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財富樣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看了一本由遠流出版的《財富是這樣養成的》,裡面提到一段有關於韓國的有錢人大多是透過股權投資累積財富。
這讓我突然有興趣想知道,台灣人是否也是這樣呢?
所以我去找了一些資料來驗證看看,台灣的有錢人是怎麼累積財富的。
首先根據由主計總處在111年4月所發行的《109年國富統計報告》其中的【家庭部門資產負債】表可以發現,
台灣家庭的資產配置很大比例放到房地產、儲蓄及保險,而只有大約20%是進行投資的金融資產。
這看來似乎很正常,房子佔資產比重最高,現金很重要,保險也不可少。
就是一般家庭的配置。
但我們再從「收入」的角度來看看,這些資產能產生多少收益。
.
根據財政部於2022-04-28公佈的《108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在「綜稅各類所得金額百分比各級距申報統計」中顯示,所得越高的家庭,來自於股利所得的比例越高。但收入越低的家庭,來自薪資收入的比重越高。
然後因為進行儲蓄所產生的利息所得比重,也是低收入族群遠大於高所得家庭。
至於一般人認為"包租公"的租賃及權利金比重,倒是沒有在高所得家庭顯現高比重狀況。
對比上一段我們在檢視台灣家庭資產配置時發現的現象,就可以知道,大多數家庭持有的房地產都是自住。因為在收入來源部分,租金收入的比重並不高。
然後在資產配置約23%的存款,其實只能貢獻收入約4%。很明顯的,台灣家庭配置了太多資金在低投資回報率的項目上。
再來探究一件事,我們知道有價證券大約只佔台灣家庭配置的15%。但在年所得超過千萬的家庭,來自於股利所得的比重卻高達38.83%。
而且這個級距的申報戶數只有6491戶。
這代表什麼?其實大多數家庭配置在股權投資上的比例肯定遠低於15%。
很現實的就呈現收入來源上,年收入在242萬以下的家庭,股利所得比重也低於15%。
如果我們把年收入千萬這個級距的股利所得總額均分下去,每個申報戶可以分到超過千萬。
光是股利所得就可以讓這個級距的家庭,有機會年收千萬。
突然發現台灣的家庭,就跟書中所提到的韓國民眾相去不遠。
高所得的家庭不管是進行所謂一般的股權投資,或是參與企業營運活動。
意願都比一般收入的家庭來得高上許多。
果然有錢人的財富大量來自於股權投資。
再來看一件事,台灣家庭配置在人壽保險及退休金準備這部分高達19%。
但這個部分對於財富累積的效應非常低。
這是台灣人長久以來的問題,被許多話術控制,害怕生病的時候沒錢可以看醫生。所以保單要趕快買好買滿,不然到時候要用卻沒有錢該怎麼辦。
是阿!人生本來就該先做好準備,保險是不可缺少的配置。
但你有發現一件事嗎?
年所得千萬的家庭,光按照股利所得比例換算,每年都有機會收到超過380萬。
你覺得這些家庭,如果按照這個比例長久"準備"下去,他們在需要看病的階段,能拿出的"醫療費用"跟一大堆理賠金相比,哪一種錢會比較多?
就如這本書中所提,大多數台灣人因為過往對於股權投資的錯誤認知。
以為股票就該短進短出。賺取價差。結果反而受困於賠錢的經驗,導致不敢投資股票。
進而錯失累積巨額財富的機會。
然後又因為害怕賠錢,只敢把資金放在定存、保險或是背負高額房貸的買自住房。
但卻讓你的財富與真正高收入家庭越拉越遠。
各位可以想想,你們是不是認為應該要靠投資累積財富,但卻不敢進行股權投資。反而把大筆資金放給銀行、保險公司,讓他們賺大錢。
而你只能得到微薄的回報,還要擔心未來的退休金準備不夠,會淪為下流老年。
指數化投資就是很適合一般人加大股權投資的好方法。
不僅可以幫助你進行長期投資,避開追高殺低的窘境。
更能幫助投資人避開投資錯誤公司所造成資本減損的危險。
希望大家可以利用假日的下半天想想,你該擔心短期股價漲跌,還是退休資產累積不足呢?你跟有錢人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我想,是時候做些改變了!
.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我們來看看鮮乳坊是如何做到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 今天要講的這本書,其實之前出版社就有介紹我看了。結果我居然婉拒出版社,然後自己跑去買XD。 不為什麼,因為我對這本書的內容並不是那麼完全支持。所以我想在沒有利益衝突的狀態下,寫出我對這本書的感想。 影響投資成功的因素 報酬順序的風險 不好理解嗎?我現實一點解釋。
    【認同指數化投資】 你是一個怎樣的投資人? 在《原子習慣》的【基本原理】篇章裡講到「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這裡面提到三個層次的改變,最外層是改變結果,中間為改變過程,最內層是改變身分認同。結果是你得到什麼,過程是你做了什麼,身分認同則是你相信什麼。 具體怎麼做?
    【失望之谷與興奮之巔】 失望之谷 我最近看了很有感觸的一本書。但這本書其實不是在講投資理財。這本書叫《原子習慣》 但說不是,也是有相關。我覺得是更深層的人性設定。這本書主要在宣導如何透過導正「習慣」這件事,進而幫助你改變人生。 書中給這過程一個很棒的名稱,叫做:《失望之谷》 興奮之巔 系統的偏離
    這本書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也讀過了。線上已經有許多人發表讀後心得,不過我刻意的盡量不去看別人寫下的感想。 我想要有自己對這本書的想法,不要在無形中被其他讀者影響。 這本書好讀嗎?其實很好讀。不知道這28本書(其實書裡提到的遠遠不止)也沒有關係,因為楊醫師已經把這些書裡的核心思想都提出來了!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我們來看看鮮乳坊是如何做到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 今天要講的這本書,其實之前出版社就有介紹我看了。結果我居然婉拒出版社,然後自己跑去買XD。 不為什麼,因為我對這本書的內容並不是那麼完全支持。所以我想在沒有利益衝突的狀態下,寫出我對這本書的感想。 影響投資成功的因素 報酬順序的風險 不好理解嗎?我現實一點解釋。
    【認同指數化投資】 你是一個怎樣的投資人? 在《原子習慣》的【基本原理】篇章裡講到「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這裡面提到三個層次的改變,最外層是改變結果,中間為改變過程,最內層是改變身分認同。結果是你得到什麼,過程是你做了什麼,身分認同則是你相信什麼。 具體怎麼做?
    【失望之谷與興奮之巔】 失望之谷 我最近看了很有感觸的一本書。但這本書其實不是在講投資理財。這本書叫《原子習慣》 但說不是,也是有相關。我覺得是更深層的人性設定。這本書主要在宣導如何透過導正「習慣」這件事,進而幫助你改變人生。 書中給這過程一個很棒的名稱,叫做:《失望之谷》 興奮之巔 系統的偏離
    這本書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也讀過了。線上已經有許多人發表讀後心得,不過我刻意的盡量不去看別人寫下的感想。 我想要有自己對這本書的想法,不要在無形中被其他讀者影響。 這本書好讀嗎?其實很好讀。不知道這28本書(其實書裡提到的遠遠不止)也沒有關係,因為楊醫師已經把這些書裡的核心思想都提出來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擁有1000萬淨資產在台灣屬於準富裕層。約30.9%的資產為非金融資產(主要為自住房產),每年可產生28萬台幣(每月2.33萬)的被動收入。這收入對無房貸者可提供基本保障,但有房貸者仍需額外收入。台北單身者每月需5萬台幣才能維持生活品質。與台灣平均財富相比,雖高於中位數,但與最富有家庭仍有顯著差距。
    Thumbnail
    台灣的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還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將探討金融資產集中、房地產和股市、產業結構、貧富差距擴大的影響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臺灣有11萬人擁有1億元以上的資產,其中7千人的資產達到10億元以上,2027年預計將增至13.7萬人。大部分富豪年齡在55歲以上,多數為企業主。資產配置主要以存款、股票和房地產為主,將海外資產作為風險分散的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通過投資房租、臺幣定存和股市等方式來增加收入的方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經驗,並提到了通過投資股市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可觀的收益。文章中還提到了在臺灣和美國股市中進行投資的一些情況。
    Thumbnail
    為什麼有錢人常投資房地產? 身為台灣人肯定都聽過老一輩說「有土斯有財」,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一方面造成房價高漲,但一方面的確也讓許多富裕的家庭世代傳承財富。在了解遺產如何規劃前,先來聊聊為什麼有錢人喜歡購買房地產吧! 原因1. 房地產是不完全競爭市場....
    Thumbnail
    對很多投資小白貓來說,除了常見的投資工具外,人生有可能會遇到一個重大的決策,是不是該買房?而在台灣有房有地私有財的觀點深入人心。 依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結果顯示,110年底自有住宅(註)之比率已達85.0%;註:「自有住宅」係指房屋所有權屬戶內經常居住成員所擁有;若包括直系親屬所
    Thumbnail
    聲明:以下內容不涉及投資建議僅為筆者的分享與發現。 大家應該都清楚台灣的房價/房租顯得有多不合理,一般年輕人要買房只能多靠投資,但台灣普羅大眾的現金流來源大多為0050、高股息(?及部分債券、利息等商品,但這就產生一些問題:其一,高股息俗稱的「年化配息率」每天都不同,且至多僅為4-5%,更遑論在A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擁有1000萬淨資產在台灣屬於準富裕層。約30.9%的資產為非金融資產(主要為自住房產),每年可產生28萬台幣(每月2.33萬)的被動收入。這收入對無房貸者可提供基本保障,但有房貸者仍需額外收入。台北單身者每月需5萬台幣才能維持生活品質。與台灣平均財富相比,雖高於中位數,但與最富有家庭仍有顯著差距。
    Thumbnail
    台灣的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還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將探討金融資產集中、房地產和股市、產業結構、貧富差距擴大的影響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臺灣有11萬人擁有1億元以上的資產,其中7千人的資產達到10億元以上,2027年預計將增至13.7萬人。大部分富豪年齡在55歲以上,多數為企業主。資產配置主要以存款、股票和房地產為主,將海外資產作為風險分散的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通過投資房租、臺幣定存和股市等方式來增加收入的方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經驗,並提到了通過投資股市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可觀的收益。文章中還提到了在臺灣和美國股市中進行投資的一些情況。
    Thumbnail
    為什麼有錢人常投資房地產? 身為台灣人肯定都聽過老一輩說「有土斯有財」,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一方面造成房價高漲,但一方面的確也讓許多富裕的家庭世代傳承財富。在了解遺產如何規劃前,先來聊聊為什麼有錢人喜歡購買房地產吧! 原因1. 房地產是不完全競爭市場....
    Thumbnail
    對很多投資小白貓來說,除了常見的投資工具外,人生有可能會遇到一個重大的決策,是不是該買房?而在台灣有房有地私有財的觀點深入人心。 依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結果顯示,110年底自有住宅(註)之比率已達85.0%;註:「自有住宅」係指房屋所有權屬戶內經常居住成員所擁有;若包括直系親屬所
    Thumbnail
    聲明:以下內容不涉及投資建議僅為筆者的分享與發現。 大家應該都清楚台灣的房價/房租顯得有多不合理,一般年輕人要買房只能多靠投資,但台灣普羅大眾的現金流來源大多為0050、高股息(?及部分債券、利息等商品,但這就產生一些問題:其一,高股息俗稱的「年化配息率」每天都不同,且至多僅為4-5%,更遑論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