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桃花源記〉 晉 陶淵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1〈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無論!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
一、字音字形測驗
01.問「」:
02.「」然開朗:
03.「」節先生:
04.落英「」「」:
05.「」窮自守:
06.陶「潛」:
07.嘆「惋」:
08.劉子「」:
09.垂「髫」:
10.陶「」:
二、注釋
01.絕境:
02.垂髫:
03.「不足」為外人道也:
0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05.邑人:
06.便扶「向」路:
07.問「津」:
08.豁然:
09.未果:
10.垂「髫」:
11.儼然:
12.「詣」太守:
13.黃髮:
14.便「要」還家:
15.問津:
三、填充題
01.〈桃花源記〉全文構思巧妙,寓意深遠,以簡潔的文字、(    )的手法,勾畫出恬靜淳厚的(    )。
02.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    )。土地平曠,屋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03.陶淵明人格高潔,學問淵博,因親老家貧,出任江州祭酒、建威將軍參軍、(    )等,由於不喜官場逢迎,不願為(    )折腰,辭官歸隱;入宋以後,躬耕自給,固窮自守。一生高風亮節,用舍進退,自然率真。世稱(    )。
04.〈桃花源記〉一文選自(    ),為(    )前的小記,相當於詩的(    )。
05.陶淵明詩、文均(    ),平淡有致。其詩多寫(    )生活,饒富哲思,雖被譽為(    )之宗,但不為當世所稱,唐、宋以後,始見重於世。有(    )傳世。
06.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    );(    ),並怡然自樂。
四、配合題
02.〈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名篇,文人雅士至陶淵明祠,留下了與其相應和的對聯,以下是各名勝古蹟之名聯,請選出每副對聯相對應的勝蹟。
(   )(1)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書,安得先生到此;人心歸正道,只須八個月,至今百世之師。
(   )(2)燈影幢幢,淒絕暗風吹雨夜;荻花瑟瑟,銷魂明月繞船時。
(   )(3)門前學種先生柳,嶺上長留處士墳。
(   )(4)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憂樂昔人心。
(   )(5)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   )(6)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   )(7)智謀隆中對,三分天下;壯烈出師表,一片丹心。
(   )(8)鐵板銅琶,大江東去;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   )(9)我輩來此惟飲酒,先生在上莫吟詩。
(   )()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參考選項:(A)岳陽樓 (B)杭州西湖 (C)黃州赤壁 (D)潮州韓文公祠 (E)長沙屈原祠 (F)采石磯李太白祠 (G)九江陶淵明祠 (H)武侯祠 (I)湖南長沙嶽麓書院 (J)九江琵琶亭
03.請配合〈桃花源記〉的文句,將王維〈桃源行〉詩句填入相對應的空格內。
(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2)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   )(3)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   )(4)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5)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   )(6)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   )(7)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   )(8)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   )(9)停數日,辭去。
(   )()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參考選項:(A)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B)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C)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D)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E)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F)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G)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H)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I)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J)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K)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L)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M)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N)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O)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P)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五、語譯
0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
03.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譯:
題目摘自苑裡國中古文三十篇講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咕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 〈詠絮之才〉(言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謝太傅臨危不亂〉(雅量) 〈絕妙好辭〉(捷悟) 〈雪夜訪友〉(任誕)
〈師說〉 唐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第五學習階段)推薦選文 15 篇 項次 篇目 作者 時代 1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左丘明 先秦 2 大同與小康 禮記 先秦 3 諫逐客書 李斯 先秦 4 鴻門宴(史記) 司馬遷 漢魏六朝 5 出師表 諸葛亮 漢魏六朝 6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漢魏六朝 7 師說 韓愈 唐宋
《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 〈詠絮之才〉(言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謝太傅臨危不亂〉(雅量) 〈絕妙好辭〉(捷悟) 〈雪夜訪友〉(任誕)
〈師說〉 唐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第五學習階段)推薦選文 15 篇 項次 篇目 作者 時代 1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左丘明 先秦 2 大同與小康 禮記 先秦 3 諫逐客書 李斯 先秦 4 鴻門宴(史記) 司馬遷 漢魏六朝 5 出師表 諸葛亮 漢魏六朝 6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漢魏六朝 7 師說 韓愈 唐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解構原作:〈桃花庵歌〉   明  唐寅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陶淵明的「桃花源」 人人嚮往的人間樂土 因裡面的人美環境樸實 人際關係才能流動著溫暖愉悅 #寫作練習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山谷裡雲煙繚繞,溪流之上的高高橋若隱若現,站在岩石西側詢問那捕魚歸來的漁人。這裡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請問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溪的哪一邊呢?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優美,將桃花
03/31/2015 太加縱走—桃花源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經過偉
Thumbnail
中唐「詩豪」劉禹錫作品流傳甚廣,其中《竹枝詞》系列作品頗受後代讀者之喜愛。在此選出兩首《竹枝詞》分析介紹,形式上各自獨立,詩歌的內容都在書寫普遍的人情世態。兩詩原文如下: 城西門前灩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東去復西來。(其一)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Thumbnail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前兩句寫詩人旅居嶺南,與家鄉音信斷絕,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兩句語言簡潔,卻含意深刻,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長期客居他鄉,與家人音訊隔絕,心境孤寂、思鄉情切的心情。後兩句寫詩人渡過漢江,離故鄉越近,心中越發膽怯,不敢詢問
Thumbnail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是其著名的田園詩之一。詩人雖然隱居田園,但卻能心境自在,不受世俗的喧囂影響。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Thumbnail
解構原作:〈桃花庵歌〉   明  唐寅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陶淵明的「桃花源」 人人嚮往的人間樂土 因裡面的人美環境樸實 人際關係才能流動著溫暖愉悅 #寫作練習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山谷裡雲煙繚繞,溪流之上的高高橋若隱若現,站在岩石西側詢問那捕魚歸來的漁人。這裡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請問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溪的哪一邊呢?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優美,將桃花
03/31/2015 太加縱走—桃花源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經過偉
Thumbnail
中唐「詩豪」劉禹錫作品流傳甚廣,其中《竹枝詞》系列作品頗受後代讀者之喜愛。在此選出兩首《竹枝詞》分析介紹,形式上各自獨立,詩歌的內容都在書寫普遍的人情世態。兩詩原文如下: 城西門前灩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東去復西來。(其一)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Thumbnail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前兩句寫詩人旅居嶺南,與家鄉音信斷絕,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兩句語言簡潔,卻含意深刻,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長期客居他鄉,與家人音訊隔絕,心境孤寂、思鄉情切的心情。後兩句寫詩人渡過漢江,離故鄉越近,心中越發膽怯,不敢詢問
Thumbnail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是其著名的田園詩之一。詩人雖然隱居田園,但卻能心境自在,不受世俗的喧囂影響。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