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出去也很棒與ㄑㄧˊ ㄕ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配合N班級的聲音課程活動(小孩吃驚的問我:為什麼妳知道我們上聲音的課?我打趣的跟小孩說:因為我有裝監視器呀~~然後他們就很認真的四處找鏡頭在哪裡 XD),讓我也想起,因為走進山裡,聽見了好多聲音,尤其是鳥鳴聲!
於是,當然是浮現 那。一。本繪本!
結果敗給科技⋯⋯原本自以為很帥氣的幫這本繪本,配上各種我在山裡錄的聲音,結果遠距是沒有辦法分享聲音的。整個繪本時間就只有我自己聽得到背景音樂(泣)。
可以讓孩子打開身體不同的感官是必要的。人類文明,長久以來都很仰賴「視覺」,現在的科技,更是讓這種傾向越演越烈(記得去年因為疫情而必須在家辦公/上課,多麼吃眼力),以致於其他的官能嚴重退化——包括觸感(人類的皮膚,是面積最大的器官啊)、聽覺、味覺、嗅覺⋯⋯
這樣對視覺文化的過度強調/依賴/傾斜,導致若這個器官一旦失能,就會覺得天將亡我(好,沒有要說道理)。
這本的圖像,是滿滿的東洋味,而且是華麗燦爛。但房東的文字,很努力的要讓讀者也能感受到那些味道和聲音。這本聲音之書,和上學期帶孩子們讀的《魔法糖果》有點不太一樣。雖然都是在講「聲音」,但是sound和voice的切入點,是不同的。但二本我都很喜歡。
順道紀錄一下:等了一個學期,都不敢在團體中開口講自己意見的孩子,終於在這本繪本時刻讓我等到了。N的陪伴跟努力,都匯聚在孩子願意開口表達的這一刻!
有喜歡吃餅乾時發出的聲音、敲石頭的聲音、海浪「被風吹很高,然後掉下來拍打的聲音」(這個形容太有畫面)、釣魚拉竿的聲音(太強了這個)、貓咪和鳥的聲音也都喜歡。
而從孩子們討厭的聲音,有時候也會意外得出小小生命中的黑暗經驗。
依著繪本主題的設定,原本很三八的想要小孩幫我採集恆春校園內的聲音(滿滿冬北季風的呼嘯聲?)。但是,跟小孩聊繪本,總是會在途中撿拾到他們的「聲音」。繪本裡有一幕,是猴子阿公爬山爬不動,休息時睡著,作了夢。小孩就著那幅「阿公夢到自己變年輕還很有腳力爬山」的圖,開始聊起各自做過的惡夢 XD
於是,我也就很率性的,把第二題直接換掉,請孩子們分享,做過什麼樣的惡夢(據說回答這題時,小孩吱吱喳喳聊得很起勁)。

這學期繪本的挑選,主要會依孩子們的回應來思考主題。因為上次讀完《阿嬤的碗公》,發現其實「權利」的概念需要自小教育起,所以乾脆有事沒事就來點人權相關的繪本。為了舖陳兒童節(舖得也太早⋯⋯),就先選了柯札克的故事。
不過考量到一年級孩子的程度,故事很多細節,我在講的時候是略過的。心裡只有默默murmur⋯⋯他們可以記得住「柯札克」這個名字,就算是我任務成功!
果不其然,一開始就有人說這個名字好奇怪(笑)。因為波蘭離他們生命經驗太遙遠,於是,一定要先請出世界地圖,然後順便給他們看看,最近很可惡的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戰爭,這二個國家離波蘭也沒很遠(然後他們才發現,臺灣怎麼那麼小⋯⋯)。
柯札克做的事情,孩子就已他們能理解的程度參與。可能還是搞不太清楚兒童人權,沒關係(而且柯札克所處的歷史背景,對小一生太難了)。在過程中,無可避免會提到猶太人與歧視(畢竟柯札克和育幼院孩子的死亡,都是因為集中營),這完全超出7歲小孩的腦袋瓜子。
「ㄑㄧˊ ㄕˋ?我知道,是騎著馬的那個!」
ㄑㄧˊ ㄕˋ 這個詞第一次在繪本中出現時,我問著小孩知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不是啦,雖然發音一樣,但這個 ㄑㄧˊ ㄕˋ,就是有些人看不起其他某一些人(沒有特別理由),然後就可以對那些人做很不對的事情。」
故事走到最後,柯札克的精神,化身為ㄑㄧˊ ㄕˋ(繪本一開始,有著一位騎著白馬的國王),影響了後來的兒童人權公約的制定,讓兒童不再被ㄑㄧˊ ㄕˋ,而是應該有受到保障的權益。
既然都講到兒童權益,柯札克本人還經歷過3次戰爭,就不可能不提到俄國跟烏克蘭啊!!!而且我們還曾講了《不可以》呢!戰爭就是evil,不對就是不對。
在繪本的尾聲,一名小孩突然問起:為什麼要歧視猶太人?為什麼要歧視別人?
真的是問得我一時語塞。當然是有很多形態的歧視,程度也不一,如果要教育人權觀念,「歧視」似乎是必然要處理的主題。謝謝孩子的提問。
這就是我們接下來的主題。(感覺再這樣下去,我和孩子們就可以建構起比較整全的「權益繪本課綱」XDD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真是一篇來得很心虛的總結文,其實從下學期開始至今,我們已經共讀了三本繪本。但自從去年底昏天暗地的忙著人生的大變動,到現在每天還是塞著很多事,遲遲延宕沒有紀碌。 但大腦容量太小,實在是,再沒有紀下來,那些寶貴的電光火石就會都消融在遺忘的深河裡。
小兒子跟我說,他拿手機拿的手好酸喔。左手酸了換右手,右手酸了換左手。最後兩隻手一起拿,然後又酸了,再也拿不動了。 「所以我只錄了四分鐘,因為手實在太酸了⋯⋯」
真是一篇來得很心虛的總結文,其實從下學期開始至今,我們已經共讀了三本繪本。但自從去年底昏天暗地的忙著人生的大變動,到現在每天還是塞著很多事,遲遲延宕沒有紀碌。 但大腦容量太小,實在是,再沒有紀下來,那些寶貴的電光火石就會都消融在遺忘的深河裡。
小兒子跟我說,他拿手機拿的手好酸喔。左手酸了換右手,右手酸了換左手。最後兩隻手一起拿,然後又酸了,再也拿不動了。 「所以我只錄了四分鐘,因為手實在太酸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貓管家此次分享適合身心特殊兒童的共融繪本《公雞不見了》。介紹了繪本故事及在聽故事活動中的示範舉例,並描述如何針對一群學齡前的兒童,調整說演時的角色配置,以增加孩子們的專注力、興趣和共鳴。
Thumbnail
  我原本如同台灣一般的孩子,到那藏書極少的圖書館借書,然後與班上同學搶看班級訂閱的國語日報,投稿若能登出來會令人走路都有風,高興一整個學期,因為那是個閱讀的黃金時期
Thumbnail
為什麼世上有人?人類為什麼會說話?為什麼小孩都得聽大人的話?要怎麼才能不跟姊姊吵架?怎麼樣才能大幅進步……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Thumbnail
早上,鳥兒清脆響亮的聲音開始響起,這個聲音在別人聽起來是多麼的悅耳動聽,但在少年耳朵裡聽起來卻像是嘲笑他的聲音,這也讓他感到無比煩躁。 接著,就不耐煩的發出了聲音,「嘖...」。 但這一個舉動引起了家人的的注意,「你們有聽到什麼聲音嗎?聽起來好像很不耐煩
Thumbnail
現在當了別人的老媽子後,又返老還童的開始關注童書,大略地調查一下,深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童書的主題內容與設計已經五花八門,翻翻書、立體書、音樂書、點讀書應有盡有...將來會不定時分享我的親子共讀書單,推薦的書就以我女兒的喜好為主(媽媽真的很努力選書,但不是每一本都能獲得她的青睞呀)囉!
Thumbnail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
Thumbnail
緣起於寒假和這群少年上山,他們一起挑戰某項巨大任務的過程中,自發的體悟:「都沒有人要聽對方說話!」 以及下山後,間接得知某人自發的許願:「我也應該要來學怎麼好好聽人說話。」 一切的跡象彷彿在告訴我:時候到了。 剛好有夠專業的專業想莊越翔的文章就在此時出現(哪尼!?)
Thumbnail
『用耳朵散步』是我們家的傳統,很受大人和孩子喜愛。我們透過此活動,讓孩子用耳朵仔細聽聽周遭的自然聲音,享受寧靜、信任和大自然的溫暖。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們的經驗和感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貓管家此次分享適合身心特殊兒童的共融繪本《公雞不見了》。介紹了繪本故事及在聽故事活動中的示範舉例,並描述如何針對一群學齡前的兒童,調整說演時的角色配置,以增加孩子們的專注力、興趣和共鳴。
Thumbnail
  我原本如同台灣一般的孩子,到那藏書極少的圖書館借書,然後與班上同學搶看班級訂閱的國語日報,投稿若能登出來會令人走路都有風,高興一整個學期,因為那是個閱讀的黃金時期
Thumbnail
為什麼世上有人?人類為什麼會說話?為什麼小孩都得聽大人的話?要怎麼才能不跟姊姊吵架?怎麼樣才能大幅進步……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Thumbnail
早上,鳥兒清脆響亮的聲音開始響起,這個聲音在別人聽起來是多麼的悅耳動聽,但在少年耳朵裡聽起來卻像是嘲笑他的聲音,這也讓他感到無比煩躁。 接著,就不耐煩的發出了聲音,「嘖...」。 但這一個舉動引起了家人的的注意,「你們有聽到什麼聲音嗎?聽起來好像很不耐煩
Thumbnail
現在當了別人的老媽子後,又返老還童的開始關注童書,大略地調查一下,深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童書的主題內容與設計已經五花八門,翻翻書、立體書、音樂書、點讀書應有盡有...將來會不定時分享我的親子共讀書單,推薦的書就以我女兒的喜好為主(媽媽真的很努力選書,但不是每一本都能獲得她的青睞呀)囉!
Thumbnail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
Thumbnail
緣起於寒假和這群少年上山,他們一起挑戰某項巨大任務的過程中,自發的體悟:「都沒有人要聽對方說話!」 以及下山後,間接得知某人自發的許願:「我也應該要來學怎麼好好聽人說話。」 一切的跡象彷彿在告訴我:時候到了。 剛好有夠專業的專業想莊越翔的文章就在此時出現(哪尼!?)
Thumbnail
『用耳朵散步』是我們家的傳統,很受大人和孩子喜愛。我們透過此活動,讓孩子用耳朵仔細聽聽周遭的自然聲音,享受寧靜、信任和大自然的溫暖。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們的經驗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