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3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兩顆桃子就能殺掉三個勇士:晏嬰

人物簡介

晏嬰:被尊稱為晏子,齊國宰相。約死於前494年至前491年。晏嬰憑著個人的智慧,不僅幫助齊景公安定了國內,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更在外交上屢次為齊國維持了顏面。更因為將田穰苴(兵法《司馬法》作者)推薦給齊景公當司馬,使得齊國的邊境獲得安寧。晏嬰死後,傳下了《晏子春秋》一書,這本書詳細的記載了他一生的智慧與事蹟。

預言事例

預言莒國將比魯國先滅亡。

齊景公問晏子說:「莒國與魯國,誰會先滅亡呢?」
晏子回答說:「依照臣的看法,莒國的小民,善變而不開化,性格貪婪,而喜好做假,崇尚勇力而輕視仁德。士人重視武力而且行動迅速,容易憤怒而且會迅速讓他們自己的力量耗竭。因此,在上位者不能教養他的下屬,在下位者也不能侍奉他的上司。上、下位者都不能互相配合,那麼國家的根本就喪失了!所以依照臣的看法,莒國將先滅亡。」
齊景公又問:「那麼魯國怎麼樣呢?」
晏子回答:「魯國的君主與臣屬,特別喜歡做符合正義的事情。在下位者非常安份,不主動接觸資訊、知識。因此,在上位者能教養他的下屬,在下位者也能侍奉他的上司。上、下位者都能互相配合,因此國家的根本得以保存啊!所以魯國還可以長期守住自己的政權。然而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鄒國、滕國都是弱小國家,他們的野雉奔跑就能超過自己的國境(表示很小),但他們的國君還能稱公、稱侯,領有爵位。小國依附大國,弱國依附強國,這個規則由來很久了啊!宋國是周朝分封建立的國家。但魯國靠近齊國卻不依附齊國而去親近宋國。魯國國土狹小,卻不依附鄰近的強國,而是寄希望於遙遠的晉國,這將是它滅亡的原因了。齊國或許能佔有魯國與莒國呢!」
齊景公說:「魯國與莒國的事情,寡人已經知道了啊!但是寡人的德性也很薄弱,往後誰將會佔有齊國呢?」
晏子回答說:「田無宇的後裔可能很接近這個目標了!」
齊景公問說:「這是什麼緣故呢?」
晏子回答說:「田氏用大斗的量器借貸糧食給人民,卻用小斗的量器收回人民償還的糧食。田氏用這種方法施恩於百姓。田氏與戰士、菁英交好,對他們使用錢財慷慨到常常讓自己的家產連筐篋都裝不滿。國人揹著、攜帶著自己的兒子去歸附他,那情況就好像水往下流一樣自然啊!按照歷史經驗,先給人利益,然後想要辭讓當君主的人,不是很少嗎?如果不辭讓當君主,又順從著去安撫百姓,那不就是很接近於享有齊國了嗎?」
預言莒國將是最快亡國的國家。
齊景公問晏子說:「當今的世界,哪一個諸侯正面臨危險呢?」
晏子回答說:「莒國可能快要亡國了吧?」
齊景公問說:「是什麼緣故呢?」
晏子回答說:「莒國的土地接近齊國,但它的財產卻又在貢獻給晉國的保護費中消耗光了!所以才說它快要滅亡了啊!」
前431年莒國為楚國所滅,前256年魯國為楚國所滅。因此晏子對於莒國與魯國可能滅於齊國之手的預測並未成真。晏子死於前494年至前491年四月之前,因此他的預言都在他生前產生。從前494年至前431年,其實有很多國家先滅亡了。前493年,楚國兼併了蔡國。(前447年蔡國的香火斷絕。)前473年,越國消滅了強大的吳國。前487年,宋國消滅了曹國。因此晏子關於莒國可能是當時最快滅亡的國家的預測也錯了。

預言齊國的政權將要被田氏奪走了。

前539年。
晏子出使到晉國,晉國大夫叔向陪他飲宴,兩人便談了起來。
叔向說:「依您看,齊國的情況如何?」
晏子回答說:「已經到了末世了啊!我不太敢斷定,但齊國的政權恐怕要被田氏奪走了啊!」
叔向問說:「為什麼這麼說呢?」
晏子回答說:「國君拋棄他的人民,這些人民歸順於田氏。齊國舊的四種量器:豆、區、釜、鐘。四升為一豆,四豆為一區,四區為一釜,十釜為一鐘。田氏使用三種量器,都在齊國量器的基礎上加一進位。如此一來,鐘的數量就顯得很巨大了啊!田氏用私家的量器借貸榖物給人民,卻用公家的量器收回人民奉還的榖物。山上的林木運到市上,山上不會再增加;魚、鹽、蜃、蛤,運到市上,海裡不會再增加。百姓的勞動成果分為三等份,三分之二被國家拿走,而留下三分之一做為衣食之用。國家的積存的物資已經腐朽、蠹壞了,而國內的老人與小孩卻挨餓受凍著;在國家首都的市場裡,正常人的鞋子價格低廉,而受過刖刑(砍去雙腳的刑罰)的人所穿的鞋子卻價格昂貴。(表示受刑人很多,導致價格上漲。)百姓感到非常痛苦,而田氏卻厚厚的撫卹這些人民。以前殷紂王誅殺無罪的人民,無時無刻殘害百姓,周文王慈愛施惠於殷朝的人民,收留並撫卹無家可歸的人,因此天下的人歸附他。周文王不私自給予,只是施行德政。現在公室貴族驕傲殘暴,而田氏卻仁慈恩惠。田氏愛護百姓就好像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因此百姓歸附他就好像流水歸赴大海一樣。齊國國君沒有獲得人民的擁護,滅亡的命運又怎麼能逃避得了呢!田氏的先人:箕伯、直柄、虞遂、伯戲的神位,以及陳國(田氏來自陳國,因此原本稱為陳氏)的祖先胡公和他的妃子大姬的靈位,已經搬遷到齊國了啊!」
叔向回答說:「即便是我們晉國的王室,也處於末世了啊!戰馬不拉戰車,公卿大夫沒有指揮軍事的才能,戰車上沒有能打仗的士兵,士兵的隊伍裡沒有長官。百姓疲憊,民生凋敝,而公室卻越來越奢侈,道路上餓死的人都在彼此的視線範圍內,而公室的富裕卻變本加厲。人民聽到國君的命令,就好像要逃避盜賊、仇人一樣的逃開了!欒郤、胥原、孤續、慶伯這些晉國功臣的後裔,他們的地位下降成為賤臣,國家的權柄落入了幾大家族手中,人民沒有依靠,而國君卻沒有一天知道悔改,用取樂來忘記隱憂。公室的衰微,還有多少日子呢!讒鼎上的銘文說:『求大功、創大業的人,雖然天還沒明亮就起來辦事,但他的後代子孫還是會懈怠。』何況每天都不知悔改,他能長久嗎?」
晏子問說:「既然這樣,那麼先生將來有什麼打算呢?」
叔向回答說:「人能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現在只是等待上天的安排罷了!晉國的王室已經走到了盡頭!我聽說:『王室將衰微,他的宗族就如同樹木的枝葉一樣會先枯落!然後國君追隨著宗族滅亡的腳步而滅亡。』我的宗族有十一個分支,只有羊舌氏一支還存活到現在。我沒有兒子,國家荒淫無度,我若有幸能得到善終,哪還敢希望得到後裔的祭祀呢!」
叔向於是也問晏子:「齊國的道德也已經衰落了啊!現在先生打算怎麼辦呢?」
晏子回答說:「我聽說:如果臣子侍奉的是聖明的君主,就竭盡心力的為他辦事,直到身死為止。如果治國的行為達不到目的就辭去官職,不使用欺騙的行為去白拿俸祿。如果侍奉的是懶惰懈怠的君主,就獨善自身直到身體死亡為止。力量不能勝任工作就離開,不用阿諛奉承去支持一個面臨危險的國家。而且我聽說君子他侍奉君主的情況啊:前進不失去忠心,後退不失去德行。不做無原則的附和以隱匿忠心,可謂不失去忠心;不貪圖利益以傷害廉潔,可謂不失去德行。」
叔向聽後說:「好啊!《詩經》上說:『進退兩難』,就是指這個意思嗎?」
這場會談結束,晏子回到齊國後,司馬竈一見到晏子就對晏子說:「又死了子雅了啊!」子雅與子尾是齊惠公的子孫,齊惠公是齊桓公的兒子。子雅與子尾在當時屬於堅強的宗室力量。大凡政權轉移,王族的宗室力量必然要先衰弱,缺乏輔助力量的王室便容易被外姓篡奪。
晏子聽後回答:「可惜啊!子旗(子雅的兒子、繼承人)恐怕也不能倖免了,危險啊!姜姓宗族衰弱了,而媯姓宗族將要昌盛了啊!惠公(齊惠公)有這兩個幹練的子孫(子雅、子尾)存在,還可以把控政權。如今又喪失了一個啊!姜姓宗族危險了啊!」姜姓宗族即姜太公的後裔,媯姓宗族即陳公子完的後裔,後來普遍稱為「田氏」。「田、陳」古音相近。
晏子從齊國田氏施惠於民而齊王卻加害於民一事預言齊國不久後將換主人,而類似的預言也都根據於一種長久累積形成的態勢。因此其預言的時間雖不確定,但預言成真必然需要經歷一段長久的時間。春秋末年與戰國時期的人,一般認為齊國的政權被篡奪始於田常。田常是在晏子死後才繼位為田氏宗主的,因此晏子還來不及看到田常主政後的作為。田常接位之後,先是唆使大夫鮑息弒殺齊悼公,接著又立齊簡公為齊國繼承人,並與闞止一同擔任齊國的左、右宰相。接著在前481年又殺掉齊簡公與闞止,立齊平公,最終又滅了其他齊國的反對勢力。名義上已經完全掌管了齊國。從這個意義上說,晏子的預言在十年左右就應驗了。如果從政權實際上的消滅而論,則前386年,姜姓的齊國「正式」被田氏的齊國所取代;前379年,姜姓在齊國的香火斷絕,姜姓徹底滅亡了。此時距離晏嬰的預測時間已經過了一百三十六年了!

預言用兩顆桃子就能殺掉三位勇士。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因憑恃勇力捕抓老虎而聞名於齊國,最後得以侍奉齊景公。晏子經過三人面前總是快步走過,但三人卻也總是依然固我的坐著不起身致意。
晏子入朝覲見齊景公,對他說:「臣聽說:明君蓄養的勇力之士,對上遵行君臣的大義,對下遵行長幼的倫常;在國內可以禁止暴亂,在國外可以威懾敵人;在上位者喜好他們的功績,在下位者佩服他們的勇力,所以讓他們位居尊位、獲得豐厚的俸祿。現今君王所蓄養的勇力之士,對上不遵行君臣的大義,對下不遵行長幼的倫常;在國內不能禁止暴亂,在國外不能威懾敵人,這是危害國家的人才啊!不如除掉他們!」
齊景公也早已為這三人的所作所為感到不滿,一聽晏子的提議,正中下懷,便說:「但是這三個人太厲害了!捕抓他們恐怕不能抓到,刺殺他們恐怕不能刺中啊!」
晏子說:「這三個人只能用蠻力攻擊勁敵,但並不遵守長幼的禮儀。因此很好對付啊!」
接著晏子便向齊景公獻上一個計策,晏子請齊景公派使者送給那三位勇士二顆桃子,並讓使者對他們說:「三位先生何不計算功勞大小來分食這兩顆桃子呢?」
使者一到三位勇士的住處,依計行事。三人則跪下接旨。使者將話說完後,公孫接仰天而嘆說:「晏子,是個有智慧的人啊!他讓主公來計算我們的功勞,如果誰不能得到桃子,那就是沒有勇力的人啊!如今,勇士多而桃子少,就讓我們計算功勞的大小來決定誰吃桃子吧!我公孫接一次就捕抓到三歲大的野諸,二次就捕抓到還在吃乳的小老虎。像我公孫接這樣的功勞,可以吃桃而不需要跟他人同享了!」
公孫接說完便拿起桃子,站了起來。
田開疆則說:「我拿著兵器擊退了敵軍二次,像我田開彊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吃桃而不需要跟他人同享了。」
田開疆說完也拿起桃子,站了起來。
古冶子則說:「我曾經追隨君王一起渡過黃河,左驂(古時四匹馬拉一台戰車,左邊的馬叫驂)被大黿銜著潛入深流之中。當時我年紀小不會游泳,便潛入河底,逆流而行走了百步的距離,又順流而下走了九里,終於找到那隻大黿,並將牠殺了。我左手執著驂的尾,右手拿著黿的頭,像鶴一樣躍出了水面。渡口邊的人都說:『是河伯啊!』在我看來,像我這般的功勞,也可以吃桃而不需要跟他人同享了啊!二位為何還不將桃子放回去呢!」
古冶子說完,便抽出佩劍,站了起來。
公孫接、田開疆說:「我們的勇力不如你,功勞也趕不上你。取走桃子而不讓給你,這是貪心使然。如果做了這樣的事卻不死去,就是無勇啊!」
於是兩人便都將桃子還了回去,自刎而死。
古冶子說:「兩人都死了,我卻獨自活著,這是不仁;用言語羞辱人,並誇耀自己的名聲,這是不義;怨恨所做的行為而不死,這是無勇。」
於是古冶子也把桃子還了回去,自刎而死。
於是晏子果真只用了兩顆桃子就殺了三位可能擾亂齊國的勇士,這背後的訣竅,就在於他對人性的掌握。從晏子的事蹟看來,他不僅能用非常簡單的計謀就把沒有腦袋的勇士處理掉,甚至連擁有超凡智慧的智者(孔子),也逃不出他的算計。由此可見他對於人性的掌握,確實入木三分了!晏子的故事也告訴人們一個硬道理,一個人如果掌握了規律,即便只是兩顆桃子也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而事實上,在三位勇士為了兩顆桃子而自殺後,那兩顆桃子仍然完好的被保存了下來!他們連咬上一口的機會都沒有,就與世隔絕了!

補充註釋

晏子擁有非常深刻的智慧與非常廣博的知識,那麼這是他的天賦還是後天努力而來的呢?可見以下一則簡單的對話。
齊國的弄臣梁丘據有一次對晏子說:「我到死也趕不上夫子的程度啊!」
晏子回答說:「嬰聽說:動手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動身行走的人常常可以到達目的地。嬰不是有異於一般人啊!只是常常動手去做而不放棄,常常動身行走而不休息啊!所以才很難讓人趕上啊!」
那麼像晏子這樣能夠預測未來的智者,他在生前又會為自己的子孫做些什麼準備呢?可見以下記載。
晏子生了重病,到了快要死掉的時候,他的妻子問他說:「夫君沒有想要說的話嗎?」
晏子說:「我恐怕死後家規改變,請謹慎的看好你的家,不要改變你的家規啊!」
接著晏子囑咐他的妻子,鑿開廳堂的柱子,把他的遺書裝在柱子裡面。
晏子對他的妻子說:「廳堂柱子內的話,等孩子長大後再給他看。」
等晏子的兒子長大以後,他的妻子取出了遺書交給他的兒子。只見上面寫著:「布匹絲綢不可以沒有,沒有就沒穿的;牛馬不可以沒有,沒有就沒有拉犁種田的工具了;知識分子不可以沒有志氣,沒有志氣就不能任用;國家不可以貧乏,貧乏就不可能保有政權。」 (取自《預測的哲學:歷代智者預測智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