實的、永恆的生命本身。藉由此一象徵,可以明白人的一生是要追求統合,回歸最原始的和諧狀態。
活得自在遠離「失智」
在神經內科醫師多次門診,分別就失智病人 的病史、用藥紀錄、家族病史等進行瞭解,還作了驗血、腦部的核磁共振(MRI)掃瞄、簡短智能評估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臨床失智症評分量表(CDR)等。經過1個月,醫師根據檢驗結果告訴他們,該病人除了輕度失智症屬於失智症中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還有憂鬱症狀 (depression)及其他精神症狀譬如: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等。
失智症與憂鬱症在臨床上都會出現情緒低落或記憶力衰退,甚至產生精神病症狀,因此常容易被混淆。失智症可能會出現「被偷妄想 」、「重複發問 」,例如常容易忘記將東西放置於某處,而妄想被他人偷走;憂鬱症則容易出現「虛無妄想」、「被害妄想」等,且變得少笑、不愛出門、憂鬱情緒、焦慮不安、胃口變差也睡得不好,容易在情緒不佳的情況下,作出錯誤的決定,例如自殺輕生的舉動等。
簡單來說,支持憂鬱會造成失智的證據比起失智會造成憂鬱的證據多一些,但因為這兩個病症的發展都是比較慢性的,所以很難斬釘截鐵的說哪一個病症先發生。但從一些長期追蹤的研究中,會發現如果在年輕的時後就罹患憂鬱症的人比起沒有憂鬱症的人,年老時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是兩倍之多,顯示憂鬱症是失智的風險因子之一。
有研究顯示,失智症患者展現類似憂鬱的行為,其實只是缺發動機,而並非真正的憂鬱。所以,免對這樣的狀況,應該要採取不同的因應措施,例如透過特別設計的活動,提升他們參與的動機。
不過其實多數的長輩不會失智、也不會憂鬱,那情緒是否也會對於他們的認知能力造成影響呢?在國外有長期追蹤的研究發現,幸福感的變化能夠預測認知功能的退化,幸福感越高的年長者,認知功能比較不會退化,反之亦然。
關懷、陪伴、規律生活是良藥
當所有人要關懷另一個人時,必須能理解他跟他的世界,彷彿就身在其中。所有人必須能用他的眼睛觀看他眼中的世界,以及他是如何看待自己。不光從外在以抽離的方式觀看,彷彿他是個標本似的,還必須能在他的世界中與他同在,進入他的世界以便從內在感受生命對他而言是什麼樣子、他努力想成為怎樣的人,以及他的成長需要什麼。
陪伴,是一種情緒共振的狀態,若你投入心力專注的陪伴一個人,你是不可能不消耗情緒能量的。陪伴,絕對不是無所事事的待在另一人身旁。陪伴,是一種承接住對方狀態的過程,讓對方感受到自己並非獨自一人,而是有人安穩、沉靜的陪在身旁 。
活得自在 就是「好好活著,好好生活,你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愛,會讓人從垃圾變好;不愛,再好都會變垃圾;愛不是一場比試,難過就說吧,想念就表示吧,在乎就讓對方知道吧;每個人最後都要學會和自己相處,很多事終究得自己解決;孤獨是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因為你不可能被所有人認同、喜歡與理解,但也不能因而去排斥、抵抗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