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疫情被迫在家隔離,由Lonely變成Introverted,把握獨處的機會幫自己升LEVEL! — 英雄的寫作鍊成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相入面隻狗仔看來很“孤獨”吧!
疫情之下,大家有沒有覺得我們都像那隻狗一樣, 被迫 “孤獨”!
“孤獨” 這個詞好像有點負面意思,我們人類都怕 “孤獨”吧!
幸好我有另一個字可以取代 “孤獨” 這個詞。
現在市面上好喜愛用一個字叫 “ introverted”,用這個字就感覺良好得多了!
由於這個字要用英文說才傳神,容許我用英文造句講一下:
“ This is a lonely dog! ”
“ This is an introverted dog! ”
這兩句給人的感覺簡直差天共地。
第一句給人憐憫的感覺,你很同情它,你很想拯救這一隻 lonely dog。
但如果是第二句呢?
這隻狗好像有點本事,背後也有很多故事,它雖然不會告訴你,但你卻很想了解它,聽一下它背後的故事。
你看,同一件事用不同字眼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感覺。
說那麼多,我想表達的是其實我們可以有另一角度去看所謂 “孤獨” 的這個情況。
首先,問你一個問題,國家總統會有空感到孤獨嗎?

感到 “孤獨” 是因為要打發時間
人為什麼會感到 “孤獨” 呢?
所謂的 “孤獨” 是因為你無聊到要找事做去打發時間。
回到剛剛的問題,如果你是國家總統,每日都要開十萬九千幾個會,連呼吸都變得奢侈,每天都累得站着也可以睡覺,回到家你還有很多私人事情要處理,你還有空感到 “孤獨” 嗎?
你說以上例子好像太極端了!好吧,我們再看一下比較貼身的例子。
如果你本身有朋友是有小孩要照顧的家庭主婦,都不難發現她們唯一的私人時間可能就是臨睡前不到一小時的那段時間,她們會很珍惜這段寶貴的時間,你也很難會從她們口中聽到 “孤獨” 這兩個字吧!

要成大事的人都需要和自己獨處
事實上很多成功人士都很珍惜獨處的時間,甚至主動爭取。
就以文字創作這個行業來說,寫作的本質就是要專注地和自己獨處, 然後在腦中把自己的思考寫下來。所以,我們不難看到任何一個作家都會對獨處的話題有著滔滔不絕的想法。
美國小說家梅·薩藤 ((May Sarton) 隱居幾十年,以下是她在回覆一名讀者的來信時說的話 :
“ 如果一個人主動選擇了孤獨,那一定有某種目的,因為孤獨能夠帶來創造,通過工作和愛的方式,尋找到自我。”
獨處是一種必須的準備寫作狀態。如果我打算寫作,我就需要孤身一人的精神狀態, 我就不能突然停下來,我要全神貫注,我不習慣思緒被打斷,我需要不受任何訊息干擾,心無旁騖,將內心的想法通通都寫下來。
學會獨處更是一個人的必修課,人太多階段的成長,都需要自己來完成,沒有人會陪你一輩子。
因為你要學會一樣東西,你必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獨自訓練。以學習外語為例,無論在課堂上老師的教學多精彩,你還是需要回家獨自把新的詞語和文化結構背下來。
還有,獨處的時候你可以更好的認清自己。有些人平常會想東想西,什麼事都想要做,其實那就更加需要一人獨處的時間去搞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內心也無法看清楚,那麼就不會讓自己有清晰合理的目標,自然會讓自己的路走得異常艱難, 吃力不討好。

那麼,如何善用獨處的時間呢?
其實獨處是自我提升的黃金機會。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精進。
1.)知識方面:
利用獨處的時間看書,在網上搜尋優質文章,學習新知識,學習新的思維和策略。
2.)鍛鍊體格和提升能力:
如果你經常不滿意自己的身材,那就趁獨處的時間去鍛鍊身體。你可以去迪卡儂買個壺鈴回家,壺鈴既有帶氧也有負重的功能,買個回家已夠你練個飽。
同時你也可以提升一樣能力。例如你想學習剪片能力,你就可以利用獨處的時間訓練剪接的技術。 就像我每天上班前也會利用早上的時間鍛鍊寫作一樣。

如果幸運的話,我們都市上班族平常屬於自己的時間其實只有三份一,因為睡覺和工作已佔了三份二的時間。
以上我只是說一些比較幸運可以準時下班的上班族,至於那些要經常加班,甚至星期六也要上班的就更不用說了。
再者,平常回到家我們精神狀態已經是最疲勞的時候,相對地時間的質素則是最差,所以很多要花費精神的重要事情其實也可能做不了。 可以說我們平日的時間基本上都不是屬於自己的。
那麼,現在就趁着疫情來臨要在家隔離的時候,善用獨處的時間升Level,由 “lonely” 蛻變成為一個 “introverted” 有內容的人吧!
#英雄的寫作鍊成 #趁着疫情被迫在家隔離由Lonely變成Introverted把握獨處的機會幫自己升LEVEL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知你們在辦公室裏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同事總是會情緒失控,你經常說話要很小心,恐防觸發他的情緒.....
    你們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朋友,大家聚會時總是會遲到。老實說,我就是那一類人,不到最後一分鐘也不出門,然後總是會遲個十五分鐘什麼的。 我承認這是我的壞習慣,不知為何總是改不了。 但是,如果我和異性第一次約會,基本上我絕對不會遲到。。。。。
    在網上討論區看到有人發文說朋友因移民外國, 清明時節不能回港拜祭親人, 故委托樓主代為上山拜祭. 樓主因此在討論區發文訢苦. 華人傳統重孝,如不親力親為, 找別人幫忙拜祭好像不行。但如果我們身在他鄉,如果一兩年都回不了來,找個可信的朋友幫忙,雖然是緩兵之計,但又好像無可厚非,總比什麼也不做也好吧?
    朝九晚五的你和我, 每天下班回家都很累, 假日僅餘的私人時間也想休息一下. 但一年下來, 我們好像什麼也沒有做過, 突然想要在生活中找點熱情來充實一下, 好像那樣才不會白過. 照舊上班下班的我, 和你一樣下午六時正在迫地鐵. 滑IG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段關於 “熱情” 的短片, 想要分享給大家...
    大家通常是何時起床的呢?大家有沒有試過想要早起,堅持過好幾天,最後卻放棄呢? 大家早起不了, 那可能是對於早起的好處不夠了解,要早起的動機不夠強....
    「你看那個女明星的鼻,她一定有整過容, 難看死了, 沒事找事做, 現在每個人都去整容,難度不整個容會死嗎? 」 這是我回家和父母吃晚飯時, 大家看着電視, 我的媽媽不時會說的一句話. 你從她的眼神裏會看到她是在鄙視那些電視上的女明星.....
    不知你們在辦公室裏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同事總是會情緒失控,你經常說話要很小心,恐防觸發他的情緒.....
    你們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朋友,大家聚會時總是會遲到。老實說,我就是那一類人,不到最後一分鐘也不出門,然後總是會遲個十五分鐘什麼的。 我承認這是我的壞習慣,不知為何總是改不了。 但是,如果我和異性第一次約會,基本上我絕對不會遲到。。。。。
    在網上討論區看到有人發文說朋友因移民外國, 清明時節不能回港拜祭親人, 故委托樓主代為上山拜祭. 樓主因此在討論區發文訢苦. 華人傳統重孝,如不親力親為, 找別人幫忙拜祭好像不行。但如果我們身在他鄉,如果一兩年都回不了來,找個可信的朋友幫忙,雖然是緩兵之計,但又好像無可厚非,總比什麼也不做也好吧?
    朝九晚五的你和我, 每天下班回家都很累, 假日僅餘的私人時間也想休息一下. 但一年下來, 我們好像什麼也沒有做過, 突然想要在生活中找點熱情來充實一下, 好像那樣才不會白過. 照舊上班下班的我, 和你一樣下午六時正在迫地鐵. 滑IG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段關於 “熱情” 的短片, 想要分享給大家...
    大家通常是何時起床的呢?大家有沒有試過想要早起,堅持過好幾天,最後卻放棄呢? 大家早起不了, 那可能是對於早起的好處不夠了解,要早起的動機不夠強....
    「你看那個女明星的鼻,她一定有整過容, 難看死了, 沒事找事做, 現在每個人都去整容,難度不整個容會死嗎? 」 這是我回家和父母吃晚飯時, 大家看着電視, 我的媽媽不時會說的一句話. 你從她的眼神裏會看到她是在鄙視那些電視上的女明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曾說過,空閒時間是讓我們做壞事的惡魔時間。 《中庸》一書也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君子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得有度守禮....最好是。 我們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根本很少。因為,我們大多害怕孤獨。不希望一個人。但是,孤獨跟寂寞是不一樣的。獨處跟孤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Thumbnail
    【寂寞與建立關係】 寂寞是學習獨處最好的時候,一個人閱讀、一個人烹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運動,在過程中可能會體會到認識自己和自己相處的喜悅。那為何獨處的狗狗還是會過的行屍走肉呢?或許就是阿德勒提到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就要看他的社會興趣發展得如何?社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陪伴自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這篇文章分享了維尼一個人獨處的經歷,從初期的社恐、排斥到後來的喜悅、享受。推薦找一天一個人到處亂逛,並鼓勵大家抽空陪伴自己。
    Thumbnail
    孤獨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透過獨處,可以專注觀照身心,反省自己,達到心靈平靜的境界。本文介紹了許多佛經中有關孤獨修行的內容,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身心靈上的安寧。佛經中經常強調欲求智慧,必須獨處靜坐思維。如《雜阿含經》:聞法己,我當獨靜處,專心思惟。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曾說過,空閒時間是讓我們做壞事的惡魔時間。 《中庸》一書也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君子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得有度守禮....最好是。 我們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根本很少。因為,我們大多害怕孤獨。不希望一個人。但是,孤獨跟寂寞是不一樣的。獨處跟孤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Thumbnail
    【寂寞與建立關係】 寂寞是學習獨處最好的時候,一個人閱讀、一個人烹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運動,在過程中可能會體會到認識自己和自己相處的喜悅。那為何獨處的狗狗還是會過的行屍走肉呢?或許就是阿德勒提到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就要看他的社會興趣發展得如何?社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陪伴自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這篇文章分享了維尼一個人獨處的經歷,從初期的社恐、排斥到後來的喜悅、享受。推薦找一天一個人到處亂逛,並鼓勵大家抽空陪伴自己。
    Thumbnail
    孤獨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透過獨處,可以專注觀照身心,反省自己,達到心靈平靜的境界。本文介紹了許多佛經中有關孤獨修行的內容,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身心靈上的安寧。佛經中經常強調欲求智慧,必須獨處靜坐思維。如《雜阿含經》:聞法己,我當獨靜處,專心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