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到底過給誰看?|一代人的情感壓抑,強加給另一代人的節日焦慮|情緒勒索|過度關心|社會文化|壓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妳怎麼這麼自私?” 記憶裡家人那句責備劃破空氣,擲地有聲。
我忽然驚醒,發現是在做夢,原來自己是在回家吃年夜飯的路上;
而每年的這個時候,記憶裡的那個家人的聲音,還是會時常遠遠地在我腦海,久久不肯離去...
“年”,是傳統華人家庭的桎梏,
“過年
更是眾生相一覽無遺的時節。
我相信“家”對於一部分來說,或許意味著 “港灣和歸屬”,而仍然會有一部分人,會把它當作一輩子想要遠離或掙脫的枷鎖。
曾聽過一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而有些人要用一生去治癒自己的童年。
“情緒勒索” “過度關心” “精神能量的耗竭”

自小看著過年前家人常常愁眉苦臉,除了暗自比較紅包,比誰的大,長輩的臉色,常顯露出了對紅包厚度的滿意程度;
走親戚這件事情,
誇張的家庭(我對岸的家)從初一到十五不間斷,
你們見面也沒幾分鐘,而後一整年也沒聯絡,然而每年還是要 “闔家團圓” “維繫表面的平和”;
家人年三十前便開始忙進忙出,準備豐盛的家族團年飯,
當大家吃飽喝足在客廳看電視時,一些人面紅耳赤地拚酒;
一些人只是默默地負責跑腿、和幫傭一起收拾洗碗;
一些人只是懶散地出一張嘴,用“我是為你好”的口吻關心,
面對各種令人難以招架的問題:

「有沒有男/女朋友啊?打算幾時結婚?另一半收入多少」、
「現在做什麼工作啊?收入多少?」、
「什麼時候升遷啊?當初考大學的時候早該聽我的話啊,選xx才好」
「買房買車了沒啊?怎麼還在租屋呢?」
「什麼時候去考公?改天請局裡的x處幫你看看你還缺什麼資料」
如果你的回答沒有讓他們滿意,
他們還會“指教”你的人生該怎麼做,
才算是光彩、讓人覺得“有面子”“懂事”的好兒女...
過年
是一代人無法掙脫的情感壓抑,
強加給另一代人的無奈。
而這些種種來自同輩或長輩的壓力和焦慮,
形塑了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成了我們各自人生接下來必須面對的功課。

而我認為,這些價值觀和心態的建立,讓我的內心越來越強大,並更加清楚該如何巧妙地應對,充斥在我們身邊,無論逢年過節,還是周遭環境中,無論是職場、交友、伴侶、還是其他方便,各樣的 “ 人情壓力”和 “ 情緒勒索”。
  • “自我認同感”
從小被教導懂事,就等同於需要壓抑自己的情感,這意味著同樣的東西,你很喜歡的,要先讓給別人,因為這樣你才會得到別人的喜歡,
如果你選擇不客氣,不禮讓,你就會被人討厭。
而今年近三十,也快活出了“被討厭的勇氣”;幾經思考,
大家會這麼做,不過也是因為“渴望被認同”,
然而“渴望被認同”,實質上是源於 “對於自我價值的不確定” 或者 “害怕不被接受”;

倘若是向不對的人索要“認同”,
就好像是把籠子的鑰匙交給了別人,
再請對方把自己關起來,

如果,
對方永遠都無法 “認同”你呢?


或即使給了你認同,但它並不會讓你感到更安全,反而伴隨著更多的不穩定和焦慮,戰戰兢兢害怕有一天會失去它。

而我們必須要清楚,
真正的 “認同感”並不是來自於,別人的認可,而在於 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倘若你的自我價值,
是建立在於
“學校的頭銜”
“工作的頭銜”
“父母眼中的好兒子”
“公婆眼中的好媳婦”
“所謂的功成名就”
那麼你的行為,便不得不去迎合,社會形塑給你的 “那一套標準”,

“你要是好媳婦,必然會先跟老公回公婆家”
“要是你沒有回家,那你就不算孝順”
“你要是無法xx,那麼你就不是xx”

  • “遠離愧疚感”
我們會產生莫名奇妙的“愧疚感”(Guilty Feeling) ,是我們對所愛的人行了惡事時的自責,
因此,社會慣常是把「愛」與「罪疚感」視為並行的情感,
很多時候那種:
「如果你愛我,你就不會這樣對我,你就應該怎樣做!」
常常會充斥在我們的周遭。
而我們先要學會,不要對任何事情,都覺得“抱歉”,
因為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即使是你的父母或孩子,也不例外。
有時候,並不是你需要去擔當的責任,你應該要分清楚。
我們華人家庭要擔當的責任已經太多, 而走出去世界看看,
世上家庭面貌千百種,你發現並不是所有家庭都像自己的一樣,曾走訪過歐洲10多個國家,大多家庭間大部分關係都自在輕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像朋友,不過度倚賴和情緒加害。

父母有時候會以 “你不懂事”“只是個孩子” ,
而如果,在對方眼中,我們永遠不會有長大的一天呢?
那麼,你要帶著這樣的虧欠、和愧疚感度過一生嗎?
你必須清楚,無論你做什麼,
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你只能選擇在讓你舒服的前提下,先過好自己的人生,

因為愧疚不等同於愛,愧疚也無法產生愛,
唯有你自己先認可自己,
才能夠有能力去擔當你應當的責任,並保護你愛的人。
而你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再次面對對方時,
你便不會再尋求認同,或因為對方認為重要的東西,而貶低自己的價值;
更不會因為對方覺得你不夠好,就產生愧疚感。
我們對任何人都應該是這樣,對父母也是。
  • “找到可以理解你,並和你並肩作戰的人”
一個人走的孤單,然而你要相信,
一定會有另一個人,和你有一樣的想法和感受,並且願意傾聽你和你一起,面對來自 “長輩”的壓力;
改變別人很難,我們唯獨可以做的是:先改變的自己的想法,
無論那個可以和你並肩作戰的人是誰, 是你的朋友、另一半、還是其他可以給你鼓勵的人,在你有壓力的時刻,你必須找到你的情緒和能量的出口...
而懂得處理、和接住你情緒的人,才是你值得花時間的對象。


當然上一輩的恩恩怨怨,小孩是最無辜的,
而如今看著晚輩的孩子們快樂地放著鞭炮煙火,
開心著拿著紅包滿載而歸;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如此期待過年,

因為那是家中唯一的那時刻,家人會停下手邊的公事,回到彼此身邊。
而後越長大越諳世事後,反而越避之唯恐不及,
在國外工作為由、以和朋友出遊為由,
想要逃避這樣的國定情緒勒索的身體耗竭,

然而,以前確實可以“避而不見”,
而後來,隨著年紀漸長,更多地瞭解自己,了解責任。
也漸漸有了,與之平和相處和應對的方式: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場白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今時不同於往日,
願我們都能日漸懂得,
我們可以有選擇地待人接物,並活出和上一輩,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Nessyfit 妮西 寫於卯年伊始


後記:
“妳怎麼這麼自私?”
這是我的家人當著眾親戚的面對我的責備
自小父母分開在對岸長大,家中全部從政商複雜壓抑的成長環境
和從小看著十分兩極的世界,形塑了我對周遭事物的看法。很長的一段時間,懂事對我來說,就意味著壓抑改日若有機會,再另和大家分享了:)”


作者介紹
: @nessyfit妮西
相信透過聰明訓練、覺察生活,每個女人都可以藉此獲得完美曲線,自信態度,謝謝你邀請我參與你的身心健康之旅


#優雅曲線聰明練
#好好生活
#用心感受

IG: @nessyfit妮西 ,歡迎交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常陷入飲食不規律、對體重和自己的身材感到不自信焦慮嗎?你不需成為運動高手,也能輕鬆無痛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和好身材?本專題將透過飲食和生活觸手可及的活動,一步步帶你解鎖身體曲線、享吃享瘦的奧秘,並從運動醫學、心理學、科學身心健康的角度,讓你巧妙抓住瘦身的規律,輕鬆養成自律,透過實用的步驟,讓你由內而外地蛻變重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假設此刻你突然發生了狀況,你可不可以有至少3個,馬上想到並打電話的人? 那個人既不是你的家人、也不是你的伴侶、曖昧對象或工具人,而是存在於你生活圈的朋友。 翻開手機的聯絡人,或通訊軟體看看,再告訴我。如果你沒有辦法當下就反應的話, 那麼在新的一年,你也許應該學著如何在人際關係上「斷捨離」了
“下班回到家總覺得很累? 週末什麼事也沒做,卻也還是累? 一醒醒來,常覺得睡不飽? 睡都沒睡好,怎麼還有體力運動呢?」 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妮西老師在給學生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來找我,沒有堅持運動的原因就是,他們只要一到下班時間,就變得很累,於是只想回家休息,然而到家後,也因為白天的忙碌,腦袋
一晃我28歲了,這個尷尬的年紀, 而終於我也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期待了;自有了記憶以來, 就希望可以有一個完整的家, 挺起來很奇怪吧? 一點也不像是一個願望。 然而成長的過程中, 我自己一直在一個精神和情緒貧乏的家庭環境裡面,父母從小就不在身邊, 小時候寫信呀, 渴望呀、電話裡哭呀、都在問你什麼時候回
假設此刻你突然發生了狀況,你可不可以有至少3個,馬上想到並打電話的人? 那個人既不是你的家人、也不是你的伴侶、曖昧對象或工具人,而是存在於你生活圈的朋友。 翻開手機的聯絡人,或通訊軟體看看,再告訴我。如果你沒有辦法當下就反應的話, 那麼在新的一年,你也許應該學著如何在人際關係上「斷捨離」了
“下班回到家總覺得很累? 週末什麼事也沒做,卻也還是累? 一醒醒來,常覺得睡不飽? 睡都沒睡好,怎麼還有體力運動呢?」 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妮西老師在給學生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來找我,沒有堅持運動的原因就是,他們只要一到下班時間,就變得很累,於是只想回家休息,然而到家後,也因為白天的忙碌,腦袋
一晃我28歲了,這個尷尬的年紀, 而終於我也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期待了;自有了記憶以來, 就希望可以有一個完整的家, 挺起來很奇怪吧? 一點也不像是一個願望。 然而成長的過程中, 我自己一直在一個精神和情緒貧乏的家庭環境裡面,父母從小就不在身邊, 小時候寫信呀, 渴望呀、電話裡哭呀、都在問你什麼時候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總覺得 Cunk 這個角色的設定,就像一個不懂這個世界如何運作的三歲小孩,或是對地球人的歷史文化和運作規則完全沒概念的外星人。
Thumbnail
2025蛇年犯太歲生肖需注意運勢波動,安太歲與祈福可助增添安心感。推薦台北龍山寺、台中鎮瀾宮等祈福聖地,結合旅遊與文化體驗,讓新年更平安順遂,迎接美好蛇年!
Thumbnail
農曆新年是與親友團聚的時刻,但親戚的「人生進度」問題,如「什麼時候結婚?」或「一個月賺多少?」可能帶來壓力。本文提供五大心理學應對策略,幫助拿捏人際界限。這些方法讓你在聚會中從容應對,既能保護自己,又能享受節日的快樂時光。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過年走春還在煩惱要去哪裡嗎?別擔心,小編早就幫你想好了,無論是帶爸媽來個放鬆的小旅行,還是帶著孩子出門散散心,又或者是全家出動一起去戶外踏青,這裡通通有適合你的選擇,一起看看台灣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吧!
最近要迎來過年,在這邊祝各位新年快樂。(請給我紅包🤣) 還記得在小時候,我很期待過年,理由很單純,可以放假,可以收到紅包。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很討厭過年,理由是團圓飯還有收紅包。 先說說團圓飯。我比較喜歡自己一個人吃,這不代表我不會跟其他人吃,因為我吃飯速度快,讓我家人說:「不要吃飯吃
Thumbnail
放下想要從他人身上得到什麼的期待吧!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他人的認可,而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邀請你,拿回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小時候喜歡過年,長大後超怕過年,每次過年都是煎熬!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絕大部分的網友表示認同「過年都搶著要加班,不想回去面對。」「親戚的關心與比較讓人壓力超大。」「生活習慣不同,讓人相處難受不自在。」「當媳婦最可憐,比上班還累人。」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我不喜歡過年,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的。從年前開我就可以感受到自己恐慌。我甚至不喜歡到產生錯覺,以為自己從小就不喜歡,歸咎出的原因是我太早離家了,生活習慣已與家人不同,多住幾天都覺得不舒適。 直到這幾天開始整理筆電中的照片,看著和家人們團聚大笑的自己,過去回憶湧上,想起,其實我以前是喜歡過年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總覺得 Cunk 這個角色的設定,就像一個不懂這個世界如何運作的三歲小孩,或是對地球人的歷史文化和運作規則完全沒概念的外星人。
Thumbnail
2025蛇年犯太歲生肖需注意運勢波動,安太歲與祈福可助增添安心感。推薦台北龍山寺、台中鎮瀾宮等祈福聖地,結合旅遊與文化體驗,讓新年更平安順遂,迎接美好蛇年!
Thumbnail
農曆新年是與親友團聚的時刻,但親戚的「人生進度」問題,如「什麼時候結婚?」或「一個月賺多少?」可能帶來壓力。本文提供五大心理學應對策略,幫助拿捏人際界限。這些方法讓你在聚會中從容應對,既能保護自己,又能享受節日的快樂時光。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過年走春還在煩惱要去哪裡嗎?別擔心,小編早就幫你想好了,無論是帶爸媽來個放鬆的小旅行,還是帶著孩子出門散散心,又或者是全家出動一起去戶外踏青,這裡通通有適合你的選擇,一起看看台灣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吧!
最近要迎來過年,在這邊祝各位新年快樂。(請給我紅包🤣) 還記得在小時候,我很期待過年,理由很單純,可以放假,可以收到紅包。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很討厭過年,理由是團圓飯還有收紅包。 先說說團圓飯。我比較喜歡自己一個人吃,這不代表我不會跟其他人吃,因為我吃飯速度快,讓我家人說:「不要吃飯吃
Thumbnail
放下想要從他人身上得到什麼的期待吧!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他人的認可,而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邀請你,拿回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小時候喜歡過年,長大後超怕過年,每次過年都是煎熬!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絕大部分的網友表示認同「過年都搶著要加班,不想回去面對。」「親戚的關心與比較讓人壓力超大。」「生活習慣不同,讓人相處難受不自在。」「當媳婦最可憐,比上班還累人。」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我不喜歡過年,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的。從年前開我就可以感受到自己恐慌。我甚至不喜歡到產生錯覺,以為自己從小就不喜歡,歸咎出的原因是我太早離家了,生活習慣已與家人不同,多住幾天都覺得不舒適。 直到這幾天開始整理筆電中的照片,看著和家人們團聚大笑的自己,過去回憶湧上,想起,其實我以前是喜歡過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