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令人厭煩的「另一半」 熟齡夫妻的無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與一位女性好友相約吃飯,整桌就聽她抱怨老公,「快瘋了!怎麼會每天碎唸不停」、「是不是得了躁鬱症?」
她與老公一起創業開店,兩人等於24小時「綁在一起」,也許是太長相處時間,也許是工作與家庭問題重疊,兩人幾乎已處於「相看兩厭」地步。老公在家中有主權,日以繼夜「碎唸」管控她與孩子的生活模式,她覺得喘不過氣,但工作與家庭都綁在一起,「想逃又逃不掉」!
真的映證「相愛容易相處難」,熟齡夫妻走到人生最後階段,相伴了一生,卻常常無法共同走完「最後一哩路」。
許多熟齡夫妻相伴了一生,卻常常無法共同走完「最後一哩路」
很多夫妻都是戀愛結婚,當年愛得死去活來、非你不可,很難想像到最後「連偶爾相處」都覺厭倦。

除了愛情本來就有保鮮期,夫妻之間牽涉了太多家庭、兒女、財務……等等的雜事,原本就容易因立場或觀點不同起爭執,萬一兩人沒有培養出共同興趣或話題,人生道路自然愈走愈遠。

我有位朋友的媽媽是老師,夫妻都算是高知識分子;這位媽媽到了65歲毅然決然搬出家,自己租一個小套房居住;兒女苦勸「這樣鄰居和親戚都會覺得很奇怪!」「都過半輩子了,有什麼不能忍的?」她簡單回答:「我餘生想過自己要的生活!」
另一位好朋友也是如此,她說:「夫妻兩個人都退休,才是考驗的開始!」她丈夫是小學老師,從年輕幫忙帶孩子、煮飯,算是好老公,我們這幫忙得要死的姐妹,都很羨慕她有「強而有力的後盾」。
夫妻原本各有工作、各忙各的,但到兩人都退休,才覺得要「重新磨合」。她喜歡往外跑,覺得退休後有錢有閒更該出去走走看世界;丈夫只愛玩股票,每天抱著平板衝股市,「現在才發現興趣大不同,在家連話都說不上!」兩人在一個屋簾下大半輩子,卻愈來愈「各過各的」,活像是「室友」。

日本有項有趣的調查,竟有高達一半以上的人妻,想要與丈夫「卒婚」,尤其是高齡者。

這項調查最有趣的,就是卒婚年齡多半在60到65歲,就落在「退休階段」;主要就是退休後相處時間更長,磨擦更多,更難一起生活。

每個夫妻個性、狀況不同,很難定論去說明「萬一年老才發現彼此不適合,怎麼辦?」

我自己是覺得,年紀大的人視力退化、耳力也大不如前,也許就是順應天意的「裝聾作啞」。

比如另一半愛往外跑、或交朋友,就不必像年輕時猛查勤、追行蹤,因為往往「老猴玩不出什麼新把戲」,也沒有太多體力去玩。
我一位建築業的男性友人,以往為了做生意得天天跑酒店,現在偶爾還是要去,但他對這些「酒、色」已經無感;「同一種遊戲,玩了30多年,怎麼會好玩?」他也坦承多數老男人早已力不從心,帶小姐往往只是搏面子。
不管男女,年紀大了都要練習別干涉對方太多,也不必試圖改變對方;都說「愈老愈固執」,你自己的習慣都很難改變,如何改變他人?

如果沒到卒婚的地步,那就學著「放生彼此」,老公愛玩股票就讓他去,你也可以自己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比如年輕時未完成的單車環島旅行,或很想要學的才藝,大可自己參加、或約同好一起。

可以自己完成夢想,不必強迫另一半陪同

誰規定夫妻得要綁在一塊?綁了30、40年,就讓彼此活得更自由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除了西洋情人節、七夕情人節,不知是哪個「有心人」,又創造了5月20日的520「我愛你」諧音,再搞出一個節日。 不同於「情人節」,祝福的對象絕對是「情人」;520這樣的日子,你最想祝福誰?? 對很多人而言,家人只是「備胎」。
新冠疫情改變的「新生活」,就是讓人與人的距離拉大;且因傳染力太強,一旦被感染,就要「居隔」;這使得「關禁閉」,成為咱們人生「新考驗」。
職場上的「理性」確有必要,永遠該記得「對事不對人」;但過度的軟弱退讓,也會在這噬血的現實社會中,被貼上「軟腳蝦」標籤,欺負你剛剛好。
職場上,你有碰過上司或老闆「不合理要求」嗎?該吞忍接受?還是勇敢拒絕? 相信每個上班族,都有一拖拉庫的「苦水」,及被壓榨的「經驗談」,該如何面對?
「近距離」, 往往是戀愛的催化劑;但也是分手男女最難堪的「遇見」。 若是非得與「舊愛」同處在同一空間,不管是心中有多少愛恨情愁,都要學會態然若,生活還得「舞照跳、馬照跑」,裝久了,就會習慣成自然,不僅保住了顏面,也會真的淡然處之。
COVID-19已經逼近每個人的身邊,網路上就有一則笑話,「如果你還沒有朋友確診,代表你沒有朋友。」 「你快篩平安嗎?」這快變成了最近朋友之間每早的問候語 雖然政府喊出「與病毒共存」,但我以眼見為憑,認為著實不能輕忽。 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身邊染病的同事、長官、朋友真的愈來愈多了。
除了西洋情人節、七夕情人節,不知是哪個「有心人」,又創造了5月20日的520「我愛你」諧音,再搞出一個節日。 不同於「情人節」,祝福的對象絕對是「情人」;520這樣的日子,你最想祝福誰?? 對很多人而言,家人只是「備胎」。
新冠疫情改變的「新生活」,就是讓人與人的距離拉大;且因傳染力太強,一旦被感染,就要「居隔」;這使得「關禁閉」,成為咱們人生「新考驗」。
職場上的「理性」確有必要,永遠該記得「對事不對人」;但過度的軟弱退讓,也會在這噬血的現實社會中,被貼上「軟腳蝦」標籤,欺負你剛剛好。
職場上,你有碰過上司或老闆「不合理要求」嗎?該吞忍接受?還是勇敢拒絕? 相信每個上班族,都有一拖拉庫的「苦水」,及被壓榨的「經驗談」,該如何面對?
「近距離」, 往往是戀愛的催化劑;但也是分手男女最難堪的「遇見」。 若是非得與「舊愛」同處在同一空間,不管是心中有多少愛恨情愁,都要學會態然若,生活還得「舞照跳、馬照跑」,裝久了,就會習慣成自然,不僅保住了顏面,也會真的淡然處之。
COVID-19已經逼近每個人的身邊,網路上就有一則笑話,「如果你還沒有朋友確診,代表你沒有朋友。」 「你快篩平安嗎?」這快變成了最近朋友之間每早的問候語 雖然政府喊出「與病毒共存」,但我以眼見為憑,認為著實不能輕忽。 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身邊染病的同事、長官、朋友真的愈來愈多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卅年前開始的故事吧!有位朋友新婚後不久,突然來找我抱怨,他說他很受不了他丈母娘。 那時的我,還年少輕狂吧,很容易就介入朋友的家事。所以我告訴朋友,用十年來改變自己的心境,如果改變不了,那就離婚吧!因為早晚他的妻子會變成他丈母娘的樣子。讓人家趁著時間還早,也許可以另外找到幸福。何必五六十歲了,天天爭
前言 前幾天,偶遇友人提及相互熟悉的另友,才知夫妻已經分手。聽說是因為男方受不了女方的嘮叼,女方受不了男方的無能……。 熟年離婚是一大改變 結婚二、三十年,然後分手,對雙方應該都是重大的改變,不管是心態上,社交上,親友上,生活上…(例如,對方的親戚還是你的親戚嗎?對方的朋友還要打招呼嗎?)
最近和一位三十而立的年輕人交流,明明已經有了固定女友,卻寧可同居也不願結婚。為了什麼理由?害怕離婚。 這年頭,許多年輕人已宣告進入一個同居時代。婚姻對許多人來說,可以說是避之唯恐不及。尤其在加州,夫妻共同財產制度的規範下,加上無過失離婚,要是另一半明明出軌,是否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一筆贍養費,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和伴侶相處已是老夫老妻的感覺,日子過得很平淡,專家常說感情需要經營才能激發對彼此的熱情,大家覺得呢?」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感情變淡很正常啊!在一起就是過日子,誰能一直保有愛情?」「生活久了,沒有期待沒有新鮮感,本來就會變家人。」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和男友同居後,生活摩擦不斷,越來越像老夫老妻,很懷疑能走入婚姻嗎?」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很正常啊!相愛容易相處難。」「本來就需要磨合期,再試試看一段時間,真的不行就分手。」「想要戀愛的感覺就千萬別同居,提早進入愛情的墳墓。」
Thumbnail
當夫妻關係不睦,相看兩厭,一方想選擇結束婚姻關係,可能遇到另一方因為金錢、情感甚至不甘心等等因素拒絕,想離婚的一方該怎麼辦?除了打官司之外,有沒有其他選擇呢?
Thumbnail
人生很弔詭:走過戀愛+結婚+生子+育兒+職場/創業/退休+二子成婚獨立出去+照護雙方父母到他們回天家; 如今,好像又走回40年前婚禮前的一刻:“始於二個人+終於二個人“。 期待因為自己的改變開始,帶動另一半也願意調整;讓今後的關係越來越美好+成為子孫們心理健康的祝福喔!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是帶著憧憬與美好的想像進入婚姻。也許很快,也許是步入中年以後,彼此出現隔閡,為同樣的事情重複爭吵或冷戰,只剩下無奈的責任跟無盡的孤單。 即使有些看起來平靜無波的婚姻,夫妻也有各自的心事。太太覺得早已失去當初戀愛的感覺,不再被呵護、被重視;先生覺得不被支持、被尊重;雙方都覺得不被了解。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結婚一年卻讓我心好累,大家覺得趁還沒孩子前趕緊離婚?還是再給機會繼續試試?」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一半的網友表示「改變別人太難,做回自己吧!」「不要蹉跎青春,長痛不如短痛。」另一半網友持反對意見「結婚前幾年是磨合期,過了就好了。」「婚姻是一種修行,要學會妥協與忍耐,
Thumbnail
 老婆大人退休已近五年了,雖然還是很忙,有許多演講邀約,擔任一些計畫的執行或顧問,但是都非常開心,她說:「現在退休了,頭頂上沒有老板了,任何事只有符合三個條件我才接,第一是我開心,第二是別人開心,第三是這件事對社會對未來是有幫助的。」     想著老婆以前上班時經常加班就算了,有時還會為了工作煩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卅年前開始的故事吧!有位朋友新婚後不久,突然來找我抱怨,他說他很受不了他丈母娘。 那時的我,還年少輕狂吧,很容易就介入朋友的家事。所以我告訴朋友,用十年來改變自己的心境,如果改變不了,那就離婚吧!因為早晚他的妻子會變成他丈母娘的樣子。讓人家趁著時間還早,也許可以另外找到幸福。何必五六十歲了,天天爭
前言 前幾天,偶遇友人提及相互熟悉的另友,才知夫妻已經分手。聽說是因為男方受不了女方的嘮叼,女方受不了男方的無能……。 熟年離婚是一大改變 結婚二、三十年,然後分手,對雙方應該都是重大的改變,不管是心態上,社交上,親友上,生活上…(例如,對方的親戚還是你的親戚嗎?對方的朋友還要打招呼嗎?)
最近和一位三十而立的年輕人交流,明明已經有了固定女友,卻寧可同居也不願結婚。為了什麼理由?害怕離婚。 這年頭,許多年輕人已宣告進入一個同居時代。婚姻對許多人來說,可以說是避之唯恐不及。尤其在加州,夫妻共同財產制度的規範下,加上無過失離婚,要是另一半明明出軌,是否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一筆贍養費,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和伴侶相處已是老夫老妻的感覺,日子過得很平淡,專家常說感情需要經營才能激發對彼此的熱情,大家覺得呢?」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感情變淡很正常啊!在一起就是過日子,誰能一直保有愛情?」「生活久了,沒有期待沒有新鮮感,本來就會變家人。」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和男友同居後,生活摩擦不斷,越來越像老夫老妻,很懷疑能走入婚姻嗎?」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很正常啊!相愛容易相處難。」「本來就需要磨合期,再試試看一段時間,真的不行就分手。」「想要戀愛的感覺就千萬別同居,提早進入愛情的墳墓。」
Thumbnail
當夫妻關係不睦,相看兩厭,一方想選擇結束婚姻關係,可能遇到另一方因為金錢、情感甚至不甘心等等因素拒絕,想離婚的一方該怎麼辦?除了打官司之外,有沒有其他選擇呢?
Thumbnail
人生很弔詭:走過戀愛+結婚+生子+育兒+職場/創業/退休+二子成婚獨立出去+照護雙方父母到他們回天家; 如今,好像又走回40年前婚禮前的一刻:“始於二個人+終於二個人“。 期待因為自己的改變開始,帶動另一半也願意調整;讓今後的關係越來越美好+成為子孫們心理健康的祝福喔!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是帶著憧憬與美好的想像進入婚姻。也許很快,也許是步入中年以後,彼此出現隔閡,為同樣的事情重複爭吵或冷戰,只剩下無奈的責任跟無盡的孤單。 即使有些看起來平靜無波的婚姻,夫妻也有各自的心事。太太覺得早已失去當初戀愛的感覺,不再被呵護、被重視;先生覺得不被支持、被尊重;雙方都覺得不被了解。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結婚一年卻讓我心好累,大家覺得趁還沒孩子前趕緊離婚?還是再給機會繼續試試?」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一半的網友表示「改變別人太難,做回自己吧!」「不要蹉跎青春,長痛不如短痛。」另一半網友持反對意見「結婚前幾年是磨合期,過了就好了。」「婚姻是一種修行,要學會妥協與忍耐,
Thumbnail
 老婆大人退休已近五年了,雖然還是很忙,有許多演講邀約,擔任一些計畫的執行或顧問,但是都非常開心,她說:「現在退休了,頭頂上沒有老板了,任何事只有符合三個條件我才接,第一是我開心,第二是別人開心,第三是這件事對社會對未來是有幫助的。」     想著老婆以前上班時經常加班就算了,有時還會為了工作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