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即使沒有也是一種有

繪本《一本關於沒有的書》「沒有」是什麼?「沒有」有什麼好說的…要如何向孩子解釋!有無的概念從形而下來看是很具體的,但從形而上的角度看來是抽象概念,書上一開始就說:「好吧,就拿餅乾罐來說好了。如果你把裡面所有的巧克力碎片餅乾都吃掉,這個罐子就會空了,對吧?錯!這個罐子會充滿了沒有……」因為即使沒有,它也是一種有。哇,腦袋開始進行思考了…….
如果你把房間裡的玩具都收好,地上就沒有東西了(這樣會讓你的爸爸媽媽高興)如果你把盤子裡的東西都吃完,就沒有東西剩下來了(這樣會讓你的爸爸媽媽高興)以詞彙的方式告訴小朋友「沒有」二字,至少不要害怕沒有。接著又提到:「有了沒有,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有趣又有智慧的一本書。
事實上提到有無的概念,第一個想到的家是老子的哲學思想,無不是沒有而是蘊含一切可能的「有」,王邦雄老師說,如果儒家的語言是正面的呼喚,老子的語言就是從反面來提醒。一般人重「有」不重「無」,重「實」不重「虛」,在功利主義當道的現在,我們的思考模式一直在比擁有這件事,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幸福、自由、財富……我們可否試想如果沒有「擁有」這些我會如何呢?如果沒有「擁有」,我會痛苦;如果沒有「擁有」,我會不安;如果沒有「擁有」,我就不會再失去什麼;如果沒有「擁有」,我會釋然;如果沒有「擁有」,我會反思……到最後人終究要面臨「沒有」這件事,人總是充滿佔有的衝動,這時更能感受老子要人回到自然,致虛守靜,老子書第二章提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提出了相對的概念,現象界一切存在體都是兩兩相對,人世的價值判斷常在這樣的思維對待下產生。
是該想想「沒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一個什麼的存在呢?沒有了健康會更注意小心;沒有了頭銜可以做回自己;沒有了牽絆可以更自由;沒有了壓力可以輕鬆自在;沒有了財富就會簡單過日子……沒有也沒有比較差啊。
如果你(妳)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送愛心更歡迎追蹤我,有任何想要交流的意見與想法也都歡迎哦!謝謝你(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繪本中尋找生命省思,決定50+後的人生悠遊於繪本中漫步呼吸,遇見更多美麗的人事物。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