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縫隙裡的銀輪詩篇:讀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1年,青年學者與小說家吳明益,同時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與長篇小說《複眼人》。前者以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為背景,透過十個短篇,勾勒出九個孩子與天橋,和天橋上魔術師的故事;後者以臺灣東海岸為現場,描繪一個迷失的男孩與傷心欲絕的母親,如何踏上尋找愛和救贖的旅程。其中,《複眼人》後來售出多國版權,開創臺灣小說由國外主流文學出版社買下版權的先例。2015年,他又完成長篇力作《單車失竊記》,透過一部失竊的老鐵馬,勾勒出日治時期臺灣乃至於緬北戰場上,一段段哀傷與動人的故事。
據作者所言,這本書的寫作緣起於一位讀者,對其小說《睡眠的航道》(2007)結局所提出的疑問。這個觸動讓吳明益開始蒐集臺灣腳踏車史的材料,也開啟了藉由小說認知、思考那段歷史的旅程。小說的情節架構於「我」-年紀約40出頭的程先生-試圖找回20年父親消失時,被停在中山堂且不見蹤跡的幸福牌腳踏車。故事透過兩條主線鋪展:一是「我」追尋腳踏車的過程,二是「我」所載錄具史料性質的「鐵馬誌」。這兩個部分在小說中交互穿插,也互為指涉。

追尋的過程中,「我」先後認識專門收集鐵馬的行家阿布,循著原住民父親遺留錄音帶回到緬北森林的阿巴斯,藉由蝶畫小說描摹自己母親前半生的薩賓納,以及從穆班長手上獲得鐵馬的靜子等人。這些人生命故事的鋪展,以及夾雜其中的銀輪部隊、大象運輸隊、圓山動物園及樹的戰役等,恰恰勾勒出臺灣的二戰史,以及腳踏車、動物園與蝴蝶工藝等的發展歷程。小說中,有不少部分以多種語言呈現,夾入作者手繪的插圖,書末也特別附上參考書目。為了小說情節及描繪的真實性,作者顯然下了不少「工夫」,他大量閱讀中西史料,求教專業人士,並替這本小說進行專業的審稿。
但是,小說裡作者又不斷提醒讀者:「虛構之事與非虛構的人生必然彼此交雜。」確實,我們可以在主角身上找到作者身影的投射,包括他鍾愛的蝴蝶,被拆除的中華商場老家,以及對單車的迷戀。然而,這三分的「真實之柱」,其實是為了帶領讀者進入非現實性、巨大的想像城堡。這一部由單車及其零件所串連而起的銀輪詩篇,勾勒出一個無法愛與悲痛的時代,卻也見證了時光縫隙中那些值得珍藏的美好。
(本文首次刊登於《幼獅文藝》2015年9月號)
avatar-img
17會員
23內容數
發表或尚未發表過的書評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厚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擅長以魔幻寫實手法織譜民間傳奇的小說家甘耀明,在2010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喪禮上的故事》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力作《邦查女孩》。
被譽為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許榮哲,擁有臺大生工所與東華創英所雙碩士,跨界的經歷與思維,讓他的小說總有精彩的邏輯推理,與多元的敘事風貌。
讀宇文正的散文,經常讓人有一種從幽夜中走出,望見窗外仍有一絲柔光的安然與滿足。不論是書寫親情的《我將如何記憶你》,紀錄生活樣態的《丁香一樣的顏色》,亦或是甫出版的《那些人住在我心中》,她所帶給我們的始終是崎嶇生命裡的寬容與溫暖。
夜晚的星子是小說中一再聯繫重要情節的意象,星星代表凝望的同一個天空,是思念也是愛情的象徵。
從小生長在華北平原上的小村莊,在那些只有一盞煤油燈的夜裡,張楚早熟於咀嚼孤獨。大學讀的是財會,喜歡的卻是小說。
如果說每個作家總有創作生命最重要的出發點,對付秀瑩來說,這個點就是「芳村」。她曾經自白,小時候短暫居住過的「芳村」,在她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印子,以至於在凝視自我生命的每刻,總會想起那裡的點點滴滴。
擅長以魔幻寫實手法織譜民間傳奇的小說家甘耀明,在2010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喪禮上的故事》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力作《邦查女孩》。
被譽為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許榮哲,擁有臺大生工所與東華創英所雙碩士,跨界的經歷與思維,讓他的小說總有精彩的邏輯推理,與多元的敘事風貌。
讀宇文正的散文,經常讓人有一種從幽夜中走出,望見窗外仍有一絲柔光的安然與滿足。不論是書寫親情的《我將如何記憶你》,紀錄生活樣態的《丁香一樣的顏色》,亦或是甫出版的《那些人住在我心中》,她所帶給我們的始終是崎嶇生命裡的寬容與溫暖。
夜晚的星子是小說中一再聯繫重要情節的意象,星星代表凝望的同一個天空,是思念也是愛情的象徵。
從小生長在華北平原上的小村莊,在那些只有一盞煤油燈的夜裡,張楚早熟於咀嚼孤獨。大學讀的是財會,喜歡的卻是小說。
如果說每個作家總有創作生命最重要的出發點,對付秀瑩來說,這個點就是「芳村」。她曾經自白,小時候短暫居住過的「芳村」,在她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印子,以至於在凝視自我生命的每刻,總會想起那裡的點點滴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Thumbnail
是誰的年代 ? 是誰的奇歷 ? 又是誰,被時間的洪流推拖著連滾帶爬,被荼炭塵世搞到滿身泥濘奇妙莫名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的故事情節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中不但闡述了故事架構,也對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了分析和評論,最後歸納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專訪「老貓」陳穎青 與一般自行車旅遊書不同,《探路臺北⸺大臺北公路車深度旅行》的作者「老貓」陳穎青,以主題來決定騎車路線,在「整個臺北都是我的博物館」的架構與概念下,運用單車踏查,走讀雙北,進而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 本期特別邀請老貓,分享他如何在騎車的過程中, 發現臺北城的興起,淡水河的史詩
Thumbnail
前天(7/15)除了是世界盃冠軍戰之外,也是吳明益老師今年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講(下半年要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到日本宣傳《單車失竊記》日文版)。午後的南崁小書店,擠滿了「蝶粉」(老師研究蝴蝶?)。現場擺了許多老師過去的著作,買書送簽名,其中當然包含了我所看過的《單車失竊記》、《天橋上的魔術師》
Thumbnail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Thumbnail
是誰的年代 ? 是誰的奇歷 ? 又是誰,被時間的洪流推拖著連滾帶爬,被荼炭塵世搞到滿身泥濘奇妙莫名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的故事情節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中不但闡述了故事架構,也對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了分析和評論,最後歸納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專訪「老貓」陳穎青 與一般自行車旅遊書不同,《探路臺北⸺大臺北公路車深度旅行》的作者「老貓」陳穎青,以主題來決定騎車路線,在「整個臺北都是我的博物館」的架構與概念下,運用單車踏查,走讀雙北,進而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 本期特別邀請老貓,分享他如何在騎車的過程中, 發現臺北城的興起,淡水河的史詩
Thumbnail
前天(7/15)除了是世界盃冠軍戰之外,也是吳明益老師今年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講(下半年要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到日本宣傳《單車失竊記》日文版)。午後的南崁小書店,擠滿了「蝶粉」(老師研究蝴蝶?)。現場擺了許多老師過去的著作,買書送簽名,其中當然包含了我所看過的《單車失竊記》、《天橋上的魔術師》
Thumbnail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