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十三期】在寫作的路上──關於文學獎與創作者的二三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013
◎蔡佳芳
文化館舍有其社會任務及遊憩功能,屋子的主人,探訪的觀眾,隱藏其後的工讀生、志工、協力夥伴等,若以林語堂故居為例,其中最特別的連結,當屬林語堂文學獎的參與者。文學獎截至2021年已舉辦17屆,每年逢八月底便有百件的作品蜂擁而至,逐一編號儲存付印,再交至評審,這群特殊的觀眾/創作者,與館舍自身的產生了交集,彼此陪伴相依。舉辦文學獎,自然是延伸館舍的文化推廣,但在執行過程中,卻甚少去探問寫作者本身.。為了理解博物館觀眾/創作者的參與動機,觀察創作者與館舍的交集,因而誕生了本次的專訪。
林語堂故居歷任文學獎承辦人幾乎都認識小冰(本名郭宏昇),並非因為熟捻,而是每年總會收獲其稿件,時間一久,逐漸成了文學獎的隱藏版人物。許多書寫者需要全心投入創作,因而選擇避居人群鮮少露面,小冰則完全不同,他樂於討論分享,也必定參與公開的決審會議,對故居工作的同仁來說,他就像是久別重逢的鄰班同學,陌生中帶著一股熟悉。
陳明順老師頒發第二名得主
不惑之年,筆耕不輟宛如公務員的小冰,真實身分的確是公部門的社工師。談起寫作的最初,像是切換了隱藏身分,說起小學四年級的文字探索,六年級與擅長繪畫的同學共同創作故事書,師長的稱讚,悠遊在故事裡的刺激冒險,而後十八歲首度投稿便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新詩首獎,開啟不停歇的寫作旅途。
故居與小冰的緣分,早在2007年第一屆林語堂故居文學獎便已開始,持續書寫的小冰參與林語堂文學獎時,正是剛步入職場的菜鳥社工,雖一直抱有攻讀中文碩士的念頭,卻總是擦肩而過,於是選擇待在原本的社工領域,卻也因此,讓他的筆下的故事更貼近真實。
第一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
小冰回答問題快又清楚,也許是社工師的訓練,可能只是太清楚寫作之於己身的坦然,只見他如數家珍說出參與過的獎項,侃侃而談遭遇的各種情況,因為太理性清楚,採訪當日過於順利,沒有多餘的情緒破口,想偽裝成趴糞記者挖掘傷痛氣息,卻全然沒有機會。創作者的自我挖掘、懷疑、辯證的驚滔駭浪,自他口中卻是雲淡風輕,原來也存在這種非典型創作者。
早期林語堂文學獎含括散文、小說及翻譯等項目,後期為提高文學質量而僅保留小說徵文。與其他文學獎不同的是,林語堂文學獎提供複審的逐字稿及公開決審會議,這也是小冰與林語堂文學獎結緣的契機,他著迷於作品的討論,以及現場參與決審過程。而那恰巧也是文學獎的初衷,讓每位喜愛寫作的觀眾,得到相對應的回饋。
第二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
小冰從學生時期到公職,乃至走入婚姻家庭,談到為何仍堅持創作不輟,小冰說:「寫作帶給我自由,彷彿在那一刻,自己能從庸碌生活中暫時脫離。」故居與其相伴走過17載,見證了他寫作的最初。文學獎創立的目的,是為孕育創作者,而寫作則是留存生命的軌跡,儘管孤獨又苦澀,但也因相互扶持,終將化蛹成蝶,展翅於眾人。深秋夜裡風輕拂過枝枒,彷彿可見多年前林語堂振筆疾書,燈下輕煙繚繞,遠處的雞鳴已起,擱筆的同時,天即將亮了。
小冰
本名郭宏昇,1980年生,南華大學社會學碩士,現任公職。曾獲第十屆及第十六屆林榮三小品文獎、聯合文學新人、聯合報、六次林語堂小說暨散文獎(另決選入圍二次)、四次文建會新詩獎、瀚邦文學獎等獎項。著有《針》、《那堵牆》。
  • 第一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96年)佳作〈鞋〉
  • 第二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散文(97年)佳作 〈孤島〉
  • 第五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100年) 貳獎〈繭〉
  • 第七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102年)佳作〈年壁〉
  • 第十一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106年)佳作〈邊疆公寓〉
  • 第十三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108年)貳獎〈異地嚮導〉
林語堂:
如果你能告訴一個希望成為作家的初學者,第一步不要過分關心寫作的技巧,叫他不要在這種膚淺的問題上空費工夫,勸他表露他的靈魂的深處,以冀創造一個為作家基礎的真正的文學性格;如果你這樣做,你對他將有很大的幫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81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山報 的其他內容
「旅行的真正動機應為旅行以求忘其身之所在,或較為詩意的說法,旅行以求忘卻一切。」──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近年台灣登百岳成為顯學,行政院宣布國家山林解禁政策,以「開放山林」、「資訊透明」、「便民服務」、「教育普及」及「明確責任」等5項政策主軸推動山林開放,鬆綁全台81處林道,全面優化森林步道。年輕登山客正磨拳擦掌挑戰百岳,「17Jump旅遊攝」小皮與小蛙兩位登山部落客老師帶領還沒勇氣登上百岳之路者
大龍峒保安宮為台北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取其「保佑同安」之名,自18世紀初漢人墾拓逐漸形成聚落,傳統節慶活動歷久彌新,每年舉辦之保生文化祭及三年一科繞境踩街,看見台北老傳統。大龍峒金獅團團長同時也是2012年「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得主李世澤,面對技藝與記憶失傳的憂慮,串聯社區記憶及連結學校傳藝
森山松之助的多數作品,至今幾乎都被完整保留下來,甚至持續使用。臺北西區曾是日據時代許多政府機要單位及官署的聚集地,而現在一般民眾可在每月的特定日期,一次走訪三幢代表台灣曾經風華歲月的建築,無料聆聽館內的導覽介紹,更深入瞭解它們背後的歷史故事與設計特色。
莫使大地赤裸,勿讓綠野生瘡。──陳定南 我希望台灣不要只有一位陳定南。──資深文史工作者黃瑞疆
每逢假日,不少人會選擇到藝文場館接觸藝術,陶冶性情​。在士林至善路上林立了各式各樣的館舍,除了耳熟能詳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以及張大千故居,座落在故宮對面台灣創價學會 至善藝文中心,則最為關注台灣本土藝術史
「旅行的真正動機應為旅行以求忘其身之所在,或較為詩意的說法,旅行以求忘卻一切。」──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近年台灣登百岳成為顯學,行政院宣布國家山林解禁政策,以「開放山林」、「資訊透明」、「便民服務」、「教育普及」及「明確責任」等5項政策主軸推動山林開放,鬆綁全台81處林道,全面優化森林步道。年輕登山客正磨拳擦掌挑戰百岳,「17Jump旅遊攝」小皮與小蛙兩位登山部落客老師帶領還沒勇氣登上百岳之路者
大龍峒保安宮為台北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取其「保佑同安」之名,自18世紀初漢人墾拓逐漸形成聚落,傳統節慶活動歷久彌新,每年舉辦之保生文化祭及三年一科繞境踩街,看見台北老傳統。大龍峒金獅團團長同時也是2012年「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得主李世澤,面對技藝與記憶失傳的憂慮,串聯社區記憶及連結學校傳藝
森山松之助的多數作品,至今幾乎都被完整保留下來,甚至持續使用。臺北西區曾是日據時代許多政府機要單位及官署的聚集地,而現在一般民眾可在每月的特定日期,一次走訪三幢代表台灣曾經風華歲月的建築,無料聆聽館內的導覽介紹,更深入瞭解它們背後的歷史故事與設計特色。
莫使大地赤裸,勿讓綠野生瘡。──陳定南 我希望台灣不要只有一位陳定南。──資深文史工作者黃瑞疆
每逢假日,不少人會選擇到藝文場館接觸藝術,陶冶性情​。在士林至善路上林立了各式各樣的館舍,除了耳熟能詳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以及張大千故居,座落在故宮對面台灣創價學會 至善藝文中心,則最為關注台灣本土藝術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簡單摘要徵文辦法 一、徵件身份資格: A組「短篇小說組」,設籍在台澎金馬之在學高中生、國中生與國小高年學生。(本獎項由吳育南文教基金會贊助) B~F組,設籍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苗栗縣之在學高中生、國中生與國小高年學生。 . 二、類別、主題、作品字數: A短篇小說組以「我的便
Thumbnail
我生平只參加過一次的文學獎,那是在當兵時被連上指派參加「國軍文藝金像獎」,我報名新詩和短篇小說兩項,把我過往的生活經歷感想透過文學的形式寫出來,結果當然名落孫山。 退伍以後陸續投稿到現在兩個非常親中的報社,結果還是石沈大海,剛好那時網路興起,我就在網路從事文學創作和社會評論,後來看到一些媒體報導用
Thumbnail
今年三月間,應台北文化局之聘,擔任﹝第26屆台北文學獎﹞古典詩創作類決審委員,在3月21日上午赴台北市中山南路﹝張榮發金金會﹞出席由﹝文訊雜誌社﹞主辦的決審會議。近十年來我先後參與過﹝台中文學獎﹞、南投﹝玉山文學獎﹞、彰化﹝磺溪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評審會議,都是擔當古典詩創作决審委員。
Thumbnail
文學作品與作文不同,不能太重修辭與技巧,以免流於太匠氣或太滑,真誠反而不見了。比如對仗的句子,成語的使用,譬喻……這些技巧,一篇散文裡運用一次很棒,二次勉強還可以,用到三次看起來就很礙眼了,太做作而不自然。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這篇小說,看了兩次,才稍微明白內容的各種隱喻意指什麼。  故事主人公,就讓我稱他為K吧。我想這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 整篇故事有很棒的起承轉合,各種隱喻和意境的使用也都很合適,真的是首獎當之無愧。 故事一開始,就有提到「故鄉」,K國中畢業後就沒有回去故鄉了。 他吃
林夕有著豐富的大學生活以及助教生活經歷,這段經歷成為他填詞的寶貴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與王菲、張國榮和黃耀明等歌手合作,寫下了多首經典歌詞,這些歌詞充滿詩意,讓人回味無窮。
Thumbnail
  去冰半大哥,本名張文維,現任康輔聯盟社團志工服務隊以及行政志工服務隊正式志工。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
Thumbnail
第二屆臨淵齋短篇通俗小說獎將於2024/02/14截止收件。這是一個適合素人作家參加的比賽,共有四個方面的好處,包括寫短篇展現能力、免費看文拿建議、免費廣告宣傳、真正的創作夥伴。詳情請見本文。
Thumbnail
簡單摘要徵文辦法 一、徵件身份資格: A組「短篇小說組」,設籍在台澎金馬之在學高中生、國中生與國小高年學生。(本獎項由吳育南文教基金會贊助) B~F組,設籍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苗栗縣之在學高中生、國中生與國小高年學生。 . 二、類別、主題、作品字數: A短篇小說組以「我的便
Thumbnail
我生平只參加過一次的文學獎,那是在當兵時被連上指派參加「國軍文藝金像獎」,我報名新詩和短篇小說兩項,把我過往的生活經歷感想透過文學的形式寫出來,結果當然名落孫山。 退伍以後陸續投稿到現在兩個非常親中的報社,結果還是石沈大海,剛好那時網路興起,我就在網路從事文學創作和社會評論,後來看到一些媒體報導用
Thumbnail
今年三月間,應台北文化局之聘,擔任﹝第26屆台北文學獎﹞古典詩創作類決審委員,在3月21日上午赴台北市中山南路﹝張榮發金金會﹞出席由﹝文訊雜誌社﹞主辦的決審會議。近十年來我先後參與過﹝台中文學獎﹞、南投﹝玉山文學獎﹞、彰化﹝磺溪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評審會議,都是擔當古典詩創作决審委員。
Thumbnail
文學作品與作文不同,不能太重修辭與技巧,以免流於太匠氣或太滑,真誠反而不見了。比如對仗的句子,成語的使用,譬喻……這些技巧,一篇散文裡運用一次很棒,二次勉強還可以,用到三次看起來就很礙眼了,太做作而不自然。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這篇小說,看了兩次,才稍微明白內容的各種隱喻意指什麼。  故事主人公,就讓我稱他為K吧。我想這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 整篇故事有很棒的起承轉合,各種隱喻和意境的使用也都很合適,真的是首獎當之無愧。 故事一開始,就有提到「故鄉」,K國中畢業後就沒有回去故鄉了。 他吃
林夕有著豐富的大學生活以及助教生活經歷,這段經歷成為他填詞的寶貴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與王菲、張國榮和黃耀明等歌手合作,寫下了多首經典歌詞,這些歌詞充滿詩意,讓人回味無窮。
Thumbnail
  去冰半大哥,本名張文維,現任康輔聯盟社團志工服務隊以及行政志工服務隊正式志工。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
Thumbnail
第二屆臨淵齋短篇通俗小說獎將於2024/02/14截止收件。這是一個適合素人作家參加的比賽,共有四個方面的好處,包括寫短篇展現能力、免費看文拿建議、免費廣告宣傳、真正的創作夥伴。詳情請見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