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5.5.12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謂珣佛燈①曰: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
其有承恩而效力,見利而輸誠,皆中人以下之所為。」
《日錄》
【注釋】
① 珣佛燈:宋朝浙江安吉州何山・佛燈守珣禪師,俗姓。參廣鑒瑛禪師不契。遂造太平,隨眾諮請,邈無所入。乃封其衾曰:「此生若不徹去,誓不展此。」於是晝坐宵立,如喪考妣。逾七七日,忽佛鑒慧勤禪師上堂曰:「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師聞頓悟,往見,並嗣其法。佛鑒禪師蔣山,命分座說法。出住廬陵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聖,後徙何山天寧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佛燈守珣禪師說:
「凡是品德高尚的人士,雖有聲名地位不以為榮耀。
凡是通達至理的人,縱遇各種抑屈挫折不以為窮困。
那種受人恩惠便盡力效勞,見有利可圖便俯首貼耳。
這是沒出息的人所為,何足稱道!」
良因贊曰:
德玉禪師所說:「有上上大志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顯。
洞達至理正直強毅之人,不為抑挫所窮困。」
故何以寵辱不驚呢?
因為有菩提心之大志向,與照見諸法畢竟空的大智慧,
方能安心於空寂,而不隨著世間八法而轉。
至於「承恩而效力,見利而輸誠」者,
也就只是可暫用,中下之流而已。
我們要作上、中、下流,哪類修行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5.5.9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勤和尚自太平遷智海。郡守曾西元禮問: 「孰可繼住持?」佛鑒舉昺首座①。 公欲得一見。佛鑒曰: 昺為人剛正。於世邈然,無所嗜好。請之猶恐弗從,詎肯自來耶? 公固邀之。昺曰: 「此所謂呈身長老也。」竟逃於司空山②。 公顧謂佛鑒曰: 《蟾侍者日錄》 【注釋】
2015.5.2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佛鑒曰: 「白雲師翁,動用舉措,必稽往古。 嘗曰:『事不稽古,謂之不法。予多識前言往行,遂成其志。 然非特好古,蓋今人不足法。』 先師每言師翁執古,不知時變。 師翁曰:『變故易常,乃今人之大患,予終不為也。』」 《蟾和尚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5.4.25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妙喜曰: 「大凡舉措,當謹終始。 故善作者必善成,善始者必善終。 謹終如始,則無敗事。 古云,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行百里之半於九十。斯皆嘆有始而無終也。 故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雲門菴集》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5.4.18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元布袋①曰: 「凡稱長老之職,助宣佛化。 常思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矜,則所及者廣,所濟者眾。 然一有矜己逞能之心,則僥倖之念起,而不肖之心生矣。」 《雙林石刻》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圓悟禪師對布袋和尚景元禪師說: 良因贊曰:
2015.4.11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 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 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 蓋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 《與佛智書》 良因贊曰:
2015.4.4 《禪林寶訓》 隨筆 圓悟謂隆藏主①曰: 「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則叢林不可理。 務得人之情,而不勤於接下,則人情不可得。 務勤接下,而不辨賢不肖,則下不可接。 務辨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則賢不肖不可辨。 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唯道是從。 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
2015.5.9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勤和尚自太平遷智海。郡守曾西元禮問: 「孰可繼住持?」佛鑒舉昺首座①。 公欲得一見。佛鑒曰: 昺為人剛正。於世邈然,無所嗜好。請之猶恐弗從,詎肯自來耶? 公固邀之。昺曰: 「此所謂呈身長老也。」竟逃於司空山②。 公顧謂佛鑒曰: 《蟾侍者日錄》 【注釋】
2015.5.2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佛鑒曰: 「白雲師翁,動用舉措,必稽往古。 嘗曰:『事不稽古,謂之不法。予多識前言往行,遂成其志。 然非特好古,蓋今人不足法。』 先師每言師翁執古,不知時變。 師翁曰:『變故易常,乃今人之大患,予終不為也。』」 《蟾和尚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5.4.25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妙喜曰: 「大凡舉措,當謹終始。 故善作者必善成,善始者必善終。 謹終如始,則無敗事。 古云,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行百里之半於九十。斯皆嘆有始而無終也。 故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雲門菴集》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5.4.18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元布袋①曰: 「凡稱長老之職,助宣佛化。 常思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矜,則所及者廣,所濟者眾。 然一有矜己逞能之心,則僥倖之念起,而不肖之心生矣。」 《雙林石刻》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圓悟禪師對布袋和尚景元禪師說: 良因贊曰:
2015.4.11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 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 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 蓋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 《與佛智書》 良因贊曰:
2015.4.4 《禪林寶訓》 隨筆 圓悟謂隆藏主①曰: 「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則叢林不可理。 務得人之情,而不勤於接下,則人情不可得。 務勤接下,而不辨賢不肖,則下不可接。 務辨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則賢不肖不可辨。 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唯道是從。 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真正的普度普施,什麼叫「普度」?一切皆度。像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請僧團(顯教、密教的僧眾)來做超薦,還請喇嘛,超薦力量很大,尤其「主法的人」特別重要!主法的法師或上師如果有證量,可以瞬間將這些鬼道的幽冥眾生,攝集進入大寧靜、大安樂的狀態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堪千 阿貝仁波切開示:「佛法不是只有利益一個眾生,不是只有利益你、利益我,佛法是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菩薩第一個要有憐憫相(菩薩的五相之一)。 這個人像不像菩薩,或有的人說:「這個人修得好慈悲,好像一尊菩薩。」為什麼像菩薩呢?是腳下踩著兩朵蓮花嗎?還是手上拿著楊柳枝?這些都不一定像菩薩。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導讀:   【然燈佛】:《大智度論》云:「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然燈佛與釋迦牟尼佛以及彌勒佛,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的具恩德祖師—阿貝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對佛法的教法的通達,戒律精嚴,可說是無人出其右。許多偉大上師的上師、傳承宗教領袖法王,都在阿貝仁波切的座前受過殊勝的教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真正的普度普施,什麼叫「普度」?一切皆度。像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請僧團(顯教、密教的僧眾)來做超薦,還請喇嘛,超薦力量很大,尤其「主法的人」特別重要!主法的法師或上師如果有證量,可以瞬間將這些鬼道的幽冥眾生,攝集進入大寧靜、大安樂的狀態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堪千 阿貝仁波切開示:「佛法不是只有利益一個眾生,不是只有利益你、利益我,佛法是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菩薩第一個要有憐憫相(菩薩的五相之一)。 這個人像不像菩薩,或有的人說:「這個人修得好慈悲,好像一尊菩薩。」為什麼像菩薩呢?是腳下踩著兩朵蓮花嗎?還是手上拿著楊柳枝?這些都不一定像菩薩。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導讀:   【然燈佛】:《大智度論》云:「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然燈佛與釋迦牟尼佛以及彌勒佛,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的具恩德祖師—阿貝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對佛法的教法的通達,戒律精嚴,可說是無人出其右。許多偉大上師的上師、傳承宗教領袖法王,都在阿貝仁波切的座前受過殊勝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