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心理學:囤積症背後丟不掉的是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一個囤積症背後丟不掉的其實是內心的重擔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到底是不是病?還是一種壞習慣?當我認識到原來囤積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時,我更認真地去看待及思考自己及母親的儲物問題。
Photo by okeykat on Unsplash
每一個囤積症背後丟不掉的其實是內心的重擔
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到底是不是病?還是一種壞習慣?當我認識到原來囤積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時,我更認真地去看待及思考自己及母親的儲物問題。
囤積症又稱儲物症,患者通常對於物品的存在具有強迫行為,可能會過度購物或蒐集著數量非常龐大的物品,而當身邊的物品遠超過患者本身的管理能力時,他們的生活開始受到影響,可能是環境髒亂導致健康問題,或者與家人生活的觀念產生衝突。
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 DSM)第五版,已將囤積症定義為精神科疾病,可惜鮮少人知過度囤積物品是需要接受專業治療的。
我認為缺乏病識感,則是最難解決囤積問題的根本。然而,既然囤積症是病,那麼,探討產生過度儲物的背後心理則成了治療的首要方向。
Photo by Maxim Shklyaev on Unsplash
為什麼囤積物品?
一個會把大量物品堆積在自己身邊的人究竟在追求什麼?是一種安全感?慾望需要被滿足?抑或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現在擁有了什麼?
當什麼都不需要考慮捨棄的時候,就不會發生所謂的「改變」,不用接受改變意味著可以停留在舒適圈,不會變好、也不會變壞,就只是待在原地。
過去對於囤積症的認識太少,讓我不諒解母親為什麼連冰箱裡過期的食物都不願意丟掉?當我抱持著那些東西還能吃下肚的疑惑時,母親總反覆地將它們拿出來又冰回去。
我拿著垃圾袋準備清理冰箱並說:「那些過期的食物不可能吃了啦!吃壞身體,更不值得。」沒想到,母親瞪大雙眼斥責我:「你都不知道賺錢有多辛苦,這樣浪費食物。」她真的很生氣,我撞見母親的反應後不敢有所動作,內心卻掙扎了好幾天。
曾經捨不得淘汰衣服的我,在母親身上再次看見了對物品的強烈執著,衣服若說有天還會穿上至少還可以說服我,但變質過期的食物要人吃下肚卻很為難。
母親就只是繼續冰著那些過期食品,沒吃、沒丟,就像我曾經把那些「有天總會穿上」的衣服塞進衣櫃裡一樣,沒穿、沒丟,只是一種負擔的存在。
母親的囤物問題難解,猶如我們糾纏情深的親子關係。每次只要提起整理屬於母親的物品時,就會引爆她心中的地雷區,那些被媽媽捍衛保護著的心上物為她築起了一座具有高牆的城堡,難攻難守,我明白母親在裡頭待著也孤單,卻放不下,也走不出來。
Photo by Samantha Gades on Unsplash
同理母親,改變從自己開始
近年來,我開始練習整理自己身邊的物品後漸漸懂了母親心中的糾結,我開始心疼母親內心的傷,而非像過去那樣懷著不諒解的心情去看待,並硬是要介入她的人生課題。
我能做的僅是從自身的少物生活開始轉變,並時常地與她分享我在捨離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能量與快樂。
我想活出一個不需要倚賴外物亦能擁有足夠安全感的生命姿態,我告訴媽媽自己的體會:「擁有也是相對被擁有,所以才會感覺被綑綁及不自由。」母親靜靜地聽著,那回她並沒有直接反駁,而後有天她主動傳來訊息告訴我:「東西不需要買太多,夠用就好。」
這令我有幾分驚訝,雖然我不確定母親會這麼說,是否是因為她認為我總在丟東西,是起因於過去買了太多的東西,還是這番話為媽媽幾經思考後的領悟。
這些年來,我的母親開始穿起了衣櫃裡的美麗衣裳,那些都是她從前「展示」在衣櫥裡捨不得穿上的,即便對於丟棄物品的本身,媽媽可能還是有一道很難跨過去的坎,但她不再瘋狂地僅是把物品搬回家後就束之高閣。
帶進家門的東西漸漸幾減少,她背在身上的行囊也開始減輕了,而我發現母親變得比從前更溫柔了。
持有物品或看著存款簿的金額都曾讓母親感到安全感,我很感傷我們這個家庭必須讓母親依附著這些才能感到心安。
我們都是受傷的孩子,我亦沒資格大言不慚地責備母親對於物品的執著,因為我又何嘗不是曾用著忙碌的生活麻痺自己的感受。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課題需要跨越,內心的重擔需要透過學習寬恕與割捨才能卸下。
Photo by Adam Hornyak on Unsplash
梳理著我們紊亂而複雜的心事,丟東西和接納改變都有點刺痛,彷彿是在拔出一根扎進心底的針,有點疼,卻是必要之痛。
既然成為一家人,在彼此脆弱之處提供情感支持有助於修好內心的傷,我發現當我們之間的關係越緊密,能說的心裡話越多,能放手的東西也越多了。
大概是因為我們都感受到有新的好東西要住進心裡,所以都更願意騰出一個空間來放愛了吧!
生命從來不需要控制,我們卻總是用控制來折磨生命。— 柚子甜《專注,是一種資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您在一日珍貴的時光中,撥空閱讀我的文章。
如果您喜歡我的創作,期望您幫我點擊小愛心及文章下方綠色拍手按鈕 5 下,您的肯定將成為我的創作動能。
若您願意且有餘裕的話,亦可成為我的讚賞公民,或點選視窗右上方的「贊助」按鈕,支持創作有價,鼓勵我持續創作。
我將於方格子持續發布新文章,也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我們廚房的那些小事》及《簡單又美好的生活練習》。
祝福您日日好日,健康順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vatar-img
226會員
234內容數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 雖然我能懂一個人做料理的優雅,不過,我偏愛為所愛之人洗手作羹湯的感動。 即便我隻身一人也能好好吃飯品茶,然而,我更著迷和所愛之人分享美食與咖啡的濃情。 如果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像極了最極致的親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ly Che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有系統而乾淨整齊的冰箱,絕對會成為所有熱愛烹飪與居家整理人最大的驕傲!想要把生活過得簡單很不簡單,因為這些簡單的美好經常需要反覆地思考,當我們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需要與不需要,並藉由捨得的過程中真正理解什麼是得到,我們才漸漸懂得珍惜一切擁有!
整理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先把空間完整地騰出來,讓我瞧瞧空無一物的衣櫃是長什麼樣子吧。沒有任何物品的衣櫥很清爽,甚至大得有種可以放下一頭牛的錯覺,但為什麼放進了衣服後,簡直就像五臟六腑塞滿了毒素一樣呢?我花了許多時間和我的那些衣物相處及告別,這真的不容易,對於衣裳的情感與割捨,有時就像和情人說分手....
「我真的需要這麼多東西嗎?」心底有個聲音向我叩門,慶幸的是這樣來自心靈的召喚,終於在我某次打包行李時來到耳邊。那一次,我兩眼發昏地望著攤開的行李箱和散落滿地的大小包雜用品,竟感到一種絕望。「這不該是旅行出發前的心情啊!」我再次打開了這些預備塞進行李的旅行用品檢視一番......
你喜歡在家嗎?家,是你真正想放鬆時,會待下來的地方嗎?守著家裡一天,放縱地享受獨處,你會發現暫時隔離外界的喧囂,會讓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我們,更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如果還沒體驗過成天在家的週末行程,非常建議你找一天來試試!
「重點不是丟東西,而是留下的東西,能不能帶你去想要的未來」。我的未來應該是要踏著輕盈步伐去的,而不是背著負累前進。想起這件重要的事,我看著衣櫃那些美麗的衣服而覺得愧對,我混雜地把它們和已不再適合自己的衣服擺放在一塊。是時候放手,是時候感謝,是時候更認識自己了,我忍著一點心痛打包那三件衣服準備回收。
飲食是一種生活習慣,每日三餐在外即使方便,但對我而言,卻好像少了一味!想來想去,才發現原來「自煮生活」是我對於認真度日的憧憬和樂趣。
一個有系統而乾淨整齊的冰箱,絕對會成為所有熱愛烹飪與居家整理人最大的驕傲!想要把生活過得簡單很不簡單,因為這些簡單的美好經常需要反覆地思考,當我們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需要與不需要,並藉由捨得的過程中真正理解什麼是得到,我們才漸漸懂得珍惜一切擁有!
整理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先把空間完整地騰出來,讓我瞧瞧空無一物的衣櫃是長什麼樣子吧。沒有任何物品的衣櫥很清爽,甚至大得有種可以放下一頭牛的錯覺,但為什麼放進了衣服後,簡直就像五臟六腑塞滿了毒素一樣呢?我花了許多時間和我的那些衣物相處及告別,這真的不容易,對於衣裳的情感與割捨,有時就像和情人說分手....
「我真的需要這麼多東西嗎?」心底有個聲音向我叩門,慶幸的是這樣來自心靈的召喚,終於在我某次打包行李時來到耳邊。那一次,我兩眼發昏地望著攤開的行李箱和散落滿地的大小包雜用品,竟感到一種絕望。「這不該是旅行出發前的心情啊!」我再次打開了這些預備塞進行李的旅行用品檢視一番......
你喜歡在家嗎?家,是你真正想放鬆時,會待下來的地方嗎?守著家裡一天,放縱地享受獨處,你會發現暫時隔離外界的喧囂,會讓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我們,更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如果還沒體驗過成天在家的週末行程,非常建議你找一天來試試!
「重點不是丟東西,而是留下的東西,能不能帶你去想要的未來」。我的未來應該是要踏著輕盈步伐去的,而不是背著負累前進。想起這件重要的事,我看著衣櫃那些美麗的衣服而覺得愧對,我混雜地把它們和已不再適合自己的衣服擺放在一塊。是時候放手,是時候感謝,是時候更認識自己了,我忍著一點心痛打包那三件衣服準備回收。
飲食是一種生活習慣,每日三餐在外即使方便,但對我而言,卻好像少了一味!想來想去,才發現原來「自煮生活」是我對於認真度日的憧憬和樂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位50多歲的女性,雜物堆滿屋,30坪的住家客廳、房間,物品堆積如山,就像資源回收場,從地板一直堆到半牆高,行走時都要跨越層層障礙。家屬說道:「物品被堆到離天花板剩下不到二十公分,然後我們家所有的走道,都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她最喜歡留的就是紙盒和布丁杯,或者是各種空瓶子,我們家甚至有輪胎。」
Thumbnail
 對於喜歡閱讀,連帶喜歡買書的人而言,家裡書滿為患是最頭痛的問題,很多人是家裡被書淹沒到寸步難行才下定決心要把一些「用不到」的書處理掉。 但是人就是這麼奇怪,很多書也許堆在箱子裡十幾二十年沒動過,可是一旦要扔掉,卻又捨不得,覺得應該還會想看。有道是「擁有時不覺得自己擁有,等到失去時,才發現自己少了
Thumbnail
隨意堆積雜物的習慣常常難以改變,因為這背後往往伴隨著心理和生活上的深層原因。以下是幾個無法輕易改變的痛點,這些痛點讓許多人難以徹底擺脫隨意堆積的行為: 1. 情感依賴與物品的情感連結 許多人對物品有著深厚的情感依賴,特別是帶有回憶的物品。無論是舊照片、手工藝品,還是某些特別時刻的紀念品,他們總是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做媽媽的你是否有同感:明明嘴上總是嘮叨孩子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斷捨離,但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無法說再見」的人。 看著孩子已穿小的衣服、讀過的繪本、不再玩的玩具,感嘆著時光飛逝,一瞬間就長大了。然後開始想:這些物品都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丟掉實在可惜。乾脆先收起來,以後可以給(可能的)弟弟妹妹,或親朋好友
Thumbnail
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指稱一種過度購買、囤放及收集物品的強迫性行為......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真的在做斷捨離後才知道是難的,有些時候斷捨離的是感情,不是物品 搬家後已經斷捨離一波,前陣子我媽把我還留在家的東西挖出來問我要不要 為了讓他們家也有空間清出來我就先拿回來了 有一堆裙子,極短的短裙,和我後來跳舞的裙子;還有一些上班穿的正式服裝(但我現在也不太穿了) 那些東西被我運回來後擺著擺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位50多歲的女性,雜物堆滿屋,30坪的住家客廳、房間,物品堆積如山,就像資源回收場,從地板一直堆到半牆高,行走時都要跨越層層障礙。家屬說道:「物品被堆到離天花板剩下不到二十公分,然後我們家所有的走道,都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她最喜歡留的就是紙盒和布丁杯,或者是各種空瓶子,我們家甚至有輪胎。」
Thumbnail
 對於喜歡閱讀,連帶喜歡買書的人而言,家裡書滿為患是最頭痛的問題,很多人是家裡被書淹沒到寸步難行才下定決心要把一些「用不到」的書處理掉。 但是人就是這麼奇怪,很多書也許堆在箱子裡十幾二十年沒動過,可是一旦要扔掉,卻又捨不得,覺得應該還會想看。有道是「擁有時不覺得自己擁有,等到失去時,才發現自己少了
Thumbnail
隨意堆積雜物的習慣常常難以改變,因為這背後往往伴隨著心理和生活上的深層原因。以下是幾個無法輕易改變的痛點,這些痛點讓許多人難以徹底擺脫隨意堆積的行為: 1. 情感依賴與物品的情感連結 許多人對物品有著深厚的情感依賴,特別是帶有回憶的物品。無論是舊照片、手工藝品,還是某些特別時刻的紀念品,他們總是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做媽媽的你是否有同感:明明嘴上總是嘮叨孩子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斷捨離,但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無法說再見」的人。 看著孩子已穿小的衣服、讀過的繪本、不再玩的玩具,感嘆著時光飛逝,一瞬間就長大了。然後開始想:這些物品都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丟掉實在可惜。乾脆先收起來,以後可以給(可能的)弟弟妹妹,或親朋好友
Thumbnail
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指稱一種過度購買、囤放及收集物品的強迫性行為......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真的在做斷捨離後才知道是難的,有些時候斷捨離的是感情,不是物品 搬家後已經斷捨離一波,前陣子我媽把我還留在家的東西挖出來問我要不要 為了讓他們家也有空間清出來我就先拿回來了 有一堆裙子,極短的短裙,和我後來跳舞的裙子;還有一些上班穿的正式服裝(但我現在也不太穿了) 那些東西被我運回來後擺著擺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