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教育體制經過各種的變革與進化。
在改革上,皆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為出發點。從2007年為保障「區域均衡」的繁星推薦,到2015年提供「特殊經歷學生」入學的特殊選材,再到後來基測轉換成會考,學測指考轉換成五選四及分科測驗,以及強調多元學習的「108課綱」。
政府希望學生減少考試的壓力,去多接觸這個世界。這個出發點,是十分值得贊同的,相對於歐洲,台灣的教育著重在紙筆測驗,欠缺實作經驗。我個人也認為紙筆測驗對於職涯探索並無任何幫助,教育上應該往鼓勵學生探索興趣的方向前進,將學校轉化成輔助學生探索興趣的腳色,而非單純灌輸填鴨式教育的地方。
我是第三屆的會考生,同時也是第一屆五選四的白老鼠。
考試制度的自身經歷
- 會考
會考將分數轉換成ABC,分別用+來表示每個等第間的差距。當初會做此變革是為了不要讓考生分分計較,而用分等級的方式,讓同一個級距的人獲得一樣的分數。並且在評分上也考試只占一部分的分數,其餘部分則是多元表現與記功嘉獎等校內校外經驗。
聽起來這個制度是蠻美好的,考試決定升學的比重大幅降低,然而這一切只是美好的幻想。私立國中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有好表現,在校內校外跟記功嘉獎的部分,會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達成,學生基本上都可以在其餘表現拿到夠高的分數。一般國中的狀況,我不是很清楚,但就會考實際運行的這幾年,仍然是在比較各個學生彼此的分數,可能就因為少了一個+,或是差了一分就無法考上心中的第一志願。
會考制度仍然陷入分分計較的深淵,而且因為有要求校內及志工表現,又額外增加學生的負擔,簡言之,就是更增加學生的壓力。
2. 學測五選四
由於要銜接108課綱的考制,教育部就在我們這屆推行五選四(國英數社自,可以選四科考),大學端在入學限制上最多只能採四科。
對於許多純文組或理組生來說,這是一大福音,不用去接觸到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在考試競爭上會更有利。
但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政策。
「誰出社會會用到微積分?」「物理公式生活中又不會用到?」「知道歷史可以幹嘛?對生活又沒幫助。」「學地理幹嘛?用google就好了。」
的確這些學科在生活中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會直接的運用到,但缺少這些學科的訓練或許會使文組理組的間的鴻溝越來越大。
以法官為例,若法官對於一般對於科學的用語不熟悉,是不是就會產生錯誤的判斷。「DNA不排除甲男涉案的可能性」然後法官就認定甲男涉案,不要說不可能發生這種事,詳情可以看「陳龍綺案」,一整個刷新我對世界的看法。
我本身是理科跟文科都不錯的人(文科撇除作文),對各領域都有一定的認識,很常在看法官判決時,有時會看到法院或檢調對於專業鑑定做出無法理解的判斷,更加印證我贊成多元學習的看法。
純粹理工科系對於人文也需要理解,不然也沒辦法做出貼近人們需求的商品。
此外,也有許多科系不能被文理組二分,五選四的政策也使當時的大學端陷入混亂。
綜上所述,從接觸多元知識的角度出發,現行的考試制度使分組後的學生不再接觸到另一個領域的學科,或因為不考試而沒有動力接觸。
對於目前108課綱的看法
108課綱依目前的觀察,就是在扼殺學生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入學除了看學測成績外,在個人申請時會看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歷程檔案要從高一開始累積,若有不清楚自己的未來要往哪裡的高中生,在累積經歷上也會有困難,因為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好一點就各種嘗試,壞一點的就擺爛。或是一開始對某個領域有興趣,但後來想轉換跑道的人,到時候交出去的學習歷程檔案和自己申請的科系完全無關,是否會對申請造成不利益?
若教育部希望在高中就可以確定未來的目標,或許要整個改變從國小開始的各階段體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並有多元嘗試的可能性,在高中課程設計上,也扣合未來升大學的需求,像是有選修社會學、心理學等課程(當然也要有辦法找到合適的教師),從根本上改變整個體制,否則在考試至上的台灣,絕大部分的人學生時期只會先關注眼前的考試,而非未來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