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認識你的伴侶,不要忽略了解他和母親的關係

2019/02/2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雖然很多人都抗議,為什麼每次談什麼,都要談到和「母親」的關係?就不能放過母親嗎?那和父親的關係呢?難道就不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人格發展或關係型態嗎?
關於這個問題,對於那些不了解心理觀點及心理治療理論的人來說,真的很難用三言兩語就能說明及解釋到讓他們通透理解,但對於任何一位接觸過、了解過「依戀情感模式」或是「主客體關係理論」的人來說,就能理解為什麼談一個人的人格養成及情感發展,「母親」絕對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而且是不可輕易就被取代的人。
試想,一個母親若是很容易就可以被取代,那麼,我們就不需要這麼重視及關切親子關係的品質和相處,也不用在生命的初期,讓孩子認識有一位重要他人名為~「媽媽」。因為有「媽媽」的存在,許多孩子可以接受父親的缺席或陌生;因為有「媽媽」的存在,孩子即使生活環境不是很好,受盡忽視或羞辱,物質生活也很貧乏,他們還是要跟著他們的媽媽,希望和媽媽不要分開,可以一直在一起....
孩子渴望母親,搜尋母親的身影,是天性。這是孩子獲得生存所需要的情感滋養和撫慰,最重要的那一個人。其重要性勝過任何一個人。
然而,母親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人性和私欲,有自己的需求和缺失,所以,即使生命有機會讓他成為母親,負有「母親」的身份和位置,也不必然因為能生,就懂了如何教養。而母親性格的展現,和在她身上具有的依戀關係模式,和情感經驗,勢必也影響了她和孩子之間會發生各種情感衝突、利益衝突、性格衝突和創造了許多互動經驗;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這些情感相處所引發的連結、摩擦、衝突、侵佔...等等各種好的壞的互動經驗,都將成為孩子最早最早期的依戀需求情感對象。不論孩子要和母親分享或討好、請求或索取...這一段最早期的關係經驗,勢必形成一個孩子的情感依戀模式的原型,也成為他未來建立親密關係過程,會出現怎樣愛恨情仇情感拉扯或羈絆的最早資料庫來源....
母親,是我們第一個情感依戀,並且身心共生的重要對象。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10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4.2K會員
186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