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自己居然變成了,過年會問討人厭問題的長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發生了有點令人在意的事情
於是想記錄下來

每次過年前
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總都會討論
該怎麼面對過年期間
長輩的各種「關心」問句

雖然知道長輩也不是惡意
畢竟一年只見一次面
平常沒有特別建立關係
見面又不好都不聊天
只好從你的工作、學業、交友狀況作為起手式問句

因為對於社交、人際互動很敏感
所以每次我都會先大概想好劇本
該怎麼不失禮儀
但又能合理句點長輩的應答方式

就當我自以爲自己真是個超前部署的智者時
反而今年長輩都沒有問我類似的問題XDD
(長輩也是會成長的,
慢慢也知道有些問題不用特別在過年期間問)

倒是我 卻不經意的問了晚輩類似的問題!
等我意識到時,已經為時已晚

raw-image

我說:你...現在是在工作了嗎?
表弟:(笑)沒有耶
我說:喔喔,是學生?
表弟:(尷尬笑)也沒有耶
(驚覺苗頭不對,後悔不已,想迅速結束話題)
我:喔喔,那也不錯,剛好人生有一個空白,是很珍貴的,畢竟以後要出社會後,想要這樣空白是很困難的
(不知道自己講三小後,就迅速逃離現場)

後來事後問了老媽之後
才知道表弟因為臉部皮膚狀況不佳
面對人群極度自卑
高中畢業後,沒唸書也沒工作
已經快兩年的時間,每天都只待在家裡面
這件事親戚都知道,所以在表弟前都絕口不提
沒想到我卻提起這件事了

喔天啊
在完全理解事件的始末之後
反而更加自責了


正因為我是一個超級玻璃心
所以始終小心翼翼的處理人際關係
就怕也有像我一樣的人受傷了
但沒想到
此時居然讓自己變成加害者
這種場景還處理的如此笨拙
當下那種想鑽進洞裡的心情
絕對不是只有「懊悔」兩個字可以精準詮釋

當然表弟皮膚狀況不佳
就足不出戶的部分
那個絕對是要處理的課題
但我無權也沒有能力協助
只是我很在意自己
給人一種傷口灑鹽的感覺

raw-image

後來離開表弟家後
回家的車程上自責許久
是的,我又再次陷入漫長的自責聲中
我依舊如往常的無法馬上走出來

但因為還在過年
身邊圍繞著許多親戚
不能外顯太多自己的自責樣
免得被關心,還要解釋很累
雖然老媽看起來也沒有責怪我就是了

我的自責是來自於
過年前,我已經準備好了,怎麼樣可以保護自己的劇本
沒想到我卻失策了,演了一齣傷害別人的劇本

雖然冷靜下來後
我盡量安慰自己:
自己不是故意的
剛剛就是在一個很自然的聊天場合
不經易的就問出這個問題

雖然自責聲無法瞬間減弱
但同一時間,我長出了能夠同理「長輩每年問的那些問題」的聲音
之前雖然大概就能理解
但是親自“犯下”這個錯誤後
又更能理解整個情境了

希望我也能成為
很容易原諒別人的人
這樣我會不會就比較容易原諒自己了?

(雖然好像應該是要先善待自己
才能夠善待別人
但對我來說,這個順序好像要顛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隻魚的沙龍
50會員
41內容數
從NGO又回到一般企業,半途出家成為ESG小白。一路上自以為是的想為永續、環境做點事,過程不小心有些收穫,所以就記錄下來。
三隻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5
※日期:2024/07/20(六)。 ※地點:零浪費雜貨店,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191巷30號。 因為店面前是開闊的馬路和人行道,剛好日照進去店內,一整片的落地窗,商品可輕鬆被一覽無遺。路過的民眾,單純想從店外窺視店內也是非常方便的。(I人思維)
Thumbnail
2024/09/15
※日期:2024/07/20(六)。 ※地點:零浪費雜貨店,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191巷30號。 因為店面前是開闊的馬路和人行道,剛好日照進去店內,一整片的落地窗,商品可輕鬆被一覽無遺。路過的民眾,單純想從店外窺視店內也是非常方便的。(I人思維)
Thumbnail
2024/07/14
※2024/7/30公佈現址暫停營業,官網持續營業 ※日期:2024/03/22(五) ※地點:𝐇𝐨𝐦𝐞𝐖𝐨𝐫𝐤/家務室,台中市南區頂橋三巷24之1號 #一直爭取拿獎的無包裝商店 #居然還有永續設計顧問服務
Thumbnail
2024/07/14
※2024/7/30公佈現址暫停營業,官網持續營業 ※日期:2024/03/22(五) ※地點:𝐇𝐨𝐦𝐞𝐖𝐨𝐫𝐤/家務室,台中市南區頂橋三巷24之1號 #一直爭取拿獎的無包裝商店 #居然還有永續設計顧問服務
Thumbnail
2024/05/18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2024/05/18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思考並解放自我。 赤誠而溫暖 不要吝嗇於表達愛 原諒與善意永遠比憤怒與惡意還要來得更有力量
Thumbnail
思考並解放自我。 赤誠而溫暖 不要吝嗇於表達愛 原諒與善意永遠比憤怒與惡意還要來得更有力量
Thumbnail
“年”,是傳統華人家庭的桎梏, “過年” ,更是眾生相一覽無遺的時節。 如何處理過年的情緒勒索和過度關心呢? “妳怎麼這麼自私?” 記憶裡家人那句責備劃破空氣,擲地有聲。 我忽然驚醒,發現是在做夢,原來自己是在回家吃年夜飯的路上;
Thumbnail
“年”,是傳統華人家庭的桎梏, “過年” ,更是眾生相一覽無遺的時節。 如何處理過年的情緒勒索和過度關心呢? “妳怎麼這麼自私?” 記憶裡家人那句責備劃破空氣,擲地有聲。 我忽然驚醒,發現是在做夢,原來自己是在回家吃年夜飯的路上;
Thumbnail
以前最期待過年可以收紅包!但現在身為成年人,每逢過年,不免要面對來自各方長輩的「關心」。 :「年薪多少?」 :「有對象了嗎?」 :「什麼時候結婚?」 :「要生小孩了嗎」 聽了不免覺得壓力山大,甚至還會覺得被身家調查。 這幾年心態比較調適過來,發現其實這些問題,就是一個「聊天的話題」。
Thumbnail
以前最期待過年可以收紅包!但現在身為成年人,每逢過年,不免要面對來自各方長輩的「關心」。 :「年薪多少?」 :「有對象了嗎?」 :「什麼時候結婚?」 :「要生小孩了嗎」 聽了不免覺得壓力山大,甚至還會覺得被身家調查。 這幾年心態比較調適過來,發現其實這些問題,就是一個「聊天的話題」。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次在家族聚會的場合,都要被以下的問題拷問一輪呢? 有沒有女(男)朋友?甚麼時候結婚? 什麼時候生小孩?什麼時候再生一個? 如果是自己的直系血親也就算了,就連一年只見一次面,根本不熟的親戚也熱切地跑來問你這些私事。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會直接嗆爆對方,後來我就不這麼做了......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次在家族聚會的場合,都要被以下的問題拷問一輪呢? 有沒有女(男)朋友?甚麼時候結婚? 什麼時候生小孩?什麼時候再生一個? 如果是自己的直系血親也就算了,就連一年只見一次面,根本不熟的親戚也熱切地跑來問你這些私事。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會直接嗆爆對方,後來我就不這麼做了......
Thumbnail
2020年的12月,我的五阿姨來看我,聊到好多從前的事,聊到我的父母,她跟我母親的父母。 我們愉快的聊著,一起吃了午餐,一年見面一次,就像整理著現在的人生。 年底遇到的二個小我一歲的工作夥伴,則是另一個面貌。 她不知道,她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她討厭的那一種人。
Thumbnail
2020年的12月,我的五阿姨來看我,聊到好多從前的事,聊到我的父母,她跟我母親的父母。 我們愉快的聊著,一起吃了午餐,一年見面一次,就像整理著現在的人生。 年底遇到的二個小我一歲的工作夥伴,則是另一個面貌。 她不知道,她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她討厭的那一種人。
Thumbnail
該怎麼面對過年期間,長輩的各種「關心」問句? 雖然知道長輩也不是惡意,畢竟一年只見一次面,平常沒有特別建立關係,見面又不好都不聊天,只好從你的工作、學業、交友狀況作為起手式問句
Thumbnail
該怎麼面對過年期間,長輩的各種「關心」問句? 雖然知道長輩也不是惡意,畢竟一年只見一次面,平常沒有特別建立關係,見面又不好都不聊天,只好從你的工作、學業、交友狀況作為起手式問句
Thumbnail
拿掉了名片(稱謂),你是誰? 這就是所謂的身分認同,這也是過年最常被過問的問題(你是做什麼的/薪水多少/要結婚了嗎?),面對親戚這樣的關心(多管閒事),讓很多人壓力很大,因為這可能逼迫著你要改變,因為你可能對現在生活不滿意或是認為自己該升官(轉職)。 實際上你應該這樣思考:這一生,你想留下甚麼?
Thumbnail
拿掉了名片(稱謂),你是誰? 這就是所謂的身分認同,這也是過年最常被過問的問題(你是做什麼的/薪水多少/要結婚了嗎?),面對親戚這樣的關心(多管閒事),讓很多人壓力很大,因為這可能逼迫著你要改變,因為你可能對現在生活不滿意或是認為自己該升官(轉職)。 實際上你應該這樣思考:這一生,你想留下甚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