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路上教育單位的陽謀,就看你接不接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母校台大新總圖

.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好處就是如上述所說,在分級制裡,不要在每一分都要計較。大學學測分15級分,國中會考大分ABC三級,加上「+」,也只有七級分。這樣的用意就是,告訴家長和學生們,不要再那麼計較「分數」了。學子們可以花更多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這才更符合現代社會「適性揚才」的時代趨勢。

.

我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了。如果一切都那麼美好,就不會有不少人一直很反對教育改革,反對多元入學了。甚至不少人高喊著:「回到聯考的年代」,一切公平。(會這樣講的人,還真的對於為什麼要教改,完全不瞭解啊!)

.

教育改革的目的,應該有一個很大的部份是要孩子別把大多時間放在「升學考試」上,在學校之外尋找自己的興趣。但是,現實狀況是,補習班還是一堆,明星國中(高中)還是在搞「加強班」「升學班」,家長還是在打聽哪一個國中(高中)升學率高,甚至直接送孩子到私中就讀。弄到後來,還是「OO必較」。以前「OO」是填入「分分」,現在是「題題」。以前說,少一分就掉了好幾個志願,現在是多錯一題,就「從天堂掉入地獄」。

.

「從天堂掉入地獄」是誇飾法。真實的例子是,一個朋友的小孩,以台中一中為目標,考完會考,得知不是很理想,某一科多錯了一題,沒了「A」,變成「B++」的頭。俗稱的4A1B!從一中,直掉四五個志願。這種一刀切的分級,一定會有人留在A,也一定會有人落入了B!家長不服氣的說,只差一題,為什麼有人(孩子的朋友)可以上一中,我兒子就只能讀市立高中??

.

我的感想是,教育再怎麼改革,家長的觀念沒有變,依舊在追求高中第一志願,大學追求頂大,甚至是醫學系電機系,教改還是沒什麼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多數人是習慣看見成效才可能決定要調整跟改變,就像看見甚麼樣運動有好結果,就會讓孩子去投入。教改過程跟結果還是在談成績的話,那就更不可能讓大多數的家長有改變。人民的觀念是可以透過政府跟教育理念而調整的,全看政府是否有心。
PEACE..新人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3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希望可以多一點開明的家長。不要讓保守方反撲。
PEACE..新人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3
忘了寫。補一下。顯然我是接受的,而我朋友不接受。(獲利方接受,損失方不接受)
avatar-img
PEACE..新人類
99會員
926內容數
PEACE..新人類
PEACE..新人類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提及靈異懸疑故事,人們往往會聯想到陰森的場景、詭秘的氛圍,以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傳說。然而,真正觸動人心的,並非恐懼本身,而是潛藏在恐懼背後的現實情感與人性反思。 . 以青少年為主角的靈異懸疑小說,在文學領域中獨具一格。《超感少年出任務》不僅描繪鬼
Thumbnail
2025/03/27
提及靈異懸疑故事,人們往往會聯想到陰森的場景、詭秘的氛圍,以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傳說。然而,真正觸動人心的,並非恐懼本身,而是潛藏在恐懼背後的現實情感與人性反思。 . 以青少年為主角的靈異懸疑小說,在文學領域中獨具一格。《超感少年出任務》不僅描繪鬼
Thumbnail
2025/03/25
. 基本資料  作者:陳振盼(原文作者:Jason Chin)   譯者:林大利  出版社:小麥田  出版日期:2025年1月22日 . 由「凱迪克獎」、「西伯特獎」、「庫克獎」得主打造的最新繪本力作《小身體大宇宙:一場微小世界的探險之旅》,是一本將科學知識與藝術之美完美結合的兒童
Thumbnail
2025/03/25
. 基本資料  作者:陳振盼(原文作者:Jason Chin)   譯者:林大利  出版社:小麥田  出版日期:2025年1月22日 . 由「凱迪克獎」、「西伯特獎」、「庫克獎」得主打造的最新繪本力作《小身體大宇宙:一場微小世界的探險之旅》,是一本將科學知識與藝術之美完美結合的兒童
Thumbnail
2025/03/22
. 「圖畫猜成語」,這個遊戲我最早見到是從兒子讀國小的時候開始的。某天,他從學校拿回一本小冊子,上面畫滿了各式各樣有趣的圖案,看起來像是謎語,卻又不是一般的謎語。當他興奮地邀請我們一起玩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些圖畫其實都是成語。 . 當晚,家裡的客廳變成了我們的「成語猜謎大會」。每個人都盯
Thumbnail
2025/03/22
. 「圖畫猜成語」,這個遊戲我最早見到是從兒子讀國小的時候開始的。某天,他從學校拿回一本小冊子,上面畫滿了各式各樣有趣的圖案,看起來像是謎語,卻又不是一般的謎語。當他興奮地邀請我們一起玩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些圖畫其實都是成語。 . 當晚,家裡的客廳變成了我們的「成語猜謎大會」。每個人都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唯有讀書高?升學至上不一定成全美好人生?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並且不再荼毒下一代?
Thumbnail
唯有讀書高?升學至上不一定成全美好人生?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並且不再荼毒下一代?
Thumbnail
香港愛國教育下,不少父母趕緊將小朋友送到外地讀書,甚至舉家移民。有些移民到台灣的家庭,發現台灣的教育制度與香港不同。在台灣國中升高中時需要考「會考」。「會考」這兩個字在香港是出賣年齡系列,沒想到自己讀書時經歷過的會考惡夢,到自己做父母時又讓孩子經歷一次。
Thumbnail
香港愛國教育下,不少父母趕緊將小朋友送到外地讀書,甚至舉家移民。有些移民到台灣的家庭,發現台灣的教育制度與香港不同。在台灣國中升高中時需要考「會考」。「會考」這兩個字在香港是出賣年齡系列,沒想到自己讀書時經歷過的會考惡夢,到自己做父母時又讓孩子經歷一次。
Thumbnail
分數重不重要?這問題一直在我腦子裡,但一直不敢寫這篇文章,為自己找理由,覺得沒有人會看,沒有人關心這問題。 不想把這篇文章拿來當作只是自己職業的抱怨,但是每當我看到學生為了成績,連我自己都要為了成績拿來當自己「業績」都覺得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決定寫了,因為真實的聲音一定要說出來。 簡單的來說吧!
Thumbnail
分數重不重要?這問題一直在我腦子裡,但一直不敢寫這篇文章,為自己找理由,覺得沒有人會看,沒有人關心這問題。 不想把這篇文章拿來當作只是自己職業的抱怨,但是每當我看到學生為了成績,連我自己都要為了成績拿來當自己「業績」都覺得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決定寫了,因為真實的聲音一定要說出來。 簡單的來說吧!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分數升學主義是根深蒂固,行之多年,教師輪崗及雙減政策並無力扭轉,補救之道是,在保持升學考試及入職考試的公平大原則下,再開一道「特別舉薦」的小門,只要弄清並非裙帶關係,允許一流的教授或知名的科學家「特別舉薦」科研人才,不受考試公平的拘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分數升學主義是根深蒂固,行之多年,教師輪崗及雙減政策並無力扭轉,補救之道是,在保持升學考試及入職考試的公平大原則下,再開一道「特別舉薦」的小門,只要弄清並非裙帶關係,允許一流的教授或知名的科學家「特別舉薦」科研人才,不受考試公平的拘束。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圖:flickr) 學歷至上真的是世界中最醜陋的一個文化,尤其是在東亞。 評斷一個人的好壞竟然要靠學歷這項標籤,尤其是對學生,近期的沒考上建中,男子被父親逼迫當街發放榜單、放棄台大選擇亞洲貨360萬獎學金的事件,兩者的共通點就是,似乎只有世俗學術排名第一的學校才是學校,只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才配當人。
Thumbnail
(圖:flickr) 學歷至上真的是世界中最醜陋的一個文化,尤其是在東亞。 評斷一個人的好壞竟然要靠學歷這項標籤,尤其是對學生,近期的沒考上建中,男子被父親逼迫當街發放榜單、放棄台大選擇亞洲貨360萬獎學金的事件,兩者的共通點就是,似乎只有世俗學術排名第一的學校才是學校,只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才配當人。
Thumbnail
9歲女童跳樓,遺言只問媽媽一句話…孩子自卑或自信,全是父母給的 我從來不鼓勵孩子考高分,但女兒在北京讀了一個學期,居然自發拼分數。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告訴她期中考只要 60 分以上就有獎勵,再高沒有更多獎勵,而她拿著高分考卷回來要求簽名時,我不露出高興神情,目的是要讓她知道我真的對她考高分沒有要求
Thumbnail
9歲女童跳樓,遺言只問媽媽一句話…孩子自卑或自信,全是父母給的 我從來不鼓勵孩子考高分,但女兒在北京讀了一個學期,居然自發拼分數。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告訴她期中考只要 60 分以上就有獎勵,再高沒有更多獎勵,而她拿著高分考卷回來要求簽名時,我不露出高興神情,目的是要讓她知道我真的對她考高分沒有要求
Thumbnail
你是真的在意孩子粗心而已?還是其實想要完美的滿分?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質問自己。即使目前我的孩子應該有能力達到,我們不曾訂過滿分為標準,讓孩子「自訂標準」,對於想改進孩子粗心的父母來說是一種「試金石」。 我想說的是,表面上同樣在意粗心這現象,但本質上有可能天差地遠,希望討論粗心的文章不要變成加害文。
Thumbnail
你是真的在意孩子粗心而已?還是其實想要完美的滿分?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質問自己。即使目前我的孩子應該有能力達到,我們不曾訂過滿分為標準,讓孩子「自訂標準」,對於想改進孩子粗心的父母來說是一種「試金石」。 我想說的是,表面上同樣在意粗心這現象,但本質上有可能天差地遠,希望討論粗心的文章不要變成加害文。
Thumbnail
所以現在的台灣高中生比較幸福嗎? 有興趣的人可以拿這個問題去問問現在的高三學生,又或者是高三學生的家長,我相信如果是要搶前幾志願學校的學生或家長,大概都不會給出肯定的答覆。 為什麼呢?
Thumbnail
所以現在的台灣高中生比較幸福嗎? 有興趣的人可以拿這個問題去問問現在的高三學生,又或者是高三學生的家長,我相信如果是要搶前幾志願學校的學生或家長,大概都不會給出肯定的答覆。 為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