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讀後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蜜蜂與遠雷將聲音描繪成一幕幕栩栩如生的畫面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將食物的氣味和色澤以及包裹在食物中日常生活端到你的眼前,透過食物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以及紀錄食物和生活的連結
「她揪一把米苔目落碗底,澆一勺甜綠豆,碎冰堆成滿滿一碗,最後將琥珀色糖水從頂上澆下來,推高的冰,嘩一聲矮下去」
「飯上澆肉汁,肉汁油融融的,再挑兩塊厚實而方、顫顫地帶皮滷肉,坐在飯尖上」
作者提到媽媽的砂鍋像是老隊友,聯想到自己準備要將壞掉的物品丟掉時也會出現類似的感覺,都會提醒自己和它說聲謝謝
「鍋底燻黑一片,能看見一劃明顯的裂痕,記得是空鍋燒久,哐一聲裂了。我媽頗懊惱, 後來竟找到專人修補,傷兵歸隊後一直用到今天。我拿這支鍋來煮火鍋,煲白粥,燒臘味飯。用畢清洗,見它累累傷痕,生出一種和老隊友加班到深夜的寂寞溫馨之感」
用吃切仔麵判斷眼前的人是否可以一起生活
「憑藉吃麵,看清彼此的參差,有我趨吉避凶的直覺,和頻繁進出本地寺廟,可能的庇蔭。總之見識過不少感情成災的事,是從生活裡的碎石細沙開始崩塌的,事先有兆,不必自欺欺人」
離家不遠處的地方,因久違或陌生所產生的旅行感
「旅行的興味,發生於心境調轉,或在於望穿表裡的眼色,這些家園中的異國,樸素的生活場域,層次複雜,反而好玩」
很喜歡這一種將日常生活中看似一般的物品和活動, 用自己觀察的角度和感覺刻畫出來的氛圍脈絡, 很有趣。
avatar-img
1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2hongm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年給自己的主軸是: 反轉資訊海嘯的侵蝕, 讓自己可以試著輸出 原因是2020年底整理時發現也看了不少書但總覺得就只是看過, 過了一段時間後又忘記, 想說能不能試著消化後寫出來, 於是就有了<輸出>的這個主軸當作2021的展開
參考<子彈筆記>, <時間管理的三十道難題>, 加上實際執行後整理自己想要的東西 - 事情同時冒出來時, 能夠清楚輕重緩急的取捨 - 避免被突然冒出來的酷東西或事件打亂節奏 - 取得與培養處理不確定性高的任務的經驗, 原因是不太可能所有事情都是不確定性低的類型 - 減少那種忘記時很嘔的感覺
Daily log中有一張從2020年9月加入的卡片, 不知為何, 2021年3月下旬看著卡了很久的卡片, 當時有另一件事遲遲無法推進, 心中一股阿雜感, 3/21禮拜日下午頭就洗下去 事後來看其實是一股衝動和拖延要事的逃避心態XD, 就很像下禮拜要考試了但就是不想念書一直跑去做別的事
在還沒開始之前, 跑步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屬於歡樂跑的性質, 就是平常下班後都會去跑步, 周跑大約兩天, 也參加過幾場半馬 近一至兩年工作與心態遇到低潮, 自我價值感和信心非常低, 內心存在一個念頭, 加上之前看了Jay的跑步筆記, 一直很想體驗看看透過週期化訓練後完成一場全程馬拉松會是甚麼樣的風景
在刺激與反應的中間, 存在三個重要的角色: 壓抑, 宣洩和接納 順著書本的引導, 慢慢地從認識壓抑到除了這種方式之外, 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例如: 接納, 一種使用價值觀當作基礎的處理方式
以觀察, 感受, 需要, 請求和所發生的事件拉出一個空間, 讓溝通的門有機會敞開, 進而有機會達成共識而非開啟另一個爭執的戰場
2021年給自己的主軸是: 反轉資訊海嘯的侵蝕, 讓自己可以試著輸出 原因是2020年底整理時發現也看了不少書但總覺得就只是看過, 過了一段時間後又忘記, 想說能不能試著消化後寫出來, 於是就有了<輸出>的這個主軸當作2021的展開
參考<子彈筆記>, <時間管理的三十道難題>, 加上實際執行後整理自己想要的東西 - 事情同時冒出來時, 能夠清楚輕重緩急的取捨 - 避免被突然冒出來的酷東西或事件打亂節奏 - 取得與培養處理不確定性高的任務的經驗, 原因是不太可能所有事情都是不確定性低的類型 - 減少那種忘記時很嘔的感覺
Daily log中有一張從2020年9月加入的卡片, 不知為何, 2021年3月下旬看著卡了很久的卡片, 當時有另一件事遲遲無法推進, 心中一股阿雜感, 3/21禮拜日下午頭就洗下去 事後來看其實是一股衝動和拖延要事的逃避心態XD, 就很像下禮拜要考試了但就是不想念書一直跑去做別的事
在還沒開始之前, 跑步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屬於歡樂跑的性質, 就是平常下班後都會去跑步, 周跑大約兩天, 也參加過幾場半馬 近一至兩年工作與心態遇到低潮, 自我價值感和信心非常低, 內心存在一個念頭, 加上之前看了Jay的跑步筆記, 一直很想體驗看看透過週期化訓練後完成一場全程馬拉松會是甚麼樣的風景
在刺激與反應的中間, 存在三個重要的角色: 壓抑, 宣洩和接納 順著書本的引導, 慢慢地從認識壓抑到除了這種方式之外, 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例如: 接納, 一種使用價值觀當作基礎的處理方式
以觀察, 感受, 需要, 請求和所發生的事件拉出一個空間, 讓溝通的門有機會敞開, 進而有機會達成共識而非開啟另一個爭執的戰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外婆一直喝不慣用奶油炒麵粉做基底的西式玉米濃湯,她習慣用小康寧鍋裝上六分滿的水,先加入一罐玉米粒與一罐玉米醬罐頭,讓水漲到八分滿,然後再開火咕嘟嘟的煮沸它,等玉米粒們在鍋裡隨著滾水泡泡上下彈跳時,倒入已經調好的太白粉水勾芡,讓玉米粒們在有點稠稠的湯汁裡飄搖時,再徐徐加入蛋液.........
有時候吃東西除了美味外,此外很大一部分,我是為了回憶人生途中的某些時光,像是偶爾我會買上一小包鹹酥雞或是一碗綠豆湯解解嘴饞,因為這兩個小點心老能讓我想起以前準備考大學的夜讀時刻,高三周間每天被班導留讀到晚上九點半,在回家的途中,偶然來接我的母親會買上一小包炸物或涼涼的綠豆湯這兩個點心當成宵夜鼓勵
Thumbnail
不論是在新竹奶奶家,還是在台北,涼麵都是夏天常出現的。 其實小時候不是很吃喜歡吃,大概是因為每次想加很多料,特別是肉跟蛋,但碗總是不夠裝。而且因為要拌麵,每次都很容易拌出來,於是感到煩躁。拌麵一直都是我最懶得做的事情,即使到現在,外食如果是吃麵,我也都總是直接開吃。 是什麼差異,是回憶的差異
Thumbnail
夢見媽媽搬進新房子,她邀請好多人到她家。 她在招呼客人,我說我來炒菜。我打開冰箱,有一包像是衝菜。我想說待會我可以切一切,就來炒一道菜。 因為有好多客人,我就想說來切西瓜好了。我問媽媽有沒有刀,她叫我自己去找,結果我只找到一把小的瑞士刀,很不容易切。我把西瓜切成細條狀,放在盤子裡,端出去給客人吃
Thumbnail
原來浇花好治癒,淋完整個院子就是一個體力活 難怪大家都用空瓶子收集水,真的需要用很多水 腳踩在柔軟的草上好舒服,喜歡那個味道 雖然院子不大但在自己的院子裡還是挺舒服的 我終於可以從院子採摘新鮮薄荷和迷迭香做cocktail了,以後還可以摘菜和摘水果 美美的 看著菜苗一天天長大就是賞心樂事
我覺得,舌尖上感動除了對於食材本身的讚嘆和感謝外,更多的是來自對模糊記憶的探索,和那股道不清說不明對於溫暖感受的追求。 我家右轉直走後拐彎在直走在拐彎直走過馬路後,有一間我很歡的煎魚店。 其實,應該是家常便當店。小小的,不明顯的,灰灰樸樸的。感覺經營大半輩子了。 阿姨掌廚,食材簡單固定,有點像
喜歡三不五時在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一邊吃美食,一邊欣賞店家一起為生活打拼,合作無間的場景。街頭巷尾的美味,不只提供了餵飽肚子的食物,他們的敬業樂群,認真生活的態度,一家人胼手胝足,分工合作的無間融洽讓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飽含滿滿溫暖的能量。肚子餓時,多出去走走,去品味大街小巷中的美味與滿滿和諧溫暖的能量。
Thumbnail
天冷的時候,我喜歡煮酒釀湯圓,一鍋水燒開下芝麻與花生湯圓,另一鍋挖幾杓酒釀,加些水,緩緩攪拌,擺點冰糖,差不多時,加蛋花輕輕拌勻,然後關火放置一下。煮好的芝麻、花生湯圓撈起放置碗中,淋上酒釀蛋花,小口小口品嘗酸甜酒釀入口的香氣,融合流出的芝麻餡、花生餡,母女三人一起吃,是幸福的味道。 最近讀了一本
Thumbnail
兒時的記憶,爸媽偶爾會帶著我們去三商巧福品嚐牛肉麵,那份熟悉的記憶停留在腦海裡。 現在為人母親的我,依舊會帶著孩子們品嚐牛肉麵,雖然原有的店家已不同,但一走進店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好懷念。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外婆一直喝不慣用奶油炒麵粉做基底的西式玉米濃湯,她習慣用小康寧鍋裝上六分滿的水,先加入一罐玉米粒與一罐玉米醬罐頭,讓水漲到八分滿,然後再開火咕嘟嘟的煮沸它,等玉米粒們在鍋裡隨著滾水泡泡上下彈跳時,倒入已經調好的太白粉水勾芡,讓玉米粒們在有點稠稠的湯汁裡飄搖時,再徐徐加入蛋液.........
有時候吃東西除了美味外,此外很大一部分,我是為了回憶人生途中的某些時光,像是偶爾我會買上一小包鹹酥雞或是一碗綠豆湯解解嘴饞,因為這兩個小點心老能讓我想起以前準備考大學的夜讀時刻,高三周間每天被班導留讀到晚上九點半,在回家的途中,偶然來接我的母親會買上一小包炸物或涼涼的綠豆湯這兩個點心當成宵夜鼓勵
Thumbnail
不論是在新竹奶奶家,還是在台北,涼麵都是夏天常出現的。 其實小時候不是很吃喜歡吃,大概是因為每次想加很多料,特別是肉跟蛋,但碗總是不夠裝。而且因為要拌麵,每次都很容易拌出來,於是感到煩躁。拌麵一直都是我最懶得做的事情,即使到現在,外食如果是吃麵,我也都總是直接開吃。 是什麼差異,是回憶的差異
Thumbnail
夢見媽媽搬進新房子,她邀請好多人到她家。 她在招呼客人,我說我來炒菜。我打開冰箱,有一包像是衝菜。我想說待會我可以切一切,就來炒一道菜。 因為有好多客人,我就想說來切西瓜好了。我問媽媽有沒有刀,她叫我自己去找,結果我只找到一把小的瑞士刀,很不容易切。我把西瓜切成細條狀,放在盤子裡,端出去給客人吃
Thumbnail
原來浇花好治癒,淋完整個院子就是一個體力活 難怪大家都用空瓶子收集水,真的需要用很多水 腳踩在柔軟的草上好舒服,喜歡那個味道 雖然院子不大但在自己的院子裡還是挺舒服的 我終於可以從院子採摘新鮮薄荷和迷迭香做cocktail了,以後還可以摘菜和摘水果 美美的 看著菜苗一天天長大就是賞心樂事
我覺得,舌尖上感動除了對於食材本身的讚嘆和感謝外,更多的是來自對模糊記憶的探索,和那股道不清說不明對於溫暖感受的追求。 我家右轉直走後拐彎在直走在拐彎直走過馬路後,有一間我很歡的煎魚店。 其實,應該是家常便當店。小小的,不明顯的,灰灰樸樸的。感覺經營大半輩子了。 阿姨掌廚,食材簡單固定,有點像
喜歡三不五時在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一邊吃美食,一邊欣賞店家一起為生活打拼,合作無間的場景。街頭巷尾的美味,不只提供了餵飽肚子的食物,他們的敬業樂群,認真生活的態度,一家人胼手胝足,分工合作的無間融洽讓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飽含滿滿溫暖的能量。肚子餓時,多出去走走,去品味大街小巷中的美味與滿滿和諧溫暖的能量。
Thumbnail
天冷的時候,我喜歡煮酒釀湯圓,一鍋水燒開下芝麻與花生湯圓,另一鍋挖幾杓酒釀,加些水,緩緩攪拌,擺點冰糖,差不多時,加蛋花輕輕拌勻,然後關火放置一下。煮好的芝麻、花生湯圓撈起放置碗中,淋上酒釀蛋花,小口小口品嘗酸甜酒釀入口的香氣,融合流出的芝麻餡、花生餡,母女三人一起吃,是幸福的味道。 最近讀了一本
Thumbnail
兒時的記憶,爸媽偶爾會帶著我們去三商巧福品嚐牛肉麵,那份熟悉的記憶停留在腦海裡。 現在為人母親的我,依舊會帶著孩子們品嚐牛肉麵,雖然原有的店家已不同,但一走進店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好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