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研究說,口水原來大有意義的……

最多與孩子分享食物的,你認為是誰?
最多與孩子分享食物的,你認為是誰?
近年大家流行說「共享」,意思當然是資源可以互用。「共享單車」,大家可以在城市不同角落,用單車出入,方便行動。「共享工作間」,以Co-working space 減省租辦公室的費用,有利營商。
我們會想新模式便利生活,故有共享概念。那麼你有想過,孩子也會共享生活中的事嗎? 原來,小朋友從BB開始已有共享概念,而他們共享的方式,就是珍貴的唾液 (Saliva Sharing)
「唾液共享」其實是很有意思的,雖然在COVID-19下,大家聞口水色變。尤其在疫情下還敢玩口水,真的會令大家震驚又氣憤。現在若大家說唾液,首先聯想到的也可能是快測方式。
不過,原來在小朋友的世界,口水 (Saliva) 是代表親密的象徵。當孩子還小,只是個BB時,你有試過情不自禁地向他們一個吻嗎? 這便是其中一種「唾液共享」。

給我一個吻

媽媽也許是最多時候與孩子共享食物一位,或者更具體來說,是最多食小朋友剩下飯餸的那一位。雖然這是在旁人眼中很「不衞生」的共享行為,但,對嬰幼兒來說,這卻是無可替代的親密指標。
根據一項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發現,嬰幼兒一直是從觀察中學習,而在他們初生階段,他們就會透過觀察,找出平日與他分享食物或分享口水的人,作為親密對象。
其實,能有機會口水共享,亦顯示出一起曾有親密舉動,例如: 親吻或一同吃飯,這樣才有機會「交換口水」(Saliva Sharing) 。故幼兒會認為找出跟他們分享口水的人,能有效幫助他們找出,到底誰與自己關係密切。
對嬰幼兒來說,唾液交換象徵深厚關係(thick relationship)。回顧日常生活,能與你交換唾液的,即是會互相親吻和共享食物的,那必然是家人,或如家人般親密的人。
因此,嬰幼兒會從交換唾液這行為中,獲得社會線索,並以此作為親密關係的線索。

小木偶尋親

研究人員透過一項「木偶實驗」,從而得岀這個結論,團隊展示給兩組嬰幼兒看 (分別是一批8-10個月大的嬰兒,以及另一批16-18個月大的幼兒),關於兩名成年人與木偶互動的的影片。一個影片播放的是成年人與木偶分享橙(orange slice) 的片段,另一影片則是成年人與木偶玩球的片段。
最後再播一段片段,則是木偶坐在該兩名成年人中間,開始哭泣。當嬰兒看到木偶在哭泣時,他第一個反應,會望向與木偶分享過唾液(即分享橙)的成年人,而不是另一個跟木偶玩,但沒有與他共享食物的成年人。
雖然,我們沒法得知嬰兒的真正想法,但從他們的反應中,可以大概得知,他們認為誰是親密關係照顧者的線索,在於誰跟誰有分享唾液,而不是跟誰玩。
即使是年紀大一點的孩子,5-7歲的孩子也會以「分享唾液」,作為親密關係的標誌。孩子能分辨岀「與他共用餐具或咬同一個食物」的人,是家人。而那些「分享玩具或分享不同碟子上的食物 (不是同一塊食物)」的人可能是朋友。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實驗,或會將研究的角色改為家庭成員,以便更好地瞭解唾液在嬰兒和幼兒區分不同關係中發揮的作用。你又如何分辨誰是你心目中最親密的人呢?
雖然大家說了一天「口水」,但疫情期間,大家還是保重身體,唾液可以既親密,但又危險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