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苻堅大帝篇:反,反,反!】

前秦與東晉,在西元四世紀末,分屬中國南北方對峙。 378年,前秦掀起了一波全面攻勢。 戰爭持續兩年,前秦的兵馬一波接著一波。 正當東晉展開反擊,前秦在安排各地防務時,出了大問題。 苻堅有個堂兄,名叫苻洛。是數年前負責征討代國,並鎮守前秦北方。 隨著南方戰爭失利,苻堅就下令要苻洛帶兵前來支援襄陽,再溯漢水而上,轉駐蜀漢。 蜀漢是對江南戰爭,最重要的大型基地:由於地形區隔,管理上也相對麻煩。 我們拉高角度看,苻堅這個調度,對堂兄顯示出重大的信任跟依賴。 可人在局中的苻洛怎麼想? 苻洛有自己的追求--已經被苻堅打槍了。 如今又要接受調度,捨棄自己經營數年的領地? 苻洛跟自己的手下商量:「我和皇上是至親,他不願意任命我為宰相、大將軍,經常都把我發配邊疆,一定對我有什麼忌恨。」 「這次要我們前往西邊蠻荒,又不允許我們回長安,只怕其中有鬼,想要叫駐守在漢水的將領暗算於我等……為今之計,該是匡扶社稷之時了!」 這短短兩句話,也是很有趣味的。 匡社稷是要導正國家,苻洛這時說出來的意思,就是所謂「皇帝倒行逆施,革命有理造反無罪」。 而苻堅要求的行軍路線,其實是為了讓苻洛能夠更迅速支援南征作戰。 但苻洛只知道要去成都當官啊,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要暗殺我嗎? 如果苻堅是坐鎮長安指揮,那南征軍情早就傳得沸沸揚揚。 可皇帝御駕親征,戰情不後送……遠在北方的苻洛,甚至還覺得一切太平無事呢。 廣大的國土,不同的角度。 引發了前秦的第六位宗室叛亂。 苻洛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秦王。 要匡扶社稷你不能自稱天子的。 接著派出使者,對周遭鮮卑、烏丸、高句麗、百濟及薛羅、休忍等諸國發出徵召令。 各國各部族表示:你神經病,不去。 這邊簡要的顯示出,前秦是一個下轄諸國的真王朝喔。 而且大家對於反苻堅,沒有興趣。 雖然前秦本國中有各種隱憂,但至少「儒家聖天子」對四夷的功夫,苻堅還是做得很到位的。 沒有盟軍,苻洛就有點抖了,轉頭問軍師:「我們是不是該中止?現在投降輸一半可以嗎?」 軍師表示:「不如我們將計就計,宣布接受苻堅分派,起兵南下,大家非但不會覺得奇怪,還會列道歡迎我們……我們大可兵不血刃的把各地王公官員擒獲,進而徵召更多兵馬,到時直接取下長安,天下百姓還沒發覺,前秦的天子,就換成您啦。」 妙計,有夠妙計,換成是我都信了,苻洛也是照辦。 然而,《晉書》卻說,關中地區(長安一帶)馬上就騷動了。 為什麼消息一下就走漏?這邊提供一個看法。 當年被苻洛打敗,差點死在戰場上的代王,這時候正在長安太學讀書呢。 幾封家書,苻洛在代地的舉動,他人不知,原代王肯定一清二楚。 而他們也不會傻到去跟苻堅告狀,趁火打劫才是王道啊。 一直不提代王的名字,不是因為他是不重要的蠻族。 相反的,就是因為他太重要,可是《晉書》跟他們的本國史記載出入太大,所以這邊就保留一點。 這個代國,其實就是「北魏」的前身。 總之,關中這麼一鬧騰,苻洛的行蹤就暴露了。 什麼邏輯? 所以說這些關中盜匪,肯定是知道苻洛動向的。 苻堅在襄陽得到消息,前線跟東晉正僵持啊,就先派使者去找苻洛:「天下一統就在眼前,你鬧個屁?趕快退兵回去,幽州以後都封給你就是了。」 苻洛回復:「幽州太小,容納不了我的天子霸氣,還是要咸陽才行。不如你先回來潼關迎接我,我還可以封你個上公。」 給臉不要臉,苻堅索性撤了前線,大軍回擊苻洛。 說到底,內憂不除,別說一統天下,客死荊州都有可能啊。 還不如趁手頭握有遠征軍,回頭平亂卡實在。 原本的三路南征軍,此時轉為三路北伐軍。 順帶一提,其中一將軍名石越,為了潛行北上,居然自海路搶灘。 這個神祕的大將,五行屬水滴。 先前攻打荊州襄陽,東晉軍本認為北軍無舟,不足為懼,石越也是騎著馬就躍入漢水,攻下襄陽外城。 石越的行為,究竟是單純的莽撞? 還是凸顯出北人已經擁有南人所不能明白的「水性」? 不論如何,石越成功突襲苻洛的前線基地,擒殺其軍師,讓苻堅大軍得以順利平亂的功績,實是不下鄧艾度陰平古道。 苻堅寬赦了大部分的叛亂份子,流放苻洛,並讓弟弟苻融執掌車騎大將軍、領宗正、錄尚書事。 這三個職務,也有深意。 錄尚書事,是政務之首。 宗正,則是宗室裁判,所有姓苻的都要受他管轄。 車騎,就是負責平定內亂的大將軍。 苻堅正式的認識到,宗室內亂,是他不能迴避,不能解決的國家隱憂。 緊接著召開會議,宣布移民政策。 苻堅的意思是,把關中三輔的原前秦百姓,其實多半就是羌氐戎,遷移到關東地區。 所謂的關東主要指冀州、兗州,東漢最繁榮且現在屬於前秦的區域。 移民不是去開墾的,是去當地主新貴族的。 但這任務,絕對比開荒更艱鉅。 這是一直以來提到,北方的經濟體系與政軍關係。 脈絡頗長簡單複習,就是關東的地主仍然擁有與政權抗衡的經濟實力。 即使管理者是政權宗室,面對大量的政治獻金與經濟支持,還是會興起反叛之意。 所以苻堅以苻丕為關東總管,石越、韓胤、梁讜、苻暉等四名大將為輔,分別帶領自己族中年輕子弟,去進行地方接管。 想當然,這五大帥都是苻堅認為能夠絕對信任的對象。 要說明的是,苻丕是苻堅之子,但並不是前秦太子。 可舉凡南征掛帥,北鎮關東,都顯示出苻堅對苻丕別有用心。 然而,苻堅這招整頓關東地主的「大移民」,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稅收踏實了,國家也變得越來越有錢,苻堅就想著一個兩個小愛好舒服舒服也不打緊吧? 這也是常見的春秋筆法,特別應該注意。 我指的是「國家富裕」。 並不等於百姓安康。 這在中國各個時代各個王國王朝都會出現。 描寫國泰不含民安,就是在暗示這個國家要出大事了。 簡單說,國家降低稅收,掏腰包贊助百姓,這在中國叫做「德政」。 德政一定讓國家變窮,類似於薄利多銷的道理。 你展開薄利,到口碑推廣開來產生多銷之間,就是你要吸收的成本。 而事實是薄利不一定能演進到多銷。 市場是複雜的機制。 國家也不是天下。 沒看過拿著A國的德政福利,然後到B國置產消費的嗎? 沒看過的話,台灣借你看一下。 跟這樣的問題相比之下,苻堅那一點兩點小愛好真的算不了什麼。 而且臣子進諫他就改過了。 包裝上,苻堅到底是儒家聖君的。 就連西域諸國,海東諸倭,也再次來朝貢。 人生夫復何求?統一而已。 荊州戰火再起,苻堅更積極布局二次南征。 就在這時候,他的姪兒跟王猛的兒子,意圖謀反被捕了。 姪兒的父親,是當初跟苻堅一起篡位,原本該當皇帝卻被殺的阿法哥,謀反有理。 王猛的兒子反什麼? 他跟苻堅說:「我爸是大秦佐命功臣,我窮得被鬼抓,豈能不反?」 苻堅也是很沉痛的跟姪兒說:「阿法哥不是我殺的,是誰我也不能說啊。」 喔,因為據說是他媽幹的。 又跟王猛之子說:「當初丞相臨終前跟我說,給你田給你錢,不要給你當官……是我沒聽他的,過錯在我啊。」 於是就赦免了兩人。 哇靠,哇靠,哇靠。 小故事大啟示,阿法之子的故事,在說的就是前秦宗室互相殘殺,彼此之間根本沒有信任。 連宗室都不能相信,這就是儒家也解決不了的難題。 後面先是暗示苻堅不聽王猛遺言「莫打東晉」。 這很好懂。 然後還藏了一個:宗室有宗室叛亂的原因。 而支持宗室叛亂的人,就是因為沒有田,不賺錢。 苻堅卻沒能看穿(笑)。 更在預備南征之時,接受了西域車師國等請託,派遣「王師」駐軍。 大家反對啊反對,苻堅還是堅持派了呂光去當西域都護。 國之將亡,領兵出塞,呂光這個名字肯定是要光宗耀祖的。 不過那是我們未來人知道,當時的人大概都只怕呂光橫屍荒野,浪費國家資源而已。 時間來到西元382年,九月。 襄樊出了點破事。 不是關羽來打啦,關羽早就死透了。 而是一樁奇妙的羅生門事件。 東晉方記載:「苻堅將都貴焚燒沔北田穀,略襄陽百姓而去。」 沔是指漢水,北歸前秦(就是三國時的樊城),南屬東晉(襄陽)。 這邊說,苻堅的將領放火燒自己的田,趁機掠奪了襄陽百姓。 好吧,疑兵之計大概。 但前秦這邊記錄:「晉將軍朱綽焚踐沔北屯田,掠六百餘戶而還。」 東晉的將軍跑來放火燒田,趁機掠奪了我們的百姓。 到底誰打誰?誰挑起了爭端? 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只知道,苻堅拿著這份報告,在朝廷上宣布,這次一定要消滅東晉。 事成之後,就可以從泰山返回,順便封個禪,當真真正正的天子。 未來人都知道,苻堅失敗了。 這場被稱為「淝水之戰」,決定中國命運的重要戰役,到底怎麼開始? 怎麼打? 怎麼結束? 大家到淝水碰撞,然後苻堅就大敗逃了嗎? 這是苻堅大帝終章的序曲。 同時也是東晉最後一幕的展開。 淝水之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