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無欲無求才能叫極簡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新聞娛樂網開始轉貼一些極簡主義者的影片,留言區紮紮實實的震撼了我,一邊認為就是窮吧硬要說是什麼主義安慰自己,另一邊則是雞蛋裡挑骨頭,檢討物品不夠少,為什麼極簡主義者可以買這買那的?
以上的情況給我女性主義發展的既視感,至今許多人過度注重表面的形式卻忽略背後的本質,演變成女性主義者應該拒絕任何傳統上認為有陰柔特質的東西,歌手Billie Eilish表示以前害怕被人們議論索性都穿寬大的衣服遮蓋身材曲線,但她其實覺得馬甲很美,於是在近期的作品中公開了這一面,不意外遭受輿論撻伐形容她屈於世俗價值,她回應道:
「我對身體意象的了解是,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順帶一提我的朋友,她是個T,理了一個寸頭打扮中性,喜歡粉紅色跟迪士尼公主,這兩者衝突嗎?我覺得不,她就是做自己而已。
越來越少人篤定的稱呼自己為XX主義者,因為只要冠上「主義」這兩個字,好像成為高高在上的專家,非得做到滿分一絲不苟,看來我太天真了,我還以為喜歡那個領域,嚮往那種生活並一步步實行的人都有這個資格呢。
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那到底極簡是什麼?我分享近藤麻里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其中提及有個太太斷捨離到後面非常上手,最後老公也一併斷捨離(離婚),我能體會她的心境,身為前購物狂,以為擁有越多是幸福,殊不知卻創造一個永不滿足的黑洞,只看見自己沒有的,對身後滿到炸出來的物品視若無睹,有一天我認真的檢視了房間,發現我擁有的很多啊!可是有幾樣是真心喜歡會持續使用的呢?為什麼不喜歡還要繼續留著費心費力維持他呢?
極簡主義不是答案,而是一個工具,為的是過濾雜質,多出的時間跟金錢投入在讓你由衷快樂的地方。
所以根本沒有高深的學問啊!不需要別人丟什麼跟著丟什麼,比賽物品的多寡更是沒意義,焦點重頭到尾都在自己,問問你,究竟想過怎樣的生活吧。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極簡生活前的我,和多數上班族一樣,每天下班只想休息、沒什麼心力在去做家事。認識極簡後,整理環境的同時也在整理心情,開始愛上整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享受每天的生活。 分享我認識極簡概念的影集、書籍、YT/KOL,有興趣了解極簡、或是想要活出簡單、自己想要樣子的人,不妨跟著我看下去。
Thumbnail
自認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一回首才發現方格子內一篇關於極簡主義的閱讀書摘都沒有。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分享這本由澀谷直人撰寫的極簡生活提案的書吧!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對塞骨子人應該都不陌生,最經典的就是他空無一物的房間,然後睡在地板上, 我剛開始接觸極簡主義的時候的一個案例,現在終於有機會來拜讀他的書了。
Thumbnail
不論「斷捨離」、「極簡主義」或是「簡單生活」...,都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節奏,朝著嚮往的、自在的生活前進。從物品減量、收納技巧到選物指引等,學習真誠地面對自己,更了解自己所重視的,空間裡擁有的是怦然心動的、必須的物品,創造讓自己更自在的「簡單生活」。
Thumbnail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前幾天和一位鄰居媽媽閒聊,談到了「極簡」。鄰居說她很嚮往極簡生活,也多次想把家裡的物品好好斷捨離一番,然而一想到她先生很愛追逐潮流(尤其是電子產品),總是東買西買,讓她覺得要把這個家變極簡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她,別因為夫妻倆的價值觀不同而阻擋了你想極簡的決心。除了互相尊重,還要抱有「獨善其身」的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曾經在社群媒體上讀到一名網友的抱怨:「我準備放棄極簡了!為什麼我不停地扔東西,但我的家還是完全營造不出像IG相片上看到的風格?」 你嚮往的是哪一種極簡? 相信你一定曾從網路上看過許多對於極簡主義者的分門別類。 但你知道你所嚮往的極簡,究竟是視覺上的舒服乾淨,還是生活上的簡單呢? 極簡風格和極
Thumbnail
初次聽到極簡主義,是幾年前我先生告訴我的。他説,有些人對於物質生活不重視,只擁有少量的衣服、物品,甚至沒有家具,就能過生活。 當時的我沒法理解,直覺的反應就是: 如果沒有寺廟裏和尚尼姑的清心寡欲,那極簡生活大概就是 「節儉生活」 和 「窮苦生活」 的美名吧?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張 Steve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是一本探討極簡生活的書籍,作者澀谷直人以五十篇短文,分述少物帶來的居住、物品到身心、人際關係等多個層面自由。極簡生活是一種精準地掌握自身需求的生活模式,重點放在自我需求的滿足上。這本書藉由分享自己的生活,鼓勵讀者思考並尋找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達到內心豐富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極簡生活前的我,和多數上班族一樣,每天下班只想休息、沒什麼心力在去做家事。認識極簡後,整理環境的同時也在整理心情,開始愛上整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享受每天的生活。 分享我認識極簡概念的影集、書籍、YT/KOL,有興趣了解極簡、或是想要活出簡單、自己想要樣子的人,不妨跟著我看下去。
Thumbnail
自認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一回首才發現方格子內一篇關於極簡主義的閱讀書摘都沒有。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分享這本由澀谷直人撰寫的極簡生活提案的書吧!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對塞骨子人應該都不陌生,最經典的就是他空無一物的房間,然後睡在地板上, 我剛開始接觸極簡主義的時候的一個案例,現在終於有機會來拜讀他的書了。
Thumbnail
不論「斷捨離」、「極簡主義」或是「簡單生活」...,都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節奏,朝著嚮往的、自在的生活前進。從物品減量、收納技巧到選物指引等,學習真誠地面對自己,更了解自己所重視的,空間裡擁有的是怦然心動的、必須的物品,創造讓自己更自在的「簡單生活」。
Thumbnail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前幾天和一位鄰居媽媽閒聊,談到了「極簡」。鄰居說她很嚮往極簡生活,也多次想把家裡的物品好好斷捨離一番,然而一想到她先生很愛追逐潮流(尤其是電子產品),總是東買西買,讓她覺得要把這個家變極簡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她,別因為夫妻倆的價值觀不同而阻擋了你想極簡的決心。除了互相尊重,還要抱有「獨善其身」的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曾經在社群媒體上讀到一名網友的抱怨:「我準備放棄極簡了!為什麼我不停地扔東西,但我的家還是完全營造不出像IG相片上看到的風格?」 你嚮往的是哪一種極簡? 相信你一定曾從網路上看過許多對於極簡主義者的分門別類。 但你知道你所嚮往的極簡,究竟是視覺上的舒服乾淨,還是生活上的簡單呢? 極簡風格和極
Thumbnail
初次聽到極簡主義,是幾年前我先生告訴我的。他説,有些人對於物質生活不重視,只擁有少量的衣服、物品,甚至沒有家具,就能過生活。 當時的我沒法理解,直覺的反應就是: 如果沒有寺廟裏和尚尼姑的清心寡欲,那極簡生活大概就是 「節儉生活」 和 「窮苦生活」 的美名吧?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張 Steve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是一本探討極簡生活的書籍,作者澀谷直人以五十篇短文,分述少物帶來的居住、物品到身心、人際關係等多個層面自由。極簡生活是一種精準地掌握自身需求的生活模式,重點放在自我需求的滿足上。這本書藉由分享自己的生活,鼓勵讀者思考並尋找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達到內心豐富和生活品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