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1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知人善任的劉邦

上回提及「用人」的重要性,領導者充分授權,使人才橫跨專業邊界、共創價值。這次要回溯歷史,借鑑劉邦用人的智慧與氣度,反思企業用人的現況。企業用人有許多考量細節,選、用、育、留處處是學問,而本文將著重於選才與用才,透過劉邦用人的雋永故事,以真誠而充滿信任的領袖視角切入,了解劉邦如何成就人才並化解衝突。
虛己方能識人
劉邦出身平民,比起出身更在意才幹,因此成就了漢初三傑。取天下之後,對於戰勝一事,他說:「比謀略策劃,我不如子房。鎮國家,比後勤行政,我不如蕭何。比戰事軍功,我也不如韓信。那三位都是人才,我能夠好好用人,就是我能取天下的原因。」一句話對三傑的欣賞表露無遺,也說明一位領導者無需樣樣精通,但要懂得用人與惜才。
畢業時,企業選人標準就像新鮮人八卦「這間公司都要碩士畢業」、「那間公司都要海歸學生」,人傳人而不見真相,可能成為企業的資格過濾,但也可能濾掉了合適人才。在自學當道的年代,學歷評比就像一支老舊的天平,換算文憑的價值,卻沒看見潛力的特質。這便是企業「虛己」的重要性,在乎人才是知識管理的不二新法,過高的視野就看不清人才的價值。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建立自己的人才庫,將實習期間的潛力學員存檔,賦予新鮮人肯定與機會。
化解身份衝突,開放人才投入
降將陳平來到劉邦陣營後,一次長談便受到重用,與劉邦共乘馬車,更擔任部門協調的大官。在老將眼裡,多不是滋味,向劉邦提出陳平的收賄惡狀,並再三強調陳平的「降將」身份。劉邦聽聞此事,便將陳平叫來了解實情,陳平直率地說明自己獻策但無薪的狀況(戰爭時沒有薪資表,武將搶奪戰利品,文官卻難以獲得獎金),並表示「如果我的謀略沒有用,那我一分錢也沒花,可以全部歸還」。對談之後,劉邦將陳平升官、加薪,一方面告知老將重用陳平之心,一方便警示陳平不可收賄。
「身份」是職場上學經歷的代名詞,沒有經歷卻擔任高階主管、資歷豐厚卻無法升職,那些競爭和一次次考核成果,為職場戰士貼上了無數標籤。空降主管總是帶來無數謠言,在資深員工眼裡更不是滋味,這就考驗企業用人的智慧,如何讓主管發揮所長而服人心,建立組織內部的信賴感。另一方面,也讓有企圖心的員工能不受身份限制,積極爭取機會。
施展長處的支持力
「離間計」為打敗項羽奠定穩固的基礎,而這一計便出自陳平。看似容易,領導者卻得突破層層信任屏障。陳平獻策時,說要花費數萬斤金,帶著前科的濾鏡與屬下的質疑,劉邦卻能一句「妙!」,無需預算編列,便給予陳平足夠的資源去操作。於是陳平大量散布謠言,收買項羽近臣,最終讓項羽氣走了范增,孤軍奮戰而失天下。
企業層層的預算編列下,繁瑣的申請流程、個人墊付的帳款,不僅束縛員工的創意發揮,更降低了資源流動性。耗費大量資金的計畫,可以是豪賭,也可以是對人才的至高信任。稱為計畫,總會出現無法預期的變化,需要在企業的支持下,不斷調整與改善。成功的提案應該享有足夠資源,透過適時的追蹤進度,讓計畫順利為企業帶來價值。
參考資料:姜鵬品讀《資治通鑑》7:劉邦用人的奧妙
姜鵬教授講資治通鑑時,能夠給予清晰的理論視角,並說明經典的代表案例,藉由讓案例與理論不斷對話,最終歸納成自己的見解:虛己、海納百川、容忍、用人不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