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舊文】三月八日

 *原文寫作於2021年3月8日.
  自從很小的時候,在學校就有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的記憶。送給女老師或是一束感恩的鮮花亦或是一盒象徵美好祝願的巧克力是這個節日的標配。「感恩」,「慰問」,在這種親建制色彩的敘事下,三月八日似乎被窄化成另一個Thanks Giving Day。如今,每到三月八日,我依然會隔著重洋打電話給外婆、奶奶、媽媽、阿姨去致以節日的問候,我也依然支持各大企事業單位和全社會各界人士用鮮花和祝福來慶祝三月八日,但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
  如果三月八日對一個職場女性的意義就是提前半天下班,然後匆匆忙忙把這半天花費在回家準備晚餐和接送孩子身上,依然要對丈夫的不聞不問和頤指氣使去低眉順眼,那這樣三月八日的意義就沒有真正體現。
  如果三月八日只是成為商家促銷的一個藉口,並且在其中用廣告和peer pressure去營造並強化對性別和審美的刻板印象,那麼這樣的打著三月八日的旗號所展開的活動恰恰是對三月八日本身內涵的違背和反動。
  如果三月八日只是一個和和氣氣的感恩節2.0,甚至在這種感恩中預設了女性的「溫柔」「賢妻良母」等人設,而刻意或無意弱化乃至於消解了背後尖銳而複雜的性別議題以及對其背後父權制邏輯的批判和否定,那麼我們只能年復一年地面對各種聳人聽聞又層出不窮的性騷擾、性剝削,那麼我們只能日復一日地看到各種奇葩的「女德班」、「男孩陽剛教育」。
  三月八日的意義在於用最尖銳的方式把MeToo為代表的各種性侵案和性騷擾案曝光在公眾視野中,無論是劉強姦還是豬軍還是別的誰,權勢、地位、影響力都不能成為此類話題被擱置和淡化的理由。同時,任何在涉性司法案件中的蕩婦羞辱以及對強姦犯以「程序正義」為名做出的縱容都不應該有被允許存在的空間。
  三月八日的意義在於用最不妥協不退讓的姿態和所有以文化、傳統、習俗為名鼓吹男尊女卑和所謂傳統婚姻價值觀的保守派進行針鋒相對的戰鬥,並且,鼓吹性別歧視和恐同恐跨思想的言行不應該堂而皇之地以「言論自由」或「宗教自由」的名義在公開場合,特別是文化和教育領域,被縱容。
  三月八日的意義在於對那些宣稱「我原則上支持男女平等但是不支持BLM、不支持同性婚姻合法」的偽善中間騎牆派扇去一記無情而響亮的耳光。因為右翼企圖消解三月八日背後的革命敘事邏輯的一個慣用動作就是把諸多由父權制的資本邏輯派生出的社會議題彼此割裂並視作孤立的個案,而非社會的系統性問題。性/別議題、種族議題、環境問題和醫療教育福利等議題是無法彼此分割的,所謂「拒絕打包接受」的貌似「和理非」無非是虛偽而做作的謊言。
  三月八日的意義在於關懷的對象不僅僅是光鮮亮麗的都市中產女性,更需要give voice to the voiceless。在工廠中備受盤剝的低薪女工,在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下面臨更多失學風險的留守女童,因為傳統主義二元性別視角的荼毒而無法被社會正視並接受其性別身份的跨性別女性,還有許許多多我無法一一列舉的女性群體更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且不僅僅是在三月八日這一天的事情。
  三月八日的意義本身在於對父權制敘事及其背後資本邏輯的反抗。三月八日所應當關注的本是最尖銳而具有對抗性的性別議題,並且這種關注不應當停留在孤立性的「男女平等」口號,而是必然要從解構主義的視角出發,系統性、革命性地對傳統父權制的性別敘事及其派生出的所有對社會議題和公共議題的觀點進行徹底的批判、否定、破壞和重構。
  三月八日的意義在於有朝一日,我們不需要借著日曆上的三月八日,來第N次強調以上這些應當實現也在未來必然實現的願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