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南北之世-北魏馮太后】

每當標題寫到「北魏」,就要不厭其煩的提醒。
這是一個來自外國的中土政權,他們的史書,是後來才開始寫的。
他們的注記官,或做柱記,在柱子旁邊記錄大殿中發生事件與對話的那個人,也是後來才有的。
始自三代目,所以前面全靠吹。
吹三代目的爺爺爸爸列祖列宗都是皇帝,媽媽奶奶曾曾曾祖母都是皇后。
都是假的。
不是追封,中國王朝沒有在追封祖宗十八代的。
北魏真正的第一個皇后,就是赫連氏。
她雖然搞不清楚皇后要幹什麼,但自有漢人臣子清楚。
剛好這個大臣是個戴帽子的,我們通常說「宦」。
宦官宗愛殺死了北魏三代目,隨即開始假造赫連太后詔書,操弄大權。
北魏鮮卑人漢化已久,雖然搞不清楚細節,但宗愛演了一次大家就會學。
於是宗愛被殺,政權再次回到鮮卑皇帝四代目與大臣步六孤麗的手裡。
宗愛搞出的恭宗就當3.5吧。
步六孤後來改成陸姓,那又是更後來的事情了。
陸麗跟四代高宗休養生息,勵精圖治。
結果高宗一掛,嘿嘿,又有人要出來搞事奪權了。
陸麗等老臣被殺,眼看北魏又要進入黑暗期……
這一次,知道太后該幹什麼的太后,站了出來。
由四代目所立的皇后馮氏,是冀州信都人。
這不是漢化改姓,馮氏本是漢人。
之所以被高宗選上,那又是草原民族習性:馮皇后,本是北燕皇族。
草原民族消滅敵對部落,納對方部族長的女眷為妻妾,就象徵著全面接收對方的財產。
對,女子在他們眼裡只是財物。但部族長的女眷是最珍貴的財物。
甚至老婆,更是可比皇帝玉璽太守官印的「總代表」。
當年北魏三代目先滅西邊的赫連匈奴,立了赫連皇帝的姊妹為后。
後來又消滅東邊的北燕,則納了北燕皇帝的女兒為左昭儀。
馮皇后的爸爸,是左昭儀的哥哥,當時搶先投降,混了個西城郡公。
不過三代目本來就是「以計破燕」,後來也是把這個西城公給收了。
連帶著,西城公的女兒,也收入了後宮。
雖然年紀小,也算後宮有人罩,小馮就這麼入了四代高宗的法眼,當了十年舒服的太平皇后。
北魏的後宮有兩條規矩,一是被選為皇后時,要鑄金人。
鑄不成則不可立后。
始自一代目的慕容皇后。
第二條是常稱的「子貴母死」,始自二代目被立為太子,老爸表示要仿照漢武帝故事殺他老母劉氏。
雖然《皇后列傳》說這是「魏故事」,慣例啦。
但《魏書》也說他們拓跋氏祖宗十八代都是天生皇帝啊。
我是不信啦。
而且注意到嗎?這兩條規矩的記錄之始,都是一代太祖拓跋珪。
事實上,按《皇后列傳》說,一代太祖是有給劉氏鑄金人的機會。
說到底,本來應該是劉氏要封后的。
雖然拓跋珪最後不得不處死劉氏,但也定下後世帝母皆可以皇后身分祭祀於太廟的規定。
本來是個家破人亡的類型,小馮當上皇后,就想派人去找失散多年的哥哥。
她的哥哥名叫馮熙,本由叔父扶養。結果叔父去跟柔然打仗的時候戰敗投降了。
叔母怕受牽連,就帶著馮熙往西方逃去。
馮熙十二歲的時候,已經天生神力,擅長弓馬,很多氐人羌人都說要推舉他當老大。
叔母本是後秦姚羌人士,覺得這樣太危險,就又把馮熙帶走,回到長安要他好好讀書。
馮熙學了《孝經》、《論語》,個人特別喜歡陰陽兵法。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馬拉到長安也還是馬,馮熙依然是很喜歡交朋友,不分貴賤,不論三教九流。
要找到這個小有名氣的哥哥,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加上現在北魏已經有正式的漢人制度,馮熙很快就拜將封侯,還娶了3.5代的女兒。
後來,四代目高宗過世。
馮皇后很傷心,按照「人家」告訴她的規定,把華麗的衣服跟器物都聚集起來燒掉。
之前根本沒有這種記錄好嗎?
小馮看著熊熊燃燒的榮華富貴,萬念俱灰,縱身一躍就跳入了火中。
馮太后傳,完。
並沒有,大家當然是趕快去搶救皇后。
險死還生的經歷,往往都會改變一個人,小馮也不例外。
就不知道是不是被奪舍重生了。
當小馮在鬼門關前徘徊時,尚書台可沒有停擺。
全新五代目,顯祖拓跋弘登基,年十二。
車騎大將軍乙渾矯詔,誅殺一干重臣,任命自己為丞相。
小馮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已經是皇太后了。
然後,馮太后就展開了誅除乙渾的秘密計劃。
《魏書》,或者說北魏史料,藏東西都藏得非常深。
其實我們絕對可以推想,原本有人是想除去小馮的。
簡單想成乙渾一派吧。
但小馮沒死,不滿乙渾又懂得漢人太后玩法的人,就來太后這邊推動「第二元首」計劃。
五代目上位半年,乙渾就又被幹掉了,跟宦官宗愛在位的時間也差不了太多。
馮太后當仁不讓,臨朝聽政。
《皇后列傳》是這麼寫,但實際上乙渾伏誅隔月,十三歲的拓跋弘就「幸道壇,親受符籙」了。
接下來到底是拓跋弘親政?還是馮太后操弄乾坤?
看你相信多少了。
朝廷的第一個大動作,是清點爵位。
用騙的用買的,統統都要繳回。
接下來開始獎勵教學。
這是一個名叫李訢的人所建議,這個是親帝派。
期間,南朝劉宋明帝也對北方發起戰爭,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負,重要的事情就以後再說。
總之打了一年多,以南朝求和告終。
並且,十四歲的五代目,跟至少年長她五歲的李夫人有了皇子。
繼而,國舅爺馮熙升任太傅。
皇子三歲的時候,被命名為「宏」。同年,李夫人被處死。
這個三歲太子拓跋宏,即將成為北魏第七個皇帝六代目。
同時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北魏孝文帝。
事情來得非常迅速。
就在兩年後,太子五歲,皇帝十八歲,禪讓被發動了。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據說,馮太后收了一個名叫李弈的小白臉,被五代目發現。
五代目就要李訢用別的罪名告發,處死了李弈。
所以五代目很哀傷不想當皇帝了嗎?
不,他要當太上皇帝。
北魏始終是一個極佳的時代觀察角度。
五代目顯祖拓跋弘的做法,完全就是一個不懂兩漢史的人的概念。
以為太上皇跟太后就能抗衡。
事實上,兩漢太后是第二元首,但太上皇?就是個榮譽職。
還好在卿大夫的堅持下,加了個「帝」,繼續攝政。
那要如何才能真正握有權力呢?
北魏二代目跟三代目示範過:御駕親征。
退位後,太上皇帝親征柔然,一年一打,威風八面。
更進一步,決定開啟南征。
然後他就死掉了。
「顯祖暴崩,時言太后為之也。」
只有十歲的北魏孝文帝發出詔命,奉馮太后為太皇太后,臨朝稱制。
解釋起來複雜,基本上當成接下來只有小馮的印章,才是最高指導就行了。
不過這個時候,還先順便把先代心腹李訢拉上了司空之位。
有用嗎?
一年之後,李訢就被誅殺了。
再過兩個月,孝文帝的阿公也被殺。
「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殺賞罰,決之俄頃,多有不關高祖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動內外。」
三十五歲的馮太皇太后,就此正式執政十五年。
《皇后列傳》直指小馮是個壞人。
但對於高祖孝文帝來說,則是一個很好的阿嬤。
立場強烈到好像司馬遷在罵漢武帝一樣,所為何來?
其實就是這個時代負責整理史料的學者,是馮太后的情人,李沖的子姪。
這樣的身分,這樣的寫法,必須藉由互現法,馮太后時代才會更立體的呈現出來。
所以這裡我也不驟下結論了。
最後只提一件事。
由於馮太后的掌權,她的哥哥馮熙,與子女也是雞犬升天。
雖然馮熙無意干政,但外戚的影響力,也確確實實從這個時候開始擴散。
再加上馮太后不論好心或惡意,太后的絕對權柄,也被鮮卑人知道了。
胡人漢化、漢人胡化。
雙方進化過的新式政爭,又會是甚麼樣的光景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