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談「心智」的發生與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心智」指一個人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用以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像、假設、推理,而後根據指導其行為。各種念頭思緒、渴望慾念、幻象也因而衍生並影響行為及情緒。

圖檔/pexels.com

圖檔/pexels.com

「心智」的發生


你曾經沐浴在光明之中,曾經在最簡單的事物中找到喜樂──回到嬰兒時代。每個嬰兒都活在明亮的花園中,直截了當地感受一切,不受任何思緒的欺瞞,沒有信念,沒有詮釋,而且不下判斷。你開始思考,開始替事物命名並知曉事情時,就『墮落』了。心智的誕生就是感官知覺的死亡。

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的電影小說裡,蘇格拉底在丹成為勇士的過程中,關於「心智」有很多的溝通,而「心智」的發生從我們出生就開始了。


體操、性、電影,你並沒有在享受這些事物,你只是上了癮,無法自拔。你用它們來規避你混亂的內在生活,也就是你稱之為心智的那一大堆懊悔、渴望和幻想。

隨著我們的成長,從家庭(父母)、學校(老師)到進入社會工作(主管/老闆),從小到大這一路所接觸到的,都使我們知曉與分辨很多人、事、物,有了是非、好壞、對錯...等判斷,逐漸發展出目標與夢想,而這些都「心智」所帶來的後遺症,小說及電影裡,蘇格拉底就是這麼點出丹的問題,現實中的我們也同樣碰上與丹類似的議題,但自己卻不自知。


如果你怎樣都無法停止去思考數學題目或電話號碼,或者老是不由自主在想一些惱人的思緒或記憶,這就不是你的腦子在運作,而是你的心智在漫遊。

覆蓋在知覺之上的「心智」讓我們看不清自己、又讓我們自相矛盾,如果觀察一下自己的腦子,就會發現這個腦子幾乎無時無刻都在說話,說著剛剛事情如何又如何,身邊的人怎樣又怎樣......等思緒,看到什麼或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一下子要我們及時行樂,接著有說這樣會樂極生悲,反反覆覆,停都停不下來,這也是小說中提到的"心智在漫遊",但這對我們人生有什麼影響?

圖檔/pexels.com

圖檔/pexels.com

「心智」的影響


你是被自己的幻象所俘虜,你對自己和這世界懷有幻覺。你看不見自己的囚籠,因為柵欄是無形的。

過去我經常需要協助企業規畫管理階層的客製訓練方案,曾有個科技業的案子從組織、人員現況確認到集結多方講師、教練,花了幾次的專案會議及幾天的提案製作,嘔心瀝血完成企畫書,對成交也就抱有很高的期待,在最後關卡剩二家比案時我的老闆、核心講師、教練都到場了,但最後居然落敗了,結束後整個團隊氣氛低迷,講師認為是我們對客戶的掌握不足,身為PM的我面對高度期待(陷入欲求)卻失敗讓我自責、低潮了好一段時間(糾結情緒),而後只要有類似主題需求的客戶,我就會想起這次的經歷(回憶過往),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也更小心翼翼深怕再次重演(恐懼未來),一直到類似的主題有了客戶成交。


在每個地方,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都住著迷惑的心智,正在作痛苦的追尋。現實永遠無法和他們的夢想契合;幸福就在轉角處,他們卻從來沒有走過那個角落。

以我的經驗為例,來談一下「心智」最常影響我們的四種負面狀態

1.落入自我導航迷惘

→嘔心瀝血完成企畫書,自然而然地陷入對成交的渴望與業績目標的追求

2.與情緒糾纏影響身心

→失敗讓我自責、低潮,當然也會影響工作的熱情與動力

3.回憶過去或恐懼未來以致裹足不前

→有類似主題需求的客戶,就會想起失敗經歷,沒有把握、擔心再次出狀況

4.陷入欲求幻象患得患失

→要求自己每次客戶的提案拜訪都成功,只有達到業績目標才能展現我對公司的價值


你不能屈服於你的夢想,永遠得不到的事物已經淹沒你,這是控制慾,接受事實,明白你無法掌控天意,你還是獨一無二的人。

試想,當你若曾發生過上述四種狀態中的某項後,你的腦子是否曾跳出“這樣是不對的、為何我總是做不好”的思緒。「心智」對我們最大得傷害,就是讓我們容易陷入追求幻象或渴望中,以致落入是非、好壞、對錯...等等的評價,一但我們有了挫折、產生困難,內心就開始產生罪惡感與負面情緒,週遭的人若也對我們貼上某種標籤時,也就更容易使我們這麼解讀自己,若是有幸獲得成功達成目標,只覺得自己應該還可以再更好,接下來又會開始忐忑不安、患得患失的迴圈裡。


你如果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受苦;得到不想要的東西,也會受苦;就連得到你正好想要的東西,仍然會受苦,因為你無法永遠擁有它。

“丹:「我奪金才會快樂」,這是我的夢想,我認為有夢才美”,但真的是這樣嗎?這次得到金牌了,那下次呢?

以前工作時,每次提案我也常會陷入只有成交才會快樂,過程只記著客戶的難纏與忐忑不安的情緒,遺忘了當客戶聽到規劃想法時那期待的眼神、企劃製作客製方案時每一次挑戰的樂趣,若能知覺自己心智狀態,回到當下,不評價自己,克服迷亂的「心智」,享受過程就能讓自己時時感受快樂。




文中摘句來源: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Peaceful Warrior) 電影及同名小說(作者/丹.米爾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ly Yang 人生引導師的沙龍
6會員
6內容數
我喜歡看畫展,是從高中時期所學而維持的一個興趣,並非是去專研畫家或作品的手法,而是以當下的心境去欣賞畫作,也從畫中帶給我的感受去思索人生的意義,在這裡跟讀者朋友一起分享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中最常被關注的「情緒」議題,蘇格拉底說我們在出生後就開始知曉及分辨很多東西,並對每個發生的人事物開始產生好壞、善惡、對錯、興趣喜好...等,無論發生了什麼,你的心智就開始產生思緒與情緒(感受),同時間你的反射性言語與行動就跟著反應,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
Thumbnail
生活中最常被關注的「情緒」議題,蘇格拉底說我們在出生後就開始知曉及分辨很多東西,並對每個發生的人事物開始產生好壞、善惡、對錯、興趣喜好...等,無論發生了什麼,你的心智就開始產生思緒與情緒(感受),同時間你的反射性言語與行動就跟著反應,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
Thumbnail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心智」指一個人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用以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像、假設、推理,而後根據指導其行為。各種念頭思緒、渴望慾念、幻象也因而衍生並影響行為及情緒。
Thumbnail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心智」指一個人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用以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像、假設、推理,而後根據指導其行為。各種念頭思緒、渴望慾念、幻象也因而衍生並影響行為及情緒。
Thumbnail
要打破舊自我的習慣,你的思考必須凌駕你的生活環境,必須超越已經記憶在身體裡的感受,並以一個新的時間線來生活。 如果你想要改變,就必須在心裡預想一個理想化的自我,一個你可以仿效的良好模範,不同於存在於你目前所處的環境、身體和時間裡的那個「你」。 目前神經科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腦的組成反映的是我們所知
Thumbnail
要打破舊自我的習慣,你的思考必須凌駕你的生活環境,必須超越已經記憶在身體裡的感受,並以一個新的時間線來生活。 如果你想要改變,就必須在心裡預想一個理想化的自我,一個你可以仿效的良好模範,不同於存在於你目前所處的環境、身體和時間裡的那個「你」。 目前神經科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腦的組成反映的是我們所知
Thumbnail
人類嚮往的內在心靈探索,在於尋找人活在世界上的意義與目的。 所有的探索過程,也許是面對現實生活無數個挑戰,產出迎面而戰的勇氣,最後都將會成為英雄式的心靈成長旅程,不在於打贏了多少外在爭戰,而是最終是否戰勝了自己。
Thumbnail
人類嚮往的內在心靈探索,在於尋找人活在世界上的意義與目的。 所有的探索過程,也許是面對現實生活無數個挑戰,產出迎面而戰的勇氣,最後都將會成為英雄式的心靈成長旅程,不在於打贏了多少外在爭戰,而是最終是否戰勝了自己。
Thumbnail
在我們能夠正確、適當的運用理性思維的時候,我們的心智自然是威力無比、讓人類足以感到自豪的強大工具。然而,過度強調「思考」的結果,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是極具破壞性的: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在控制自己的心智,反而是被自己的心智所控制了。於是,就像成了癮一樣,人們無法在任何時候讓自己停止思考,不斷地回憶著過去
Thumbnail
在我們能夠正確、適當的運用理性思維的時候,我們的心智自然是威力無比、讓人類足以感到自豪的強大工具。然而,過度強調「思考」的結果,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是極具破壞性的: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在控制自己的心智,反而是被自己的心智所控制了。於是,就像成了癮一樣,人們無法在任何時候讓自己停止思考,不斷地回憶著過去
Thumbnail
我們曾經可以將更多的金錢與精力,投注在終結這樣無止境的迴圈;我們憂心著如何老去,卻不顧孩子怎麼長大。
Thumbnail
我們曾經可以將更多的金錢與精力,投注在終結這樣無止境的迴圈;我們憂心著如何老去,卻不顧孩子怎麼長大。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傾聽自己的內心,聽聽你的心智在說什麼;,察覺自己心智的聲音,像旁觀者一樣的聆聽,但不做任何批判。直到你的心智能有片刻安靜,直到它願意閉嘴。
Thumbnail
傾聽自己的內心,聽聽你的心智在說什麼;,察覺自己心智的聲音,像旁觀者一樣的聆聽,但不做任何批判。直到你的心智能有片刻安靜,直到它願意閉嘴。
Thumbnail
你是否絞盡腦汁,尋求心中的那一盞明燈,指引著自己走出陰霾。快樂的祕密並不在於尋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於培養少欲的能力。從以下著三個問題:「什麼事使我感動?什麼人使我羨慕?我對自己滿意嗎?」去認識自己。明白人的一生是要追求統合,回歸最原始的和諧狀態。
Thumbnail
你是否絞盡腦汁,尋求心中的那一盞明燈,指引著自己走出陰霾。快樂的祕密並不在於尋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於培養少欲的能力。從以下著三個問題:「什麼事使我感動?什麼人使我羨慕?我對自己滿意嗎?」去認識自己。明白人的一生是要追求統合,回歸最原始的和諧狀態。
Thumbnail
在人生當中,我們必須不斷做出抉擇。在每次抉擇時,我們或許會想多了解自己以及眼前的情境,再根據這些了解做出行動,並預測這些行動將帶來什麼後果。越不了解自己與情境,行動就越盲目,也越看不到未來。幸運的是,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了解自己與了解他人的能力。
Thumbnail
在人生當中,我們必須不斷做出抉擇。在每次抉擇時,我們或許會想多了解自己以及眼前的情境,再根據這些了解做出行動,並預測這些行動將帶來什麼後果。越不了解自己與情境,行動就越盲目,也越看不到未來。幸運的是,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了解自己與了解他人的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