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 作者:洪愛珠

🔸味蕾是一種血脈相傳。

在快節奏的社會,快時尚、過季品、速食比比皆是的現代,一個七年級生的飲食習慣,是切仔麵、甘蔗茶、和黑麻酥糖?歡迎跟著老派少女,走訪那些老台北人的口袋名單。

本書以家為根源,在母喪之後,紀錄那些留在飲食習慣裡的家的味道。從繼承母親御用的廚具,一步步貼合一個家庭「煮」婦,揣度並懷念母親的一切。跟隨作者的腳步,我們走訪迪化街、大稻埕,購買那些從前祖母和母親逢年過節、或日常採購的老滋味,魷魚乾貨、芝麻糖果;再穿越蘆洲,先參拜湧蓮寺,順著路線喝涼水、吃切仔麵。

記憶中的切仔麵攤,不是一個人的形單影隻,是一家子人團員用膳,豪邁的黑白切全部來一輪,鼎沸的湯湯水水,像是血液翻騰。就像文中所說「三代人哄嚷吃飯都是十多年前往事」。說來也是,我們有多少的習慣,來自家庭,或許就有多少的口味養成,來自這些習慣。

🔸粽子,與其說是南北之爭,不如看作門戶之見。

近年每到端午,不免又是一輪的粽子之爭,南北部粽論輸贏,無論結果如何,明年總會再捲土重來。而相較於南北粽子口味,我反倒覺得每年吃的粽子口味都和記憶中不太相同。

書中作者的吃粽記憶,是大家族裡,祖母獨門餡料,一戶單傳。祖母過世後數年,在輪轉的被外來的、吃不慣的粽子折騰許久,作者才又主動聯絡老家親戚,詢問祖母粽子作法。

「隔著話筒聽她講話,幾乎看見,祖屋的飯廳沒亮燈,一室不動聲色的黑黝。一大家人終究散開去了。在各自的地方,吃著來處不同的粽子。」閱讀至此,不免感到惆悵,難掩落淚,像是粽子起鍋的蒸氣,團團濃霧終將散去。

🔸一家子才滷肉,一個人不滷肉。

紀錄在英國交換期間,文化衝擊以飲食最大,吃著冷的三明治,總讓作者想念家鄉熱騰騰的飲食。台灣最普遍的家常菜之一,想必滷肉當之無愧,誰家的餐桌上不是總會出現一鍋油花花的滷肉?在大家庭中成長的更是無庸置疑。在意外得知拿手滷肉的祖母、母親,原來一人食並不滷肉。

讓我想起另一個台灣流傳已久的餐桌故事,關於母親(或祖母)並不喜歡吃魚頭的故事。原來,傳統女性為家庭妥協的故事俯拾即是,為了一家大小準備的滷肉,是家庭專屬,人多的時候、團圓的菜餚,一人食過於油膩又份量太過。像極了一家人吃魚,女性長輩總是啃起魚頭,而多年後晚輩才知,她們並不是喜歡魚頭,而是溫柔的把魚肉都留給家人。

🌟#風味評分比:20%酸、20%甜、20%苦、20%辣、20%鹹

閱讀家庭/家族故事,總會鼻酸。豐富的美食和記憶,讓這本書的五種風味勢均力敵,但閱讀過程不免五味雜陳。是現代飲食文學中,代表性之作!

☺️喜歡的話,按個❤️

👉🏻追蹤 @reader.triple ,發現更多值得翻閱的好書

👉🏻另外,我把書中提到的美食地圖整理成Google maps共享給你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雙週更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沒有這麼瞎!做了這些事就會成功?!」 也許你追求的成功不是變成億萬富翁,但我想如果你是追求「自我實現」的成功,那這本書你可能會有興趣!
被害人家屬的傷痛你可以理解,那麼加害人家屬會遇到的情況,你能想像嗎?
許是近年性別意識抬頭,3月上旬的 #婦女節 更受到社會重視,各大粉專、網頁,更多分享和討論,關於「女性」的議題,而今天想分享的書主角是一群女性、女人們、女孩們。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作者:金息 ✏️ 譯者:胡椒筒
迎來開工後的第一個連續假期,你是計畫出遊太陽呢,還是在家睡到自然醒呢?有沒有好好養精蓄銳啊! 不論是哪一種,想關心你這三個星期以來,你的工作模式有變得比去年更好,還是依舊被主管、客戶牽著鼻子走呢?
感到孤獨的時候,你都怎麼面對它呢?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伴侶,經歷著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先別管年終拿多少、紅包包多少了,你知道天堂鳥的羽毛一根價值幾塊美金嗎?你能想像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長笛高材生洗劫博物館嗎?你能知道上述這些都不僅僅是小說,而是真實事件嗎?
「有沒有這麼瞎!做了這些事就會成功?!」 也許你追求的成功不是變成億萬富翁,但我想如果你是追求「自我實現」的成功,那這本書你可能會有興趣!
被害人家屬的傷痛你可以理解,那麼加害人家屬會遇到的情況,你能想像嗎?
許是近年性別意識抬頭,3月上旬的 #婦女節 更受到社會重視,各大粉專、網頁,更多分享和討論,關於「女性」的議題,而今天想分享的書主角是一群女性、女人們、女孩們。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作者:金息 ✏️ 譯者:胡椒筒
迎來開工後的第一個連續假期,你是計畫出遊太陽呢,還是在家睡到自然醒呢?有沒有好好養精蓄銳啊! 不論是哪一種,想關心你這三個星期以來,你的工作模式有變得比去年更好,還是依舊被主管、客戶牽著鼻子走呢?
感到孤獨的時候,你都怎麼面對它呢?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伴侶,經歷著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先別管年終拿多少、紅包包多少了,你知道天堂鳥的羽毛一根價值幾塊美金嗎?你能想像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長笛高材生洗劫博物館嗎?你能知道上述這些都不僅僅是小說,而是真實事件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豬.黑白切》這本書就像一道道帶著濃厚香氣的家鄉味,每翻開一頁,記憶便被帶回到小時候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那裡有黑豬肉的香氣、有煙霧繚繞的湯鍋、還有兒時味蕾的回憶。當我在桃園慈文國中附近的一家小攤上品嘗黑白切,隨著每一口下肚,書中的文字似乎浮現眼前,彷彿讓人再度置身於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兒時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我從小就喜歡吃粽子,從阿嬤綁的月桃肉粽,到外婆做的冰涼沾蜂蜜糖漿、柔軟香甜的鹼粽。到了台南唸書才發現原來不是每家每戶都吃月桃粽,當時在學校附近慶中街相當有名的楊哥楊嫂肉粽,月桃粽居然只是其中一個品項,而且還不配擁有完整的葷食內餡,只是包花生糯米的菜粽。吃到市面上再怎麼好吃的水煮粽,還是會略感惋惜
Thumbnail
拜讀洪愛珠書寫蘆洲經驗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書中專文介紹在地小吃「切仔麵」店家,包括「大廟口」、「添丁」、「大象」、「和尚洲」、「鄭記豬母」、「阿三」、「阿榮」、「鴨霸」、「周烏豬」……等,此外,ptt鄉民也大推「阿郎」。  之前只去過「添丁」和「周烏豬」,五月份陸續至「大廟口」、「阿郎」、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應景的粽子當然不能少,其實過客吃過最美味的粽子是媽媽親手包的,口感佳、料多及愛心滿滿,無奈媽媽老了,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加上過客廚藝真不行,完全沒學到媽媽的好廚藝° 當我得知大樓有位阿嬤,專門在賣粽子的,一年只賣端午節及過年,心想這阿嬤的年紀跟媽媽差不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阿杰是眷村的小孩,從小吃著各種來自湖南、貴州、四川各種地方菜,以及去了桃園市區後的飲食生活。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老闆娘曹巧苓,分享了她的情感故事。除了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裝潢,還分享了他們的招牌美食和小吃。還有文章主角自己最推的美食。文章中融入情感和對家鄉味道的懷念。
Thumbnail
曾經,住處附近一間名為「黑白切」的小吃店讓我愛上,但也在宣告歇業之後讓我有些悵然若失。 「黑白切」到底賣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所有想得到的台灣庶民美食,舉凡切仔麵、滷肉飯、米粉湯等等,還有所有關於「豬」的各式庶民料理,都是台灣人最熟悉也熱愛的好滋味。 作者傅士玲在這本書中帶領我們穿梭大街小巷,讓
Thumbnail
兒時的記憶,爸媽偶爾會帶著我們去三商巧福品嚐牛肉麵,那份熟悉的記憶停留在腦海裡。 現在為人母親的我,依舊會帶著孩子們品嚐牛肉麵,雖然原有的店家已不同,但一走進店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好懷念。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豬.黑白切》這本書就像一道道帶著濃厚香氣的家鄉味,每翻開一頁,記憶便被帶回到小時候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那裡有黑豬肉的香氣、有煙霧繚繞的湯鍋、還有兒時味蕾的回憶。當我在桃園慈文國中附近的一家小攤上品嘗黑白切,隨著每一口下肚,書中的文字似乎浮現眼前,彷彿讓人再度置身於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兒時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我從小就喜歡吃粽子,從阿嬤綁的月桃肉粽,到外婆做的冰涼沾蜂蜜糖漿、柔軟香甜的鹼粽。到了台南唸書才發現原來不是每家每戶都吃月桃粽,當時在學校附近慶中街相當有名的楊哥楊嫂肉粽,月桃粽居然只是其中一個品項,而且還不配擁有完整的葷食內餡,只是包花生糯米的菜粽。吃到市面上再怎麼好吃的水煮粽,還是會略感惋惜
Thumbnail
拜讀洪愛珠書寫蘆洲經驗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書中專文介紹在地小吃「切仔麵」店家,包括「大廟口」、「添丁」、「大象」、「和尚洲」、「鄭記豬母」、「阿三」、「阿榮」、「鴨霸」、「周烏豬」……等,此外,ptt鄉民也大推「阿郎」。  之前只去過「添丁」和「周烏豬」,五月份陸續至「大廟口」、「阿郎」、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應景的粽子當然不能少,其實過客吃過最美味的粽子是媽媽親手包的,口感佳、料多及愛心滿滿,無奈媽媽老了,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加上過客廚藝真不行,完全沒學到媽媽的好廚藝° 當我得知大樓有位阿嬤,專門在賣粽子的,一年只賣端午節及過年,心想這阿嬤的年紀跟媽媽差不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阿杰是眷村的小孩,從小吃著各種來自湖南、貴州、四川各種地方菜,以及去了桃園市區後的飲食生活。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老闆娘曹巧苓,分享了她的情感故事。除了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裝潢,還分享了他們的招牌美食和小吃。還有文章主角自己最推的美食。文章中融入情感和對家鄉味道的懷念。
Thumbnail
曾經,住處附近一間名為「黑白切」的小吃店讓我愛上,但也在宣告歇業之後讓我有些悵然若失。 「黑白切」到底賣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所有想得到的台灣庶民美食,舉凡切仔麵、滷肉飯、米粉湯等等,還有所有關於「豬」的各式庶民料理,都是台灣人最熟悉也熱愛的好滋味。 作者傅士玲在這本書中帶領我們穿梭大街小巷,讓
Thumbnail
兒時的記憶,爸媽偶爾會帶著我們去三商巧福品嚐牛肉麵,那份熟悉的記憶停留在腦海裡。 現在為人母親的我,依舊會帶著孩子們品嚐牛肉麵,雖然原有的店家已不同,但一走進店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好懷念。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