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3日,完成碩論口試。接著,7月7日,我正式離校了。
那天爸爸告訴我:「碩士這兩年很值得,你跟著老師學到很多東西。」
這種感動是很深的,我不做量化研究,沒有一堆數字和統計來證明我的分析能力,但投入質性研究的思維成長卻能讓家人有所感。這一句認同,所有努力都值了。
過去,我喜歡細數各種小成就,好似越多成就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後來,我更想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能看懂人世道理,也能溫柔處世。但這樣的追求有如漫漫長夜、深不見底,自我積累就像是把石子投入井裡,外人看來始終是一口枯井,只有當石滿水溢時,才有機會分享那得來不易的井水。不敢說自己多有智慧,但我會在這條沒有盡頭的路上好好前進。
「我們在內心緩而無形的成就,將逐漸改變外在的具體真實。」這是我在老師書裡讀到的一句話,也是在研究路上載浮載沉時不斷勉勵自己的話。
應對未知:思考能力
為什麼要思考?關於我的選擇
應屆畢業直攻碩士,大概會有兩種說法,會讀書,或是逃避就業。也許人會慣性逃離無法做決定的時刻,但每逢畢業季,有誰真正想好未來?而所謂的未來,也不見得是未來的自己所渴求的。對於大學畢業的我,碩士是成長階段的一個選擇,選擇看見更廣的世界,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好讓決定時刻能少一些遺憾。
「所有人都祝你快樂,我只願你遍歷山河,覺得人間值得。」偶然看見的一句話,漸漸成了價值觀的一部分,總希望生命再多一些不一樣的體悟,總害怕錯過一些難得的機會。於是,庸庸碌碌的大學生活裡,我也確實獲得了豐厚的經歷與成長。然而,研究所卻不是如此,越是匆忙反而限縮成長的可能性,因為思考需要時間、智慧需要積累。
我想看見更廣的世界,同時也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培養思考能力。多去不同產業實習最能累積經歷,也可以看到更多元的產業樣貌,然而,做研究是否真能讓人具備更好的思考能力?所謂的思考能力,又如何兌現事業成就?我認為思考是一種應對未知的能力,所有複雜問題都像深海,你可以拿著指南針大喊方向,甚至不顧船員性命安危地駛在暴風雨中,特別是當你相信海上有唯一航道的時候。此時,擁有思考能力的掌舵者,能判別天氣與浪況、繞過礁岩與冰山,甚至在風雨之中看見更好的航道。
為了培養這樣的能力,我也曾做過不少努力。書櫃的第一層盡是《本質思考》、《系統思考》、《思考的藝術》、《思考的脈絡》、《觀察的力量》等,教人如何抽絲剝繭、減少思考偏誤。另外也上了佳達學長的素養導航課程(現名:決策思考力),從中習得一些方法學,釐清現況、目標與限制條件。我在碩一上加入蕭門,大家問起時我會懶得解釋,只是簡單說「因為老師很帥」便笑笑帶過。在那之前,我讀過了《不用數字的研究》和《思考的脈絡》,也很享受博班質性研究的課程,能學到那些我一直追求的思辨技巧。因此,我深信跟著老師學習,能讓我看懂細節、剖析脈絡,再悟出道理,進而知道如何使力、解決問題。
那些淬煉思辨的日子
「歸納、推理、辯證」是思考的三大基本功。老師總要我們在課後歸納三點(Three Lessons Learned, 3LL),除了要由淺至深,還要點出洞見,意義為何?對我來說是「內化」的過程,以前高中班導就常常說我們要將知識內化,至此我才真正懂得內化的方法。舉例來說,一堂課、一個講座、一本書,都有大量的資訊,若能轉為自己的理解並加以闡述,久而久之便能加速知識統整的速度,更有效率的理解並總結會議與討論的重點。
推理,是追尋真理的重要能力。釐清因果關係,避開通常陷阱,才能找到施力點。大概是跟系統動態學特別有緣分,從文獻導讀到碩士論文都離不開惡性循環圖。所謂的惡性循環,就是深埋於表象之下的系統性問題,要解決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毛病,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除病因也許耗時,但能建構永續的善循環。越是複雜的問題越急不得,只有看清楚才能把資源放在最佳施力點,進而翻轉情勢。
大家常說蕭門的文獻架構就是「正反合」,但這不只是文獻架構,這是一種討論的解法。記得博班課程時,身旁高階主管們說這是很好的協調技巧,當兩方各持論點時,要能找到論點的盲點,再從更高層次的角度切入、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決策。後來,我開始學習切換各種思考角度,明白每個人看事情的觀點不同,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一加一才會大於二。
與人交流:溝通能力
如何挖掘真實?田野的眉眉角角
我喜歡看書,也喜歡跟作者的文字對話。原以為研究便是如此,看看有趣的文獻,歸納整理後,再從不同的理論視角切入進行討論。事實卻不如預期,老師尤其討厭關在書房自說自話,他拉著我走進田野,要求我在每一次訪談前準備好自我介紹、企業簡報與訪談綱要(要附上參考資料)。於是,我開始思考個人品牌、如何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做足準備才能挖掘到報章雜誌沒有的決策脈絡。
Why, What, How 是基本提問句型,能慢慢看見受訪者的行為脈絡,從原因到作法,重複對方答句的結尾也有機會挖到更多資訊。面對不落地的談話,要試著給參考點、限縮範圍,或從特殊轉折點探尋前後差異。絕對要避免誘答式問句,資訊搜集貴在真實,有好的訪談技巧能在時間內獲得有價值的訊息,從而進行分析與推理。
搜集資料的過程是需要來來回回的,這時候與業界關係維護就特別重要。從研究初期的合法性建立、計畫說明就要一次到位。我的研究是透過台灣星展銀行順利接洽到社企流與各間社會企業,定期匯報研究進度、回傳訪談紀錄都能增強信任感,也會透過課程邀約與活動參與表示支持,並增加話題的延伸性。有求於人難免彆扭,所以形象建立、進度回報、研究貢獻樣樣不能少,掌握情理的分寸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說話是藝術,掌握轉場與對比的美感
每週的團隊會議,基本上就是研究進度的追蹤。但若擔任主持人,絕對是機智大考驗,要能訂定會議主題,還要運用主題串連所有研究生的進度。剛開始真的看不懂這個操作,覺得太華麗又費工。直到有一次在公司裡負責月會和線上工作坊,我才深深感受到自己主持能力的成長,巧妙地請他人發言,在回應不如預期時能化解尷尬,謹守回饋時的三原則:讚美、提問與建議,讓雙方都能和氣的討論。
今年四月,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的課程助教,很感謝老師給予機會,讓我有機會向台下企業家分享研究成果,也在交流中明白研究價值所在。對三十個企業家報告,絕對跟課程期末報告無法同一而論。報告前幾天,我尤其擔心他們對永續或社會企業不感興趣,而我能做的也不過是動之以情,試著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故事說好、說清楚。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說故事的能力」,當我說困境時,到底多困難、多無能為力,當我說創新時,到底多特別、造成多大的影響,對比彰顯和細節刻畫都很重要,也要在時間內巧妙拿捏故事的力道。
更高層次的溝通就是「換框」,可以參考《框架效應》(本來想研究溝通心理學所讀的書)。意思就是,當溝通對象從特定角度思考,以致於無法達成共識時,需要將對方的思考角度轉換。對方覺得你是學生,你就只是個來獲取資源的人,但對方若覺得你能讓公司有學術曝光,就是具有公關效益的合作對象。設計思考常說「這件事的重點不是…而是…」,以此重新定義問題,其實換框也是如此。特別強調地是,「理解」永遠是第一步,唯有理解對方的思考脈絡,才能從中找到換框的施力點。
研究路上:保持彈性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Steve Jobs
我換了四個題目,也讀了好多不同類別的文獻。那些時間與心力從來不是浪費,都是積累與探索的過程。臨床的服務藍圖後來用在某次商業競賽,教育創新成了論文的實務貢獻之一,光電產業的知識也成了課堂的期末報告,最後深深愛上的社會創新,為我開啟永續的大門,也形塑了某種使命。
既然是「探索」,就要保持彈性,知道得與失都是當下,失也可能復得,得到也不一定能長久。也許研究個案不如預期,也許發現自己更加熱愛的領域,也許時間限制下沒有足夠資料,很多情境都會使研究產生變化,保持開放的心態會讓人更加享受旅途中的驚喜。
蕭門的團隊準則是我特別喜歡的,老師說最重要的是健康,第二重要的是家人和愛人,第三是研究。就算畢業了,我還是會奉行前面兩項,並且好好運用研究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