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小心!生活中這些無意識的行為,正在影響著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篇要跟你分享《影響力》這本書,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是社會心理學家,書中收錄許多他的親身經歷。
今天會和你分享的三個,人們互動時會下意識互相影響的原理,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行為是出自於對別人行為的下意識反應,但這些下意識的反應卻會影響到我們所擁有的金錢、行為甚至是人身安全,到底怎麼回事呢?
一起來看吧!

1.互惠原理

當一個人給予我們一些好處,就會觸發我們心中的「虧欠感」,這個虧欠感會讓我們很不舒服,於是下意識的我們就會想要回饋他。
美國殘廢退伍軍人組織的報告就指出,只寄出一封請求捐款的信,回信率大約是18%,但如果隨信再覆上一份小禮物,像是便條紙這種常用的文具,回信率大約是35%,將近一倍之多。
哪怕是被人硬塞了好處,我們也會產生虧欠感。
書中舉例,有個宗教團體就是利用人們的「互惠心理」,來募款;他們在人來人往的機場,隨機的遞給別人一朵花,同時提出捐款的要求,如果對方拒絕,他也拒絕收回那朵花,作者就親眼看著好幾個人當場想走,但礙於手上的花走不了,來回踱步幾次之後還是把錢掏出來,當事人捐完款之後,看到垃圾桶就把花丟掉了,很顯然這些當事者並不需要這朵花,但礙於沒辦法退回的理由,於是就付出了金錢把他給買下來。
另一個更進階的用法是「互惠式讓步」,這個做法比上一個更容易成功,他是透過退讓,來讓對方答應自己的請求,因為我們下意識的認為對方都已經讓步了,我也應該讓步,但實際上我們可能根本不需要答應這個請求啊!
作者有一次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對他說,自己正在販售童子軍一年一度的馬戲團表演門票,一張五美元,問作者願不願意買,作者拒絕了,於是小男孩說:「既然你不想買門票,買巧克力棒如何?一根一塊!」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作者答應了,而且還買了兩根,重點是作者根本不愛巧克力棒!
但因為小男孩讓步了,所以作者下意識也讓步了。
要避免掉入無意識的互惠原則中,可以在下決定之前想一想,如果撇除對方給予的好處自己還想不想做這個決定?
就像前面機場的人們被硬塞了一朵花,對方要求他捐款,我們就可以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有捐款意願,沒有的話,就可以把那朵花當做是請全捐款的一個手法,而不是禮物,既然是手法也就沒有回饋的必要了,透過這樣的思考來幫助自己不要掉入無意識的互惠原則當中。

2.承諾和一致原理

兩位加拿大的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賽馬場上的研究,研究顯示,人們只要完成下注,對自己選擇的馬兒,獲勝的信心立刻大增!即便下注前幾秒他們還在猶疑不定,這是源自於我們每個人都有言行一致的需求,因為言行一致會讓我們對於自己的決定感覺良好,假如狀況看起來不太對,我們還會自我欺騙,堅信自己的選擇沒錯!
言行一致為我們帶來兩個好處:
  • 在他人眼裡看來,我們是誠實、可靠、穩定的
  • 它類似於自動化回應,是一條捷徑,只要決定了,下次遇到類似事件就可以直接執行,不用再重新去思考,可以降低精力的耗損
另外,承諾與言行一致有類似的效果,當我們許下承諾,它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自我認知,而公開承諾最具持久的效力。
有個實驗是把幾條直線給大學生看,要他們預估線的長度,並把數值寫下來,有一組須公開數值,並簽上自己的名字,一組只需要悄悄寫下來,另一組則只需要記住自己的數值。
當解答公布的時後,研究人員說可以去更動自己的答案,最不願意去變更答案的就是當初公開數值並簽上自己名字的那個組別,反而會莫名的堅持自己的答案。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人們很不願意做出與自己承諾相違背的事情。
所以很多直銷公司會鼓勵銷售人員把目標寫下來,以此激勵他們去達成自己的承諾。

3.社會認同原理

我們會根據他人的行為來判斷自己怎麼做才適合,尤其當我們覺得這些人與我們很相似的時候。
也就是說在情況含糊不明、不確定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別人的行為是正確的!但這可能會形成一種「多數無知」的現象。
1964年在紐約有一起凶殺案,一名女子在皇后區遭到三次攻擊,在這期間社區裡有38位居民,完全沒有人報警,直到女子死亡後,才有一位目擊者報警。
為什麼會這樣?
根據兩位心裡學家的推測,當有大量的旁觀者在場時,旁觀者對緊急狀況伸出援手的機會就很低,因為周圍還有其他人,每個人需要承擔的責任就變少了。
如果都沒人幫忙,其他人也會認為事態沒有那麼緊急,直到狀況累積到一個程度,有人採取行動,大家才會跟著出手。
所以當自己遇到緊急情況時,我們最佳的策略就是減少不確定性,如果當時有很多人在場,你可以直接指定一個人對她說出你需要什麼協助,這是降低不確定性最有效的做法,有時候他人沒有伸出援手只是因為當前的狀況模糊不清,並非他們想冷眼旁觀。
所以直接指定一個人請求協助,是最有效率的自救方法。
怎麼講到最後變成自救指南XD 但這真的很重要大家要記得喔~
好啦,今天分享的內容只是書籍的一小部分,另外還有喜好、權威、稀有性等原理,想了解更多,都歡迎你直接去翻閱這本書啦~

也歡迎你來收聽Pocast,我們下篇文章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106內容數
你有多了解自己呢?自我對話是了解自己的途徑之一,在這個專欄會跟你分享,我的所思所想,希望能一起成為成熟大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好的知己 的其他內容
《Tinder大騙徒》是一部犯罪紀錄片,記錄一名以色列男子在交友軟體上詐騙的故事。 也許在看紀錄片的當下我們都很理智,都知道不該把錢交給騙子,但人都是感性的,但當你身在其中時,真的能保證不暈嗎? 這篇來聊聊,三個為什麼我們會被騙的原因?
2022已經過了一季!你今年的目標寫好了嗎? 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曼陀羅思考法,也很適合拿來做目標設定喔~ 什麼是曼陀羅思考法呢? 曼陀羅思考法起源於佛教的曼陀羅(Mandala),梵文的意思是「本質」,由日本的今泉浩晃博士加以系統化之後,成為一個刺激腦力思考的工具。 曼陀羅思考法應用方式 3.十字型
《來魔女食堂吧》是部暗黑奇幻韓劇,講述一個魔女能夠實現人們的願望,但是你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而你付出的這個代價也有可能剛好是別人的願望,這一得一失的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才懂,因為全劇只有八集,所以有些劇情描述可能不是那麼完美,但整部劇有三個核心價值 《來魔女食堂吧》想說什麼? 失意了也能幸福嗎?
我相信購物應該是要能帶來快樂的體驗,但前提是我們要有意識的知道自己想買什麼?為什麼而買? 每年年底我都會整理衣櫃,在整理之前我都會告訴自己:「今天一定要清掉那些不再穿的衣服!」,但每一次我都會又把它們放回原位,原因不外乎就兩個: 不管是對自己的身形還是心態,你對自己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
以前我覺得自信是天生的,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擁有自信,而自信讓他們看起來那麼樣的光彩迷人、有魅力;所以一直認為自信離我很遙遠。 我覺得可以分為兩個面向: 攸關行動;這部分取決於你對自己的信任和對自己能力的掌控度。 你想想怎麼樣的人會讓你信任他? 你內在是怎麼跟自己對話的? 是正向的還是負面的?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inder大騙徒》是一部犯罪紀錄片,記錄一名以色列男子在交友軟體上詐騙的故事。 也許在看紀錄片的當下我們都很理智,都知道不該把錢交給騙子,但人都是感性的,但當你身在其中時,真的能保證不暈嗎? 這篇來聊聊,三個為什麼我們會被騙的原因?
2022已經過了一季!你今年的目標寫好了嗎? 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曼陀羅思考法,也很適合拿來做目標設定喔~ 什麼是曼陀羅思考法呢? 曼陀羅思考法起源於佛教的曼陀羅(Mandala),梵文的意思是「本質」,由日本的今泉浩晃博士加以系統化之後,成為一個刺激腦力思考的工具。 曼陀羅思考法應用方式 3.十字型
《來魔女食堂吧》是部暗黑奇幻韓劇,講述一個魔女能夠實現人們的願望,但是你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而你付出的這個代價也有可能剛好是別人的願望,這一得一失的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才懂,因為全劇只有八集,所以有些劇情描述可能不是那麼完美,但整部劇有三個核心價值 《來魔女食堂吧》想說什麼? 失意了也能幸福嗎?
我相信購物應該是要能帶來快樂的體驗,但前提是我們要有意識的知道自己想買什麼?為什麼而買? 每年年底我都會整理衣櫃,在整理之前我都會告訴自己:「今天一定要清掉那些不再穿的衣服!」,但每一次我都會又把它們放回原位,原因不外乎就兩個: 不管是對自己的身形還是心態,你對自己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
以前我覺得自信是天生的,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擁有自信,而自信讓他們看起來那麼樣的光彩迷人、有魅力;所以一直認為自信離我很遙遠。 我覺得可以分為兩個面向: 攸關行動;這部分取決於你對自己的信任和對自己能力的掌控度。 你想想怎麼樣的人會讓你信任他? 你內在是怎麼跟自己對話的? 是正向的還是負面的?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R她特別不能接受別人遲到,可就在我深知這事並特別關注不要遲到的情形下,跟她的邀約總會出現各種原因讓我遲到,比如塞車、前面活動延後、修路改道…。
Thumbnail
外在獎勵雖然有幫助,但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削弱內在動機。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某種行為時,應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這是一本全球暢銷500萬冊的影響力經典巨著,你想要提升說服技巧嗎?如何說,才能快速與人達成共識?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才不會不小心落入有心人士設計的圈套?你需要活用影響力技巧。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William Poundstone 探討了許多價格決策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這些原理不僅影響經濟行為,更滲透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其中,經常被學者用來進行實驗的一個經典經濟遊戲「最後通牒賽局」,可以用來檢測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態,特別是對「公平」的感覺與回應,而感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承諾與一致性的心理學原理和3種進階策略:登門檻效應、簽名與公開承諾、拋低球策略。並通過舉例來說明這些策略在銷售、募捐、行銷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最後,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這一原理來提高自身影響力的建議。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Thumbnail
有沒有這樣一件事,是即便得不到回報,你也想要做的事情? 之前跟你們分享了愛瑞克的利他觀念背後的邏輯是利他是一種內在成就 最近遇到了一些人讓我感受到非常多的溫暖並且也推翻了理所當然的觀念付出可以不等於要求回報 "當我受到他的幫助,感激萬分,誠心地發問我可以為他做什麼當作回報的時候,他
Thumbnail
互惠原則告訴我們,先施出善意,對我們來說是有非常大的益處的,因此先付出長期對我們而言,是絕對非常有幫助的。知恩就要圖報,判斷是否真心。一報還一報,永遠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真心永遠對待的。
在人際溝通和職場交流中,有效管理他人對我們的期望是一項重要技能。本文將探討一種明智的承諾方式:「在承諾時先降低他人的期望,然後努力超越這些期望。」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個人信譽,還能增強人際關係的穩定性。 此話怎說? 我們需要先了解為何要先降低他人的期望,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對某事擁有過高的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R她特別不能接受別人遲到,可就在我深知這事並特別關注不要遲到的情形下,跟她的邀約總會出現各種原因讓我遲到,比如塞車、前面活動延後、修路改道…。
Thumbnail
外在獎勵雖然有幫助,但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削弱內在動機。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某種行為時,應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這是一本全球暢銷500萬冊的影響力經典巨著,你想要提升說服技巧嗎?如何說,才能快速與人達成共識?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才不會不小心落入有心人士設計的圈套?你需要活用影響力技巧。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William Poundstone 探討了許多價格決策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這些原理不僅影響經濟行為,更滲透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其中,經常被學者用來進行實驗的一個經典經濟遊戲「最後通牒賽局」,可以用來檢測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態,特別是對「公平」的感覺與回應,而感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承諾與一致性的心理學原理和3種進階策略:登門檻效應、簽名與公開承諾、拋低球策略。並通過舉例來說明這些策略在銷售、募捐、行銷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最後,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這一原理來提高自身影響力的建議。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Thumbnail
有沒有這樣一件事,是即便得不到回報,你也想要做的事情? 之前跟你們分享了愛瑞克的利他觀念背後的邏輯是利他是一種內在成就 最近遇到了一些人讓我感受到非常多的溫暖並且也推翻了理所當然的觀念付出可以不等於要求回報 "當我受到他的幫助,感激萬分,誠心地發問我可以為他做什麼當作回報的時候,他
Thumbnail
互惠原則告訴我們,先施出善意,對我們來說是有非常大的益處的,因此先付出長期對我們而言,是絕對非常有幫助的。知恩就要圖報,判斷是否真心。一報還一報,永遠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真心永遠對待的。
在人際溝通和職場交流中,有效管理他人對我們的期望是一項重要技能。本文將探討一種明智的承諾方式:「在承諾時先降低他人的期望,然後努力超越這些期望。」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個人信譽,還能增強人際關係的穩定性。 此話怎說? 我們需要先了解為何要先降低他人的期望,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對某事擁有過高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