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感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次去美加美
2017年的時候對植物感興趣,
起因是陪同事去逛田尾,
小小肥肥的多肉,各色芬芳的玫瑰
(沒有少女可以拒絕玫瑰)
就這樣摔坑了。

一開始的體驗並不美好
剛踏入植物坑的時候,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適合種什麼?
也就理所當然的買什麼死什麼,
養死植物的空盆疊的老高。
憑著人傻錢多的不服輸跟養死生命的虧欠(雖未開口呼救,但也是生命)
默默地翻書到上PTT研究,再到後來入團跟花友討論,開始有一些種植的樂趣
總是養死是不會有成就感的,從總是養死到慢一點養死,差別也不太大,
(慢慢養死應該是魚鱗割的殺千刀過程,如果植物可以開口,會不會很想大叫只求速死,來個痛快?)
我自己栽種的成就感是來自於新生的嫩芽、花開綻放的時刻。

栽種第一步:確認空間、習慣、喜歡的品種

開始種植前,建議先確認養殖植物的環境,
觀察植物最需要的:陽光/空氣/水,
以及最重要,避免錢包失控的,確認自己喜歡的品種類項。
  • 陽光:確認要養的地方一天裡面有多少的光照量,是直射光、散光,一天有幾小時有光?如果養在陽台,拿出手機看一下陽台是什麼方位座向、夏天太曬的時候,需不需要適度遮陰?有些陽光不夠的專業人,會買植物燈來補光照,我自己是沒有這樣的勤勞,所以栽種前有先觀察適合養在自家陽台的植物。
  • 水:是愛澆水的人還是常常忘記澆水的人?
    一開始養植物,我是從多肉入坑,那是不堪回首的過去,每養必死,弄得我後來對多肉很有陰影。養死的最大兇手當然是我,太愛澆水!多肉之所以被稱為懶人植物,是因為不用勤給水,我的殷勤給水,是他死亡主因,真正愛之足以溺之!
    既然管不住的手濺,就養些愛喝水的植物,果然陽台植物存活率大幅上升。
  • 空氣:老實說,我自己還沒有特別感受到空氣對植物的重要,但有花友提醒通風的重要性,我因為養在陽台,空間有限加上不喜歡太雜亂,通風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對我而言,將空氣換成溫度、給肥、病蟲害會比較貼切。
  • 喜好:這大概就是需要清晰的頭腦,不然就要靠花錢才能解決的問題!進入植物坑,必定要逛花市,哪能忍住不買買買的回家?一開始總是看到漂亮就買,回家之後才開始煩惱空間不夠、種植習慣不適合,例如:花漂亮但不香、花很香但是一年只開一次花、又香又會開花但是花型我好像沒有很喜歡……幸好前期功力不高,在釐清喜好的同時,也是一路種死,沒種死的也嚇得快送養給別人,不敢造孽太深;跌跌撞撞、挑挑剔剔的確定了自己的喜好後,在有限的陽台空間裡,我就只種玫瑰與香草,大大的減少了養死、送養的情況,植物跟我的荷包同時松了一口氣。

第二步:做點功課

黑手指時期,因為記得就澆水,不記得就放假,重新想起來就多澆幾次作彌補,這樣的習慣,黑手指捨我其誰?
有錢也不是這麼花,加上植物死去總讓我有歉疚感,
開始看書研究,瞭解植物習性,調整種植習慣,
規律的給水(不得不天天早起,變相的自律)
這麼做之後,我終於不再買一盆死一盆,植物們慢慢的越活越長
壽命從2週慢慢陪我走過一、二個季節,
饒有興致的寫植物觀察日記,然後理所當然的,卡關。
懂得澆水,植物延長壽命後,就會遇到病蟲害,
也因為這樣去外面上課,加入FB社團、Line群組、看YT教學影片,
世界上總是有溫暖的好人,至少我覺得我遇到的盆友都是很溫暖可親,
推薦用藥、熱心交換贈送分享花/枝條/藥劑/肥料/土......
也遇到賣藥的花友跟我說:「藥很貴,不如不要買藥重買一盆花!」之類的
仍然是會養死,傷心也有,只是慢慢的不會傷心太久,
植物死掉的時候,會對植物說謝謝他這段時間的陪伴、活著時帶給我的好心情。
做了功課,好好照料,最終死亡了,也就學會放手。
養著養著,某些時刻會被植物開導,一朝頓悟。

第三步:養吧!

花了錢、花了時間,剩下的就是大膽的實踐,享受種植的過程帶來的樂趣!
栽種不是時刻可以看見成長的過程,植物無法即刻的反應互動,
這比較像是一個靜心的過程,慢慢的付出,時間到時就會有收穫,
水到渠成,潤物無聲,
發動的瞬間會覺得驚喜,也那麼理所當然!
枝頭上慢慢冒頭,由紅轉綠(玫瑰新生的是紅葉子),舒枝展葉,
花苞由小變大,花瓣香味漸次綻開,花色漸層由濃轉淡,
養著養著,就會覺得付出的那麼少,收穫的那麼多!
(大概就是每天花五分鐘澆水,2、3個月灑一把肥,半年想到才噴一次藥,一年半載才換一次土,就可以心情不好去嚕香草葉子,每個月都賞花剪花,蠻划算)

除了栽種的實質收穫,過程中也讓心靈有成長,
至少我覺得我性子好了很多,夏天很定時的起床,生活稍微規律
(叫醒我的不是鬧鐘、不是夢想,是再不去陽台澆水,植物就要死了!)
種植的過程中常常被療癒,偶有感觸啟發,
如果能克制包貨的購買欲,種植物其實也不太花錢。

記錄一下自己入坑的過程,也希望對剛開始要入坑的人有點幫助。
avatar-img
2會員
12內容數
Abound wunjo 紀錄細細碎碎的生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今夕貪之何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ound wunjō ᚹ 的其他內容
規劃很久的想要寫個小小的平台 工作/生活/夢境/寫作,細細碎碎的一切,要從這裡開始
規劃很久的想要寫個小小的平台 工作/生活/夢境/寫作,細細碎碎的一切,要從這裡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輕時,時不時就會想養點植物,但時常買一盆回家就死一盆,有時候幻想種滿花的小陽台,就買盆花回家養,但精心照顧三天之後,還是命喪黃泉,為此我一直覺得植物與我這輩子大概有緣無份。 不過還是很想養點什麼,所以當多肉的風吹起來,我立刻跟上流行,買了三盆,不得不說,真的很好養,我經常忘記澆水,但他們依舊努力
Thumbnail
現代很多家庭都喜歡養花,但養花也講究方法,不是買回來直接澆澆水就能養好的。花草就像人一樣,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習性,養護難度也有很大差異。不建議新手花友養難度太高的花,很容易把花養死,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今天要為大家介紹六種特別好養的花草,包括藍雪花、太陽花、牡丹吊蘭、風雨蘭、緋花玉和小木槿。
Thumbnail
每年夏天都不管頂樓的景天,因為太熱了,一個月才上去看一次。 陽台整理出來想種點什麼,看了很多美照,決定種無刺仙人掌。 於是我買了種子。 對,從種子開始!٩(。・ω・。)و 分享從購買種子、選擇容器、配土、澆水、殺菌劑使用,到季節選擇和日常照顧等...... 歡迎有興趣的人參考交流~
Thumbnail
2018年夏天入多肉坑,當時人生進入低潮,想與世隔絕。 不知道為什麼決定種多肉,只知道當時一直買一直買,夏天結束後死傷一堆繼續買。 2019年因為持續查找多肉的知識,得知有些品種夏天會休眠,例如:蓮花掌屬、熊童子。 隨著發現多肉品種、知識深如海,每天有吸收不完的新知,忘記許多當時放不下的煩惱。
持續在盆栽裡掙扎(長大)的綠豆們,在抽高太快已於搖搖欲墜時,同事給予了建議─移到較能照到太陽的地方。於是我們進行了大搬遷,將20幾盆綠豆從地上一律移到了欄杆上的欄杆格柵裡。 這樣就比較能曬到太陽了吧?搬家之前,綠豆們狀態頗為虛弱,其中一些不乏奄奄一息的態樣,我既心懷愧疚,又忍不住高亢的情緒,一條龍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以前是讀景觀系,說什麼也跟植物蠻有相關, 但從來沒什麼興趣種植栽或養活植物, 因好同事兼好朋友K搬來我的住家附近, 要在新家注入一點植栽景觀, 就突然我也一起買了一株植苔球, 本座是秘魯銀幣鐵線蕨,好複雜的名字, 喜水但不能過濕會爛根, 要通風又不能吹風,也不能太熱, 以為是
Thumbnail
每每看到戶外迎向陽光花開燦爛的日日春,總想著家裡也來種上一盆,但每次從花巿買回來都種不了多久即枯萎,我發現這種不易照顧的盆栽裡面,都會放很多的稻穀殼,不知是太巧合還是怎麼回事,就算買回來放蔭涼處幾週再換掉盆土也一樣,沒幾個月就不行了,整株枯萎。 這是唯一一盆很難得存活超過一年的植栽,也是花巿買的,
Thumbnail
前幾天我列出我管轄內的植物,數量多達40!難怪我每天為農事忙得人仰馬翻,過重的體力活也讓身體吃不消,好多部位都受傷,手指也變形疼痛。這是務農要付出的辛苦代價,但如果有收穫,就會忘記辛苦;如果種不好,就會很沮喪。
Thumbnail
陽台上不知名,卻常見的小草,如果在以前,肯定被當成雜草拔除,不但不需要照顧,拔除之後還會一直長,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類型。而有些嬌弱的植物,即使細心呵護,也不知為何總是水土不服,無法存活太久。 果然,我的陽台是適者生存的試煉埸(笑)。 今天佇足陽台,想拍點什麼植物,在植物尚未甦醒的,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輕時,時不時就會想養點植物,但時常買一盆回家就死一盆,有時候幻想種滿花的小陽台,就買盆花回家養,但精心照顧三天之後,還是命喪黃泉,為此我一直覺得植物與我這輩子大概有緣無份。 不過還是很想養點什麼,所以當多肉的風吹起來,我立刻跟上流行,買了三盆,不得不說,真的很好養,我經常忘記澆水,但他們依舊努力
Thumbnail
現代很多家庭都喜歡養花,但養花也講究方法,不是買回來直接澆澆水就能養好的。花草就像人一樣,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習性,養護難度也有很大差異。不建議新手花友養難度太高的花,很容易把花養死,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今天要為大家介紹六種特別好養的花草,包括藍雪花、太陽花、牡丹吊蘭、風雨蘭、緋花玉和小木槿。
Thumbnail
每年夏天都不管頂樓的景天,因為太熱了,一個月才上去看一次。 陽台整理出來想種點什麼,看了很多美照,決定種無刺仙人掌。 於是我買了種子。 對,從種子開始!٩(。・ω・。)و 分享從購買種子、選擇容器、配土、澆水、殺菌劑使用,到季節選擇和日常照顧等...... 歡迎有興趣的人參考交流~
Thumbnail
2018年夏天入多肉坑,當時人生進入低潮,想與世隔絕。 不知道為什麼決定種多肉,只知道當時一直買一直買,夏天結束後死傷一堆繼續買。 2019年因為持續查找多肉的知識,得知有些品種夏天會休眠,例如:蓮花掌屬、熊童子。 隨著發現多肉品種、知識深如海,每天有吸收不完的新知,忘記許多當時放不下的煩惱。
持續在盆栽裡掙扎(長大)的綠豆們,在抽高太快已於搖搖欲墜時,同事給予了建議─移到較能照到太陽的地方。於是我們進行了大搬遷,將20幾盆綠豆從地上一律移到了欄杆上的欄杆格柵裡。 這樣就比較能曬到太陽了吧?搬家之前,綠豆們狀態頗為虛弱,其中一些不乏奄奄一息的態樣,我既心懷愧疚,又忍不住高亢的情緒,一條龍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以前是讀景觀系,說什麼也跟植物蠻有相關, 但從來沒什麼興趣種植栽或養活植物, 因好同事兼好朋友K搬來我的住家附近, 要在新家注入一點植栽景觀, 就突然我也一起買了一株植苔球, 本座是秘魯銀幣鐵線蕨,好複雜的名字, 喜水但不能過濕會爛根, 要通風又不能吹風,也不能太熱, 以為是
Thumbnail
每每看到戶外迎向陽光花開燦爛的日日春,總想著家裡也來種上一盆,但每次從花巿買回來都種不了多久即枯萎,我發現這種不易照顧的盆栽裡面,都會放很多的稻穀殼,不知是太巧合還是怎麼回事,就算買回來放蔭涼處幾週再換掉盆土也一樣,沒幾個月就不行了,整株枯萎。 這是唯一一盆很難得存活超過一年的植栽,也是花巿買的,
Thumbnail
前幾天我列出我管轄內的植物,數量多達40!難怪我每天為農事忙得人仰馬翻,過重的體力活也讓身體吃不消,好多部位都受傷,手指也變形疼痛。這是務農要付出的辛苦代價,但如果有收穫,就會忘記辛苦;如果種不好,就會很沮喪。
Thumbnail
陽台上不知名,卻常見的小草,如果在以前,肯定被當成雜草拔除,不但不需要照顧,拔除之後還會一直長,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類型。而有些嬌弱的植物,即使細心呵護,也不知為何總是水土不服,無法存活太久。 果然,我的陽台是適者生存的試煉埸(笑)。 今天佇足陽台,想拍點什麼植物,在植物尚未甦醒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