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老巴剎 (Lau Ba Sat) 旁的露天沙嗲街
2021.12.17
自從有回在週末下午經過老巴剎(Lau Ba Sat)旁的露天沙嗲街,老公和我就念念不忘。
老巴剎旁的沙嗲街平日要晚上七點才開始營業,週末則提早到下午三點開始封街備攤,不過每一攤動作速度都不太一樣,有的已經烤了好幾輪、有的則才開始點炭升火。
沙嗲起源於印尼,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香港、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都很受歡迎。
沙嗲(印尼語:Sate,馬來語:Satay),其實就是烤肉串,將切片/切塊的雞肉、羊肉、牛肉、豬肉用薑黃等東南亞特殊的香料醃過後,串起來烤,也有一整隻帶殼的蝦,比較正統的是用椰子葉梗串肉,現在都是用竹籤取代了。
在新加坡,因為伊斯蘭人口佔有特定的比例,而伊斯蘭教徒不食豬肉 (小販中心裡也都會標示是否是清真認証、吃完的餐盤都要分開放),所以若不特別找的話,沙嗲攤上比較標準的配法大抵是雞肉和羊肉、牛肉。
烤好的肉串,配花生香料沾醬和切塊的黃瓜、洋蔥、有的有鳳梨,有些攤還搭配小小的糯米糰,咬一口肉、配一口蔬菜,口感既軟糯濃郁又鮮脆清爽。
烤好的肉串,配花生香料沾醬和切塊的黃瓜、洋蔥、鳳梨
烤肉串的醃料和沾醬是靈魂,雖說作法不難,食材、香料大抵也就那些,不過每一攤醃的味道和烤肉的火候手法各有巧妙,吃起來還是有不同的風味。最好的策略就是不同攤都叫一盤,這家的肉烤得嫩、那家的沾醬調得香…各擅勝場,這就是在整條開放式的露天沙嗲街吃的好處和趣味。
傍晚有微風,空氣中是香料混合動物性蛋白質的炭烤香。叫兩杯啤酒、等店家慢慢烤、慢慢上,和老公輕鬆隨意地聊起幾個月來的生活點滴與雜想…
註:
維基百科說,沙嗲來自印尼語 Sate 和馬來語 Saté 與 Satai ,兩者也許都是來自印度坦米爾語。
沙嗲據說是爪哇的攤販根據印度的卡博串發明的,而卡博串是一種源自中東地區的食物。因為在19世紀初,大量印度坦米爾人和阿拉伯移民湧入荷屬東印度,這些移民帶來的飲食習慣結合了爪哇和蘇門答臘當地的食材,促使沙嗲在印尼出現。
沙嗲從爪哇傳遍荷屬東印度的各個島嶼後,在不同島嶼的居民,都製作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沙嗲食品。到19世紀末期,沙嗲已經跨過海峽傳到鄰近的馬來半島,遍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其後更流傳到泰國。
因為伊斯蘭教禁吃豬肉,所以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沙嗲以羊肉、雞肉為主。
在印尼殖民的荷蘭人也將沙嗲和許多其他的印尼當地美食帶回荷蘭,沙嗲因此被融入荷蘭的菜式,常見於荷蘭酒館的下酒菜。
在19世紀的清朝晚期,有大量中國人到南洋工作,所以回鄉時又把沙嗲的烹調方法帶到福建一帶,並結合華南地區的食材和華人的飲食習慣,製成沙茶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