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不斷改變的教育體制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的教育體制經過各種的變革與進化。

在改革上,皆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為出發點。從2007年為保障「區域均衡」的繁星推薦,到2015年提供「特殊經歷學生」入學的特殊選材,再到後來基測轉換成會考,學測指考轉換成五選四及分科測驗,以及強調多元學習的「108課綱」。
政府希望學生減少考試的壓力,去多接觸這個世界。這個出發點,是十分值得贊同的,相對於歐洲,台灣的教育著重在紙筆測驗,欠缺實作經驗。我個人也認為紙筆測驗對於職涯探索並無任何幫助,教育上應該往鼓勵學生探索興趣的方向前進,將學校轉化成輔助學生探索興趣的腳色,而非單純灌輸填鴨式教育的地方。

我是第三屆的會考生,同時也是第一屆五選四的白老鼠。

考試制度的自身經歷

  1. 會考
會考將分數轉換成ABC,分別用+來表示每個等第間的差距。當初會做此變革是為了不要讓考生分分計較,而用分等級的方式,讓同一個級距的人獲得一樣的分數。並且在評分上也考試只占一部分的分數,其餘部分則是多元表現與記功嘉獎等校內校外經驗。
聽起來這個制度是蠻美好的,考試決定升學的比重大幅降低,然而這一切只是美好的幻想。私立國中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有好表現,在校內校外跟記功嘉獎的部分,會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達成,學生基本上都可以在其餘表現拿到夠高的分數。一般國中的狀況,我不是很清楚,但就會考實際運行的這幾年,仍然是在比較各個學生彼此的分數,可能就因為少了一個+,或是差了一分就無法考上心中的第一志願。
會考制度仍然陷入分分計較的深淵,而且因為有要求校內及志工表現,又額外增加學生的負擔,簡言之,就是更增加學生的壓力。
2. 學測五選四
由於要銜接108課綱的考制,教育部就在我們這屆推行五選四(國英數社自,可以選四科考),大學端在入學限制上最多只能採四科。
對於許多純文組或理組生來說,這是一大福音,不用去接觸到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在考試競爭上會更有利。
但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政策。
「誰出社會會用到微積分?」「物理公式生活中又不會用到?」「知道歷史可以幹嘛?對生活又沒幫助。」「學地理幹嘛?用google就好了。」
的確這些學科在生活中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會直接的運用到,但缺少這些學科的訓練或許會使文組理組的間的鴻溝越來越大。
以法官為例,若法官對於一般對於科學的用語不熟悉,是不是就會產生錯誤的判斷。「DNA不排除甲男涉案的可能性」然後法官就認定甲男涉案,不要說不可能發生這種事,詳情可以看「陳龍綺案」,一整個刷新我對世界的看法。
我本身是理科跟文科都不錯的人(文科撇除作文),對各領域都有一定的認識,很常在看法官判決時,有時會看到法院或檢調對於專業鑑定做出無法理解的判斷,更加印證我贊成多元學習的看法。
純粹理工科系對於人文也需要理解,不然也沒辦法做出貼近人們需求的商品。
此外,也有許多科系不能被文理組二分,五選四的政策也使當時的大學端陷入混亂。
綜上所述,從接觸多元知識的角度出發,現行的考試制度使分組後的學生不再接觸到另一個領域的學科,或因為不考試而沒有動力接觸。

對於目前108課綱的看法

108課綱依目前的觀察,就是在扼殺學生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入學除了看學測成績外,在個人申請時會看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歷程檔案要從高一開始累積,若有不清楚自己的未來要往哪裡的高中生,在累積經歷上也會有困難,因為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好一點就各種嘗試,壞一點的就擺爛。或是一開始對某個領域有興趣,但後來想轉換跑道的人,到時候交出去的學習歷程檔案和自己申請的科系完全無關,是否會對申請造成不利益?
若教育部希望在高中就可以確定未來的目標,或許要整個改變從國小開始的各階段體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並有多元嘗試的可能性,在高中課程設計上,也扣合未來升大學的需求,像是有選修社會學、心理學等課程(當然也要有辦法找到合適的教師),從根本上改變整個體制,否則在考試至上的台灣,絕大部分的人學生時期只會先關注眼前的考試,而非未來的志向。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再過幾天,國三同學們將面對人生中第一場大型考試:國中教育會考。  臺灣在免試入學的架構下,升學制度仍是避免不了的。  然而,會考實施多年,還是有很多家長對這制度一頭霧水;其實,要想弄清楚,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超額比序」?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本文討論臺灣國家考試制度不合理的錄取和分發任用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
    Thumbnail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測的信度與效度如何?學測成績牽涉到學生申請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等入學管道招生使用,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再過幾天,國三同學們將面對人生中第一場大型考試:國中教育會考。  臺灣在免試入學的架構下,升學制度仍是避免不了的。  然而,會考實施多年,還是有很多家長對這制度一頭霧水;其實,要想弄清楚,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超額比序」?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本文討論臺灣國家考試制度不合理的錄取和分發任用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
    Thumbnail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測的信度與效度如何?學測成績牽涉到學生申請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等入學管道招生使用,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