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服從功能?時空之下,建築如何保存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建築如何留存下來

理查.道金斯在著作《自私的基因》裡指出,生物產生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DNA 自身的繁衍。例如,女性通常會被肩膀厚實的男性吸引,道金斯說明道,女性的DNA 為了讓自己盡可能地繁衍下去,便要想辦法讓帶有自己DNA 的子女平安地長大。所以,女性會去尋找能夠提供良好環境使子女平安長大的配偶。那麼,為何是被肩膀厚實的男性吸引呢?肩膀厚實的男子有能力將矛投得更遠、得到更好的打獵成果,對生存更為有利,所以容易受到女性的注意。遺傳物質DNA 雖只是含有去氧核糖核酸,但在道金斯的說明裡,它們彷彿是帶有主觀意識在進行活動的。如果我們也以擬人化的角度來看待建築,原本只是由許多無機物聚集而成的建築看起來也會像是擁有了自己的意識,一直努力進化、改變樣貌、配合生活在建築裡的人類的步調,好讓自己活得更久而不被拆除。我們將建築的這種進化現象稱為「翻新」(remodeling)、「再生」(recycling),近年也有人稱之為「升級再造」(upcycling)。
Upcycling 是up 與recycling 的合成詞,指的是讓物品再生後具有更高的價值與意義。但在建築領域裡,「再生」與「升級再造」其實一直以來都在發生,只是用詞比較新而已,因為建築材料的壽命比人類的壽命還要長。幾年前,有新聞指出,中國萬里長城的30% 都被破壞了,因為住在萬里長城附近的居民會自行取走城牆上的石磚、石塊,用來建造自家房子或變賣給觀光客。類似的事情在文藝復興時代的羅馬也發生過,羅馬帝國於西元四世紀時將首都遷到君士坦丁堡後,等同於拋棄了舊首都羅馬,於是羅馬當地由羅馬帝國興建的建築就變成了廢墟。東羅馬帝國於十五世紀滅亡時,難民紛紛逃回羅馬,使羅馬人口暴增。當時,許多難民便偷走那些已成廢墟的古羅馬帝國時期建築的材料,拿去蓋他們的新房子。如同萬里長城與羅馬的案例所揭示的,一直以來,舊建築的建材都會被挪用於新建築的建造。人類會藉由器官捐贈來拯救其他人的生命,建築物同樣能夠將構成自己形體的材料分出去,幫助新建築的誕生。

為進化而掙扎

建築界有句名言:「形式服從功能」,是現代建築之父路易斯.沙利文所說,意思是,任何形式必定是為了某特定功能而生的。只要觀察大自然,我們就能了解這句話有多麼正確。長頸鹿的脖子之所以長,乃是為了吃到高處的樹葉;比目魚的雙眼都擠在同一面,則是因為牠經常將身體緊貼在海底,以避免被掠食者捕食,而導致雙眼都移到同一側。大自然的任何設計都是特定因素的產物,這項法則在需要創造新設計時是很有幫助的。第一個設計出汽車的人之所以會為汽車裝上引擎與四個車輪,想必是出於功能上的考量;飛機上的機翼與螺旋槳,同樣是為了功能而生。所有被新創出來的物品,其設計都是源自於「功能」。
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大廳「渦輪廳」(Turbine Hall),曾用來放置巨大的蒸汽渦輪發電機,如今則變成了美術館的展覽空間。圖片來源:https://twgreatdaily.com/jz4yDHEBnkjnB-0zqPxm.html
但是,當我們為建築加入「時間」因素,「形式服從功能」這句話便往往無法成立。倫敦有一棟建築曾經被用來當作火力發電廠,後來失去使用價值,便關上了大門。經過一段時間後,它卻變成了「泰特現代美術館」。起初,該棟建築是為了火力發電而設計的,原本用來放置巨大蒸汽渦輪發電機的空間,今日已搖身一變,成為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展覽廳。巴黎「奧塞美術館」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棟建築原本是個火車站,但隨著火車引擎的日益改良,火車站再也容納不下愈變愈長的火車,既有月台的長度不夠,便無法繼續發揮其功能。於是,該火車站停止使用,被人們遺忘,還一度成為累贅。幾十年後,它卻以美術館之姿重生了。在時代變化之下,有些建築會失去它原本存在的價值,不再被人們需要。如果這些建築維持原樣,其命運往往是被拆除。但在一些特殊案例之中,建築會為了活下來而去回應當代的需求,使自己「進化」,就像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一樣。泰特現代美術館與奧塞美術館,就是為既有建築形式加入新功能的例子。
從物質的角度來看,建築是由石、磚、玻璃等材料構成的無生物。但很特別的是,人類使用建築時,真正使用的不是那些無機建材,而是無機物以外的「空間」。假使構成空間的建材有些變形,也不會對空間的使用造成太大的問題。因此,建築不同於其他物品,其壽命遠比人類的還要長許多,它們能夠因應時代變化與產生新的用途,一再地被使用。由上述案例可見,建築的升級再造可藉由「空間」的進化以符合時代變化,使建築本身被重新利用,最後留存下來。

復活的建材

也有一些升級再造的案例是以其他方式進行的。以前,高架鐵路被用來連接港口與城市裡的工廠,但隨著產業結構改變,高架鐵路不再被使用,而漸漸被淘汰了。工廠一個個遷出城市後,原位址周邊往往會發展為貧民窟。但是,紐約市民經過了一番努力,使原本陷入拆除危機的高架鐵路變成了公園,即今日的「紐約空中鐵道公園」,讓周邊一帶成為紐約最熱門的觀光景點。在其他案例中,高架道路雖被拆除,卻為當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美國93號州際公路貫穿波士頓市中心的路段原本為高架道路,後來因為有妨害城市景觀之嫌而被拆除了,改成了地下隧道。當時被拆下的鋼筋建材,後來被挪用於其他地區新建住宅的樑與柱。也就是說,消失的高架道路最後復活變成了住宅。如同比目魚為了適應環境而使自己的樣貌有所進化,建築的升級再造也像是建築為了使自己在變動的環境裡留存下來、不被拆掉,而經歷的一番掙扎與達成的進化。這些掙扎的歲月與人類努力的痕跡,最後都會靜靜地被保存在建築裡。所以,經過再生的建築總有一種令人難以言喻的深深感動。當人們到訪巴黎奧塞美術館,看著那經歷過百年以上歲月、挺過困境、留存至今的火車站建築時,心中總會感受到一種微妙的悸動。
人類所謂的創造,其實並非全新的事物,只是重組了大自然本就存有的物質。人類的一切都是暫時向大自然借來使用的,所以,自己使用過後,下一代發展出另一種使用方式也是有可能的。升級再造也屬於暫時借來使用的一種行為。如今,我們的地球正面臨一個難題:人類個體數量為有史以來最多,我們又必須讓所有人都存活下來。因此,現在是我們最需要進行升級再造的時候,讓物品不斷地被重複使用與共享。至於當代建築為了留存到下一個時代,將會經歷哪些掙扎與進化,也著實令人好奇。

(本文節錄自《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一書,綜觀「建築」、「城市」與「生活」的獨特視角與深刻洞察,歡迎參考本書。)
作者:俞炫準;譯者:邱麟翔
建築與環境影響著人類行為,也反映出人類的生活模式。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去將建築師視為「創造空間形式」的關鍵作用者,使其擁有壟斷、支配性的知識與權力,成為建築硬體價值光環的獨攬者。事實上,放眼建築專業界,很少有女性建築設計者願意討論,女性和男性建築師有什麼差異,或者,從作品來看,也很難「比對」出建築與女性或男性建築設計者之間的相關性。
博物館與建築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的關係。博物館人員自收藏與展示功能的觀點,極不重視建築,甚至有反建築的傾向;而在博物館的大眾形象方面,又極重視建築,時常把建築物的外觀做為該館的標誌。
某些設計過產品的專家以同樣的思維來設計建築或城市景觀。他們通常只重視建築的外觀,其中,以鳥瞰圖的思維來設計建築的作法更是堪憂。人對於建築空間的體驗是集合了非常多面向的感受而成。 建築的規模比人體大,所以設計建築的思維不應等於設計規模比人體小的產品的思維,而且應該重視使用者從內向外觀看的體驗。
過去將建築師視為「創造空間形式」的關鍵作用者,使其擁有壟斷、支配性的知識與權力,成為建築硬體價值光環的獨攬者。事實上,放眼建築專業界,很少有女性建築設計者願意討論,女性和男性建築師有什麼差異,或者,從作品來看,也很難「比對」出建築與女性或男性建築設計者之間的相關性。
博物館與建築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的關係。博物館人員自收藏與展示功能的觀點,極不重視建築,甚至有反建築的傾向;而在博物館的大眾形象方面,又極重視建築,時常把建築物的外觀做為該館的標誌。
某些設計過產品的專家以同樣的思維來設計建築或城市景觀。他們通常只重視建築的外觀,其中,以鳥瞰圖的思維來設計建築的作法更是堪憂。人對於建築空間的體驗是集合了非常多面向的感受而成。 建築的規模比人體大,所以設計建築的思維不應等於設計規模比人體小的產品的思維,而且應該重視使用者從內向外觀看的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古蹟為什麼不能通通都變成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疑問!就讓我們跟著臺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的足跡,回到那個需要乾淨水源的時代,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始,去發現博物館與水的淵源;再跨越大半個地球前往倫敦....
Thumbnail
堅固、牢固是指該建築,十分不錯不會隨風飄移,有崩塌、散開的風險。 而該建築經過幾年後,必然需要“更換”確保不會“崩塌”這就如團體一般,然而團體如同橋樑(不論材質)。 隨時都有“散開”的風險。 更換如同飛機一般承載夢想與理念的同時,要定時“保養”將“雜質”去除以保證下次,的“目標”依舊“不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建築是什麼? 朝天際線發展之結構物體...... 由水平綿延伸的結構物體......
Thumbnail
  「建築史提供一種避免武斷的方式,不是在讀歷史書並從中找出最美的一部分,是試圖弄清楚不同元素之間的理性連接,哪些元素是形成連接的必要條件。原始的建築學,真實的建築學,原始小屋的建築學原理是骨骼,它的光線和裝飾都直接源於構造上的必要元素。」-Jacqueline Gargus   何謂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現代主義之後的建築轉變,包括後現代主義的興起及其對城市設計的影響。從CIAM的討論到結構主義的空間組織,再到解構主義的材料與符號重塑,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潮流,也揭示了建築師在面對多元化需求時的思考挑戰與創新嘗試。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SS大不列顛海事博物館正在進行一個長達32週的維護專案,將船上33年歷史的老舊木甲板變成了精美的限量鋼珠筆、項鍊以及耳環,並附有博物館給的證明書,購買這份商品的錢不只可以用來資助博物館的保存修復計畫,還能用來支持當地的匠師。這個方法不僅增加了商品的意義與價值,還能讓遊客一同參與保存修復計畫。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古蹟為什麼不能通通都變成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疑問!就讓我們跟著臺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的足跡,回到那個需要乾淨水源的時代,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始,去發現博物館與水的淵源;再跨越大半個地球前往倫敦....
Thumbnail
堅固、牢固是指該建築,十分不錯不會隨風飄移,有崩塌、散開的風險。 而該建築經過幾年後,必然需要“更換”確保不會“崩塌”這就如團體一般,然而團體如同橋樑(不論材質)。 隨時都有“散開”的風險。 更換如同飛機一般承載夢想與理念的同時,要定時“保養”將“雜質”去除以保證下次,的“目標”依舊“不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建築是什麼? 朝天際線發展之結構物體...... 由水平綿延伸的結構物體......
Thumbnail
  「建築史提供一種避免武斷的方式,不是在讀歷史書並從中找出最美的一部分,是試圖弄清楚不同元素之間的理性連接,哪些元素是形成連接的必要條件。原始的建築學,真實的建築學,原始小屋的建築學原理是骨骼,它的光線和裝飾都直接源於構造上的必要元素。」-Jacqueline Gargus   何謂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現代主義之後的建築轉變,包括後現代主義的興起及其對城市設計的影響。從CIAM的討論到結構主義的空間組織,再到解構主義的材料與符號重塑,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潮流,也揭示了建築師在面對多元化需求時的思考挑戰與創新嘗試。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SS大不列顛海事博物館正在進行一個長達32週的維護專案,將船上33年歷史的老舊木甲板變成了精美的限量鋼珠筆、項鍊以及耳環,並附有博物館給的證明書,購買這份商品的錢不只可以用來資助博物館的保存修復計畫,還能用來支持當地的匠師。這個方法不僅增加了商品的意義與價值,還能讓遊客一同參與保存修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