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LeSS in Action - 產品與專案

雖然這系列的課程是設計給工程師的,然而在學習敏捷開發(Scrum 為主)的過程中,我們是從如何做「產品」的角度去做切入,也因此在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再次討論了產品跟專案的差異,也是這一週課程中各種安排的理由所在。

產品與專案的差異

我們在開發產品的時候,大多會用專案的方式去思考。也就是預期我們的產品是被設計好的,並且依照規格進行開發跟製作。類似瀑布流的方式,我們到了一個階段後進行驗收,修正問題後就釋出。
然而,敏捷開發之所以要能夠「適應變化」就是因為我們並無法預期產品的發展如何。也許我們推出了一個新的功能使用者反應不好,可能就要暫停這個功能的後續開發,而改為其他更受歡迎的功能來繼續進行。
也因此,我們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會預期所有事情都是「事先規劃」好的狀態,在產品的開發上,則需要不斷的根據使用者的回饋跟反應,去調整產品的功能來適應市場的變化。

改變思考

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提到這個課程會帶來一些衝擊(Impact),在這一週的課程中確實有非常多不同以往的觀念被提出。
如果我們在開發上的思考,會很習慣的用「專案」的方式來看問題,而忽略了我們正在進行的是一個產品的開發。同時在遭遇到變化的時候,也會因為「規格變更」而感受到非常多的痛苦。
正因如此,在敏捷開發中採取的驗收測試開發、衝刺、結隊程式設計等等方式,都是用來對應「變化」的技巧,我們盡可能「專注在當下」的情況中,只完成(Done)必要的功能,當遭遇變化的時候才能夠更加彈性的去對應。
我想,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習慣是難以改變的,然而我也相信這些「衝擊」應該也讓很多人過去說不出的違和感有了解答。

封面圖片使用 UnsplashChristophe Dion 的作品,這系列的文章只是課程的一小部分,因此並無法完整涵蓋所有概念以及精神,看關於技術的主題可以到弦而時習之找找靈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2022 年四月,我參加了 LeSS in Action 的課程,在這個課程中我們要用一週的時間學習加入一間敏捷開發的公司並且實際產出程式碼,體感上就像是你工作了一年一樣,讓我們來看看這一週的時間發生了哪些事情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