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 Sprint"是“敏捷開發 Agile Development”的“爭球法 Scrum”中的用語。
首先設定一個產品使用流程作為目標,
然後在一週至一個月期間內,將能夠做到這個使用流程的功能製作出來。
這段預設用來迅速進行開發工作的期間,就叫做衝刺期間。」
「精實創業,是基於敏捷開發所打造出來,能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的創業方法。」
「敏捷開發並非以一口氣做出最終產品為目標,而是將開發期間切成許多小片段,迅速,反覆進行開發過程,使產品逐漸接近最終形態。」
「敏捷開發是新創公司在極度缺乏資源的狀況下,促使自己急速成長的基本做法。」
「衝刺畫布共有六個欄位:
欄位一:欲透過實驗了解的事
欄位二:欲實裝的使用者故事
欄位三:時裝該功能所需要的成本時間
欄位四:使用者故事之定量/定性驗證結果
欄位五:本次衝刺所學到的東西
欄位六:下次衝刺想進行的實驗」
這段討論,節錄自日本天使投資人與事業顧問的田所雅之[1]於2018年出版的“創業實戰全書”[2],
引發我對「敏捷開發」的重新學習與認知。
由於我在UCLA探索合成數據的商業化路徑,
自從2022年就開始接觸與「新創 Start Up」以及「創新 Innovation」相關的內容,
記得當初就是找各種課程書籍來看,但也都一直看不進門道,
感覺裡面的概念都相當抽象,也不知道有什麼用途。
而2022-2024年這兩年,隨著「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慢慢搭建起來,
逐漸找到可靠的「團隊成員 Team Members」,
這些與創業相關的概念愈來愈具體,
各種「建議 Advice」也變得有用,真的能幫助我在安排優先性時的決策。
而今天讀到田所雅之描述的以「衝刺 Sprint」為單位的工作方式,
其實是要實裝某個讓用戶能夠操作的流程,
讓我更加理解這個衝刺是要如何實踐,目的又是為何。
敏捷開發這套流程,也是在2024年的暑假,
團隊找到了一個相當有經驗且衝勁的「項目經理 Project Manager」,
我開始從她日常在推動的內容去一步一步學習。
由於許多需要決策的事情,都會到我這裡取意見,
我了解他們具體如何使用敏捷開發做事情,就相當重要。
還好,我是一個quick learner,在週末期間我就會去找相關的書來學,
而搭配實際的開發流程,我更能理解田所雅之所提到的,
在有限的資源下,先盡可能求成長求發展的心態。
而我又想到,困局,是資源與人的配置在阻饒你往目標前進,
而破局,就是想辦法移除這些負資源,
將資源轉為正資源,讓局勢往自己靠。
移除負資源的方式,倚賴我們平時多「學習他人的經驗」,
與「搜尋更好的解法」,
這兩件事真的是人生唯一投入無限精力的事情。
Reference
[1] https://x.com/tadokoromasa
[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