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本質「有」跟「無」。
如果你很喜歡思考「本質」的東西!
〝比如椅子的本質就是給人家坐的,至於它是木頭做的?還是金屬做的?還是石頭做的?還是紙做的?都可以,它只要是給人坐的,都可以叫做椅子〞
老子書第40章講的「無中生有」「有」是從「無」產生出來的,很像這樣思考的過程。
從觀察椅子「有」的形體中,跟那個給人家坐的「無」的狀態,才是道。
如果用杯子來形容就更好理解。
〝比如杯子的本質就是盛水的空間那個「無」,至於他是鐵杯、玻璃杯、紙杯?都可以。“
我們一般只會看到那個「有」,忽略「無」。
而老子書要我們「反者,道之動。」就是要我們把握虛無以為用。也就是要掌握杯子的原則性「杯子盛水的空間」,而不用太執著其功能性「做成的杯子」。
佛說: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
也是老子書不斷在講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情況。
"有"指的是萬物的具體存在和實相。
"無"的概念,指的是萬物的無限潛力和未具體化的狀態。
舉個直白的例子:
受精卵在媽媽子宮中,那個無中包含著一切可能性和變化的可能。胎兒還具有無限的潛力,會不斷變化和演變成IG裡那些很正的人。
然後,這個情況你還會想到什麼?
你可能會覺得,我只是一名喝水會撒尿、吃飯會大便的凡夫俗子。有跟無互為本體,因為本來不就是那樣?
如果你有學習老子書,便會知道—
了解有跟無是天下萬物的「本質」,
在宇宙面前我們只是渺小的分子組成,
對紅塵所有俗世都能減少追求譁眾取寵的表象「有」,
而在扎實的基本功中耕耘「無」。
這也是老子要告訴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有能變無,無能變有」。
這種循環的過程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要你能找到一種共性,
才能累積成深厚而有溫度的人文底蘊。
文創對於每個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
在中華文化中,藝術、宗教、設計、事業、生命裡的負空間並不被認為是無的。
而是被視為「充滿無有」。
你也可學著去製造「空」間;
或者等待真實填滿虛「空」;
或者就直接接納虛「空」。
這些想像都是「無」。
道家的哲學思想提供了一種突破束縛、開啟靈性之門的思考方式,
讓人能夠探索自我潛能、提高個人境界、實現人生自我超越和提升,
達到身心靈和諧的境界。
如果你常常被繁忙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所壓迫,
透過老子說的概念和方法,能實現自我的超越和提升。
結論,有無是「道」的門。老子書從解釋不同層次的「有」「無」,來讓你能了解不同層次的「本體」跟心。
➤老子說的是第一手的正念心理學 #秘密 #心理 #覺知 #冥想 #靈修 #真實 #道
∷∷∷∷∷∷∷∷∷
from.老子書第四講 有無的真諦 #見真
有能變無,無能變有,日子終歸是要過得越來越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chuan Huang的沙龍
22會員
36內容數
Cchuan Hu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6
【書院晨音】🍀
只要打破我們知見上的執著,就是什麼?就是無狀之狀,就是無相之相,自然萬法就合而為一了。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說清楚一點,究竟來說,
我們一點也不在乎「事物」,
你真正渴望的是「體驗」,
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物質的東西只是創造體驗的工具。

2023/07/26
【書院晨音】🍀
只要打破我們知見上的執著,就是什麼?就是無狀之狀,就是無相之相,自然萬法就合而為一了。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說清楚一點,究竟來說,
我們一點也不在乎「事物」,
你真正渴望的是「體驗」,
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物質的東西只是創造體驗的工具。

2023/07/25
【書院晨音】🍀
道家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難道用執著去觸碰執著嗎?活在執著中,永遠都有局限,坑坑巴巴的,把自己開放通透了,這個才是妙智慧。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最大的人生功課:體驗你的無數種面向,
你渴望的是體驗,不是擁有,
沒有任何東西比體驗本身創造出更多

2023/07/25
【書院晨音】🍀
道家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難道用執著去觸碰執著嗎?活在執著中,永遠都有局限,坑坑巴巴的,把自己開放通透了,這個才是妙智慧。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最大的人生功課:體驗你的無數種面向,
你渴望的是體驗,不是擁有,
沒有任何東西比體驗本身創造出更多

2023/07/23
【書院晨音】🍀
要能執道而行,首先先放下這些執著,先超越,超越物質界,所以儒釋道三家都很重視要約簡,要減少慾望,這樣自然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減少欲望,分享是個好方法
要讓你了解到幸福人生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是永不匱乏的,
其中一個

2023/07/23
【書院晨音】🍀
要能執道而行,首先先放下這些執著,先超越,超越物質界,所以儒釋道三家都很重視要約簡,要減少慾望,這樣自然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減少欲望,分享是個好方法
要讓你了解到幸福人生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是永不匱乏的,
其中一個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陳鼓應 20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陳鼓應 20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緒論
參考羅大倫博士所出版的"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中所探討的老子<道德經>中所分享的觀念。在羅大倫博士書中的解讀,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

緒論
參考羅大倫博士所出版的"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中所探討的老子<道德經>中所分享的觀念。在羅大倫博士書中的解讀,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

阿崴閱讀-人生迷惘時,就問老子
不是以道德經內的各個篇章去研讀與應用。而是作者透過他自己的人生不同階段的歷程,困頓與突破,結合了道德經中的些許段落有的人生思考。所以非常容易閱讀,也不經發現竟然是由日本人來著作的書籍,讀來也無違和,同時印證了古老的智慧的確有它歷久不衰的價值。

阿崴閱讀-人生迷惘時,就問老子
不是以道德經內的各個篇章去研讀與應用。而是作者透過他自己的人生不同階段的歷程,困頓與突破,結合了道德經中的些許段落有的人生思考。所以非常容易閱讀,也不經發現竟然是由日本人來著作的書籍,讀來也無違和,同時印證了古老的智慧的確有它歷久不衰的價值。

「有之以為利」,事物呈現它的形象,便於人對它產生解釋,讓人易於賦予其意義與用途;「無之以為用」,事物未顯現的面貌,容易被忽視,以為「沒有」,所以誤認為無用,其實「沒有」之處,才有妙用。

「有之以為利」,事物呈現它的形象,便於人對它產生解釋,讓人易於賦予其意義與用途;「無之以為用」,事物未顯現的面貌,容易被忽視,以為「沒有」,所以誤認為無用,其實「沒有」之處,才有妙用。

老子思想的簡單精煉,反而在字與字之間有太多人生經驗,可以比照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這讓簡單精煉的文字變得深遠而且警醒。因為這樣,老子的思想需要引路人的導讀,讓一個前輩用自己的經驗告訴你老子想說什麼,而可能我們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多想一些

老子思想的簡單精煉,反而在字與字之間有太多人生經驗,可以比照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這讓簡單精煉的文字變得深遠而且警醒。因為這樣,老子的思想需要引路人的導讀,讓一個前輩用自己的經驗告訴你老子想說什麼,而可能我們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多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