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媽媽?孩子一定要有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心理諮商或心理學中的書中,常在說:「母親」或「母親的功能」

所以,這裡的「母親」指的是什麼?「母親的功能」指的又是什麼?

就像很多人會問我們:「媽媽」呢?孩子怎麼學會「什麼是媽媽?」

大家會怎麼說明「什麼是媽媽」呢?

我一向很重視在諮商或教育中,為孩子搭鷹架

鷹架是什麼呢?鷹架就是我們蓋大樓的支架,是一個臨時性的工具,是為了建築工人能在空中移動,鷹架高一層,房子才能再蓋一層

建築鷹架

建築鷹架


教養的鷹架是什麼?也就是陪著孩子,隨時評估孩子現在的能力,作為家長,可以幫他搭一層鷹架上去,讓孩子可以順利繼續長

鷹架太高,孩子的成長跟不上,反而會挫折

鷹架太低,孩子會覺得無聊,因為已沒挑戰性,也沒有成長的空間

正在聽心智化課程中,說:「媽媽是孩子的鷹架」

正如「鷹架」本身是一個教養的比喻

「媽媽」或「媽媽的功能」也是一種隱喻

心理學書常講的「母親」,甚至指的「好乳房、壞乳房」,其實都是照顧者或照顧功能、涵容功能、輔育功能的隱喻或象徵

有的人會說:「孩子需要媽媽」

這是對的?還是錯的?

還是要看語言的脈絡

如果這裡講的是:「孩子需要的是有提供穩定照顧功能的照顧者」,那這是對的,因為這時候,爸爸就是媽媽,或許主要照顧者是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就是媽媽

如果這裡講的是:「孩子需要的是生理女性身體的照顧者。」需要的是媽媽,不能是爸爸,叔叔阿姨、園長、老師或其他的照顧者

那我是完全不同意的,這樣的觀點忽略,什麼是隱喻、象徵、表徵,什麼是我們指涉的、具有溝通意義的概念

下次讀心理學書籍,看到「媽媽」時,也許會有些不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晧安的沙龍
64會員
125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王晧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6
本篇文章探討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可親近性」及「可回應性」在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個人的經驗,文章闡述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適時地給予回應,以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瞭解這些原則可以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並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正向的氛圍。
Thumbnail
2024/08/16
本篇文章探討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可親近性」及「可回應性」在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個人的經驗,文章闡述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適時地給予回應,以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瞭解這些原則可以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並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正向的氛圍。
Thumbnail
2023/05/18
同志共同收養修法,是讓同志可以收養嗎?其實本來同志就可以收養小孩,只是能不能共同收養有爭議。 幫忙劃重點: *孩子不用再被迫單親,家長不用再上法院兩次 *同志家長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 繼續看下去
2023/05/18
同志共同收養修法,是讓同志可以收養嗎?其實本來同志就可以收養小孩,只是能不能共同收養有爭議。 幫忙劃重點: *孩子不用再被迫單親,家長不用再上法院兩次 *同志家長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 繼續看下去
2023/04/25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Thumbnail
2023/04/25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恢復子宮的母性力量 練習:重新定義「母親」 拿一張紙,在上面畫個圓圈。把你想到關於「母親」這個詞的正面聯想,全部寫在圈圈裡面。 把你想到關於「母親」這個詞的負面聯想,全部寫在圈圈外面。 這些正面及負面聯想,可能與你對於「身為母親」的定義有關。 思考你的正面聯想,這些特於與你的日常生活有什麼
Thumbnail
恢復子宮的母性力量 練習:重新定義「母親」 拿一張紙,在上面畫個圓圈。把你想到關於「母親」這個詞的正面聯想,全部寫在圈圈裡面。 把你想到關於「母親」這個詞的負面聯想,全部寫在圈圈外面。 這些正面及負面聯想,可能與你對於「身為母親」的定義有關。 思考你的正面聯想,這些特於與你的日常生活有什麼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最近接觸了一些課程,重新感受到母親在我們生命中存在的意義,在心理與靈性面來說,不管我們現實經驗中的母親是充滿掌控或是充滿疏離,又或者從來沒有對「母親」的印象,我們的集體潛意識裡仍然擁有一個將我們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來顯化的母性原型。
Thumbnail
最近接觸了一些課程,重新感受到母親在我們生命中存在的意義,在心理與靈性面來說,不管我們現實經驗中的母親是充滿掌控或是充滿疏離,又或者從來沒有對「母親」的印象,我們的集體潛意識裡仍然擁有一個將我們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來顯化的母性原型。
Thumbnail
大家都說母愛很偉大,當了母親之後,才知道,這個原來是本能反應~當你被安排到這個「角色」、這個「人設」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為了家庭,為了孩子默默的付出,而沒有想過會有什麼回報......
Thumbnail
大家都說母愛很偉大,當了母親之後,才知道,這個原來是本能反應~當你被安排到這個「角色」、這個「人設」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為了家庭,為了孩子默默的付出,而沒有想過會有什麼回報......
Thumbnail
在心理諮商或心理學中的書中,常在說:「母親」或「母親的功能」 所以,這裡的「母親」指的是什麼?「母親的功能」指的又是什麼? 就像很多人會問我們:「媽媽」呢?孩子怎麼學會「什麼是媽媽?」 大家會怎麼說明「什麼是媽媽」呢?
Thumbnail
在心理諮商或心理學中的書中,常在說:「母親」或「母親的功能」 所以,這裡的「母親」指的是什麼?「母親的功能」指的又是什麼? 就像很多人會問我們:「媽媽」呢?孩子怎麼學會「什麼是媽媽?」 大家會怎麼說明「什麼是媽媽」呢?
Thumbnail
我旁觀著母親,有時感覺她是沒有長大的妹妹,或者是永遠在心裡有著一個孩子的女兒!也唯有這樣理解,母親便不需要「應該」是一個母親,我也不用再從所有影視小說故事裡的母親那一角尋覓著有一種愛(被期待的、被想像的、非要索討的)叫「母愛」!
Thumbnail
我旁觀著母親,有時感覺她是沒有長大的妹妹,或者是永遠在心裡有著一個孩子的女兒!也唯有這樣理解,母親便不需要「應該」是一個母親,我也不用再從所有影視小說故事裡的母親那一角尋覓著有一種愛(被期待的、被想像的、非要索討的)叫「母愛」!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即便她是我的母親。我都期待她不只是我的母親,還能完整保有她自己。後來她都說,全世界就只有她的孩子倆會給她臉色看!我都吐吐舌頭尷尬的笑著。我想那也是她對孩子最大的包容和退讓,這應該就是愛了!
Thumbnail
即便她是我的母親。我都期待她不只是我的母親,還能完整保有她自己。後來她都說,全世界就只有她的孩子倆會給她臉色看!我都吐吐舌頭尷尬的笑著。我想那也是她對孩子最大的包容和退讓,這應該就是愛了!
Thumbnail
爸媽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有自己生命所經歷的難處,也有自己能體會過的一方風景。 爸媽是兩個被稱作「爸爸」「媽媽」一輩子的正常人,有時運氣好,他們也體會過被呵護、好好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被尊重跟鼓勵的青少年,因此,懂得那份呵護、好好對待、尊重跟鼓勵的愛。 有時,運氣不
Thumbnail
爸媽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有自己生命所經歷的難處,也有自己能體會過的一方風景。 爸媽是兩個被稱作「爸爸」「媽媽」一輩子的正常人,有時運氣好,他們也體會過被呵護、好好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被尊重跟鼓勵的青少年,因此,懂得那份呵護、好好對待、尊重跟鼓勵的愛。 有時,運氣不
Thumbnail
和母親情感相處引發的連結、摩擦、衝突、侵佔...等等各種好的壞的互動經驗,都將成為孩子最早的依戀需求情感對象。不論孩子要和母親分享或討好、請求或索取...這一段最早期的關係經驗,勢必形成一個孩子的情感依戀模式的原型,也成為他未來建立親密關係過程,會出現怎樣愛恨情仇情感拉扯或羈絆的最早資料庫來源.
Thumbnail
和母親情感相處引發的連結、摩擦、衝突、侵佔...等等各種好的壞的互動經驗,都將成為孩子最早的依戀需求情感對象。不論孩子要和母親分享或討好、請求或索取...這一段最早期的關係經驗,勢必形成一個孩子的情感依戀模式的原型,也成為他未來建立親密關係過程,會出現怎樣愛恨情仇情感拉扯或羈絆的最早資料庫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